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同治皇后?原因是什么

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同治皇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3/12/10 16:15:09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同治皇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是一位很可悲的皇帝,他一生很短暂,所以也没有几个妃嫔。同治的妃嫔包括皇后在内只有五位。

在五位妃嫔中,同治皇帝最喜欢的就是皇后阿鲁特氏。虽然阿鲁特氏比同治皇帝大两岁,但是他皇后之间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错。

然而同治皇帝最喜欢的妻子,却也是慈禧太后最不喜欢的儿媳妇。尽管阿鲁特皇后样貌品行样样都不错,可是她终其一生也没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

当慈禧太后的儿媳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品性再好讨不得婆婆欢心,在慈禧太后的逼迫下,22岁就走完了一生。立后之争?

同治皇帝六岁开始登基,当时由于年龄过小,权利一直把控在慈禧太后以及慈安太后手中,也就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舍不得将手中的权利归还给同治皇帝,但随着同治的年龄一天一天的增长,这一天最终还是到来了。

同治17岁那一年,慈禧太后迫于外界的压力,只能为同治皇帝立皇后。这代表着同治皇帝已经成年,慈禧太后不得不将权利还给同治。

但是选择立谁为皇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慈禧太后看中了姿色更靓丽一些的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却选择了贤良淑德的阿鲁特氏。

同治在自己婚姻的选择上,违背了慈禧太后的意愿,他更加喜欢阿鲁特氏,于是慈禧太后将阿鲁特氏立为了皇后,将富察氏封为了慧妃。这也是太后与皇后之间矛盾的开始。婆媳纷争

帝后结婚以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很和睦,可以用恩恩爱爱来形容。但是慈禧太后一直不喜欢这位儿媳,甚至几次三番地用强势的手段介入皇帝皇后的感情生活。

尽管阿鲁特皇后品行、样貌各方面都是让人挑不出错处的,可是在慈禧太后眼里,阿鲁特氏就像是“狐媚”一般的存在。她总是找茬儿为难皇后,皇后总是遭到辱骂甚至殴打。

为了离间帝后之间的感情,慈禧太后总是把同治皇帝不喜欢的女人退给他。慈禧太后的频繁介入,给皇帝和皇后的婚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阿鲁特氏不太会讨好婆婆,性子过于正直,反而使婆媳关系更为恶化。同治皇帝19岁那一年去世了,没超过半年,阿鲁特也在慈禧太后的步步紧逼之下自尽了。

那么,阿鲁特皇后到底哪里做的不好才一直不被慈禧太后喜欢呢?性格不合

事实上,阿鲁特皇后的出身并不低,而且她的文学素养也很高。这一点从阿鲁特的家庭环境就可以看得出来。

阿鲁特的父亲是清朝以来的第一位蒙古族状元,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父亲有学问,阿鲁特的文化程度也不会低到那里去。

可是慈禧太后却偏偏不喜欢这种端庄贤惠的儿媳妇。她更喜欢慧妃,因为她觉得慧妃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

慧妃是什么样子的呢?她的性格刚好与阿鲁特相反,阿鲁特氏很端庄,慧妃爱玩闹;阿鲁特氏是大家闺秀,慧妃是风情万种;阿鲁特氏稳重,慧妃轻佻。

光是从性格上面,阿鲁特氏就输给了慧妃,这也注定了她这一生都没办法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东西两宫的较劲儿

同治皇帝时期有两位太后,东宫慈安太后,西宫慈禧太后。慈安太后是咸丰皇帝的正牌皇后;慈禧太后因为同治皇帝才能成为太后。

在地位上,慈禧太后其实不如慈安太后,所以慈禧太后一直都对自己的地位和出身耿耿于怀,她内心里也在和慈安太后较着劲呢。

慈安太后为人比较和善,每当皇后受到苛责的时候,慈安太后总会给予安慰和关怀,这也使得阿鲁特氏和慈安太后的关系更加亲近一些。

如果光是儿媳妇偏心慈安太后也就罢了,关键的是连同治皇帝也更喜欢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一直对自己的儿子很严格,加上她干预朝政、干预婚姻的行为更是将自己的儿子推了慈安太后。

因此,在这种复杂的皇家亲情关系中,慈禧太后更不会喜欢阿鲁特氏了。慈禧太后的自尊心阿鲁特氏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

