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与马皇后:古代帝后中的模范夫妻

朱元璋与马皇后:古代帝后中的模范夫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2 更新时间:2024/2/3 17:20:43

马皇后外号“马大脚”,是元末起义军郭子兴的养女。1352年,二十岁的马姑娘,由郭子兴夫妇做主,许配给当时还是亲兵的朱元璋。朱元璋娶了马氏,从此事业节节攀升。

朱元璋称帝后,她被立为皇后,谥号“孝慈”。作为普通女子,她相夫教子,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作为皇后,她不忘民间疾苦,勤俭节约,以自己的方式匡正朱元璋。她与朱元璋伉俪情深,被誉为一代贤后。

秀外慧中,全心全意相助朱元璋

朱元璋还在打工时,能征善战,屡立战功,深得老板郭子兴赏识,但也由此遭到别人的猜忌。郭子兴曾受人挑拨,一度对朱元璋不信任。这时,马氏拿出自己的积蓄,敬献给郭子兴的夫人,求郭太太帮忙说情。

朱元璋为人直率,提出的意见又经常比其他人都高,时常让郭子兴下不来台。有一次,朱元璋与郭子兴发生矛盾,郭子兴一气之下将朱元璋关押。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暗中给狱卒打招呼,让他们不要给朱元璋送饭,想把他活活饿死。马氏心中着急,偷偷跑到厨房,拿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揣进怀里,准备带给朱元璋。

没想到在厨房门外正好遇到郭太太,郭太太问怎么回事。马氏嚎啕大哭,说出了自己丈夫的境遇。

郭太太听了,让她把馒头拿出来,只见马氏胸口都被馒头烫伤。郭太太答应马氏,为朱元璋求情。郭子兴知道儿子们刻意为难朱元璋,心中十分气愤,就释放了朱元璋。

在战争年代,粮食供应紧张,马氏经常在家中储备一些干粮和肉干,以保证朱元璋所需,而她自己时常食不果腹。这份患难与共的真情,朱元璋一直念念不忘。日后成为皇帝,他还多次在群臣面前讲述马皇后的贤良淑德。

1355年,郭子兴去世,小明王任命其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战死,朱元璋便成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都归他指挥。

作为大帅夫人,马氏的责任更重了,不过她也确实是朱元璋事业上的贤内助。在朱元璋行军打仗的时候,他的军令文书和随手记录的札记等,都是由马氏来保管的。朱元璋需要查询的时候,她随时就能取出,从来没有失误过。

朱元璋渡江南下后,马氏闲暇之时,带着军嫂缝纫衣服,分给将士们使用。陈友谅偷袭应天,马氏将宫中金银拿出以犒劳将士,鼓舞军心。她还时常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告诫他,得民心者得天下,即便打仗也不能乱杀人。有好几次,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就准备杀人,都被马氏所劝。

李文忠守卫严州时,杨宪揭发他图谋不轨,朱元璋打算召回李文忠,让他守扬州。这时马氏出来劝阻,说严州与敌人相邻,临阵换将要谨慎,李文忠有威望,如果撤换他,恐怕人心不服。朱元璋就听从他,仍然命李文忠守卫严州,最终李文忠也立功打下杭州。

母仪天下,成后宫模范

朱元璋称帝后,马氏也正式成为皇后,但她没有任何花架子,反而更加勤励。她督促后宫嫔妃,勤休女工之事,没有倦怠之时。有一天,她召集了女史清江范孺子等,问道:从汉唐到如今,哪一朝的皇后最贤德,哪一代家法最正?

范女史等人回答道:唯有赵宋王朝的皇后大都贤惠,家法最正。马皇后就命女史抄录了家法贤行,有空就让他们念给自己听,说这些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可以让后代帝王嫔妃一起学习。有人提出宋朝的行政过于宽仁,马皇后却不那么认为,她说:宽仁胜过刻薄,我的子孙如果能够以仁厚为本,至于三代不难了。虽然过于仁厚,对人们又有什么害处呢?

朱元璋希望仿求马皇后的亲族,请他们做官,马皇后出来劝阻,说天下的官爵,应该授予有德有能之人,妾家的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听说历朝历代的外戚,有很多都是因为骄纵不法而败亡的,陛下如果想加恩我家属,只需要赏赐一点金银财宝即可,让他们安享晚年。朱元璋听了之后,就打消了任他们做官的念头,改为赏赐丰厚的财产。

北伐大军攻克元大都后,将财产押送至南京。马皇后听说了此事,对朱元璋说:元朝有这些财产却没有守住天下,看来帝王需要另一种宝物才能守住天下。朱元璋明白皇后的意思,他说国家应该以贤才为国宝。

