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后人 如今还有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后人 如今还有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18 20:24:58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

网络配图

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则,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而胡亥的儿子子婴被项羽杀了。项羽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在乱军之中也许有个别子弟逃出改名换姓(历史没有记载只是一种可能)但是多数都不在了。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

网络配图

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网络配图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1994年4月当选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公开承认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后裔。这使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许多人十分震惊。他说他的祖先姓秦,在200年前才改为“羽田”,在日语中,秦字与羽田发音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及时雨宋江一生为何不娶妻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江娶了阎惜娇了吗,及时雨宋江的个性特点,宋江36人有谁

    熟读《水浒传》,对于宋江这个核心人物,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

  • 他学识渊博却玩不过太监 死后只留下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太监故意念错一个字,学识渊博的人叫什么,太监死后葬在哪里

    在历史上,东林党领袖杨涟惨死于阉党党首魏忠贤手下。这件事没道理却也有道理,为什么饱读三十多年圣人书的朝廷栋梁玩不过一个死太监,这和好人必胜的故事有些出入。东林党人,不折不扣的知识精英。作为东林党精英,杨涟可谓学识渊博,才华卓绝。杨涟在死的时候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吾儿,从速回去。切记!往后万莫再读书,

  • 乱世红颜陈圆圆如何劝吴三桂别杀永历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为了陈圆圆

    李自成也想脱身呢,一面许诺日后转败为胜再续前缘,必立陈圆圆为后,一面留给她一支令箭,说自己的部下见此物必不敢加害。吴三桂占据云南后,深入缅甸境内擒获南明流亡政府的永历帝。为劝说吴三桂别杀永历帝,陈圆圆故意登楼北望,迟迟不下来。三桂问其缘故,陈圆圆答:“妾北方人也,望家乡耳!”三桂开玩笑:“我就是你的

  • 开国武将为何多为帝王刀下亡魂?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帝王三国劝降名将技巧,帝王雄心武将哪个好,帝王三国君主将价格

    武将与帝王似乎是历代王朝中永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有帝王的地方就难以容下武将的地位。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的出现往往是由一堆白骨砌成的,这种现象往往出现的开国前期或者开国后不久。开国前是万民的骨,开国后就是那些功臣的骨,历代开国元勋中,有文有武,甚至能文能武者,可是我们扒开历史一看,成为帝王

  • 最憋屈的谋士:本已胜券在握 却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官渡大胜,某自位居首功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为后世提供了一大群英雄人物,那是汉人精英的一次集中展示,直到今天仍让人心向往之。在这些英雄中,有一种人不必上阵杀敌,也不必在大后方的根据地殚精竭虑,他们只需要跟在主公的身边,摇一摇羽毛扇就可以了。这种人的名字,叫做谋士。他们看起来很轻松,很潇洒,但他们的三言两语,往往就能顶得上

  • 顺治出家是因天生情种还是权利博弈的妥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

    顺治出家了吗,很多人会问道这个问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宬(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

  • 他拥立公子稷为王 最后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京官二代公子,公子稷人质,秦献公为何不传位给长子

    他是魏冉,战国时的秦朝大臣,是宣太后芈月异父同母的长弟。当时魏冉的实力比较大,就拥立了秦昭襄王登上宝座,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网络配图秦昭襄王即位后,就任命魏冉为将军。魏冉也帮他平定了一系列图谋不轨的人。当时因为秦昭襄王还小,就由宣太后掌权,魏冉也执掌了大权。魏冉成为国相还有一段故事呢,当时赵国人楼缓来

  • 揭秘:宋仁宗沉迷女色:常召臣妻进宫享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臣妻好看吗,宋仁宗宫女,皇帝娶了大自己17岁的宫女

    在我们的眼里,皇帝老子是天下第一霸,三宫六院,美女万千,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谁敢管他?其实不然,比如,皇上兴趣来了,想跟妃子们繁育皇子皇孙,那情形,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爽歪歪,是可尽兴不可完全尽兴的。因为门外站着一个“敬事房太监”,给他“卡表计时”。也许皇上正在兴头上,太监就在门外高声唱喏了“是

  • 揭秘:清朝贪官和珅深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

  • 内阁首辅遭学生弹劾 死后遭清算险被开棺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为什么不招安李自成,八国联军杀174名大臣,白宫要求18名官员辞职

    张居正可谓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从呼风唤雨到悲惨结局,这样一位有赫赫功绩的人物生前死后遭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在他的为官生涯中,还曾和自己的学生撕破脸,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师生相残……网络配图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及第者拜主考官为师称为座主;宋代把进士的最终选拔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