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祁钰接回朱祁镇后有种种机会 朱祁钰为何没有杀朱祁镇

朱祁钰接回朱祁镇后有种种机会 朱祁钰为何没有杀朱祁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4/5/10 21:14:0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宗朱祁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军队生擒,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成了俘虏,京师上下为之震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在万难之际登上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明代宗,因为年号为景泰,固后世也称之为“景泰皇帝”。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一山不容二虎”,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执掌最高权力的皇帝了,令人奇怪的是,不管是朱祁镇在塞外还是后来回归京师,已经成为了皇帝的朱祁钰始终没有杀他。

甚至后来还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再度回归帝位,这多少有些蹊跷,也不符合帝王的心性,那么朱祁钰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一直留着朱祁镇的呢?

图片:朱祁镇被迎回剧照

一、朱祁镇回归后为何不杀?

1、明英宗的影响力

朱祁钰刚刚继位的时候,朝廷内外是一片混乱,不说那帮蒙古后代随时会进攻京师,单是山河破碎,士气低落这件事就急需处理,因此朱祁钰身上的担子远比他哥哥当皇帝时更重千万分。

之后于谦登场,让各路勤王人马汇集,打造兵器军械誓死要保卫皇城,之后不久,朱祁镇被放回,朱祁钰将其幽禁在南宫,他之所以不杀,大慧认为他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要考虑到明英宗的威望。他在位14年之久,朝廷中的官员大都是宣宗时期留下来的元老,还有一部分是原本英宗在位时提拔起来的年轻才俊,这些人都对英宗很有感情。

即便是以前对皇帝颇有微词的大臣,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时下国之危难,皇帝受辱也不愿落井下石,这一点从朝臣一直怂恿代宗迎回英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

另外,当皇权不稳的时候,太后的身份就显得无比尊贵,且权力也举足轻重,土木堡之后,英宗的亲生母亲孙太后尚在人世,当时代宗可以继位,也是获得了她的首肯,所以朱祁钰不得不照顾到这一点。

图片:朱祁钰与太后剧照

2、朱祁钰的处境

从朱祁钰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他刚刚继位,在权力的中枢内还没有站稳,为什么这样说呢?英宗被俘后,王振一党被清算,一帮原本受到压迫的老臣得以回归权力,还有一批新官员被赏赐加封,这才有人帮朱祁钰说话。

说的直白点,他的继位本身就带有交易的性质,退一步讲也是各方势力妥协平衡下的结果,所以很多大臣不把朱祁钰放在眼里,老太后也一心想着保住英宗的血脉,于谦等新晋势力显然能力有限,因此朱祁钰很清楚,自己还无法取代朱祁镇的地位。

还有一点也必须要说,封建时代对于皇权的正统性和传承性是比较看重的,英宗当时亲征的时候就下旨说让朱祁钰监国,虽然他本人把所有的心腹和权臣都带走了,没给这个弟弟留下什么有用的,但毕竟圣旨是下了,监国的权利也坐实了。

说白了,朱祁钰后来的一切都是英宗朱祁镇给的,是来自皇帝的传承,所以贸然杀掉朱祁镇,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一个不小心,那可是灭顶之灾。

二、皇帝宝座坐稳了,为何不杀?

1、突来的打击

如果说朱祁镇刚刚回归京师时,朱祁钰不动手是碍于自己的皇位没有坐稳,那么在京师保卫战胜利后,于谦派和朱祁钰都获益匪浅后,为什么还不杀朱祁镇呢?我认为此时的朱祁钰心性和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最明显,也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换太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压朱祁镇一脉。

正统13年的时候,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才刚刚出生,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还是个幼儿,到了景泰2年,也不过才3岁,在孩童夭折率极高的古代,确保儿子顺利长大成人,才是重中之重,后来看朱见济很健康,于是朱祁钰就动了取消侄子太子之位的想法。

眼看儿子有了,孙太后的权利被削弱,大臣们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是皇帝的事实,这可谓咸鱼翻身的大好时机,景泰3年,朱见济被立为太子,一切都在按照朱祁钰的想法进行着,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景泰4年,自己的儿子竟然夭折了,这个打击来得太快,太猛烈,朱祁钰完全反应不过来了。

图片:朱祁钰抱着儿子朱见济剧照

2、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说实话,景泰3年到景泰8年,应该是朱祁镇处境最危险的几年,但是朱祁钰始终没有下手,还是他内心有纠结的东西始终解不开。

