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哀愁?

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哀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1/17 19:11:10

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亡国之愁

出生于公元937年的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立长不立幼的常规,志在风月、不问政事的李煜应该是登不上皇位的。偏偏天意使然。一个转弯,李煜的命运就发生了"逆转"。

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担心自己继承的帝位会遭遇"兄终弟继",残忍地杀害叔父李景遂后,没几个月竟然也跟着去了。李煜前面的几个哥哥又过早离开了人世。

当南唐中主李璟不得不考虑另立太子时,大臣钟谟意欲拥立李煜的弟弟李从善为太子,朝议时全然没有考虑中主的感受,随心所欲地指责、攻击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

钟谟的伎俩让任性的中主李璟勃然大怒,当即把钟谟流放饶州,立召22岁的李煜入住东宫,封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两年后,又立李煜为太子监国。

就在那年(公元961年)的七月,中主李璟悄然病逝。就这样,没有想到的皇位毫无悬念地落在24岁的李煜身上。

也许,这就是李煜的命吧。不可能继位的李煜继位了,史称南唐后主。

但不通政治的李煜只管消极守业,一味向北宋纳贡称臣,醉心于风花雪月之中。南唐破亡不过是迟早的事。

公元975年,赵匡胤亲率北宋大军攻破南唐京城金陵,李煜被俘投降。李煜偏安执政15年的南唐就这样灰飞烟灭。

李煜降宋后,屈辱地受封为违命侯、陇西郡公,过了三年悲惨的阶下囚生活。

公元978年,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酒毒死,死时仅42岁。

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亡国带给他的"愁",也许是最大的"愁"吧。

二、爱好之愁

南唐后主李煜原本是典型的文艺青年,自幼柔弱尚文,兼之在南唐深宫中长大,偏好声色。

沉醉于文艺的道路上,极有禀赋的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音晓律。

擅行书,"全错刀"法,笔力遒劲,如寒松霜竹,又因偏好大写,笔峰挥洒如意,亦称"撮襟书"。代表作有《升元帖》等。

工于竹画,自根至梢钩勒而成,世称"铁钩锁"。

精通音律,相传他与大周后根据失传的《霓裳羽衣曲》的曲谱追寻,不仅更正有误的地方,还重订谱曲,比唐时更清越动听。代表作有《念家山》、《振金铃曲》等。

精于鉴赏,收藏于宫中的图书、画帖达万卷以上,其中不乏有钟繇王羲之等"大家"的书画真迹。

只可惜,李煜文艺方面的这些藏品,随着国破家亡时"贼兵"所放的那一把大火,一切都付之一炬。

这把大火瞬间使李煜的这些爱好"灰飞烟灭",这个"愁"呀,又是怎样的一个"愁"字了得!

三、家破之愁

大小周后,是李煜深爱的伉俪,只叹她们生不逢时,结局凄惨,留下悲怆的爱恨传奇。

当年的大小周后,系南唐重臣司徒周宗之女,均以貌美冠绝天下。大周后,周啬,名娥皇,不仅貌美,还有才气。她通晓史书,善音律,尤工琵琶。小周后,周薇,字女英,大周后之妹,容貌美丽、神彩端静。

大周后19岁时被李煜纳为妃,25岁时,册封为皇后,极受恩宠,夫妻两人常琴瑟互合。据说,李煜谱曲《念家山》后,大周后旋及起舞弹奏词调,作《邀醉舞破》呼应。

李煜对大周后用情可谓极深,为她创作了多首记述儿女柔情的诗词如《书琵琶背》、《梅花二首》、《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晓妆初了明肌雪》、《长相思.一重山》等。

但李煜又迷恋大周后之妹周薇。说李煜用情不专吧,他一生又偏偏只爱大小周后,再没对其他人动过心。也许,这就是李煜的偏好。

大周后得大病后,李煜一方面朝夕探视,亲自尝药温待适宜后方予食之。另一方面,又与周薇卿卿我我,"郎有情、妾有意",打得火热。

李煜与周薇悄悄幽会,写下有名的艳词《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把幽会的场景写得紧张刺激而又温馨浪漫,让人感慨。

据说,大周后为此而加剧病情,29岁时即郁郁而终,李煜为之作《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自己深哀巨痛之情。李煜是真情还是假意?不得而知。

大周后死后,李煜马上迎娶了小周后,19岁时就册封其为皇后。两人婚后竟更加珍爱,相约白头偕老。

公元975年,小周后随被俘的李煜入宋都开封,屈辱地受封为郑国夫人,被赵光义垂涎。阴毒的赵光义称帝后,公然强幸小周后,并令画师绘成《熙陵幸小周后图》收藏于宫中。

李煜为此悲伤地创作了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亦随之而去,死时年仅28岁。

大小周后英年而去,这个"愁",应当是李煜本色人生最感伤的"愁"吧。

四、千古词帝之愁

李煜的词现存世四十多首,他的词前期明显受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影响,词风绮丽柔靡,香艳妩媚。如他描写宫庭生活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把宫廷通宵歌舞的场景描述得声色豪奢、风情旖旎。

