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宪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得以善终?

李宪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45 更新时间:2024/1/16 9:43:37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唐朝时期的让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个朝代,唐朝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时期。但同时,唐朝也因为高层的混乱,广为后世所诟病。

从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事变开始,一直到唐朝灭亡,唐朝高层的内斗和政变,似乎就没停过。尤其是唐朝初期到中期,高层的政治斗争,堪称眼花缭乱,让人匪夷所思。

所以,在唐朝做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室核心成员,那绝对是地狱级的难度。别说所谓的权力和荣华富贵,就算想要一生安稳,最后得以善终,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在唐朝中期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太子,打破了这个惯例。

此人做过太子,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废黜。然而被废之后,他却并未受到清算,反倒是一生衣食无忧。后来他的弟弟登基做了皇帝,依然对他十分信任。非但让他享尽荣华富贵,甚至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弟还将他追封为皇帝!

这位太子,名叫李成器。

不得不说,他是个传奇。

公元679年,李成器出生于长安。当时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而李成器,恰好是李治的亲孙子

唐高宗李治,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有四个,是皇后武则天所生的嫡子,这四个嫡子分别是老大李弘、老二李贤、老三李显以及老四李旦。而老四李旦,就是李成器他爸。

李成器出生的时候,唐朝的高层正处于一个十分诡异的状态。当时李治的身体,已经很差了,朝政大权已经完全交到了皇后武则天的手里。早在好多年以前,李治曾立自己的嫡长子李弘为太子,但可惜的是,后来李弘英年早逝。李弘死后,李治只能立老二李贤为太子,但是李贤当上太子之后,却不满自己的母亲独掌大权,开始和老妈武则天争权。

当朝太子和皇后争权,而且这俩人还是亲母子。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这也算是独一份了。

当然,这事对于刚出生的李成器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李成器他爹李旦,排行老四,按照顺位继承制度,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所以李成器出生的时候,只是以一个亲王嫡长子的身份出生。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时代,李成器将来最大的出息,也就是继承他爹的爵位,成为一个闲散王爷而已。

但问题是,李成器恰好出生在一个不太正常的时代。

就在李成器出生不到一年之后,朝堂上的那场母子对决,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此后,身为皇后的武则天,举报自己的亲儿子谋反。后来,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太子李贤谋反事实确凿,只能被废黜了太子之位。

老二李贤被废后,李治只能立老三李显为太子。

有了之前二哥的经历,老三李显做了太子之后,自然不敢和老妈再争权,只好老老实实做他的太子。接下来的几年里,李治的身体越来越糟。公元693年,李治因病去世,此后老三李显顺利登基,史称唐中宗。

李显登基之后,作为皇帝,自然要开始掌握皇权。然而就在李显刚刚表现出,自己打算和武则天争权的意思之后,武则天马上发动了政变,废黜了李显的皇帝之位,并且将李显一家,流放湖北。此后,武则天改立老四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

因为以上这些复杂的变化,原本作为老四的李旦,硬生生被推上了皇位。而李成器作为李旦的嫡长子,自然也就从一个亲王之子,变成了皇帝的嫡长子。

皇帝的嫡长子,那是要被立为太子的。

公元684年,就在李旦被立为皇帝之后不久,身为李旦嫡长子的李成器,便被立为太子。而他的母亲刘氏,也同时被立为皇后。这一年,李成器才仅仅只有六岁而已。

照理来说,太子之位乃至皇帝之位,可以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位置,却成了李成器整个童年的噩梦。

因为是被老妈硬推上皇位,李旦即位后,完全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在武则天的命令下,李旦一家被彻底软禁在皇宫当中,禁止和外人接触。曾有大臣未经武则天同意,私下和李旦说了几句话。后来武则天得知此事后,直接找了个理由,将这位大臣罢官夺爵,最后砍了脑袋。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太子,其实和囚犯无异。

就在李成器当上太子,被软禁在深宫当中一年之后。他爹因为一直被软禁,闲着没事干,所以就给李成器生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弟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此后的几年里,李旦一家一直被软禁在宫里,武则天则是快速摄取更多权力。六年之后,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清理掉所有反对者,彻底独掌大权。此后,武则天正式废黜了李旦,从自己亲儿子手里抢过了皇位,成了一代女皇。

