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创造巅峰的?

历史上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创造巅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48 更新时间:2024/2/4 9:41:14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上下五千年,有这样一位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不到14岁进入长安帝都后宫,不过是"三千后妃"中的一名普通"才人",后来还做过尼姑,但她对自己的困境与厄运从没有听之任之,而是迅速抓住人生稍纵即逝的机会,凭着自己风华绝代的颜值,以常人不敢想的智慧和谋略,"逆天"翻盘,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从昭仪到皇后,到天后,皇太后,到改元称帝,开创赫赫有名的武周天下,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贡献,却又以一块无字碑落下自己人生的帷幕,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追思。

她就是武则天,一位有着雄才大略,一生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一代女皇。

一、先帝才人,出家尼姑的蛰伏

公元624年出生于长安的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登基称帝,建立强大的武周政权,直到82岁崩逝,创下了历史上的多项记录:

从后宫走向朝堂,以"二圣临朝"的身份摄政三十年;将两个登基称帝的儿子赶下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称帝的正统女皇,上承"贞观之治",下"开元盛世",开创了流芳百世的武周天下;死后立下唯一的一个无字碑……

事实上,武则天能够有如此多的殊荣,除了她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善治善管外,还在于她敢于与命运抗争。

原本来自于官宦之家的武则天,本名武曌(意为如日月一样凌空),是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護的二女儿,极有才华和智慧,也生得貌美如花。

纵然如此,武则天如若没有被召入洛阳宫,她的人生不过衣食无忧,也许高贵于普通人家,可以在向好的生活中平淡终老。偏偏上帝指给她一条波澜壮阔的坎坷大道。

公元635年,武则天在老家幸福生活12年,父亲过世,美好的童年生活就此中断。在武氏家族欺凌下,武则天随母亲杨氏只好从荆州迁往长安定居。

就在长安生活的第2年,恰逢唐太宗选秀女,武则天便应召入洛阳宫,受赐"武媚"。但武则天只当了12年的才人,一直受到李世民的冷遇。

据武则天晩年的自述,她之所以得不到太宗皇帝的欣赏,还在于她回应李世民的提问"如何驯服他的狮子璁马?"她所讲的方法表现出了残忍:"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唐太宗于649年驾崩后,按例,武则天与没有子女的部分嫔妃们只能出家,到感业寺为尼。

如若登基后的唐高宗李治去感业寺进香时,没有遇见武则天,恐怕武则天也就与盛唐无缘,只能在感业寺中陪伴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机缘就是那样巧合。公元650年5月,李治与王皇后率一众大臣去感业寺进香,祭奠李世民周年,正好碰上了敲着木鱼念佛的武则天。

其实,这哪是那般凑巧,不过是工于心计的武则天敢于向命运抗争,有意制造的见面机会罢了。王皇后见李治喜欢武则天,便建言恰当之时把武则天请回洛阳宫为妃。

这一提议正中李治下怀,他早已心仪武则天许久。其实还在武则天当"才人"时期,李治就与武则天生了情愫。

而王皇后的想法不过是想联合武则天,打压正受宠爱的萧淑妃。她哪里会想到这是引狼入室?

苦于没有出头之日的武则天正等待着时机,好咸鱼翻身,以期实现星象家们早已预言的"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卜语。

二、目标明确,心狠手辣的上位

武则天在李治孝服期满后,便带着身孕随高宗皇帝再次入宫。这次入宫,武则天变了,开始心狠手辣,为了实现她的终极目标,无不用所其极:

武则天生下儿子李弘后,便与王皇后合力诋毁萧淑妃,萧淑妃迅速失宠,武则天得以受封"二品昭仪",便开始着手算计王皇后。

654年,30岁的武则天生下女儿安定思公主,照例,王皇后入宫看望。因安定思公主生得粉嘟嘟的,王皇后怜爱地逗了一下。谁知,安定思公主恰好此刻得急病突发身亡(史书《唐会要》有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武则天便抓住机会,啼啼哭哭地对高宗皇帝李治说,女儿被王皇后害死了。

高宗皇帝便追问王皇后,王皇后当然否认,但也说不清楚安定思公主为什么一下就死了,背了一口被冤枉的大黑锅。

李治对王皇后的人品产生了怀疑,有了"废王立武"的想法。武则天马上找到并重用"盟友",也就是以中书舍人李义府为首的"北门学士",迅速得到支持,善揣上意的李义府当即呈上"废王立武"的奏书,卫尉卿许敬宗等大臣随之响应,重臣李勣又以"此乃皇上家事"为由保持中立。

