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后宫妃子那么多 宋仁宗为何连一个继位的儿子都没有

宋仁宗后宫妃子那么多 宋仁宗为何连一个继位的儿子都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704 更新时间:2023/12/23 12:43:20

对宋仁宗没有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

历史上的皇帝能被称为“仁宗”的并不多,大约也就只有六位,分别是:

清仁宗嘉庆皇帝、明仁宗朱高炽、西夏仁宗李仁孝、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宋仁宗赵祯。

如果单单把这六个人的成就做个比较的话,宋仁宗赵祯在后世中的评价又能算得上是最高的,正如王夫之在《宋论》中所言:

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还别说,这名字是真不错,而他的皇帝之位,其实就是“受了益”,因为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他前面还有五个哥哥。

按照长幼次序,赵祯想要继位,可能性根本不高,可偏偏赵祯的这五个哥哥都早夭了,在宋真宗去世时,儿子中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便是这位只有13岁的赵祯,退一万步讲,他即使不想即位,也无可奈何。

所以,有时候起个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赵祯当上了皇帝成为了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宗盛治”。

他不安于守成的现状,在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开展了庆历新政,想要从根本上遏止宋朝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只可惜,反对势力太过强大,改革被迫中止。

即便如此,也使得北宋的经济文化一时间空前繁华。

此外,宋仁宗的后宫嫔妃也很众多,正史中留下名字的足足有17位,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知道名字的嫔妃,宋仁宗的后宫应该能组成一个加强排。

可问题是宋仁宗最后连个继位的儿子都没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

在正史的记载中,宋仁宗有四位皇后(算上去世后被追封的)和十三位嫔妃,就说这后宫的数量,在历史上皇帝的后宫中都是可以名列前茅的。

或许您会说,不是说皇帝都佳丽三千嘛,这才多少个,并不算多吧,其实后宫佳丽三千只是一个虚数,还没有一个皇帝真能纳那么多的妃子,当然,如果把后宫的宫女也算上,这个数量还是有的。

其实,宋仁宗纳那么多的妃子,并不见得是他好色,或许是为了传宗接代,更确切地说是让自己有足够多的儿子,以便将来让自己在继承人上有多一点选择。

因为他不想将来自己会面临和老爹宋真宗一样的窘境,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连当时的平民百姓都想着生个儿子,贵为一国之君的宋仁宗自然也想有很多个儿子。

可是宋仁宗所立的这几位皇后都不给力,没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只有被追谥为温成皇后张氏还为宋仁宗生下了几个女儿,当然要不是看着这几个女儿的面子上,这位张氏或许也不会被追封为皇后。

宋仁宗13岁的时候即位,由于古人的结婚年龄普遍都很早,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氏便是在宋仁宗14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的,而当时的郭皇后只有12岁。

这也就是说,宋仁宗即位后没多久,便开始为传宗接代而忙活了,可是一直到他27岁的时候,他都没有一个儿子。

这无论搁谁身上,都着急。

三、

公元1037年6月24日,宋仁宗经历人生中最难以形容的一天。

这一天,宋仁宗的妃子德妃俞氏到了临盆时期,宋仁宗焦急地等待着,而随着一声婴儿的哭声,宋仁宗再次当了爹。

不过这一次,宋仁宗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德妃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虽然这一年宋仁宗已经27岁了,但只要有儿子,也就能扬眉吐气了。

可是宋仁宗根本没有开心多久,便陷入了巨大的打击之中,因为他这儿子,出生之后没多久便夭折了。

即便如此宋仁宗还为这儿子取名为赵昉,“昉”字有两层意思,一来可以理解明亮,二来又可以解释为起始。

宋仁宗为长子起这名字,也就是说虽然赵昉的人生还没有开始便结束了,但却点亮了宋仁宗的人生,毕竟他证实了一点,那就是自己是能生儿子的。

四、

赵昉让宋仁宗找寻到了自信,于是乎,他更加卖力地扩充后宫,因为他坚信,自己还会有儿子。

在宋仁宗29岁的时候,昭节贵妃苗氏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宋仁宗为他取名赵昕,赵昕比他哥哥的寿命长了点,但也只活了三岁,便也早夭了。

料来,宋仁宗又经历一番痛哭流涕。

又过了两年,后宫的朱才人为宋仁宗生下了第三子赵曦,好景不长,赵曦也只活了两岁多,便也去找他的两个哥哥去了。

自此之后,宋仁宗的后宫嫔妃,就再也没有为仁宗皇帝生下儿子了。

接连失去了三个儿子,让宋仁宗内心无比悲痛,随着身体状况也每日俱下,朝廷内外对皇嗣问题也深为担忧,后来经过韩琦、包拯、司马光等人的反复劝谏,最终正式册立了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为皇子,并赐名为“曙”。

或许,在宋仁宗看来,这个非亲生的儿子也能给自己带来曙光吧。

五、

宋仁宗在位42年,后宫嫔妃众多,虽然他也曾有三个儿子,但可惜这三人都早夭了,最后连个继位的儿子都没有,着实是人生中的一件悲事。

那么宋仁宗的儿子们为何统统都早夭呢?

