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为什么他还能活到八十五岁得以善终?

郭子仪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为什么他还能活到八十五岁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2/3 17:20:08

郭子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此时的唐帝国国力衰亡,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

双方实力悬殊,想要取胜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郭子仪刚到泾阳,敌军就包围了城池,郭子仪派部将分别防守各地,自己亲率两千骑兵在各处巡查,回纥骑兵询问唐军主帅姓名,得到的答复是郭令公。

郭子仪在唐军中威信甚高,在外族心中,也是不敢小觑的狠角色。仆固怀恩骗回纥人,说郭子仪和唐代宗已死,回纥人这才决定趁火打劫。听说郭子仪没有死,对于他们也是不小的震撼,于是狐疑的回纥人要求亲自见见郭子仪。

两军交战,本是剑拔弩张,如果让主帅前往对方军营,风险系数自不必说,但为了国家安危,郭子仪选择以身犯险,用游说的方式解决争端。属下请求郭子仪带五百骑兵,来保证安全,但被郭子仪拒绝了。

郭子仪只带了几十个亲兵,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敌方军营中,郭子仪边走边摘盔卸甲,以示诚意。回纥人见真的是郭令公,纷纷放下兵器跪拜行礼,宴会之上双方很快言归于好。所谓不利不起早,要想让回纥帮助唐军还必须给予相应的好处,所以郭子仪将吐蕃抢的战利品送给回纥,条件则是回纥帮唐军一起攻灭吐蕃。

见到有利可图,回纥人欣然应允,随后唐回联军共同击败吐蕃十万大军,而吐固怀恩突然病死,这次危机得到圆满解决。郭子仪一招单骑会回纥,可见其身上的勇武和智慧,以一人之力扭转整个战局,郭子仪也是唐朝的大救星,令人佩服之至。

郭子仪一生,帮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平定吐蕃叛乱、平定吐固怀恩之乱,战功赫赫、厥功至伟。最令人敬佩的是,郭子仪功劳这么大,却能平安活到八十五岁,善始且善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郭子仪打开府门,给妻女洗漱

汾阳郡王郭子仪曾下令,王府的大门对外敞开,任人出入不予过问,于是乎王府就好像菜市场,整日里热闹非凡,群众争相来参观品评。

不仅如此,郭子仪如此高官,还亲自为其妻子、子女梳妆、洗漱,那些军官经常要给郭子仪打下手,做家务,外人看来也是哭笑不得。郭子仪的儿子就劝他,要求关闭府门,不让闲杂人等进入。

郭子仪笑着对儿子说:“你爹我现在的官位已经很高了,如果我们筑起高墙、封闭府门,必定会遭人忌恨,如果有人报复,对我们家不利,如果我们打开府门,令人随意进出,就是告诉旁人我们坦坦荡荡,他人也找不出理由为难我们!”

郭子仪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皇帝和众卿,他郭子仪对国家忠心耿耿,光明磊落、绝无二心,不仅堵住了旁人的嘴,也让皇帝安心。郭子仪之所以能善始善终,全在于其高明的处世之道,纵观两千多年历史,功劳这么大,还能得个圆满的结局的人,少之又少。

二、儿子犯错,郭子仪及时请罪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可见郭家声名显赫。一次郭暧和升平公主吵架,郭暧随口来了一句“你就是仗着你爹是皇帝,那是因为我爹不屑于做皇帝!”这句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升平公主立刻回到娘家,将这话禀告给了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并没有生气,对女儿道:“他这话说的没错,如果他们想要昨天子,就没我们家什么事了!”郭子仪听说儿子闯了大祸,马上把儿子捆住,亲自到皇帝面前请罪。唐代宗笑着对郭子仪说:“这都是儿女的闺房之言,不能当真。”郭子仪回去打了儿子几十棍,才算作罢。

这次事件,看似不大,却是危机四伏,唐代宗那么说,醋意十足,哪怕整个大唐帝国都倚仗着郭子仪,但郭暧也不该那么说,如果唐代宗不是个仁德的君主,估计郭子仪全家一个也活不了。

郭子仪为人低调谨慎,很少人能抓住他的把柄,但这次不同,这是儿子搞出的祸事,所以郭子仪及时去负荆请罪,从此之后,郭子仪更是要夹着尾巴做人。

三、祖坟被挖,郭子仪不温不火

史料记载“子仪见上,上语及之,子仪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

一次,有人挖开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官府找来找去,也没有抓到人。郭子仪对此必定也是生气的,但他的处理方法却十分高明。宦官首领鱼朝恩向来和郭子仪不睦,很多人猜测,掘人祖坟此等缺德事,就是鱼朝恩干的。

京城风言风语,甚至有人说郭子仪因此会起兵造反,在舆论的压力下,郭子仪必须做出明确的表态。很快,郭子仪拜见代宗,哭着表示自己祖坟被挖,那是因为常年带兵,有做的不足之处,遭了天谴,跟旁人无关。