武则天一见时机成熟,便竭力鼓动高宗皇帝下定废后决心。当年十月,王皇后被废为庶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元老大臣被贬出京城。李治得以实现君主集权,武则天立为皇后,两人成为最大的赢家。

由于李治身体不好,兼之个性软弱。强势的皇后武则天便牢牢号住了高宗皇帝的命脉,逐渐建言干政。由于武则天的策论很独到,符合实际,也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高宗皇帝在征求朝臣们的倾同意见后,便采纳了武则天的建言。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二圣临朝"(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这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期间,武则天还令北门学士参决奏议,编写、颁行《兆人本业》、《紫枢要录》、《臣轨》、《孝子传》等,指导农业生产及相关为臣为人典范,显示出了其政治远见和服务于民的管理水平。

三、改朝换代,君临天下的权谋

高宗皇帝因受风眩症严重影响,于公元683年病逝于贞观殿。儿子李显承位,称唐中宗,武则天便以"皇太后"之尊摄军国大事。

由于中宗皇帝在即位的次年犯了一个致命的口误,被"皇太后"武则天找到了极好的一个废帝借口。

那是嗣圣元年二月,李显拟任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宰相裴炎谏言阻止,李显生气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皇太后武则天当即以中宗皇帝不成熟,还很任性,没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为由,懿旨废之为庐陵王,改立小儿子李旦为唐睿宗。事实上,由她专权,临朝称制。

李旦无奈,只好"奉表固让",由母亲"皇太后"武则天全权处理国事。武则天当仁不让,大刀阔斧地治国理政起来:

先命令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率兵击杀徐敬业扶持庐陵王的"反武"起兵(骆宾王曾写《讨武曌檄》,说武则天"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后重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大兴告密之风,严惩"反武"的李唐宗室及相关人员。

一时之间,李唐宗室几乎被杀戮殆尽,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等先后起兵"反武",均被血腥镇压。

武则天的威势逐渐如日中天,其侄子武承嗣在其授意下,于公元688年,假借在洛水中发现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进献,武则天便以天意如此,加尊自己为"圣母神皇"。

公元690年,侍御史傅游艺又从其意,领关中百姓赴京都上表,请求"圣母神皇"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深知母亲心思的睿宗皇帝不敢留恋帝位,便自请母亲上位,于是文武百官皆上表请愿。武则天见时机成熟,即于当年9月准奏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

武则天称帝后,尽管宠信面首,如张易之、张昌宗、薛怀义、沈南璆等,但她亲掌朝政,把"玄观之治"以来的李唐推向了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老百姓得以更好地安居乐业,没有受朝堂更迭的影响。这是武则天了不起的地方,也是老百姓不反感之处。

武则天"双圣"还朝、临朝帝制及走上朝堂称帝,总计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着力于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地主官僚,首创殿试制度,鳞选重用贤才治国理政,如娄师德、姚崇、宋璟、狄仁杰等,夯实了她的统治基础。

同时,武则天通过广开言路以整顿吏治,通过发展农业以体恤民情,通过平定西域、突厥、契丹等措施,促进了武周政权的更新发展,实现了国泰民安,清和景明。

武则天自己亦广涉文史,长于书法,还很有诗才,存世作品有诗作46首,收录于《全唐诗》,其代表作如下: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如意娘)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腊日宣诏幸上苑)

这两首诗很好地展示了武则天的才华和不凡的见解,她的智慧和聪颖跃然于字里行间。

705年,82岁的武则天年事已高,已卧床不起。宰相张柬之当即联合禁军头领李多祚,发动"神龙政变",处死了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权衡了许久,便主动退位,还政于儿子唐中宗李显,恢复李唐天下。

此后,武则天迁居上阳宫,受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次年5月病故,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四、不甘平凡,抗争到底的命运

纵观武则天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不到14岁进宫,起先不过是不受太宗皇帝待见的"才人"。太宗皇帝死后,被发配到感业寺为尼。若她甘心于此,逆来顺受,她的命运怕只有这样静默于青灯古佛的生活。

后来,武则天敢于冒天下人之不耻,毅然追随高宗皇帝李治。通过残酷的后宫争斗,独占鳌头,成为"天后",得以"二圣临朝"。若她不与命运抗争,只满足于做一个皇帝喜欢的嫔妃,说不定早已惨死在后宫,她的命运不过就是一个曾受过宠爱的妃子而已。