既然父亲已经被废,那么李成器的太子之位,自然也要被废黜。此后,李成器和其他几个弟弟,被同时踢出了京城,远远放逐到各自的封地。当然,就算到了各自的封地,他们还是难免要在重重监视之下生活。

至于他爹李旦,虽然已经被废黜,但武则天还是立李旦为太子,继续让李旦留在京城。身为太子的李旦,依然被武则天紧密监视,过着被软禁的生活。而且,从皇帝变成太子之后,李旦反倒变得更加危险了。因为随着武则天登基,武则天的那几个侄子,也对太子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经常在朝堂上对李旦进行攻击。与此同时,武则天也时刻防备着自己的儿子,生怕李旦产生夺权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李旦一家的日子,可以说是更加的难过了。

如果仅仅只是被软禁监视,倒也不是无法接受。但是,就在武则天登基两年多以后,一件更加惊悚的事情发生。

当时武则天有个亲近的侍女,名叫团儿。这个团儿为了自己的地位,便去勾引李旦。然而李旦此时处境堪忧,对武则天身边的人,一直有所提防,自然不肯接受团儿的勾引。被李旦拒绝之后,这个团儿恼羞成怒,便打算报复李旦。

此后,这个婢女团儿,去武则天身边秘告,说李旦的两个妻子,私底下以巫蛊之术,暗中诅咒武则天。当时恰好正赶上过年,过年这一日,李旦的这两个妻子,按照惯例,入宫去给武则天拜年。结果俩人入宫之后,直接被武则天抓了起来,最后活活打死!

这两个被打死的女子,一个是李成器的母亲,也就是那位之前做过皇后的刘氏。另一个则是之前被封为贵妃的窦氏,也就是李隆基他妈。

一个前皇后,一个前贵妃,在没有经过司法审讯的情况下,入宫之后,就直接离奇地消失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自己的妻子消失之后,李旦为了保住自己府上的剩余亲人,只能对此装作一无所知,强作笑颜。堂堂太子,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窝囊到家了。

至于李成器,因为当时不在京城,对此也一无所知。至于后来他知道以后,同样也是无能为力,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反抗。

这样被软禁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七年。

直到七年之后,随着武则天逐渐老迈,武则天开始认真思考继承人的问题。最终,在以狄仁杰为首的大臣们坚持下,武则天最后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非传给侄子。不过,此时的武则天,却并没有选择老四李旦,而是打算按照顺位继承制,立老三李显为太子。

此后,武则天将已经被流放的十四年的李显,找了回来,再次立为太子。至于李旦,则是被改封为相王。李旦被废黜之后,身为李旦嫡长子的李成器,也从太子的儿子,再次变成了亲王的儿子。

但对于这次变化,李旦一家却是喜悦更多一些。因为自此之后,矛盾的焦点就不在他们一家人身上,而是转移到了李显一家。从这时开始,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可以不再被软禁生活,而且还可以被授予官职,拥有一定的实权。

这一年,李成器恰好二十岁。

虽然已经成年,但年幼时的残酷经历,却让李成器感到记忆犹新。所以即便是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李成器依然不敢有任何动作。相反,被软禁期间,李成器因为无所事事,对于音乐倒是有了一定的造诣。此后,李成器一直老老实实做他的郡王,根本不敢在政治上有任何作为。

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武则天彻底老迈,已经失去了控制朝政的能力。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突然发动了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给李家。此后,李显二次即位,再次成为皇帝。在李显第二次登基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便病逝于洛阳。至此,李显彻底坐稳了皇位,不再是之前的傀儡皇帝。

李显登基之后,李成器亲王之子的身份,就算是被彻底坐实了。正常情况下,他再也不可能有做皇帝的机会。但遗憾的是,唐朝高层的内斗,并没有随着李显再次登基而结束,反倒是愈演愈烈了。

李显的皇后韦氏,野心勃勃,妄图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所以,此后的五年里,唐朝高层便陷入了更加残酷的内斗。先是韦氏联手武家余部,清理了神龙政变的几大功臣。此后,韦氏又挑拨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干掉了武家的带头人武三思。而后自己又和李显一起,灭了太子。

等到这一切都做完之后,韦氏在朝中已是大权独揽。

同样也是在这几年当中,李旦一家过得相对轻松。因为失去了武则天的监视,李旦的几个儿子,开始更加自由。作为老大的李成器,因为胆子比较小,依然过着闲散郡王的生活。但他的弟弟李隆基,却截然不同。

