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了统一灭掉了6个国家,他是怎么处置那些国家君主的?

赵匡胤为了统一灭掉了6个国家,他是怎么处置那些国家君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55 更新时间:2024/1/16 8:36:11

赵匡胤为了统一,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势力,那么他灭掉了6个国家之后,怎么处置那些国家君主的?

一、后周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七岁周恭帝柴宗训继位。周恭帝柴宗训年龄尚小,无力掌控朝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谋划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的取代了后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厚待周恭帝柴宗训,一切待遇不变,仍按皇帝规格享用。还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使子孙永享富贵。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谥号为“恭”,归葬于顺陵。

二、南平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是高季兴所建立的势力,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公元962年11月,南平君主高保勗病死,遗命其侄高继冲继位,并被宋朝拜为节度使。

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攻打南平,高继冲放弃抵抗,南平灭亡。南平灭亡后,宋朝一度任命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不久之后,高继冲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于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对于高继冲来说,应该是善终的结局,也即没有史料表明他遭到了北宋的加害。

三、武平

武平节度使,简称武平军,是五代十国时期,位于今日湖南一带的割据势力,在马氏楚国覆灭后,武平是湖南地区割据势力的名称。公元951—963年间,共经历四任三姓节度使,后为宋朝兼并。末代节度使是年仅12岁的周保权。

归降北宋后,周保权任命其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居住京师。乾德五年(967年)迁右羽林统军。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周保权出知并州(今山西榆次)。雍熙二年(985年)去世。和高继冲一样,周保权因为不构成什么威胁且没有激烈抵抗,所以也获得了厚待。

四、后蜀

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立的势力,定都成都。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965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

孟昶投降北宋后,从成都押送到北宋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途中,成都有数万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送行,人们哭送着,男女老少沿江护送,其中哭得恸绝者数百人,孟昶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从成都送到键为县,达数百公里,其场面十分感人。

孟昶到达汴京,被授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七天后,乾德三年(965年)六月十一日,孟昶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赵匡胤为他辍朝五日,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孟昶的去世实在比较离奇,这不禁让人怀疑他遭到了北宋的加害。

五、南汉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54年。大宝十三年(宋开宝三年,970年),北宋派潭州防御使潘美率军攻打南汉,次年(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军节节进逼,刘鋹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还没出发,宦官与卫兵就盗取船舶逃走,刘鋹只好投降,南汉灭亡。

宋太祖赦免刘鋹的罪,并以其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开宝八年(975年),北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进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对于刘鋹来说,不仅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而且待遇也是十分优厚。

六、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南唐其实早就向赵匡胤称臣了,但是这显然不够。公元974年,赵匡胤兴兵十万,由大将曹彬、潘美等率领杀向南唐。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南唐灭亡了。“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归降后,赵匡胤也没有痛下杀手,将其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

宋太宗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追赠其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关于李煜之死,有人怀疑和宋太宗赵光义有关,不过,这只是猜测,缺乏史料的佐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郃和张辽都投降曹操 两人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奇张辽,张辽打不过张郃,张辽和关羽什么关系

    陈寿在写魏书时,曾将曹魏的五位将军合传而书,称之为“……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时间到了20世纪,民间也开始流行一种说法,称这五位曹魏将军为“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都列在五子良将之列,而张辽更是位列五子良将之首,可见二位将军在曹魏的地位之高。然而,无论是张辽还是张郃,都不是在曹操起兵之初就跟随曹操的

  • 高顺和张辽被俘之后 曹操为何不杀张辽杀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顺陷阵营,张辽和高顺,高顺武力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不杀张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事实上,曹操不杀张辽,只杀高顺的行为,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警示意义!不信你看张辽的后台是谁!张辽和高顺三国演义中,吕布集团乃是强盛一时的军事集团,就连强悍的曹操,也在吕布手下吃了不少的亏!当

  •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刘禅为什么如此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为什么非要立刘禅,刘禅的爸爸是不是刘备,刘禅不是刘备亲生的

    刘禅为何如此没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雄才大略的刘备刘皇叔,一位这么优秀的父亲,却生了个刘禅这没用的儿子,阿斗真的是在小时候被摔傻了吗?但只要细读《三国志》等史料,就很难轻易认同这一论断。评价一个人物的

  • 司马懿去世之后 作为兄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反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吗,司马师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与司马昭的关系

    对司马师司马昭不内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几天后司马昭提着腰刀对司马师说:“哥哥,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雪恨!”司马师吓得抱住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如此不孝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竟然让司马

  • 司马昭之心到底是什么 司马昭为什么会臭名远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昭之心比喻什么,司马昭之心全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其实是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孙,也就是魏国的第四位皇帝曹髦之口。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和演义的区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是被谁杀死的,新三国演义魏延谁演的,三国演义收魏延第几集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演义中的魏延之死。襄阳城,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却被文聘、蔡瑁等人阻断。刘备携民渡江而走,魏延兵卒尽折,只身一人投靠长沙去了。长沙城,魏延斩杀韩玄,引百姓出城向关羽投诚。诸葛亮直接喝斩魏延,还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久后必反,

  • 李贞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的真实历史,李世前

    李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唐朝宗室、大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作为唐朝的真正皇族,从李治去世,到李家诸王发动叛乱,其实仅仅只过去了五年时间而已。为何仅仅五年时间之后,李家宗室就会衰落到这个地步?甚至连稍微反抗一下武则天的力量都没有?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以李贞的人生为

  • 贺兰敏之是谁?后世关于他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贺兰敏月是谁的孩子,贺兰清

    贺兰敏之是唐朝时期的外戚大臣,武则天的外甥,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贺兰敏之的姥爷,也就是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武士彟原本是一个商人,靠着木材生意发家,参与了隋朝兴建洛阳城的工作。不过,在此期间,武士彟不小心得罪了隋朝的大权臣杨素,差点被杀。后来经过

  • 历史上亲手把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的苏泰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太极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吗,李从珂传国玉玺,孙坚把传国玉玺给谁了

    历史上亲手把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的苏泰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其实她是叶赫部出了名的聪慧美人,跟东哥一样也是父亲联姻的工具。不过她比东哥要幸运的多,不仅生了一个儿子继承大汗之位,而且还成为诸位贝勒争抢的目标,甚至皇太极都想要将其纳入后宫,最终嫁给了自己的姐夫。苏泰出生于叶赫部贵族家族,从小就过着公主般的

  • 孝恭孙皇后与恭让章皇后二人在历史上,谁更让人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恭让皇后胡善祥,恭哀皇后,恭亲王为什么不除掉慈禧

    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宣德三年被辞去皇后之位,改立孙贵妃为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后宫之争历来有之,孙皇后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上,她是以“幼有美色”闻名,因此被选入东宫,估计也是因为太美,所以没能被明成祖朱棣选中成为明宣宗朱瞻基的正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