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陆逊怎么战败刘备的(夷陵之战陆逊没有救谁)

夷陵之战陆逊怎么战败刘备的(夷陵之战陆逊没有救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31 更新时间:2024/1/5 14:42:54

从公元21年冬季开始,吴、蜀双方对峙了七八个月,蜀军一直找不到机会同吴军决战。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大江南北暑气蒸人,蜀军士兵个个叫苦,斗志也逐渐涣散了。刘备没有办法,只得把驻扎在山谷里的军队开到谷外,把江面上的军队移到陆地,把军营驻扎在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结营四十多个。刘备决定暂时休整军队,待到秋后再大举进攻。

原先,陆逊顾忌的是:(一)刘备报仇心切,决心很大,兵将众多;(二)蜀军深入吴境五六百里,接连打胜仗,士气很旺盛;(三)两军交战的时候,蜀的水军和山谷里的伏兵,配合正面主力两面侧击,吴军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现在,陆逊看到,蜀军的士气低沉了,刘备已经沉不住气,把军队结集起来移到阴暗测湿的地方了。这时候,陆逊认为反攻的条件成熟了。于是,他立刻动员全军投入反击敌人的战斗中去。

对于陆逊的这一决定,众将都很诧异。他们纷纷议论道:“攻打刘备,应该在蜀军刚刚进入吴境、脚跟还没有站稳的时候。现在,他们已经深入五六百里,双方已经相持七八个月,许多战略据点已经被占领,他们并且在那里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现在再去攻打,一定得不到好结果的。”

陆逊反驳这种意见说:“刘备是个又狡猾又有作战经验的敌人。他的军队开始集结在我们境内的时候,各方面考虑得很周密,很细致。他们的士气很高,锐气很盛。在那时候,我们不应该同他们正面作战。现在,他们已经在这里驻扎了很久,而且又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兵士的意志已经沮丧,他们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了。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发动反攻,消灭蜀军的大好机会。”

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夕,陆逊先派出小股部队作试探性的进攻。这小股部队虽然被打得惨败而回,但是摸清了蜀军的虚实。从这次接触当中,陆逊找到了利用火攻反击蜀军的办法。

阴历六月的江南,经常刮东风。在一个刮着大风的黑夜,吴军乘着蜀军没有防备,发动了全面的出击。他们神到蜀军的阵地,顺风放起火来。那连接在一起的四十多个营盘,顷刻之间就都淹在强烈的火海之中,憋了七八个月闷气的吴军将士,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们勇往直前,横冲直撞。风助火势,人借火威,直杀得蜀军人仰马翻,丝毫没有招架的能力。

在混战当中,刘备的大将张南、冯习和协助刘备作战的少数民族的首领沙摩柯被杀;大将杜路,刘宁被打得走投无路,向吴军投降了。被围在夷道城内的孙桓也随着得到解救了。在混战当中,刘备逃到附近的马鞍山(在宜昌西北)上,派兵坚守山头。陆逊督促各路军队,从四面掩杀上去。经过激烈的战斗,吴军突破了蜀军的防线。

蜀军崩溃了,伤亡了一万多人。在漆黑的夜里,刘备狼狈地奔逃,吴军紧紧地追赶着,情况非常危险。幸亏驿站上的人把蜀军丢弃的战袍,铠甲挑到刘备逃过的山路上,然后点着了火,堵塞了吴军的追路,刘备才得脱离险境,带着少数人突围出去。刘备一直向西逃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才停下来。

这次战争,蜀军的损失十分重大,伤亡的和逃散的共有几万人,车船器械和军用物资也全部丧失了。刘备又惭愧又痛心地叹息道:“想不到我竟然被年轻无名的陆逊屈辱到这等地步”。

在战争初期,被刘备派去镇守长江北岸的黄权,因为后路被吴军切断,投降了魏;被派到湖南西部地区去笼络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马良,也由于不能再回到蜀国,终于死在那里。吴、蜀夷陵之战,以刘备的彻底失败而结束了。第二年刘备就死在白帝城。在刘备败退到白帝城的时候,在前线作战的吴军将领都向陆逊建议,要求乘胜西进,活捉刘备。

但是,陆逊看到吴的主要敌人不是蜀而是魏。他估计到魏有乘虚偷袭吴地的可能。他又认识到吴蜀联盟的重要性,对蜀应该适可而止。因此,在消灭刘备的主力、把刘备逐出吴境以后,他立刻果断地撤军回到防线以内。