其实不单单是他的儿子们,连他的女儿们成年的都很少,正史中记载宋仁宗一共有16位子女,但是成人的仅仅只有四位,其余的十二位(包括3个儿子)都是早夭。

至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正史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但是透过历史的缝隙,我们能找出两点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其一:宋仁宗偏爱年轻女子。

宋仁宗的后宫嫔妃虽然众多,但是她们进宫的年龄都不大,她们由于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根本不适合生育子女,这就会导致子女易出现夭折。

其二:宋真宗这一脉有遗传病。

我们在本文开头已经说过了,赵祯能继位是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夭了,在结合他的子女也都早夭,这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他们家族有某种不为人知遗传病。

宋仁宗去世之后,赵曙当了皇帝,是为宋英宗,只可惜他只做了四年的皇帝,便因病驾崩了,江山又交到了宋神宗的手中,由于这两位继任者的能力有限,导致仁宗盛治也愈走愈远了。

直到北宋被灭亡……

参考文献:《宋史》等。

【E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如果夏侯渊没有战死,他在曹魏的地位会有所改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为什么不给夏侯渊报仇,三国演义夏侯渊战死之地,曹魏六将战吕布

    夏侯渊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末三国时代,在刘备集团,武将当中,关羽是一哥,地位最高,毫无争议,谁也超不过关羽,如果关羽不死,刘备称帝后,肯定封关羽为大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即: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渊和刘禅什么关系,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世人都听过一句话:扶不起的阿斗。这是指刘备的儿子刘禅。然而,刘禅是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吗?其实不然,我认为以下方面足以证明刘禅此人并非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不堪,他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一、四兄弟中他最强要知道刘备其实

  • 朱元璋称帝之后,选择定都在南京,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是明朝的开国皇帝,1368年即皇帝位,年号洪武。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

  • 唐介是谁?他被人称为真御史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什么是御史,御史是现在的什么官,王牌御史人说

    唐介字子方,是北宋著名谏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殿中侍御史唐介因直言敢谏,被宋仁宗一怒之下贬出京城。许多正直官员敬佩其忠

  • 郭嘉如何评判孙策(孙策是郭嘉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关键词]

    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奉孝不死,孔明不出。”奉孝指的是郭嘉,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孔明不用多介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后人称他为“几近于妖”。之所以有这种观点,并非郭嘉的智谋一定在诸葛亮之上,毕竟两人没有正面交过手,孰强孰弱无法判断,充其量只是猜测罢了,主要是因为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极为

  • 郭嘉号称什么(郭嘉为什么这么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db:关键词]

    郭嘉一直被很多三国粉丝神话,其实郭嘉不管是在三国演义里还是在正史记载里戏份都不是很多,那我们神话郭嘉的点在哪里呢?当时郭嘉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当时的曹操正处于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当中,之后郭嘉多次屡出奇谋帮助曹操统一北方所以郭嘉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但是郭嘉到底为曹操做过哪些实际贡献呢?一起来看看当时郭嘉

  • 郭嘉与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如何评价郭嘉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db:关键词]

    曹魏名将郝昭死后,诸葛亮犒赏三军,说:“前有嘉卒,后有昭亡,实天不亡我大汉也”、“奉孝不死,汉室不兴”。三国乱世之下,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郭嘉,字奉孝,河南人,初平元年,蛰伏于河南的郭嘉北上冀州,投奔当时公认的群雄领袖——袁绍的帐下。不过,郭嘉很快就离开了袁绍阵营。因为郭嘉发现袁绍此

  • 如果郭嘉没死曹操的赤壁之战会败吗(郭嘉在赤壁会不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关键词]

    郭嘉在三国中是堪比诸葛亮甚至远胜于诸葛亮的谋士,最初在袁绍手下,后来经过荀彧的推荐投奔了曹操。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曹操和郭嘉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俩后来的关系好到如同亲兄弟一般,曹操对郭嘉言听计从,郭嘉也是算无遗计。郭嘉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了大功,官渡之战前曹操举棋不定,此时

  • 郭嘉的出身(郭嘉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db:关键词]

    我相信了解一点三国的人们大概都知道,当我们提出三国那个时候,哪个人物最聪明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会直接的回答诸葛亮,可是有个人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可能自己感觉就比不上这个人,我想这时候应该就有很多人有疑问了,谁那么厉害,能和诸葛亮一较高低的人肯定不一般,当时的周瑜那么厉害,也照样比不过他,这个人如果要是

  • 郭嘉死前献计(郭嘉临终遗言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db:关键词]

    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郭嘉的英年早逝给曹操留下了太多遗憾,也给纷乱的三国留下了诸多遗憾,连曹操自己都感叹,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战自己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郭嘉的智谋自不用多说,在官渡之战前,当所有人都看好袁绍时,郭嘉却说出了“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这样的论断,而事实也正如郭嘉所料,曹操在官渡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