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光弼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史思明的天敌?

李光弼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史思明的天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90 更新时间:2023/12/4 18:34:34

李光弼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759年,史思明杀掉安庆绪,成为伪燕第三位皇帝,开始了安史之乱的下半部分。安禄山很强悍,独领三镇节度使,也是叛乱的发起者,但他身后的史思明才是叛军的核心力量,也是李唐朝廷最难缠的对手。

宇宙万物,相生相克,不论再强的力量,再强的枭雄,总会有克制他的那一方。虽说史思明统兵很有一套,而且狡诈多端,但唯独畏惧一人。史思明跟安禄山有几分相似之处,满朝文武安禄山都不放在眼中,只害怕李林甫,而史思明唯独忌惮李光弼。

史料记载“又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未几,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乾元二年,由于郭子仪战事不利,唐肃宗将朔方节度使的头衔给了李光弼,自此唐帝国的顶梁柱就变成了李光弼,他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原本唐肃宗李亨是想给李光弼加个天下兵马元帅的头衔,但李光弼拒绝了,对于功高震主这一点,李光弼是清楚的。

正是因为李光弼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才令其步步高升,也让史思明认识到一个概念——天敌!

一、李光弼:敌军来袭不用交战,他们投降你接收就可以

史思明成为伪燕皇帝后,他重整人马,准备再次西进,攻向关中。李光弼原本在洛阳镇守,但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败,洛阳城内粮食短缺,且无险可守,所以洛阳必须放弃。

有人劝李光弼退守潼关,就可以长期坚守,潼关是长安的东大门,一旦潼关失守,长安就会陷入危机。为何封常清哥舒翰被杀,就是因为他们退得太快,退军五百里,直接退到了潼关。

作为掌控大权的军队主帅,同样在风口浪尖,一着棋走错,就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惨,李光弼吸取了哥舒翰的经验教训,没有退回潼关,而是选择了河阳。河阳城北边依托泽州、潞州,既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朝廷责难,还能像臂膀一样保护京畿的安全。

李光弼退居河阳坚守不出,史思明攻到河阳城下,一时也没有办法,想要取胜,史思明必须千方百计让唐军出城,叛军野战见长,而唐军在这方面略占下风。很快,史思明想出一计,就是要断河阳的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哪怕再危险,李光弼也必须守住粮道。

这次,李光弼亲自率兵,赶到了野水渡,只是李光弼没有久留,晚上就走了,只留下部将雍颢和千余名唐军。

李光弼是史思明的老对手,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史思明都盼着李光弼早点死,这次机会来了,李光弼派出猛将李日越,要求其来抓获李光弼。

史思明生性残忍,对手下也是毫无人道,他对李日越下达死命令:“必获李君,不然无归!”也就是说,如果李日越没有抓住李光弼,回来也是个死。李光弼清楚有人会来杀他,对此他并不在意,只是对留守部将雍颢说:“你就在这等着敌人,不用交战,他们投降了你带回来就行了!

雍颢是一脸蒙圈,为啥还未交战敌人就会投降?但军令如山,雍颢也只得按照这“无厘头”的命令继续等待。不久,李日越就率五百骑兵到来,在他确认李光弼不在军中,就真的投降了。

原来李日越深知史思明的脾气,如果任务完不成,回去必定死路一条,还不如直接投降了事,除了生死,投降什么的也都是小事。当然了,李光弼对李日越也予以重用,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二、李光弼:快去,找五百匹母马来

一计不成,史思明当然不会罢休,于是他再生一计。此时叛军实力强盛,长于野战,马匹的素质也高于唐军,为了挑衅唐军,史思明命人挑选出千余匹好马,每天在河南岸刷洗饮遛。

李光弼望见了那千余匹良驹,心里也有了主意。所谓兵不厌诈,对付这些马自然也有相应的方法。李光弼命人挑出五百匹刚生完幼崽的母马,在叛军放马的同时,这些母马也被放到了河水北岸。

刚生完马驹的母马,思念幼崽,就在那里嘶鸣不止,而偏偏对面的是一千匹公马。这些公马见到如此多大母马,而且还在不停叫嚷,以为是在引诱它们,于是这些马一拥而上,扑向了母马的怀抱,至此,李光弼不费吹灰之力,收入一千匹好马。

可想而知,史思明得到消息后的样子。史思明几乎绝望了,李光弼见招拆招,好比一打太极的高手,既然诱敌不出,史思明也只能选择强攻了。

三、李光弼:南城你只需要守两天,李抱玉:这任务坑爹啊!