意思是说,阿鲁特皇后是亲自从乾清门进入紫禁城的正统皇后。这句话本来是阐述事实,可这句话在慈禧太后听来就是嘲讽。

慈禧太后是秀女出身,在储秀宫内生下了同治皇帝,母凭子贵才能够成为一宫太后。阿鲁特说的话仿佛就是在讽刺慈禧,没走过乾清门,不是正统皇后。

从慈禧太后听到这句话之后,婆媳关系就彻底破碎了。最终在慈禧太后的逼迫下,阿鲁特氏选择了自尽,结束了在后宫中悲惨耻辱的生活。

阿鲁特皇后死后和同治皇帝葬在了一起,一群盗墓贼挖入了帝后的陵墓,掠夺金银财宝。可怜皇后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逃跑的时候都去了哪里 李自成最后为何会农民所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是怎么灭亡的,李自成最后的下落,李自成到底死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自成逃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自成逃跑时,都逃到过什么地方,为何最后确实被一农民给杀死?1644年的李自成,日子过得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了。他当初率领了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城,随着崇祯帝的自缢死亡,他便自立为帝。后来建立了新政权,不过很快因为他自己纵情声色,而且又粗心大意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皇上的鹦鹉 和珅的走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纪晓岚与和珅之间趣事,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出生在读书世家,代代都是读书人。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 屡试不第。曾祖父纪钰, 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祖父纪天申, 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

  • 揭秘:哪三件事一直搅得秦始皇心神不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发生的三件大事,秦始皇死前三大怪事,秦始皇时期干了哪些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之成绩,可见其雄才大略。在很多人看来,是历史选择了秦始皇,毕竟他的先辈已经为他打下统一六国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所向披靡,尽管权利很大,但是还是有秦始皇不能抗拒的力量使他害怕。据说,这三件事让秦始皇感到恐惧,那么这三件事到底是什么事?第一件事是;荧惑守心;天象。中国历

  • 他想来个三宫六院 结果有人和他说:你想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宫六院回复才有链接,三宫六院是哪三宫六院,三宫六院

    隋文帝杨坚是个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男人,历史也给了他机会,于是巧妙利用刘昉和老同学郑译的不轨之心,从人家孤儿寡母手里接掌了北周的兵权,借机取而代之,建立隋朝。咱们百姓眼里,做了皇帝,乃无法无天之人,生杀予夺,呼风唤雨,只有天下人怕他的份,天下绝无他怕的人。更何况,隋文帝杨坚还是个开国皇帝呢。偏偏,就有

  • 揭秘:一傻36年的人 却成了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善良会被说成傻,活了千万亿年的人玉帝,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有几位皇帝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流氓外交:宋太祖派文盲吓走南唐辩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慧辩才菩萨,辩才的意思,宋太祖历史简介

    南唐是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国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中国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例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网络配图可见南唐

  • 贪官养成记:他是开国功臣 为保命却不得不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能成功“黄袍加身”,离不开身后将士的功劳。但要说到其中功劳最为突出的,那就是后来得到“论翊戴功”的开国功臣们。宋朝《国史》中记载的翊戴功臣主要有: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

  • 五阿哥其实很呆萌?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永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晴格格的原型,五阿哥永琪真实死因,五阿哥永琪墓发掘记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皇子们就要排辈起名了。按要求,名字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还要统一偏旁,四爷雍正皇帝是“胤”字辈分,二个字是用“示”旁。乾隆之后是“永绵奕载”这四字排辈,道光皇帝钦定了“溥、毓、恒、启”四字的辈分。咸丰皇帝又钦定了“焘、屹、增、棋”这四个字。网络配图乾隆皇子,永字辈最为观众熟悉的

  • 汉武帝哥哥中山靖王刘胜墓葬中有哪些陪葬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汉武帝恨窦太后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王,在位时间为四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刘胜的父亲为汉景帝刘启,母亲为贾夫人,除此之外,刘胜还有一哥哥,名为刘彭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刘胜的评价,《汉书》有过相关记载:“胜为人乐

  • 这个皇帝居然暴饮暴食!三十一岁就暴病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暴食一天胖了三斤怎么办,暴饮暴食三天胖了四斤,绝食死去的中年人

    公元547年,高欢死在晋阳。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登基,就是北齐的文宣皇帝。最初高洋非常勤勉,处理朝政十分用心。几年之后,他的性格越来越暴躁,开始酗酒。醉酒之后的高洋无恶不作,形同禽兽,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杀人,二是残害妇人。网络配图有一次高洋醉酒,走进北宫,看见皇太后正坐在一只小榻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