马皇后希望朱元璋能够善保功臣,从功臣方面出发,她希望这些功臣的女家属能够规避丈夫的行为,让他们遵纪守法,永享富贵。为此,她专门宴请了各位功臣的夫人,希望她们能够与丈夫一起奉公守法。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大规模杀戮,并不赞同。有时候,朱元璋在朝会上发火,马皇后就等他回宫后加以劝导。宋廉差点因连坐而死,多亏了马皇后劝住,朱元璋才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有时候宫女因伺候朱元璋不周而被骂,马皇后担心丈夫会惩治她们,就假装也发脾气,并说要将宫女交给宫正司处罚。朱元璋问这是为何?马皇后说,帝王不应该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处分别人,应将宫女交给有司衙门,判决就不会出现偏差。

马皇后生活简朴,关心民间疾苦,多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朱元璋。她还教导自己的子女,要崇尚节约,保持简朴的风格。

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下五个儿子和两个公主,分别是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㭎、四子朱橚、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

洪武十五年八月初,马皇后一病不起,大臣们请求祭祀神灵,寻访名医为她治病。马皇后知道病重快不行了,她担心朱元璋会将责任推卸给医生,便拒绝就医。就这样,马皇后行将就木,临终前还告诫朱元璋要爱民如子。八月初十,马皇后病故,享年五十岁。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情深似海,因此,他哭天喊地,发誓终生不立皇后。

马皇后以其卓越的见解,高尚的品格,贤德的行为举止,成了明朝后宫的最高学习榜样。她与朱元璋之间的点点滴滴,早已成为两人之间割舍不断的凝固剂。他们是帝王皇后,但更像一对寻常夫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沐英到底是凭借什么被朱元璋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小乞丐,跟对一个人,成了沐王府的创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个小乞丐是沐英,是“老乞丐”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初年的公爵。沐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他跟着母亲颠沛流离,到处躲避战火。没过多久,母亲也去世,沐英就成了孤儿。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沐英在濠州城遇见朱元璋,命运开始

  • 历史上拓跋宏是怎么死的?真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拓跋宏的故事。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

  • 朱元璋早就得到胡惟庸的罪证,为何迟迟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朱元璋时代的宰相,也是赫赫有名的奸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元朝末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了朱元璋,被授予元帅府奏差。不久,升任宣抚使,后又转任宁国主簿、知县、通判、湖广佥事。洪武元年,胡惟庸晋升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朱元璋对淮西集团的领袖人物李善长萌生不满,有了更换丞相

  • 班婕妤为什么会失去圣心,被赵氏姐妹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班婕妤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不缺才女,也不缺久得皇帝宠的女子。但是能做到二者皆得的人,或许也并没有几位吧。班婕妤的一生,活的清醒而克制。但是将生活看得太通透也是一种错吗?她过于忍让却无法得到善终,一生淡泊如水

  • 被囚禁八年的宋徽宗是怎么度过的?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非常辉煌的,这些皇帝中出现了很多千古一帝,比如说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等,这些皇帝都是非常知名的。其实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比如说明朝的很多皇帝都是奇葩。宋朝时期同样出现了一位奇葩皇帝,与其说他是奇葩,不如说这位皇帝有很多倒霉的地方。宋朝是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不过

  • 郭子仪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为什么他还能活到八十五岁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此时的唐帝国国力衰亡,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双方实力悬

  • 朱元璋为何要与攻占汴梁的察罕帖木儿通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朱元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十月,曾和郭子兴、朱元璋同驻濠州的赵均用攻下淮安,自此被刘福通纳入麾下,接受龙凤政权的号令。龙凤政权在淮安设立行中书省,任命赵均用为平章政事。毛贵原是赵均用的部下,曾跟随赵均用从徐州逃到濠州,

  • 隋炀帝为什么不立嫡次子杨暕为太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假如大隋不灭,杨侑就是隋三世。虽然杨侑也坐过半年龙椅,但那是李渊拥立的傀儡,历史根本不承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杨广有三个儿子,杨侑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隋三世?我们从隋炀帝的家事谈起。隋炀帝杨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杨昭,次子杨暕,三子

  • 道光皇帝:除了节俭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治理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按理说皇帝的生活似乎会极尽奢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然而,在这十二位皇帝当中,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帝以节俭著称,甚至到了衣服打补丁的地步,他就是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然而,节俭的道光帝并没有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比不上康乾雍三朝,反而在鸦片战争英国舰船的

  • 戚夫人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她的悲剧有哪些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戚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说戚夫人傻,也不尽然,戚夫人凭借姿色和才艺得到了刘邦的欢心,能在众多妃嫔中拔得头筹,这并不容易。戚夫人也有些政治头脑,只靠着了现任皇帝,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况且刘邦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戚夫人将赌注压在了儿子身上,只要刘如意能坐上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