史料记载“初,光弼谓李抱玉曰: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过期何若?曰:弃之。抱玉许诺。”

河阳城内守军只有两万人,面对叛军,唐军在数量上没有优势。是时,镇守南城的是将领李抱玉,李光弼要求李抱玉坚守两天,如果过期,就可以撤退,李抱玉果断答应了。

李抱玉以为,以城池防守,时间长了可能不一定能守住,但两天时间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只是刚刚开战,李抱玉就改变了想法。多日之内,叛军被李光弼戏耍得团团转,自然积累的相当多的怨气,一旦开战这些怨气全部撒到了南城这里,叛军的攻势相当凶猛,一时间唐军难以招架。

这回李抱玉哭的心都有了,原来这两天也已经是极限了,领导就是领导,总是能提前预料到一切。坚守城池是必须的,但按照叛军这样的进攻态势,唐军必败。

在李光弼手下服役,这些将领们也变得狡猾狡猾的。战况正然激烈,李抱玉派出使者,对史思明道:“我们的粮草不够,我们打算明天投降!”史思明很高兴,就真的撤军了。

谁料想,第二天南城没有丝毫变化,也没有任何投降的痕迹。李抱玉利用这段时间,将城墙的破口补好,挖好壕沟,继续抵御叛军进攻。史思明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位称得上枭雄的人物屡次被耍,面子、里子都丢了个干净。

最终,在李光弼神奇的用兵策略下,唐军取得了胜利,史思明败了个稀里哗啦,也正是因为李光弼的存在,阻挡住了叛军西进的脚步,保护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乾隆的皇长子永璜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非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身份标签,尤其在与嫡子竞争时,这种尴尬性尤为突出。所有皇子都要叫你大哥,可实际上,大家心里明白,“大哥”只是台面上的摆设,身份地位高而不贵。按照传统宗法秩序,嫡子即便非长子,地位也比庶出的皇长子高贵,夺嫡时也更有竞争优势。因此,皇长子做得心里憋屈,而且有苦

  • 与元朝有深仇大恨的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什么会承认其正统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朱元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朝政府实行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等级制度,头等的蒙古人和二等的色目人,不需要劳动,却可以通过对“汉人”和“南人”的掠夺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正是这腐朽和不公的社会制度,导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

  • 刘邦的长子刘肥为什么能躲过吕后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后娘再贤惠,都不如亲妈的疼爱;继子再孝顺,也不如亲儿子贴心。在皇室,很少有真正的贤与孝,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经过利益的推动,只会催生更多的勾心斗角。吕后是优秀的政治家,但并非合格的后娘,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儿子的安全,所有来自继子的威胁都必须铲除。刘邦在世时,有八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庶长子齐王刘肥、太子

  • 慈禧杀珍妃是为什么?珍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珍妃井”不是固定的碎骨机、绞肉机,它的“胃口”没变,井口却能因需要而调整。“金井一叶堕,凄凉瑶殿旁”。我们今天看到的“珍妃井”,早已不是当年的原貌,而是后来在井上放了一块“井口石”,以铁棍横在中间。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先是炮轰京城,然后再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城。次日凌晨三点,慈禧起床,

  • 吴三桂为什么没有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救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进北京,吴三桂为什么不救崇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的灭亡似乎很干脆,李自成1644年1月建立大顺政权,3月便攻下北京城,崇祯最后只带着一个太监,吊死在皇宫之后,这速度快的让人不敢相信。276年历史的大明王朝,竟能让一农民起义军长驱直入,一路从西安到北京,如

  • 朱元璋与马皇后:古代帝后中的模范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外号“马大脚”,是元末起义军郭子兴的养女。1352年,二十岁的马姑娘,由郭子兴夫妇做主,许配给当时还是亲兵的朱元璋。朱元璋娶了马氏,从此事业节节攀升。朱元璋称帝后,她被立为皇后,谥号“孝慈”。作为普通女子,她相夫教子,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作为皇后,她不忘民间疾苦,勤俭节约,以自己的方式匡正朱元

  • 沐英到底是凭借什么被朱元璋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小乞丐,跟对一个人,成了沐王府的创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个小乞丐是沐英,是“老乞丐”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初年的公爵。沐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他跟着母亲颠沛流离,到处躲避战火。没过多久,母亲也去世,沐英就成了孤儿。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沐英在濠州城遇见朱元璋,命运开始

  • 历史上拓跋宏是怎么死的?真是被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拓跋宏的故事。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

  • 朱元璋早就得到胡惟庸的罪证,为何迟迟不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惟庸,朱元璋时代的宰相,也是赫赫有名的奸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元朝末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了朱元璋,被授予元帅府奏差。不久,升任宣抚使,后又转任宁国主簿、知县、通判、湖广佥事。洪武元年,胡惟庸晋升为太常少卿。洪武三年,朱元璋对淮西集团的领袖人物李善长萌生不满,有了更换丞相

  • 班婕妤为什么会失去圣心,被赵氏姐妹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班婕妤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不缺才女,也不缺久得皇帝宠的女子。但是能做到二者皆得的人,或许也并没有几位吧。班婕妤的一生,活的清醒而克制。但是将生活看得太通透也是一种错吗?她过于忍让却无法得到善终,一生淡泊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