相比李成器,李隆基的年龄要稍小一些。李隆基成年之后,武则天已经开始逐步放松了对李旦他们家的监视。所以李隆基心中的那种敬畏,要少很多,反倒是野心更多一些。

在这几年当中,李隆基开始积极结交京城内的各路人物,努力扩张自己的朋友圈。这也为后来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

公元705年,就在韦氏彻底独掌大权之后不久,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据野史传闻,李显极有可能是被韦后毒死的。韦氏毒死了李显之后,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皇帝,但同时独掌大权,妄图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旧事。

然而就在李显刚刚去世不到一个月之后,年轻的李隆基,便联合姑姑太平公主,突然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氏。此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推举李旦做皇帝。就这样,唐睿宗李旦也第二次登基,再次成了唐朝的皇帝。

如此一来,李成器自然就又成了皇帝的嫡长子。

但是,因为之前的那些事情,此时李成器的身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一方面,他是李旦的嫡长子。作为嫡长子,李成器应该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但另一方面,李旦能够二次登基,主要是李隆基的功劳。如果没有李隆基,李旦自己都不可能成为皇帝,李成器自然也不可能成为皇子了。

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下,李成器却显得十分清醒。虽然出身皇族,但李成器却似乎对权力并不感兴趣。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之前三十年的混乱,让李成器早已对权力有了恐惧感,根本不敢再奢望太子之位。所以,李旦登基之后,李成器坚决推让,不肯接受太子之位。在他的坚持下,最终,李旦也没有再坚持,直接将李隆基封为太子。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之后,李家的内斗其实依然没有结束。之前那位同样发动政变的太平公主,亦是野心勃勃,想要控制朝堂。此后,李旦眼见儿子和妹妹相争,不忍李家再出现内斗,后来李旦干脆直接让出了皇位,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

然而李旦的退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没有让太平公主退让。在这之后,太平公主甚至阴谋发动政变,打算废掉李隆基,重新拥立李旦,或者李成器为皇帝。不过在太平公主发动政变之前,李隆基便已经察觉,而后抢先下手,先发动政变,干掉了太平公主,彻底控制住朝堂。

在整个过程当中,李成器一直置身事外。即便太平公主暗示他,想要拥立他做皇帝,李成器也丝毫不为所动,始终站在李隆基这一头。后来,李隆基干掉了太平公主之后,对自己这位识趣的大哥,也是越发的敬重。

公元713年,在解决掉太平公主之后,李隆基将年号改为开元。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自此开始。李家的高层互杀,也终于告一段落。

这一年,李成器35岁,李隆基29岁。

李隆基登基之后,对于自己的大哥李成器,乃至其他几个兄弟,都十分信任和亲近。而李成器也没有辜负弟弟的信任,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李成器既不干预朝政,也不结交朝臣。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里玩玩音乐,享受荣华富贵。李隆基也对李成器极为亲近,经常以弟弟的身份,去哥哥的王府上做客。有好吃的东西,就带到哥哥家去串门,相互走动的也十分频繁。

对此,后世很多阴谋论者,一直坚定声称,这是李隆基在监视自己的兄弟,生怕李成器和他抢皇位。但是说实话,以唐朝初年李家的那个状态,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就算李隆基真的有一些监视的心思,其实也是正常的。

更何况,后来李隆基的几个兄弟,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善终。以李家之前几十年的互杀历史而言,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就算放眼其他所有封建王朝,皇帝能够和自己的亲兄弟,关系融洽到这个份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开元年间的李成器,在政治上基本没有任何作为。开元四年,因为李隆基的生母,那位窦妃被追封为皇后,封号为昭成皇后。为了避讳这个成字,李成器改了个名,叫做李宪。此后,李宪历任泽泾二州刺史。开元九年,兼任太常卿。开元十四年,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开元二十一年,又被拜为太尉。

身为皇帝的哥哥,之前还做过太子。弟弟登基之后,哥哥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在朝中任职,拥有一定的实权。这在以往的几十年当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开元二十九年,李宪病重,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六十三岁。李宪去世后,李隆基大哭不止,追谥其为让皇帝,并且将他的墓命名为惠陵。这就是今天唐惠陵的由来。

纵观李成器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让’字,真的是说尽了李成器的一生。正是因为李成器一生退让,让出了权力,让出了皇帝之位,所以才能最后享尽荣华富贵,兄弟和睦,最后得以善终。

李成器虽然没当上皇帝,但他的后半生,其实过得比皇帝更加幸福。

李成器的一生,其实也带给我们一个发:老祖宗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能争’,这句话真的是很有道理。在李成器和李隆基兄弟之前,从唐朝开国开始,李家内部就一直在争权夺利,手足相残,夫妻背弃,甚至是父子相离,母子相争。可是到最后,大家争来争去,又争出了什么呢?就算最后执掌大权,对历史又有多大贡献?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最后是不是仍要化作一抔黄土?

