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伐吴时,贾诩司马懿为什么会否决献上灭吴疲蜀之计?

刘备伐吴时,贾诩司马懿为什么会否决献上灭吴疲蜀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3/12/11 1:52:36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伐吴。

刘备率领四万兵马伐吴,孙权派陆逊带领五万大军迎战。夷陵之战,东吴属于优势兵力以逸待劳,通过持久战拖垮了劳师远征的刘备。可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书生大将陆逊以弱胜强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歼灭蜀军七十多万——这一点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中有明确的记载。

《资治通鉴》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汉主司马光以曹魏为正统,称曹丕为帝,称刘备为汉主)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咱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夷陵之战双方有多少兵马,也不是曹魏蜀汉谁是正统,咱们要聊的话题是:当刘备伐吴吓得孙权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人向曹操献上灭吴疲蜀之计,为何被贾诩和司马懿否决?如果贾诩司马懿不反对,刘晔的联刘灭吴之计,能否结束三国乱局?

综合《资治通鉴》《三国志》和《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我们可以还原黄初二年在曹魏朝廷发生了怎样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双方三个人,分别是太尉、魏寿乡侯贾诩,侍中、尚书仆射、安国乡侯司马懿,侍中、关内侯刘晔。

笔者曾经说过,孙权就是个能惹事儿不能平事儿的家伙,袭杀关羽窃取荆州还没高兴多久,刘备就带领四万人马杀了过来。面对劳师远征的四万蜀汉军队,孙权居然被吓懵了:“遣使求和于汉。”

主公吓得六神无主,东吴重臣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并没有被孙权派去求和,而是给刘备写了一封咋理解都行的书信: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

诸葛瑾称汉献帝刘协为先帝,等于已经承认了刘备的正统地位,暗示刘备应该有先有后,也就是先灭魏,然后再琢磨咋处理孙权。

诸葛瑾这封信被人举报,孙权还把举报信密封后送给诸葛瑾:

“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知卿

(指陆逊,此人力保诸葛瑾没有二心)

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东吴君臣互相猜忌的时候,曹丕的朝廷上也在吵架,收到孙权求救的鸡毛信大家就开始吵,吵得曹丕一个头两个大。

毒士贾诩率先开口唱衰曹魏诸将,认为眼前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是刘备和孙权的对手。即使你曹丕御驾亲征,也是白搭,还是老老实实地趴着为好:

“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

(即陆逊)

见兵势,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

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贾诩这个人越老越圆滑,他才不想再动干戈打破自己的安逸生活——位列三公,位极人臣,打赢了对贾诩没什么好处,打输了他这个太尉就要负责任。

曹丕沉吟不语,曾经预言刘备必然替关羽报仇伐吴的侍中、关内侯刘晔站了出来,提出了连刘灭吴之计:“现在虽然说是天下三分,但是咱们占据着十分之八的土地,刘备孙权不过是割据一州 的小军阀而已,现在他们起了内讧,正是我们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刘晔为曹丕描绘了一幅美好图画:

“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据刘晔分析,刘备是一定会愿意与曹魏联合灭吴的:

“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

刘晔的计谋,说白了就是灭吴疲蜀,曹魏坐收卞庄刺虎之利:刘备即使灭了吴国,自己也会折损大半,这时候给不给他一半地盘都行。如果条件允许,咱们可以一鼓作气把刘备也吞掉。

刘晔分析得头头是道,毒士贾诩也无话可说,但是号称三国城府最深的司马懿站了出来,他支持贾诩而反对刘晔:“咱们应该接受孙权的投降,因为这时候孙权已经走投无路,只好真心归附(此其欲自结之时也),而且孙权绝对不敢表里不一忽悠咱们(必不敢为患)。如果我们乘人之危攻打东吴,恐怕其他军阀就不敢纳款输诚了。”

看了刘晔贾诩司马懿三人的争论,让人不禁有些纳闷:精致利己主义者毒士贾诩,鹰视狼顾的冢虎司马懿,咋忽然变得这么大义凛然了?

咱们前面说过,争论的时候,刘晔是侍中、关内侯,而他的对手,贾诩是太尉、魏寿乡侯,司马懿是侍中、尚书仆射、安国乡侯,官大一级压死人,刘晔跟这二位相比,可谓人微言轻。

于是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曹丕按兵不动,口头上答应支援孙权,给孙权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敢把五万主力部队拉到前线跟刘备死磕——事实上刘备伐吴也不是一场胜利都没有,他也曾打得陆逊抱头鼠窜:

“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

刘备把陆逊从秭归赶走,并在那里建立了指挥中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东吴。

得知曹魏不会自己抄后路的孙权,大举增兵驰援陆逊,使原本兵力占优(五万对四万)的陆逊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吴蜀双方在夷陵展开了长达半年的拉锯战:

“自正月与吴相拒,至六月不决。”

劳师远征的刘备只有四万多人,粮草运输也很困难,最终被陆逊拖垮——刘备后来都拉肚子了,可见士卒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

夷陵之战后,刘备元气大伤,孙权也挺不好受,曹丕这时候才想起来趁火打劫,但是为时已晚:孙权听说曹军有异动,马上再次向刘备求和并达成了休战协议,曹丕也丧失了灭吴的最佳时机。

复述完曹魏朝廷上的争论,咱们就该提出问题了:以贾诩之目光毒辣,以司马懿之老谋深算,他们就看不出孙刘死磕,正是灭掉吴国的大好时机吗?他们反对连刘灭吴,到底是何居心?

