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怎么样?二十岁就能领兵横扫天下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怎么样?二十岁就能领兵横扫天下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18 更新时间:2023/12/22 18:04:35

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十分厉害。二十岁便执掌唐军,横扫天下。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过,为什么李世民年纪轻轻,就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李世民的少年时代,我们就不难发现。李世民会那么厉害,其实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出身最顶尖的关陇世家。李渊的爷爷李虎,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后来北周宇文氏篡权,建立北周之后,为了笼络李家,便送了李家一个唐国公的爵位。到了隋朝,虽然改朝换代,但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李渊的姨夫,所以李家在隋朝依然权势极大。

而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同样也不是一般人。窦氏的父亲,是北周的大将军,母亲是北周皇族,外公是北周的实际开国皇帝宇文泰

有这么一对优秀的父母,李世民少年时代,自然也就能接受到最良好的教育了。而且,优秀父母带给李世民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除了爹妈优秀之外,李世民的童年时代,更是经历颇丰。

李世民是李渊和窦氏的第二个儿子。在李世民之前,李渊还有一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建成。李世民出生的时候,正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当时的李渊,一直都辗转各地做官。所以,李世民的少年时代,也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

李世民刚出生的时候,李渊在陇州担任刺史。几年之后,李渊调任荥阳太守,后又调任楼烦太守。李渊辗转各地做官期间,一直都带着家眷。所以,李世民在十岁之前,就已经辗转陕西、河南、山西等多个地方,见过了很多的风土人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见万种人。

还处在童年时代的李世民,就已经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见过了太多的人和事。这些阅历,让李世民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远比同龄人成熟得多。

后来,李渊被调回长安,在京城做官,李世民也因此返回了长安。在长安居住期间,李世民按照父亲李渊的安排,和自己的妻子长孙氏完婚。这一年,李世民刚刚16岁。

在李世民成婚之后,隋朝因为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各地民变四起,开始越来越不太平。就在李世民成婚不久之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李渊奉命去督运粮草。和以往一样,李家一家人都跟随李渊赴任。然而在这次赴任途中,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却突然患上了一场急病,最后因病去世了。

一边是自己大婚,另一边是母亲去世。再加上当时隋朝内部动荡,李渊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李世民也开始试着帮父亲承担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李世民开始完成由一个少年向一个成年人的转变。

此后的几年里,李渊眼见隋朝风雨飘摇,知道隋朝恐怕即将灭亡,于是便开始用心结交各地的士族,希望给自己未来积攒本钱。然而李渊的所作所为,却引来了杨广的猜疑。最后不得已之下,李渊只能开始自污,表面上沉迷于声色犬马之间。但是暗地里,很多工作,依然继续在做。

既然李渊本人不能去做,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儿子替他去做了。

所以,从这时开始,李渊开始负责表面上的自污,而私底下,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开始负责帮李渊结交各地的士族。而李世民,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则一直被李渊带在身边,帮李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元615年,随着李渊不断自污,杨广终于对李渊放下了戒心,让李渊前往山西,负责当地的军政要务。这一年,十八岁的李世民,也被李渊一起带到了山西,并且带在身边。

到了山西之后,李渊凭借自己的勇武,很快就镇压了当地的农民军,掌握了大权。然而此时,李渊急需自己能够信任的人,来帮助他掌握军队,尤其是统领一些精锐军队,作为自己日后的本钱。然而问题在于,李渊之前一直都是文官,在军中基本没什么值得信任的人。所以,被李渊带在身边的李世民,就成了李渊最得力的助手。

从这时开始,李世民开始进入军队,开始从实践中学习战争。

同样也是在这一年,隋炀帝巡游边境,结果不小心被突厥围在了雁门。雁门距离李渊的辖区很近,但问题是,李渊需要负责当地的防务,根本无法前去救援。所以最后,李世民便临危受命,主动带兵前往雁门,营救杨广。

雁门一战当中,李世民虽然是第一次领兵,但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通过向隋军主帅云定兴献计,得到了隋军内部很多将领的认可。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年轻,但多年随父亲走南闯北,耳濡目染之下,已经学会了太多太多东西,已经具备了初步领导军队的能力。

雁门之战结束后,李世民回到了李渊身边。不久之后,李渊也因为之前作战的功劳,被杨广任命为太原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当时的太原地区,紧邻边境,李渊很大一部分任务,就是防御北方的突厥。

在这段时间里,李世民一直在军中摸爬滚打。十九岁的李世民,便已经接受了残酷的军事训练,并且亲自上战场去砍突厥军队了。

经过这一年多的实战训练之后,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成为了一名十分优秀的将领。而且,在实战过程当中,李世民更是逐渐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战法。这种经过战争历练的战法,要远比单纯读所谓兵书,纸上谈兵,要强大太多。

在李世民逐渐完善自己的同时,隋朝的情况则进一步恶化。公元617年,在李世民20岁这一年,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瓦解。李渊眼见如此,也开始抓紧时间准备。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山西北部的马邑校尉刘武周,忽然杀了当地的守将,在突厥的支持下造反了。刘武周造反之后,远在江都的杨广,坚定认为是李渊镇守山西不力,才导致刘武周造反,所以想要把李渊带往江都问责。