反观李成器,虽然失去了皇帝之位,但他却得到了更多。

人生在世,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到底想追求什么?又能放弃哪些东西?这些问题,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好好思考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此看好姜维 姜维后面为什么会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怎么投靠诸葛亮的,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对姜维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63年八月,魏国名将邓艾、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钟会爱惜姜维的才能,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

  • 黄皇室主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庆余年皇室结局,皇室争斗,被抓北宋皇室的结局

    黄皇室主指的是孝平皇后,她是汉平帝刘衎的皇后。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黄皇室主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不但是汉朝的皇后与皇太后,还是新朝公主,而她的丈夫与父亲也都是皇帝。那黄皇室主为何会投火自焚呢一,出身名门绥和元年(前8年),王氏出生于西汉都城长安,

  • 胡烈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胡烈是三国曹魏之西晋时期的将领,司徒钟会谋反时,胡烈挑动军士对钟会的对抗情绪,诱使其子胡渊率军攻杀钟会。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钟会伐蜀,收编了姜维和邓艾的部队,手握重兵,一家独大,开始膨胀,欲在成都自立,他假借郭太后有遗诏,挟持魏军将领和随军官员一起讨伐司马昭,这些人不愿签名,钟会将他

  • 汉献帝是什么样的皇帝 汉献帝最后为何禅让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献帝禅让曹丕,刘协为什么要叫汉献帝,汉献帝和曹丕的关系

    对汉献帝禅让给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虽然不喜汉献帝,但从来没有废掉他的打算,相较于其他皇帝的下场,汉献帝的日子确实比他们要好过不少。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利用完小明王,具备了称帝的实力和能力之后,就杀死小明王。项羽也曾诛杀怀王。西魏废帝元钦,就被权臣宇文泰废掉

  • 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囚禁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景隆故意输给朱棣,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给二儿子,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好吗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明朝时期的将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建文帝时期爆发了靖难之役,作为明军主帅的李景隆屡战屡败,使得明军损失惨重,反倒给对手燕王朱棣以巨大收益,但建文帝却一直没有杀他。最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投降,使得朱棣轻易赶走建文帝。既然李景隆为朱棣夺取

  • 刘备摔阿斗,曹操嫁女儿 两人作秀的手段谁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几个儿子为什么立阿斗,刘阿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对刘备和曹操作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那段戏真是精彩,除了刻画出赵子龙这位无双英雄外,还给我们呈现了刘备超高的作秀水平:假摔阿斗。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备不敌,弃樊城,走当阳,结果在当阳长坂被曹操前军追上,不得不丢

  •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是谁?详解公孙瓒和庞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之暴君颜良,三国白马将军是谁,重生三国之上将颜良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很多人觉得赵云和马超都是白马将军,其实非也,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其实是公孙瓒和庞德,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一、公孙瓒《后汉书》: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东汉末年,公孙瓒曾是幽州牧刘虞的部下,

  • 徐达作为受人尊敬的开国功臣,为什么长子却被囚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达后人在哪里,常遇春徐达下场,大明徐达后人

    徐达作为受人尊敬的开国功臣,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如此尊贵的人,为什么长子却被囚禁而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一、徐辉祖首先,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

  • 蜀汉五虎上将之中最受重用的人是谁?谁官职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都有谁,刘备有五虎上将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五虎上将最后到蜀国的是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刘备阵营里最厉害的武将,那么蜀汉五虎上将之中最受重用的人是谁?谁官职最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一方面,从官职上来看,马超可谓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

  • 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明知是空城为何不捉诸葛亮,司马昭灭蜀东吴没有救,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司马昭封为什么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蜀汉高翔曾经击败司马懿,为什么最后却失踪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具体来说,高翔出自荆州南郡,早在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高翔就开始跟随了。公元211年,高翔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