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匮之盟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赵光义的上位之谜

金匮之盟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赵光义的上位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63 更新时间:2024/1/23 13:17:21

说到赵光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于万岁殿,随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古往今来关于赵光义继位之事,都充满了诸多疑点,因此赵光义在后来为了彰显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丢出太后遗诏“金匮之盟”,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但“金匮之盟”真的存在吗?赵匡胤当真早就有意传位于赵光义吗?跟随编者一同探秘“金匮之盟”背后的真相。

《宋史》记载建隆二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陪在母亲身边侍疾,期间曾秘密召见赵普商讨皇位继承问题,太后让赵普在诏书上写上传位于赵光义,随后这份诏书被锁在金匮中保存;在其他史料中也有关于此盟书故事的记载,内容也基本一致,但是仔细研究考证“金匮之盟”的内容,则发现它很可能乃是伪造而来,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修盟的时间不合理

赵匡胤是在960年称帝,其母杜太后死在961年,此时赵匡胤才做了一年的皇帝,屁股还没暖热就开始考虑传位的问题,未免太早了点;假如此时赵匡胤已经垂垂老矣,为了帝国政权平稳交接,是十分迫切需要确定接班人的;而此时赵匡胤才35岁,正值一位帝王事业的上升期,哪有理由如此迫切地交代后事呢?古人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此时定后事就不怕晦气倒霉吗?

第二,传位赵光义的理由不够充分

盟书中记载太后建议赵匡胤传位于弟,说是为了避免重演后周由幼君继位而灭亡的悲剧;而此时赵匡胤最大的皇子赵德昭已经11岁了,假如此时赵匡胤随其母驾鹤西去,传位于弟弟固然合理,但当时赵匡胤年富力强,谁能断定他只能再活21年?纵使如此到那时赵德昭也已经32岁,完全称不上是“幼子继位”;而且就是赵匡胤的两个弟弟轮流当完皇帝,赵德昭也得等到50多岁才能继承;因此“金匮之盟”中说杜太后担忧幼君继位会动摇大宋根基,实在是无法让人理解。

第三,制盟人的身份与方式不合理

在封建王朝中决定由谁来继承皇位,全凭皇帝一人做主,但立储之前皇帝还会听取臣下的意见;立储是国之大事,既然要订下盟书装进金匮之中,这样隆重的大事必然要召集大臣,举行典礼昭告天下;而“金匮之盟”只是杜太后让赵普将皇位继承人草草写在纸上了事,很明显不合礼数;而且杜太后并非武则天、吕后之流,此时她才做了一年的太后,一年前还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乾坤独断的气魄又是从何而来?此外赵普身为一名臣子,也没有权利单独起草传位诏书;因此“金匮之盟”的修订方式,与制定人的身份权利,也是不合常理的。

第四,宣告盟约的时间不合理

如果“金匮之盟”确实存在,在赵匡胤死后,就应该由顾命大臣当众宣读,而赵光义做了6年的皇帝还未提及此事;“金匮之盟”倘若真实存在,可以说是赵光义继位最有力量的法宝,但他为何不在赵匡胤驾崩之后及时拿出?这只能证明“金匮之盟”在当时可能并不存在。

综上所述,“金匮之盟”本身存在诸多不合常理之处,甚至也可以说是漏洞百出,由此可以大胆推断此盟书乃是赵光义伪造;

再联系赵匡胤驾崩之时“烛影斧声”的悬案,加上赵光义即位后杀掉了众多关于此事的亲贵,我们可以推测赵光义的皇位来源不正,是用了某些不光彩的手段才达成目的;但所幸太宗赵光义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大宋王朝在他的治理下步步走向了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世祖忽必烈是个怎样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元世祖忽必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元世祖忽必烈,说到忽必烈可能大家并不是非常清楚这个人忽必烈是元朝的一位皇帝,同时,可以说,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创者。其实,忽必烈能够这么顺利的缔造元朝,少不了自己的爷爷成吉思汗,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为忽必烈消除了很大的

  • 元成宗为什么能成为元朝第二位皇帝?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成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当时的开国皇帝准确来说应该是忽必烈,关于忽必烈的能够上位称帝,其实,这还要说到成吉思汗了,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奠基者,当时成吉思汗非常不走运,还没有等到元朝的建立便驾崩了,成吉思汗建立

  • 秦始皇的一生竟被这三样东西毁了?震惊世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做到了真正的一统天下,并且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的雄才伟略很快就被三样东西给消耗殆尽,以至于他转变成为暴君。网络配图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早年在邯郸与母亲相依为命吃尽苦头的嬴政也不例外,而且

  • 李广是三朝元老又身经百战 却为何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中国西汉名将,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赞美李广的诗句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出自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大大的赞美了李广的能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网络配图为什么要称李广为飞将军呢?飞将军一词是匈奴人给李广起的,因为匈奴人对李广是又敬又怕。

  • 揭秘汉武帝皇后孝武思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卫氏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在后位三十八年,最后以自杀落幕,死后草草下葬,无异寻常百姓,不见一丝生前尊崇。图片来源于网络卫子夫的死因其实集合了宫斗戏中的很多经典桥段:一、年老色衰恩宠不在皇帝的后宫说白了就是精品女人集中营,各色美女才女汇聚一堂,各种比啊斗啊,彼时汉武帝的身边围绕着李夫人、尹婕妤、邢夫

  • 揭秘:唐玄宗为何能容忍杨贵妃帮其他男人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到底有多漂亮?唐代最有名的三个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诗夸过她。李白的《清平调》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甫《哀江头》诗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 好基友魏征与唐太宗相爱相杀不离不弃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

  • 揭秘从贫民窟出来的朱元璋是不是个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朱元璋是暴君吗这个问题不能光看历史记载,历史记载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要看朱元璋带给百姓的东西,在来看朱元璋是暴君吗这个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许多人认为朱元璋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暴君,其实不然,大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于国家之事十分的勤奋,他关心百姓的穿衣温饱,最值得赞扬的就是朱元璋明察秋毫,对于那

  • 晚清第一疑案:光绪皇帝死因天迷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种说法:慈禧知道自己即将归西天,不愿意在她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帝。主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根据这种说法,光绪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

  • 司马炎的典故:“羊车望幸”“焚裘示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晋朝的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网络配图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