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为什么敢接受宫刑?他的目的是什么

司马迁为什么敢接受宫刑?他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23 19:30:13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迁为什么敢接受宫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公元前99年,李广孙子李陵奉命领步兵五千人出击匈奴,最终被匈奴主力围困,无奈之下投降。

汉武帝得知后非常愤怒,群臣也声讨李陵卖国行径。

太史令司马迁出班为李陵仗义执言:“李陵已经击杀万余匈奴,功劳超过队伍的损失;而且李陵并非真心投降,今后定会回报汉朝。”

散朝之后司马迁回到家中,女儿司马英认为父亲做事过于冒失。

可是司马迁不以为然,毅然觉得自己是对的。

司马英是司马迁唯一的女儿,自幼深得司马迁喜爱,经常与两个哥哥一起帮助父亲收集整理史料。

司马英知道大祸临头了,便赶紧劝说母亲和两个哥哥离家避祸,以防不测。

不久,公孙敖出兵支援李陵未果,回来报告汉武帝:“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准备报复汉朝。”

汉武帝暴跳如雷,立即命人灭了李陵的家族。

汉武帝还不解恨,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也是有罪的,立即命令廷尉逮捕司马迁。

司马英的母亲和两个哥哥前脚离开,士兵们便包围了司马家。

《前汉纪》记载:“上以迁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后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单于为兵法。上怒。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

本来母亲和两个哥哥要带司马英一起走,但是司马英坚持留下来陪伴父亲,所以司马英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司马英早就想好退路,万不得已就到未婚夫杨敞家里去避难。

司马英对母亲说道:“杨家世代公卿,是京城显赫的大家族,绝不是那些小人可以陷害的。”

母亲和两个哥哥认为很有道理,便同意司马英留在京城。

大祸来临,司马迁仓皇之下嘱咐女儿:“如果父亲回不来,你一定要将《史记》的初稿和历史资料保存好,将来流传后世。”

司马英将所有文稿带到了未婚夫杨敞家里,最终夫妻二人商量将其保存到杨敞的老家华阴县。

在狱中的司马迁几次想到自杀,但是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咐始终在司马迁脑中环绕:“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史官,绝不可以断绝了国家的历史,你一定要完成父亲编纂历史的宏愿。”

司马迁回想一生都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立志编写一部史学巨著,不想一生心血荒废,所以最终决定接受腐刑赎身,以完成这部历史巨著。

后来司马迁去世,司马英将其藏起来,避免被官府查抄走了。

司马迁在世的时候,最担心的便是《史记》被汉武帝一怒之下焚毁,毕竟书中很多内容“仗义执言”,所以司马迁便小心翼翼吩咐司马英将其藏好。

司马迁死后,司马英便将其誊抄一份藏在了华阴家中。

司马英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杨忠,次子杨恽。

次子杨恽自幼聪明,司马英为了传承史书,便将珍藏司马迁的书稿拿出来让杨恽读。

杨恽恰好又是一个对史籍特别爱好的孩子,一看此书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废寝忘食。

杨恽如痴如醉地将全书背诵了下来,每每热泪盈眶唉声叹息。

从此,《史记》得以传承。

《汉书》记载:“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

杨恽长大后仗义疏财,经常将财物施舍给别人,虽然年轻却在朝廷上名气很大。

司马英去世,杨敞迎娶了新夫人,也就是杨恽的后母。杨恽对待后母如同生母一般,孝敬有加。

后母去世的时候留下大量的家产,立下遗嘱全部留给杨恽,但是杨恽全部分给了后母的亲戚。

杨恽父亲去世留下500万钱财,杨恽全部分散给了亲戚家人。

《汉书》记载“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子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

身在官场的杨恽耳濡目染司马家的风骨,所以继承了司马迁的耿直。

面对官场的贪赃枉法风气,杨恽嫉恶如仇耿直进言,铮铮铁骨让满朝文武无不侧目。

公元前66年,汉朝大功臣霍光的儿子霍禹带领霍氏一族谋反,霍家女婿告发,杨家与霍家一直交好,杨家处在风口浪尖。

杨恽坚持正义,毅然决然地揭发了霍氏,最终封平通侯。

由于杨恽的功劳,杨家担任公卿、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多达十人。

杨恽随即整顿吏治,杜绝行贿,从此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汉书》记载:“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