这里笔者抛砖引玉,先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贾诩固然是老迈不想多事,司马懿可能是觉得自己羽翼未丰,还需要养寇自重,万一曹丕真灭了吴国并一鼓作气攻进西川,他可能就没有机会三马食槽了。

侍中刘晔的目的,似乎也值得玩味:刘晔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嫡系子孙,是如假包换的“汉室宗亲”,他建议曹丕联刘灭吴,有没有帮刘备一把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功不如关羽的武将蔡阳,为什么敢率军追杀关羽千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关羽,关羽杀了袁绍的两员猛将,关羽和徐晃哪个厉害

    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敢追杀正在巅峰时期的关羽,难道是他的武功非常的厉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人就是蔡阳。蔡阳不仅没有办法抵抗高峰时期的关羽,就连其他时期的关羽他都没有办法抵抗。但是蔡阳还是追关羽千里就是为了杀关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一本名著《

  • 崇祯自缢前,真的秘密把两位皇子送走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自己的地方,崇祯四皇子,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大明末代君主崇祯皇帝朱由检留下这段可歌可泣的遗言后,毅然在煤山自缢,四下无声,身边仅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凄绝之境溢于言表。在殉国前,崇祯曾召集自己的家小,简单安排了他们的后路,那就是:女眷殉国,男眷出逃。周皇后在得知崇祯的意图后显得格外镇静,告慰夫君后自刎而去,其余众嫔

  • 郭淑妃的一生是怎样的?她的女儿是哪位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千金公主是谁的女儿,婉容的后代,唐太宗的兰陵公主是寡妇吗

    郭淑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是唐朝晚期的一位妃子名叫郭淑妃,据说当时的郭淑妃深的当时皇帝的喜欢,这位皇帝就是唐朝的倒数第四位皇帝唐懿宗,唐懿宗在位期间并没有作出怎样的贡献,可以说唐朝晚期的皇帝都没有太多的贡献的作为,更加有趣的是郭淑妃唯一

  • 唐玄宗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唐玄宗为何只爱杨贵妃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贵妃爱唐玄宗吗,安禄山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唐宫美人天下皇帝爱谁

    你真的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玄宗一生风流倜傥,多才多艺。作为一个皇帝,他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子,一生中有五十多个孩子,可为什么后来只爱杨贵妃一个人呢?除了杨贵妃美貌出众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唐玄宗纳杨贵妃之前,最喜欢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所以她继承了姑奶奶

  •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装疯卖傻的一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故意装疯卖傻,一门三司令母亲被打死,一门三司令杨天伯到底为什么叛徒

    锦衣卫是明朝最为特殊的一个部门,在明朝发明后,一直存在于了整个明王朝,它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为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侍卫机构,主要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锦衣卫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皇帝直接指挥,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鉴于它的特殊性,锦衣卫在明朝一

  • 刘濞是什么身份?他是怎么当上王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濞还有后代吗,刘濞是刘邦的什么人,王爷是什么身份

    刘濞是什么身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景帝一朝的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的的一次大事件,影响深远,而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便是当时最大的诸侯王吴王刘濞。吴王是刘邦的侄子,他的爸爸也就是刘邦的大哥只是一个封侯。那么,为什么刘邦的哥哥只是一个侯爷呢?刘濞后来究竟是怎样当上王爷

  • 张居正死后被万历抄家的原因是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居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的张居正在生前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一切为了国家的大局而着想。但是死后却被皇上抄家。黄仁宇在书中写到,张居正是一个正直的人,对国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明代的经济危机能够得以解除,他有很大功劳,促进形成了“万历中兴”的格局。世上对

  • 同样都是盛世时期的皇帝 汉武帝和唐玄宗谁的过失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中国历史,国力最强盛,名声最显赫的无疑就是汉唐两代。汉成为了我们主体民族的族名,而唐人更是国际上对于中国人的称谓,足见汉唐两代对于中华历史的重要性,而将汉唐推向历史的最高峰的,却是晚节不保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和毁誉参半的

  • 孙权把关羽俘虏杀了之后,为什么又要献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二爷是许多人的偶像,然而这位三国中战斗力排行第四的大将军却死于一场埋伏。当时刘备远去成都,留关羽守卫荆州,然而在吕蒙攻下荆州之后,关羽只能撤退,然后被东吴的将领埋伏俘虏。但是最终这名大将军也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当时东吴的领导人孙权下令杀

  • 崇祯帝的一生有多悲壮?他那么勤奋却还是没能拯救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明朝有几个皇帝真的很勤奋,自朱元璋和朱棣开始,他们事事亲力亲为,经常加班处理政务,可能是因为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明朝的皇帝地中勤于政事的还真有几个。其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勤于政事,年轻有为,比起后宫的美人更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