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什么时候投靠曹操(郭嘉何时投靠曹操)

郭嘉什么时候投靠曹操(郭嘉何时投靠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08 更新时间:2023/12/13 9:29:32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郭嘉是曹操麾下第一谋士,他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可能还要略高于荀彧。对此,南宋时期文学家陈亮曾表示:“以成魏之霸业者,(程)昱、(郭)嘉之谋为多,而曹公尤痛惜嘉之死也。”虽然郭嘉的功劳,不是最大的,但是,曹操对于郭嘉的离去,却是最为伤心的,这凸显出了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郭嘉原先是袁绍的部下,袁绍大家都知道,四世三公,家世显赫,许多名臣将相最初都是来投奔袁绍的,这促使袁绍麾下不仅有许攸郭图田丰、审配,沮授逢纪等谋士,还拥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等名将。在东汉末年,特别是官渡之战前,袁绍可谓是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此相对应的是,官渡之战前的曹操,在整体实力上要明显弱于袁绍。那么,问题来了,郭嘉为何离开强大的袁绍,而选择相对弱小的曹操?

首先,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郭嘉21岁时,来到冀州投靠袁绍。不过,郭嘉并没有获得袁绍的重用,尤其是没有获得什么重要的官职。在此背景下,郭嘉对袁绍的谋士辛评、郭图说:“袁绍只想着效仿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天下危难,建立一番霸业,实在太难了!于是,郭嘉选择离开了袁绍。

对此,在笔者看来,郭嘉的意思是非常明显了,袁绍靠着自己的威望和家世背景,从而不断招揽各地的人才,但是,袁绍不懂得如何去任用他们,这也使得郭嘉在袁绍这里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并且,郭嘉具有洞察人性的慧眼,和袁绍相处多年,他深知袁绍身边虽然并不缺乏能人异士,但是袁绍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经常是朝令夕改,这让郭嘉非常不看好袁绍的前景。

对于袁绍这位对手,曹操曾评价道:“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基于此,袁绍不是一位好老板,这促使郭嘉选择及时止损。当然,郭嘉没有立即投奔曹操,而是在家隐居了数年的时间,直到公元196年,在荀彧这位谋士的推荐下,郭嘉最终投靠到曹操麾下了。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遇见曹操,可以说是郭嘉人生的转折点,也是郭嘉最巅峰的时刻,虽然曹操的整体实力要弱于袁绍,但是,曹操具备知人善用的优点,这让郭嘉非常满意,从此为曹操出谋划策,倾其所有。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郭嘉不检点是什么意思(郭嘉私生活如何不检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db:关键词]

    郭嘉是一个东汉人,他是一个谋士,原本他是在袁绍手下工作,后来转去投靠曹操。在历史上郭嘉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他在追随袁绍的时候发现袁绍难成大业,所以才转去投靠曹操。郭嘉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曹操对其极为赞赏也极为信任。但天妒英才,郭嘉的英年早逝导致他没能被人们铭记。郭嘉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 李林甫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林甫,李林甫传,李林甫结局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的宗室与宰相,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李林甫这个人,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就会想到‘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确,历史上真实的李林甫,确实不是什么好人,算是一个有名的大奸臣。当政十九年,在位期间为了排斥异己,打压政敌,做了很多的事情

  • 嘉庆资质平庸 乾隆最后为何还要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为什么选嘉庆作为接班人,平庸的皇帝,嘉庆很仁慈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796年嘉庆登基称帝,而乾隆在宣布永琰为嗣皇帝后,不顾自己年迈亲自带嘉庆去天津蓟州朱华山祭拜一个孩子,还要嘉庆这个正儿八经的皇帝给这个早早夭折的孩子行君臣大礼。这个早早夭折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嘉庆的一位兄长,而且是乾隆与富察皇

  • 郭子仪之所以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后代谁最厉害,郭子仪地位

    郭子仪是唐朝时期的中兴名将、政治家与军事家,郭敬之之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有四个字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再造大唐。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可能真的一百多年就打住了。而且再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东晋十六国那种状态。外围的回纥、吐蕃,会顺势进攻

  • 杨嗣昌是如何解决明末时期无兵无饷的情况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末三饷,明朝杨嗣昌,兵饷

    杨嗣昌是明朝末年时期的大臣与诗人,晚年号苦庵,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末年,大明王朝受困于关外和关内两处战场无法自拔,关外的清军时不时进关劫掠,关内的农民军屡剿不灭。中央朝廷财政崩溃,整个北方都被打成一片空地。崇祯不断的更换内阁大臣,寄希望于新人能有新的战略高招,能将大明朝这架破

  • 吴质是谁?他与曹真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之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休曹真什么关系,曹仁和曹真,曹丕吴质

    吴质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魏文帝曹丕有四位好友,曹丕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他们也是曹丕的重要智囊。这四个人,分别是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他们并称曹丕“四友”。陈群和

  • 历史上李自成在迎战吴三桂之前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吴三桂谁可恶,清朝李自成哪里人简介,李闯王的历史

    李自成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终于进入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北京后,檄文周边,山东、天津、山海关都表示愿意投降。特别是山海关吴三桂,李自成写亲笔信劝他归降,吴三桂在仔细考虑过后也同意效力

  • 曹操突袭荆州之后,刘备为何不肚子逃亡而是带着百姓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如果取了荆州,荆州不是刘备打下来的怎么成借的,刘备借荆州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之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老百姓之所以要跟着刘备一起跑,主要是因为刘备宣传得好,让老百姓误以为曹操会屠城,如果留下就是必死。但实际上,就算这些百姓真的留下,曹操也根本不会杀他们。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

  • 郭嘉为什么帮刘备(郭嘉建议不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郭嘉此人无论在正史上,还是三国演义中都很深得曹老板喜爱。无论大事小事,曹老板都会听取郭嘉的分析,效果也很明显。郭嘉曾是袁绍的部下,后来转投曹老板帐下担任军师祭酒,郭嘉是荀彧举荐的,史书上称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官渡之战时为曹老板提出十胜十败论给足了他打袁绍的信心,后来攻吕布,打刘备,征乌恒,平

  • 郭嘉是顶级谋士吗(郭嘉为什么是三国第一谋士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db:关键词]

    细品三国,说起郭嘉这个人物,后人对其真的是褒贬有加。对于很多人评价郭嘉为“三国第一谋士”更是众说纷纭。我们先不去着急否认郭嘉是否能担得起这个名号,单从郭嘉一生的功绩来看,即便此人并没有什么战绩却还能被很多人认定为第一谋士,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原因。审时度势,对于主公有着自己明智的选择说起郭嘉的身世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