首先来说,他自己没有了后代,即便杀了朱祁镇,那么继承自己皇位的大概率还是当过太子的侄子朱见深

只杀爹不杀儿、只杀儿不杀爹都后患无穷,可要是一刀都给砍了,那么就会引发政治上的大动荡,不管为自己考虑还是为国家考虑,显然都不能这么做。

图片:朱祁钰考虑问题剧照

其次,在儿子朱见济夭折之后,朱祁钰开始无心政事,不再和以前一样心怀大志了,关键是此后的日子里他一直没能再有新的子嗣。

在父子传承,无后为大的时代,这个打击对于朱祁钰来说十分巨大,他心如死灰,觉得人生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与此同时,英宗的一帮党羽也开始暗暗地发力,这些党羽并非是朝中的大臣,而是一帮宦官,换句话说也可以称之为王振势力的余孽,他们依托孙太后,开始用歌舞酒色来迷惑朱祁钰。

这样慢慢地,朝中的大臣一看皇帝不务正业,还没个子孙后代,这怎么能行呢?朝中的人心也是在这个时候改变的。

所以朱祁钰考虑再三之后,心里很清楚,侄子当皇帝,或者是自己找别人当皇帝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对国家对家族最有利的办法,还是把权力交给哥哥朱祁镇,虽然心中不乐意,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况且他在位后期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之前的皇帝怎么称呼,秦始皇的皇后是谁,秦始皇陵墓

    对秦始皇不立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竟然又遇见了自己的梦中情人阿房女,他兴奋不已,要将阿房女册立为皇后,想不到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秦昭囊王时,秦赵两国关系十分紧张。赵国两次击败了秦国的进攻,为了缓和战局,秦国安国君就把自己的儿子异人送到了赵国

  • 王重荣与朱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害死王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重二后来怎么样了,朱重二

    王重荣是 唐朝末年藩镇将领,河中节度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和二年,齐将朱温不敌唐军,于是投降唐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对王重荣接纳他十分感激,便以母亲姓王为由,拜了他为舅舅。随后朱温就在王重荣的提携下步步高升,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统帅。朱温为了报答王重荣,于是向他承诺自

  • 朱祁镇杀了于谦之后 朱祁镇有后悔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干嘛杀于谦,朱祁镇为什么杀于,于谦朱祁镇明小说

    你真的了解朱祁镇后悔杀于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457年,朱祁镇以谋反的罪名杀了于谦。孙太后怒骂朱祁镇:“你这个昏君!杀了于谦,不怕天下人唾骂吗?”朱祁镇不解:“于谦谋反,难道不该杀?”孙太后哭诉道:“当年你被俘,瓦剌进逼京师,大明群龙首,危在旦夕,这才立朱祁钰监国,是哀家准

  • 在蜀汉政权中,有哪些反对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在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蜀汉北伐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亮生前,一直坚持北伐,正史记载,前后多达五次,直到病逝于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后,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也一直坚持北伐,

  • 朱祁钰要是狠心对朱祁镇下手 朱祁钰的下场会不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为什么杀朱祁钰,朱祁镇怎么从瓦剌回来的,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吗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朱祁钰比谁都想除掉朱祁镇,毕竟朱祁镇存在多一天,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多一天,始终是个隐患,只不过朱祁钰没有机会罢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也先带着军队屡屡骚扰大明边疆,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着大明

  • 孙桓:连败关羽和刘备的东吴小将,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张苞关兴,孙权九岁当使者

    在战乱频发的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震天下的猛将,他们都曾为各自效忠的势力搏杀疆场,建功立业,被后世崇拜。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名垂青史,有的将领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也立下战功,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世人遗忘,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孙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孙桓,字叔武,是孙河的第三子,上有兄长孙助

  • 孙策有可能被孙权杀死吗(孙策的死与孙权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db:关键词]

    小霸王孙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以传国玉玺换取袁术的支持加上父亲的旧部,东渡长江连败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及吴郡严白虎等地方实力,一步步平定江东并在和荆州刘表的争斗中大败黄祖占了上风。青梅煮酒时看走了眼的曹操此时着力于北方无力顾及孙策,于是就采取拉拢的对策:他让儿子

  • 孙权孙策大乔什么关系(孙策死后大乔跟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一时期爆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但是三国毕竟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除了蜀国的这些人物,像曹操、孙权等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吴的孙策和孙权。东吴这个国家临海,地势险恶,经济发达。再加上交通便利,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是一块儿福

  • 孙权晚年其实不昏庸(孙权晚年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众所周知,孙权为三国时期吴主,他继承父兄基业,一生勤勉建功立业,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他晚年时期却性情大变,成为一个乖张残戾之人,这是为什么呢?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

  • 孙权比孙策差了多少(孙策厉害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db:关键词]

    据了解,孙策和孙权两人是亲兄弟,在三国时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兄弟俩也要分出个高低,那么孙权和孙策哪个厉害呢?不妨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民间传说孙坚夫人在怀孕期间曾梦日月,而后顺利诞下孙策、孙权二子,寓意策、权二人的卓越不凡,必为大英雄、大人物。孙策虽然年仅二十六岁便遇刺身亡,但还是有不少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