果然,吴军回防不到两天,曹丕的几十万大军分三路向吴发动进攻了。由于吴军早作了准备,才挡住了魏军的入侵。夷陵之战是吴、蜀双方的统治阶级为了争夺地盘而引起的一次战争。因此,从战争的性质上讲,很难说哪一方是正义的。不过,夷陵之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少胜众、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孙权对陆逊(夷陵之战陆逊用了什么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db:关键词]

    夷陵之战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孙桓?孙桓是东吴的宗亲身处险境,诸将都主张救援,陆逊为何不去救援呢?我们依据正史来分析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同族子弟)的第三子,孙桓长相仪表堂堂,器怀聪朗,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渊”,是东吴年轻二

  • 刘备和陆逊之战(刘备为何在夷陵之战中败给陆逊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db:关键词]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

  • 陆逊诸葛亮赵云(陆逊为何不追击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被陆逊以火攻打败,被迫撤回西川。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可是到了白帝城附近,突然遇到了蜀军的一位白袍老将。这位白袍老将威不可当,一枪就把不可一世的吴军将领朱然刺于马下。陆逊见此情景,便率领吴军回去了。这位白袍老将是谁?就是当年在

  • 陆逊朱恒全宗打败了谁(陆逊和朱恒打败了魏国哪一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孙权是三方势力中最后称帝的,而且令孙权有称帝资本的一战,就是石亭之战,东吴用计,引诱曹休率大军南下,陆逊率部合围曹军,斩获万余,粮草辎重无数,曹魏也是在此战之后20余年没有发动对东吴的大规模征讨,孙权在外部环境稳定后,次年决定称帝。值得探讨的是,在石亭之战中,吴将朱桓曾建议陆逊,派兵断绝曹休

  • 孙权和陆逊有仇吗(孙权为什么恨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db:关键词]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三国的君主之外,将相大臣们一般都是几个人物合为一卷,但是却只有诸葛亮和陆逊两人各独占一卷,可见陆迅在三国史上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陆逊作为江东四英将之一,曾因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连营而声名远扬。孙权与陆逊是一对相知相得数十年,配合默契,留下许多佳话易事的君臣,然而陆逊在人生最辉煌的时

  • 李严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会被贬?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临死前在哪里托孤,刘璋的部下有哪些投降了刘备,刘备临终托孤

    李严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会被贬?发生了什么?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李严在早年间是郡中的专职吏员,之后被调任到郡中各县任职,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短短三月间,荆州的主要郡就落入曹操手中。 不失马,不失兵,不用箭的情况下曹操就顺利了占据了荆州。在曹操进

  • 刘如意:深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最后却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的儿子如意怎么样,刘邦太子是不是刘如意,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刘邦建立汉朝后,与臣子们约定:非刘姓不封王,他的八个儿子,除了刘盈被立为太子,其余七人均被封王。其中曾有三人先后被封为赵王,但这三人的结局都不太好。今天我们先来说说赵隐王刘如意的故事。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他的母亲是刘邦宠姬戚夫人。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因此刘如意从小也很受宠,五岁受封代王,七岁

  • 夏侯徽与司马师之间的感情怎么样?她为何会被司马师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杀了夏侯徽司马师,司马昭为什么杀夏侯徽,司马昭和夏侯徽

    夏侯徽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司马师是司马懿长子,与司马昭为同母兄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师表现出色,立有大功。当大将军曹爽和皇帝曹芳一行人出城祭拜高平陵之时,司马懿开始政变行动,当时,司马师阴养的三千

  • 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哀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后主李煜死亡原因,南唐后主李煜词全集,南唐后主李煜十首词

    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一、亡国之愁出生于公元937年的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立长不立幼的常规,志在风月、不问政事的李煜应该是登不上皇位的。偏偏天意使然。一个转弯,李煜的命运就发生了"逆转"。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担心自己继

  • 杨玄感出身名门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玄奖,杨崇玄

    杨玄感是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业九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引发了杨玄感之乱,但仅持续了两个月就迅速失败。杨玄感是隋朝重臣,文武双全,号称“项羽”,起兵反隋时受到民众的普遍响应与支持。既然如此,那杨玄感为何会迅速兵败呢一,出身名门杨玄感出身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