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元朝有深仇大恨的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什么会承认其正统地位?

与元朝有深仇大恨的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什么会承认其正统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56 更新时间:2024/1/15 16:37:33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朱元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元朝政府实行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等级制度,头等的蒙古人和二等的色目人,不需要劳动,却可以通过对“汉人”和“南人”的掠夺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正是这腐朽和不公的社会制度,导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拼命劳作依然不能维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元末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田地绝收。元朝的官府不仅不积极赈灾,反而变本加厉地对百姓进行压榨。

天灾尚可补救,而人祸最终将无辜的百姓逼入了绝境。在这场罕见的灾荒中,朱元璋的父母、兄弟、子侄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分别饿死,不满16岁的朱元璋靠乞讨埋葬了亲人,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水,便为了能够活下去,走上了乞讨之路,所以在他的心中,对元朝政府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况且,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建国后对汉人采取了毫不留情的打压政策,这些对于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汉民族来说,似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所以对于推翻外族建立的元朝,并取而代之这件事,于朱元璋是没有妥协余地可言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君临天下的雄心壮志,更是为惨死在元末残暴统治下的亲人们报仇雪恨。

然而,在朱元璋登基的诏书中,却说明了元朝的建立者来自蒙古大漠,是承天命入主中国的,也就是说朱元璋认同元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承认了元朝为中国正统朝的历史地位。并且对于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没有加以诟病,反而说他放弃大都的行为是顺应天意的明智之举,并将其称为元顺帝,按理来说历代帝王一旦王朝被灭,很少有那个统治者会对前朝的人或者事情有包容的,但在历史上,朱元璋灭了元朝之后,在自己当政期间承认了元朝的正统地位。

这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发生?有哪些历史原因呢?下面我们就从当时社会背景来分析下!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想继承一大笔遗产的话,是不是需要与遗产本身的拥有者有一定的关联,才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和拥有呢?我想所有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那么试想,宋被元所灭,如果承认宋的历史正统地位,而因为元非汉族而否认元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的话,那么我泱泱中华的历史延续性岂不是要被迫中断。而当时北宋被金人和契丹所占据的北方领土,又如何追溯它们的历史渊源和归属问题呢?何况这广大的北方领土,最后又是被蒙古铁骑所占领,最终与南方一起,再一次统一在一个强大的政权之下。所以说作为胜利者,承认元朝的正统性,不仅有利于继承元朝的历史遗产,解决领土统一的问题,而且如果眼光看长远一些,这对日后明朝的统治,还有满清入关后的民族认同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着共同的完整持续的历史,就容易形成共同的历史价值观。可以说功泽后代。有人可能会说,你把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历史地位的作用说得太悬了吧,保持共同的历史价值观,还有多民族对国家文化的认同真的这么重要吗?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是文明古国不假。但国家历史短,文化认同不统一又能怎样?我看不一定不好,你看美国就是历史短,倡导自由多元的国家,还不照样是世界老大。

远的不说,就说这次由于美国警察跪杀黑人,而引发的全美大规模暴乱吧。在暴乱中,美国人推倒了多座名人雕像,其中就包括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的雕像;更为可笑的是,连带领美国取得二战胜利,奠定今天霸主地位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雕像也被推倒了。为什么如此?理由很简单,因为华盛顿曾经是奴隶主,而罗斯福也是种族主义者。美国人民否认自己历史的勇气可真是叹为观止。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不仅不能认同自己国家的历史,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进行否定,文化进行抹杀,那么我们相信这样国家的人民一定缺少民族的认同感,前途将一片迷茫。

而朱元璋以及后来的明朝帝王,面临的局面是:北元——蒙古建立在元朝的版图之上。无论从汗统,从礼制,从统治集团的自我意识看,北元都是元王朝的延续,尽管它已经失去了元王朝的正统地位,成为偏安塞北的小朝廷。站在传统伦理的立场上,北元之存在本身,便是向明朝统治的合法性提出的挑战。

在农民革命中发迹起家的朱元璋,当他成为新的帝王的时候,必须改换昔日叛逆者的形象,为自己的新王朝制造理论根据。他清楚,象红巾军那样远祧宋祀,完全否定元王朝九十余年的统治,在广大汉族地主,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无法获得同情。其实元朝立国之时,已经开始接受了正统的中原文化,并按照中国传统的思想治理国家了。有的朋友可能会不理解:不是说蒙古人不愿意接受汉化,并且还对人实行了等级制度吗?怎么又说元朝接受了中原文化呢?