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后整顿吏治,深感社会风气已经明显好转,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杨恽拿出了尘封二十年的巨著,让其重见天日,以还外祖父的心愿。

杨恽公开上书汉宣帝,献出了太史公司马迁的巨著《史记》,被官府明确收录。

从此以后,《史记》得以公开刊印,在世间广为流传。

《汉书》记载:“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然而杨恽过于天真,没几天,他便被人污蔑是“拿皇帝开玩笑”,汉宣帝大怒,将其捉拿下狱,最后贬为庶民。

杨恽回家终日大宴宾客,高调的不得了。

好友安定太守孙会宗给杨恽写信提醒,但是杨恽无动于衷,反而回信抱怨对汉宣帝牢骚、对好友讥讽、对社会不满。

这便是《报孙会宗书》,与其外祖父的《报任安书》有一拼。

说来也巧,这一天恰逢日食,信件被查获,落入汉宣帝手中。

皇帝震怒,认为杨恽诅咒导致天谴,便将其斩首,连带孙会宗免职。

司马迁一家输在了情商上,做事坚持原则是好事,但是发牢骚就不对了。做人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和睿皇后在后宫是什么地位?20岁封贵妃,统领后宫23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孝和睿皇后在后宫是什么地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社会的婚姻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都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在婚姻方面,父母都是为儿子大操大办,当然也包括儿媳的选择问题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晚年就曾亲自挑选过一位优秀儿媳,后来册封为大清皇后,竟统领后宫长达23年

  • 曹叡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有多高?他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应当知道的是,他在历史上的形象与在影视剧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象,真实的魏明帝曹叡,影视剧是表现不出来的。那么,历史上那个真实存在过的魏明帝,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哪些过人之

  • 曹操死后,“虎痴”许褚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虎痴”许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97年,曹操初次见到了悍将许褚,便将其封为虎侯,并且成为了继典韦之后的贴身护卫,他冒犯过很多曹魏的大将以及谋士,并且演义中当着曹操的面逼死了貂蝉,曹操也没有硬性责罚他,由此可见他

  • 揭秘:历史上的宋理宗赵昀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宋理宗赵昀也有幸运的一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相比很多人都知道,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登基了,此后,大宋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这与赵匡胤的后世,基本上都流落民间了,与百姓无异。就说赵昀吧,他父亲早已没有了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当地的小官。可

  • 盘点东汉末期忠于汉室、忠于汉献帝的忠臣,他们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末有哪些忠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每个人都想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直到最后可以有机会一统天下,而每个百姓却只希望能够活下来,那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们都希望汉朝可以复兴,恢复以前的荣光。那么,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有哪些是忠于汉室、忠于汉

  • 古代太医能够进出皇宫缺不用净身 皇帝为何一点也不担心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医不净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如今我们的生活都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如今我们要想去了解古代的历史的话,只能通过观看一些影视剧或者是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而得知,而且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是处在一个发展比较落后的时代中,在这一时代中,不仅有着重男轻女的严重思想

  • 曹叡去世之后,司马懿为什么才敢夺权?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司马懿在曹叡去世之后才敢动手夺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从这开始也预示着曹魏政权的衰败,从而也让司马家族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为什么司马懿要在曹睿死后才敢造反呢?曹叡年幼聪慧,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因此

  • 唐朝由盛转衰的见证者唐肃宗,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肃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由盛转衰的故事,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伟大的唐朝,最开始唐朝非常的兴盛强大,但是,唐朝的命运也是非常的坎坷,经历了很多的变法,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唐朝不复存在反而是周国当道,那就是武则天独掌政权的时候,我们今

  • 与努尔哈赤相依为命的兄弟,舒尔哈齐为何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有兄弟五人,但舒尔哈齐和他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在母亲离世后,兄弟两人便离开家,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不过好日子没多久,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破王杲的古勒寨时,兄弟两人被俘虏了。不过没有被杀,反而活了下来,在李成梁手下当差,还练就了好身手。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时候,舒尔

  • 卢纶的一生为什么会那么不如意?他写过哪些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卢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都知道中国唐朝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朝代,当时的唐朝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为此唐朝出现的唐诗也是促进了当时唐朝经济的发展,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的一位诗人,他就是卢纶。一般诗人作诗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感情,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