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仁宗有什么功绩?他在位期间为元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元仁宗有什么功绩?他在位期间为元朝做出过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48 更新时间:2024/1/22 15:03:16

元仁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最兴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时候,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说到元朝,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元朝之前是宋朝,在那个朝代,总是有战争,因为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很多小的地方便实行分裂搞独立,于是,自己偷偷壮大想自己称帝。但是的元朝灭掉了宋朝后,成立元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元朝的宋仁宗皇帝,当时的宋仁宗对元朝有哪些贡献呢?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汗号“普颜笃可汗”。

简介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āyurparibhadra)(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元朝的第九位皇帝(改国号为“元”后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他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是皇庆(元年是1312年)和延祐(元年是1314年)。在位九年,死后庙号仁宗,汉文谥号圣文钦孝皇帝,蒙古文谥号普颜笃可汗(BuyantuQaγan,又译作巴颜图可汗)。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生平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死,回京城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海山(元武宗)为帝。元武帝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仁宗师从太子詹事王约辅导,王约屡劝勿露锋芒,终成仁政。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曾有评论说“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

至大四年(1311年)即位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

皇庆改元(1312年)仁宗将王约特命为集贤大学士并将他的“兴科举”建议“著为令甲”。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京城大都举行会试取中选者一百人,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京城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此次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史称“延祐复科”。蒙元灭金、宋后,科举废弃。“延祐复科”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更达81年,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延祐元年曾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史称「延祐经理」。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释典,曾命王约等将《大学衍义》节而译之为蒙文,赐臣下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并将《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等书摘译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诵习。

又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也先不花。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后毁约将武宗之子和世瓎徙居云南,立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元英宗),打破叔侄相传的誓约。在位九年(1311年-1320年),庙号仁宗。

政绩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世祖的曾孙,成宗之侄,武宗之弟,武宗死后继承皇位,改元延佑,于至大四年登基,成为元朝第四位皇帝,是对中华帝国的发展起了最大作用的皇帝。

元仁宗继位时的元王朝已经过元世祖,元成宗两代(武宗时间较短)五十余年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再经元仁宗的励精图治,使元王朝到强盛的顶点,以元仁宗的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

在位十年,但后期元仁宗好大喜功,使元朝腐败之风滋长,使元王朝由盛转衰。元仁宗时代是元王朝的转折点。

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十一年,成宗死,回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海山(元武宗)为帝。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

至大四年(1311年)即位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延佑元年(1314年),开科举取士。曾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史称“延佑经理”。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也先不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真实历史中的潘美,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潘仁美历史的真相,历史上真实的潘仁美正直的人,历史上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潘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很多人看了杨家将的影视剧,就对潘仁美这号人物感到很厌恶,觉得潘仁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陷害忠良。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物,潘仁美的原型是宋朝的大将潘美,而潘美也并不是什么大奸臣。只是在杨家将的小说里,把潘美塑造成了一位大反派,

  • 探索刘伯温悲剧的一生,为什么说他是个落寂中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怎么被灭族,刘伯温天文书,刘伯温作品

    刘伯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刘伯温很多人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人神得不得了,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这个人其实一生还是非常的悲剧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生如路啊,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谋臣刘伯温的一生吧,看看他是怎么从神到悲

  • 康熙的传位诏书写的谁?雍正有没有篡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传位雍正诏书谁起草的,雍正篡改传位诏书,清朝皇帝传位诏书

    雍正这皇帝,比起被后人夸了又夸的老爹康熙,和风流绯闻不离身的儿子乾隆来,存在感实在是不怎么高。世人只知康乾盛世,却不知康熙朝晚年已有衰败之相,如果没有雍正在中间力挽狂澜、改革弊政,这盛世难以维系。没有雍正攒钱,乾隆还想六下江南,到处拈花惹草?美得他。清末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曾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

  • 李世民击破敌军十几万人,为什么却撤军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3000打10万,李世民对外发动的战争,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唐朝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调动十万大军,于第二年御驾亲征,发起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唐军多次取得重大的胜利,不仅攻破高句丽十座城池,还击破十几万敌军,斩首多达四万余级。可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李世民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主动撤兵,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我爱

  • 汉文帝恩将仇报把恩人周勃害死?揭秘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佐断臂的历史故事,汉文帝简介,汉武帝遗诏谣言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最后还是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亚夫后人,汉景帝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七国之乱简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遭遇了一场皇位危机,他的堂伯父吴王刘濞联合六个刘姓诸侯王,发起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就在这紧急关头,西汉涌现出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周亚夫,此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打败了吴楚的几十万叛军,保住了汉景帝的皇位。可是谁能想到,十一年后周亚夫居然会被汉景帝害死!我爱

  • 范文虎:南宋第一常败将军,为何却一生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无败将军,一生没打过败仗的将军,南宋四大将军

    宋元之际,出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将领,他一生屡战屡败,却能官运亨通,而且官职越做越大,居然做到元朝的副丞相,成为南宋降将中官职最高的人!此人名叫范文虎,原来是南宋的禁军将领,一生之中大概只打过一场胜仗,可是这个常败将军,却平步青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范文虎人生中有三位“贵人”!这第一位

  • 李承乾已经稳坐太子位,他为什么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承乾的男宠,李世民的第一个太子李承乾,李世民为什么喜欢李承乾

    公元644年,大唐第二个废太子李承乾病逝于黔州,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打击对李世民来说太大了,废朝一日以示哀悼。此时的李世民想起了高祖李渊,当年自己亲手斩杀了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顺带处死了十个侄子,那时的李世民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此刻他似乎又回忆起高祖求自己不要杀侄子时的眼神,也只有此刻,李世民才能切实

  • 刘荆:古代最作死的藩王,一生作死四次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藩王之乱,刘宗周殉国的故事,郭圣通

    在古代,皇帝的宝座是最稀缺的资源,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个工作岗位只能有一人担任。但是,有野心的人却并不少,为此皇帝除了担惊受怕以外,通常还会以最残酷的手段捍卫地位。莫说起兵造反,就算是流露出意图,甚至只要被怀疑造反,都是灭门的理由。然而,东汉广陵王刘荆四次造反,居然都得到了宽恕。刘荆是汉光武帝刘秀

  • 太平公主死后,她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太平公主历史结局,太平公主儿子们的下场,太平公主的下场

    唐太宗驾崩后,贞观之治结束。按照历代王朝的发展规律,唐朝应该由此走向衰落。然而,李隆基的强势崛起,开创了更为绚烂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间只隔了70多年,朝廷却是混乱无序,一度还被武周取代。武则天死后,唐朝更是一地鸡毛,各类人物粉墨登场,直到唐睿宗让位给唐玄宗李隆基,才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