李渊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去江都的话,肯定是有去无回了。所以,李渊干脆一狠心,决定提前起兵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渊先是清理掉太原这边杨广派来监视他的官员,然后开始积极募兵,最后在七月初的时候,正式宣告起兵了。

在整个过程当中,李世民一直是李渊手底下最得力的助手。而在李渊起兵之后,李渊能够信任的,也就只有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个儿子了。而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父子三人,带上所有的军队,直接千里奔袭长安。经过一路的战斗之后,李渊最后成功打入了长安,占据了整个关中。而李世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彻底完善了自己的战斗风格,成为了一名不世出的名将。

此时的李世民,才仅仅20岁而已。

此后,因为李渊和李建成需要久居中枢,无法率兵外出征战,李世民便成了最合适的领兵对象。此时的李世民,虽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但在领兵打仗方面,却已经无人能敌。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基本上就是李世民带兵横扫天下的光辉历史了。

从李世民的少年经历,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发: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父母得足够优秀。只有父母足够优秀,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才能对孩子施以最好的教育。

其次,陪伴教育,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李世民小的时候,李渊常年在外做官,但却一直把李世民带在身边。在这个过程当中,李世民随着父母走南闯北,眼界大开,这也为李世民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是必不可少的。李世民能够年纪轻轻,便极为出色,正是因为李渊在他少年时,给了他足够的历练机会。当时李世民年龄虽小,但李渊却极为信任自己的儿子,对李世民委以重任,这也是李世民后来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关羽兵败被困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没有去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关羽,诸葛亮好兵而无权,关羽死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荆州一役,关羽失利而亡,令人唏嘘不已。荆州失守,关羽被困,诸葛亮为何不救?是故意还是真心无力?大家都知道,关羽在丢失荆州后,曾经请求诸葛亮前去救援。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救呢?值得注意的是,诸

  •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历史上是如何执掌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娥封后,章惠皇后,宋徽宗为什么能继位

    刘娥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两宋时期,出现过多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们有的因为国家局势危急,临时上位过渡,如宋高宗时期两度垂帘的孟太后。有的是因为新君年幼,需要太后临时辅政,等待皇帝成年后亲

  • 吕布辕门射戟仅仅是展现勇武吗 纪灵退兵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武灵王被困沙丘为什么无人救,吕布辕门射戟是为了让谁和谁和解,吕布辕门射戟是为了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正史中的吕布,并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的智谋绝对远超我们大多数人!辕门射戟也并不仅仅是展现勇武那么简单,其背后的深意,才是令纪灵退兵的真正原因!正史中的吕布众人对于吕布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

  • 陆逊是第几个大都督(陆逊当了多少年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db:关键词]

    小编今天来跟大家说说三国时期,东吴在陆逊之后谁继任了大都督职位?大都督和军师一样是后人对其职位的泛称,把拥有统领全军大全的将军称为大都督。东吴时期的确实施的是都督制度,由于武将多有自己的私兵,所以在诸将以上又任命都督指挥作战。这跟曹操、刘备的军队有些差异,不过曹魏后期也实施都督制度,但没有都督这一个

  • 陆逊以后是谁(陆逊是哪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db:关键词]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

  • 孙尚香最后嫁给陆逊(陆逊妻子是孙尚香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db:关键词]

    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自要夺取天下之时,便得到多人帮助,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常胜将军赵云等等。而他的感情呢?历史记载,刘备有两个出名的老婆,一个叫做甘夫人,还有一个叫做孙夫人。古代重男轻女,女子留下全名的不多,这位孙夫人也是,只知道她是19岁嫁给了快50岁的刘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我们知

  • 陆逊杀了谁(陆逊死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db:关键词]

    公元245年,东吴地一代名臣陆逊,死了,准确的说,他是被气死的,《三国志·陆逊传》载: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实诚的说,六十三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也不算短寿,可是堂堂东吴丞相被气死,这好像完全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但如果我们翻看整个过程,就会发现,陆逊的死,几乎就是一出必然的悲剧!

  • 孙权为什么不喜欢陆逊(孙权为何用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db:关键词]

    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孙权直接逼死了陆逊,按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臣了,但孙权后来却容不下他了,你知道这是为什

  • 陆逊晚年的悲剧(陆逊最优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db:关键词]

    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各方势力相互制约,每个权力集团下都有数不胜数的人才。有的用对了人保证了政权多年的稳固,有的用错了人致使权势逐步衰落。孙权便是用错人的代表,他生前进行各种惠民政策,剿匪平乱,保护了一方百姓的安宁。但是晚年却在选择下任接班人的时候摇摆不定,导致内部党派相争严重政局不稳。甚至因为错信一人

  • 曹丕坚持重用司马懿的真相是什么?是他不了解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压得住司马懿吗,曹丕在位时司马懿为什么不敢动,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曹丕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曹魏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风云激荡,这个时期的帝王将相们给历史上的这一重要时代增添了各种颜色,三国有强弱,有争斗,有计谋,各展所长,但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最终三分归晋。晋朝能代魏、灭蜀、灭吴离不开一个人的深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