不得不说,武则天通过自己的"争",彻底改变了自己卑微的命运。她的智慧和权谋,把人的"命运"诠释得很通透:坐享其成,等靠要,只能是弱者的表现。所谓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再后来,武则天痛下决心,把两个儿子赶下台,自己改朝换代,建立武周天下。主政期间,通过一系列的"争",一系列的善抓敢管,创造了繁荣发展的武周天下,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史实证明,武则天功大于过。她不平凡的一生,印证了一个质朴的真理:人的好运,是争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夏侯玄与夏侯霸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为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玄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是夏侯霸的侄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死大将军曹爽,篡夺曹魏大权之后,曹魏宗族和夏侯氏一族,都成了司马氏忌惮的对象,此后,司马氏开始一一清除他们的眼中钉。讨蜀护军夏侯霸和征西将军夏侯玄作为曹魏政权的有力拥护者,自然也难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哪个人的经历

    还不知道:韩信的死与萧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所言的

  • 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才那么多 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谁灭了魏国,战国魏国后期又强大了,魏国留不住人才的制度原因

    还不知道: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战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割据时期,但同样也是思想、文化、学术最为活跃的一个时代,为此呈现出一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景象。而人才对于当时群雄争霸、诸侯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尤为重要,尤其是各方面进入发展黄金

  • 吕雉当初也是一个贤妻良母 吕雉是怎么成为悍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雉为什么杀三个儿子,吕雉有多狠

    还不知道:吕雉由贤妻变悍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

  • 吕雉为什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之后又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戚夫人是怎么欺负吕后的,吕雉和戚夫人的故事,人彘出土

    对吕雉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在刘邦去世后,吕后肆无忌惮地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件事也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之中。有意思的是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后,还特意带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去参观,她企图希望与儿子刘盈一同分享这种

  • 刘邦儿子中刘肥最有实力 吕雉为何会放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为什么怕吕后,刘邦老婆吕雉这毒妇究竟有多毒,刘肥是吕后养大的

    对吕雉和刘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能让有着出色的政治嗅觉和蛇蝎心肠的吕后,难得心慈手软一次,放过刘肥,原因其实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刘肥对他的儿子刘盈实在是构不成威胁,谈不上竞争关系,更不会威胁到自己。二是刘肥的表现,可以绝对让吕后放心,通俗来讲刘肥表现得足够软弱、

  •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有几个儿子都是谁,刘邦哪个儿子继承了皇位,刘邦的老婆

    还不知道:刘邦儿子结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在秦末天下大乱中趁势起义,秦朝灭亡后又与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即位之初刘邦分封了8个异姓王,后来又先后铲除了这8位异姓王,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为王。刘邦在位12年

  • 孝昭仁皇后出身相当高贵,为什么康熙却不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后妃中最特殊的一人,清朝孝昭仁皇后儿子,康熙孝昭仁皇后为什么没有孩子

    孝昭仁皇后出身相当高贵,她出生于正儿八经的满勋贵族家庭钮祜禄氏家族,祖父是大清开国无大功臣之一额亦都,父亲则是康熙年幼时期的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那么为什么康熙却不喜欢她?其实这是因为她还是权臣鳌拜的干女儿。(下文称呼孝昭仁皇后为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其实是有资格直接做皇后的,但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遏必隆胆小

  • 钮祜禄氏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康熙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钮祜禄氏熹贵妃今年三十七岁,乾隆之母钮祜禄氏,雍正熹贵妃钮祜禄氏

    根据历史记载,1722年,康熙让胤禛的嫡福晋将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叫出来看看。康熙见了弘历的生母直呼:“真是有福气的人,有福气啊!”那么钮祜禄氏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康熙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自打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胤礽后,诸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争夺储君之位。皇长子胤禵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其次便是皇太子

  • 曹操要是活的时候杀了司马懿 三国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熬死曹家四代人,司马懿熬死了所有比自己厉害的人,司马懿熬死了谁

    对曹操要是杀了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鹰视狼顾,看着就不像一只好鸟,只可惜曹操当年只对他动了杀机而没有动刀子,这才导致了三马食槽两晋大乱。司马懿的脑袋能扭转一百八十度,这还真不是民间传说,房玄龄主编的《晋书》第一篇,就记载了曹操的一次试探:“帝(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