其毕竟人都死了,哪怕坟墓修得再好,也是无法复活的。这个暗亏,郭子仪自己吃了,他对此心知肚明,却也不再追究,因为他明白其中的险恶,有人想借此机会激怒他,接着就可能抓住其把柄来对付他。

郭子仪不拘小节,对蝇营狗苟之事并不在乎,一方面郭子仪胸怀宽广,另一方面,郭子仪也尽可能地避免卷入权力纷争,来保全自身。

四、晚年妻妾成群,以自污明哲保身

史料记载“郭子仪每见宾客,姬妾不离侧。”

郭子仪的一生堪称完美,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维系国家二十余年,且为人低调,善待下属,在军队中威信甚高,如果再让老百姓过于拥戴,那就是找死了。萧何曾为了保全自身,不惜抢占百姓田产,获得骂名,刘邦见到如此的萧何,才放下心里。

到了晚年,郭子仪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整日里花天酒地,娇妻美妾陪伴左右,在众人的印象中,他就是个被美色腐化的坏老头,如此这般,就会让皇帝安心,让众卿放心。

就连会见宾客,都有妻妾在旁作陪。当然了,郭子仪也不全在做戏,本来嘛,年龄大了,也打不动仗了,本就应该享受生活,这也是他乐于做的。其次,郭子仪也是用这种方式自污,来保住自己的富贵和身家性命。

宦官李辅国、鱼朝恩,宰相元载,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只是他们都死于非命,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要想握住还能不被其所伤,需要大谋和大智慧。郭子仪用他的处事原则告诉后人,兔死狗烹的结局或许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需要跟对人,另一方面要做对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与攻占汴梁的察罕帖木儿通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朱元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十月,曾和郭子兴、朱元璋同驻濠州的赵均用攻下淮安,自此被刘福通纳入麾下,接受龙凤政权的号令。龙凤政权在淮安设立行中书省,任命赵均用为平章政事。毛贵原是赵均用的部下,曾跟随赵均用从徐州逃到濠州,

  • 隋炀帝为什么不立嫡次子杨暕为太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假如大隋不灭,杨侑就是隋三世。虽然杨侑也坐过半年龙椅,但那是李渊拥立的傀儡,历史根本不承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杨广有三个儿子,杨侑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隋三世?我们从隋炀帝的家事谈起。隋炀帝杨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杨昭,次子杨暕,三子

  • 道光皇帝:除了节俭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治理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按理说皇帝的生活似乎会极尽奢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然而,在这十二位皇帝当中,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帝以节俭著称,甚至到了衣服打补丁的地步,他就是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然而,节俭的道光帝并没有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比不上康乾雍三朝,反而在鸦片战争英国舰船的

  • 戚夫人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她的悲剧有哪些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戚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说戚夫人傻,也不尽然,戚夫人凭借姿色和才艺得到了刘邦的欢心,能在众多妃嫔中拔得头筹,这并不容易。戚夫人也有些政治头脑,只靠着了现任皇帝,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况且刘邦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戚夫人将赌注压在了儿子身上,只要刘如意能坐上太

  • 胡皇后24岁当上皇后,他被废后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胡皇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古代妃嫔一旦被皇帝打入冷宫,后半辈子基本职能与青灯古佛为伴,比如说汉朝的陈阿娇,不过明朝有一位皇后,虽然被废,但地位比新皇后还高,她就是被称为“明朝第一废后”的胡善详。胡善详,山东济宁人,公元1402年出生,是锦衣卫百户胡

  • 崇祯帝自杀后,他的女儿长平公主的生活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长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每当提起末代乱世皇家的悲惨时,总会想到崇祯皇帝对他女儿说的那句话:"汝何故生我家"。这句话真是道尽了末代皇室的悲惨命运。但是,很多知道这句话的人却未必知道后来这个女孩的命运。崇祯皇帝说这句话的对象,是他的女儿长平公主。当时,起义军

  • 揭秘宋辽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倾国之军南下深入宋境,摆出一副要攻灭北宋,一统天下的架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消息传到汴京,宋廷顿时慌了,很多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

  • 宋代清官包拯是什么下场?真的是宋仁宗毒死他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包拯的故事。谈到包拯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铁面无私,清正廉洁,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怀疑包拯是被宋仁宗毒死的呢?那就要从包拯病逝前的事情说起了。1062年的一

  • 李林甫能在唐玄宗身边受宠近二十年,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李隆基废掉同甘共苦三十年左右的皇后王氏,有抬举武惠妃的意思,由于朝野上下非常忌讳武氏家族(毕竟距离武后时代和武氏子弟跋扈才短短十来年),只能封武氏为惠妃,但一切礼仪待遇等同皇后。武惠妃为李隆基接连生下儿子,前面的都早夭,唯一一个顺利长大的就是李瑁,开元十三年(725)封寿

  •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是怎样的?布衣出身却开创了新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朱元璋,话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当时明朝是封建末年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朱元璋上位后,不管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为此,朱元璋杀掉了很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觉得这些权利大的人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