原来蒙古人虽然表面上非常强悍,坚持蒙古人保持自己的血统,不愿与汉族通婚融合。但他们内心深处是意识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当时的先进性的。而且作为长年征战的游牧民族,虽然依靠强悍的蒙古骑兵,攻占了广大的国土,但由于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也没有先进的文化基础,所以他们面对越来越大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多的不同种族的人群时,必然感到了治理上的力不从心。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统治者不由自主地开始学习和吸纳儒家的文化思想,以及相关的国家治理体系。虽然他们自己嘴上不愿承认,但行动却非常诚实地体现了这种倾向,再比如:在人才的选拔和官员的任用上,元朝依然延续了汉族王朝通行的科举制度,并且考试的范围,也是儒家的四书。尽管元朝的统治者羞羞答答地尽力遮掩,但依然难以掩饰他们内心深处对于中原文化的敬仰之情。

加之近百年的民族杂居,中原的文化意识也在蒙古人思想中慢慢渗透,但是蒙古人虽然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却又不愿放弃自己固有的,相对落后的民族传统意识,这便造成了元朝后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分裂,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曾经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民族,最终还是被中原文明所折服,并产生了文化上的认同感。

我们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历来便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这种文化包容性,往往超越了种族和血统,更加具有向心力。所以被中原文化熏染的蒙古人,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自然也应该成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朱元璋虽为一介布衣,或许没有这么高的理论水平,但作为一个胸怀天下的开国之君,他绝对有文化认知的体会。况且元时,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民族除了汉人和蒙古人外,还有被元朝称为色目人及高丽人等少数民族,所以承认元朝的历史,不仅有助于稳定明初多民族融合的社会,并且对中国文化延续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的长子刘肥为什么能躲过吕后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后娘再贤惠,都不如亲妈的疼爱;继子再孝顺,也不如亲儿子贴心。在皇室,很少有真正的贤与孝,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经过利益的推动,只会催生更多的勾心斗角。吕后是优秀的政治家,但并非合格的后娘,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儿子的安全,所有来自继子的威胁都必须铲除。刘邦在世时,有八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庶长子齐王刘肥、太子

  • 慈禧杀珍妃是为什么?珍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珍妃井”不是固定的碎骨机、绞肉机,它的“胃口”没变,井口却能因需要而调整。“金井一叶堕,凄凉瑶殿旁”。我们今天看到的“珍妃井”,早已不是当年的原貌,而是后来在井上放了一块“井口石”,以铁棍横在中间。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先是炮轰京城,然后再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城。次日凌晨三点,慈禧起床,

  • 吴三桂为什么没有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救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进北京,吴三桂为什么不救崇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的灭亡似乎很干脆,李自成1644年1月建立大顺政权,3月便攻下北京城,崇祯最后只带着一个太监,吊死在皇宫之后,这速度快的让人不敢相信。276年历史的大明王朝,竟能让一农民起义军长驱直入,一路从西安到北京,如

  • 朱元璋与马皇后:古代帝后中的模范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外号“马大脚”,是元末起义军郭子兴的养女。1352年,二十岁的马姑娘,由郭子兴夫妇做主,许配给当时还是亲兵的朱元璋。朱元璋娶了马氏,从此事业节节攀升。朱元璋称帝后,她被立为皇后,谥号“孝慈”。作为普通女子,她相夫教子,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作为皇后,她不忘民间疾苦,勤俭节约,以自己的方式匡正朱元

  • 沐英到底是凭借什么被朱元璋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小乞丐,跟对一个人,成了沐王府的创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个小乞丐是沐英,是“老乞丐”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初年的公爵。沐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他跟着母亲颠沛流离,到处躲避战火。没过多久,母亲也去世,沐英就成了孤儿。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沐英在濠州城遇见朱元璋,命运开始

  • 历史上拓跋宏是怎么死的?真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拓跋宏的故事。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

  • 朱元璋早就得到胡惟庸的罪证,为何迟迟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朱元璋时代的宰相,也是赫赫有名的奸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元朝末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了朱元璋,被授予元帅府奏差。不久,升任宣抚使,后又转任宁国主簿、知县、通判、湖广佥事。洪武元年,胡惟庸晋升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朱元璋对淮西集团的领袖人物李善长萌生不满,有了更换丞相

  • 班婕妤为什么会失去圣心,被赵氏姐妹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班婕妤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不缺才女,也不缺久得皇帝宠的女子。但是能做到二者皆得的人,或许也并没有几位吧。班婕妤的一生,活的清醒而克制。但是将生活看得太通透也是一种错吗?她过于忍让却无法得到善终,一生淡泊如水

  • 被囚禁八年的宋徽宗是怎么度过的?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非常辉煌的,这些皇帝中出现了很多千古一帝,比如说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等,这些皇帝都是非常知名的。其实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比如说明朝的很多皇帝都是奇葩。宋朝时期同样出现了一位奇葩皇帝,与其说他是奇葩,不如说这位皇帝有很多倒霉的地方。宋朝是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不过

  • 郭子仪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为什么他还能活到八十五岁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此时的唐帝国国力衰亡,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双方实力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