阴差阳错的是,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之后的阶下囚生活,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悲哀。他又不会像刘禅那样"此间乐,不思蜀"懂得自保,心中始终惦念故国,率直地表达出来,兼之宋太宗赵光义又蓄意凌辱他挚爱的小周后,更让多愁善感的李煜悲从中来,一改"花间"词风,转向直悟人生苦难无常,真正用血泪写下国破家亡后的凄惨之词,浓烈地表达了哀婉的意境,形成自己独有的清新婉致的词风,艺术感染力极强,从而奠定了李煜"千古词帝"的词坛地位。

如李煜降宋时,挥笔写下《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直抒胸臆,把南唐时的繁华和南唐亡国后的悔恨都真切地表达出来。

降宋后,李煜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里,更是情真意切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形象地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感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外,他在《望江南.多少恨》、《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等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里,含蓄深沉地道尽人生的失意惆怅和梦醒之后的悲痛、离愁。其中的名句如:"车如流水马如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等等广为诵读,流传至今。

于是,人们记住了"亡国之君"李煜,也记住了他文青的特质,还有他挚爱的大小周后。尤其是李煜后期的词,无论是伤别伤情,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生动感人,突破前期浓丽雕琢的词风,一跃而由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

从这些词里,字里行间透着李煜挥之不去的"几多愁"。愁呀愁,愁白了头。谨愿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的这些"愁",一江春水向“西”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杨玄感出身名门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玄奖,杨崇玄

    杨玄感是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业九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引发了杨玄感之乱,但仅持续了两个月就迅速失败。杨玄感是隋朝重臣,文武双全,号称“项羽”,起兵反隋时受到民众的普遍响应与支持。既然如此,那杨玄感为何会迅速兵败呢一,出身名门杨玄感出身弘

  • 朱元璋开创明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亲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日新朱元璋,朱棣和朱元璋哪个厉害,如果朱元璋不杀功臣历史会怎样发展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寒,六亲缘薄,那么他在开创明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仅剩亲人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干得最不厚道的一件事情就是诛杀功臣。那些当年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们被逐一铲除,过程和手段都极为残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称朱元璋是暴君也并不为过。朱

  • 宋哲宗赵煦亲政之后,为何会贬斥旧党成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的朋党之争,宋朝政变,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赵顼第六子,元丰八年即皇帝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哲宗赵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时候是北宋党争最激烈的时期,赵煦刚继位时因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帘听政,高滔滔支持的是旧党(保守派)的主张,所以赵煦亲政以前是

  •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怎么样?二十岁就能领兵横扫天下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李世民打仗输过吗

    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十分厉害。二十岁便执掌唐军,横扫天下。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过,为什么李世民年纪轻轻,就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李世民的少年时代,我们就不难发现。

  • 关羽兵败被困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没有去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关羽,诸葛亮好兵而无权,关羽死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荆州一役,关羽失利而亡,令人唏嘘不已。荆州失守,关羽被困,诸葛亮为何不救?是故意还是真心无力?大家都知道,关羽在丢失荆州后,曾经请求诸葛亮前去救援。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救呢?值得注意的是,诸

  •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历史上是如何执掌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娥封后,章惠皇后,宋徽宗为什么能继位

    刘娥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两宋时期,出现过多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们有的因为国家局势危急,临时上位过渡,如宋高宗时期两度垂帘的孟太后。有的是因为新君年幼,需要太后临时辅政,等待皇帝成年后亲

  • 吕布辕门射戟仅仅是展现勇武吗 纪灵退兵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武灵王被困沙丘为什么无人救,吕布辕门射戟是为了让谁和谁和解,吕布辕门射戟是为了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正史中的吕布,并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的智谋绝对远超我们大多数人!辕门射戟也并不仅仅是展现勇武那么简单,其背后的深意,才是令纪灵退兵的真正原因!正史中的吕布众人对于吕布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

  • 陆逊是第几个大都督(陆逊当了多少年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db:关键词]

    小编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三国时期,东吴在陆逊之后谁继任了大都督职位?大都督和军师一样是后人对其职位的泛称,把拥有统领全军大全的将军称为大都督。东吴时期的确实施的是都督制度,由于武将多有自己的私兵,所以在诸将以上又任命都督指挥作战。这跟曹操、刘备的军队有些差异,不过曹魏后期也实施都督制度,但没有都督这一个

  • 陆逊以后是谁(陆逊是哪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db:关键词]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

  • 孙尚香最后嫁给陆逊(陆逊妻子是孙尚香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db:关键词]

    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自要夺取天下之时,便得到多人帮助,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常胜将军赵云等等。而他的感情呢?历史记载,刘备有两个出名的老婆,一个叫做甘夫人,还有一个叫做孙夫人。古代重男轻女,女子留下全名的不多,这位孙夫人也是,只知道她是19岁嫁给了快50岁的刘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我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