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给他娘过六十大寿 各省督抚都是送的啥?

乾隆给他娘过六十大寿 各省督抚都是送的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4/2/2 13:06:36

乾隆是个“大孝子”,每逢皇太后钮祜禄氏(名儿是不是叫甄嬛不清楚,但姓儿一定是钮祜禄)生辰,弘历总是大操大办。逢“整寿”更是隆重。

《清史稿》乾隆十六年十一月,“皇太后圣寿,上率诸公大臣等行庆贺礼。”

钮祜禄氏年届花甲,四十出头的弘历,正值年富力强,经验老道,轰轰烈烈地为老娘过了一次生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都知道皇上特别的“孝顺”,早早地就着办了寿礼。

网络配图

“花多少钱,费多大事儿,有什么好在乎的,关键是得让皇上尽了天大的孝心”。

各省督抚还争相抢“头礼”,有些官员甚至派探子,暗中察访竞争对手准备寿礼的情况,三番五次地修改自己的计划。

进入十一月,各省、河道、盐道的寿礼、贺表,陆陆续续地送到了紫禁城。

从西华门到西安门,经新街口到西直门外的高粱桥,沿途灯结彩,锦缎结幄,色绢堆山,钖铂成海;五花八门的寿礼,开博览会似地陈列着。

山东运来的“寿桃”整整一间屋子那么大,足够100人吃上三天。

广东送的“翡翠亭”,高十米,宽七米,孔雀作“瓦”,精巧绝伦,真可谓巧夺天工。

网络配图

湖北献上的小“黄鹤楼”水晶打造,阳光下熠熠闪光,匠心独运。

浙江抬来一座“镜湖亭”,数千面镜子做墙壁,藻井上有镶嵌一面直径七米的大圆镜,一人入亭,瞬间化为千人。

另外,从十一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五日,各地官民,依次皇太后献“九九寿礼”。仅仅二十一日那天,太后就收到“金佛像、玉净瓶、古铜器、宫灯、古画、手抄佛经、玛瑙手串、紫檀念珠、如意等各“九样儿”。共八十一件珍宝。

中和韶乐奏起,慈宁宫内外陈设仪仗、鼓乐起。弘历恭恭敬敬地肃立在慈宁宫门外,在京的三品以上大员、外国使节、分别在长信门外、隆宗门外、和午门外站候。

皇太后在皇后、妃嫔们的簇拥下落座慈宁宫正殿。这时皇后率众姐妹退下。皇太后接受皇帝和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

网络配图

接着,皇后率“众姐妹”、公主、诸王福晋、诰命夫人等,行“六肃三跪二拜礼”。

司礼监,一般由领太子太师或太子太傅等头衔的内阁大学士出任,规格相当之高。这次的圣寿大典,拍马屁的人太多,内务府倒花多少钱,只掏了万两银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何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哪个画师如此大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朱元璋画像的画师,朱元璋画像真迹,朱元璋画像哪个是真的

    朱元璋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也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底层人士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对国家的一个统治。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可是为什么他流传下来的画像居然会如此的丑陋。网络配图在现在我们流传下来的那些皇帝的画像,要么是风度翩翩,要么就是威武不凡。可是唯独朱元璋流传下来的画像居然

  • 乾隆如何展示惊人的驭臣之术 防止官僚弄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帝王十大驭人术,拜见乾隆的英国使臣,帝王驭人之术制衡之术

    相对政治势力,防范权臣和朋党的难度更大。因为皇帝行政,离得开家人、亲戚和太监,却离不开大臣。乾隆年间,全国约有两万名文官,七万名武官。管理和操纵如此庞大的官员队伍,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都是绝大的难题。网络配图只有亲自坐到皇帝宝座上,你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男人为了这个位置不惜一切。坐在世界之巅的感觉是

  • 顺治皇帝以“无能”为由废除皇后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顺治时期,顺治皇帝的皇后和贵妃

    顺治帝亲政后,尽管岁数还不算大,但在朝臣的辅佐下,其政绩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兴利除弊。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有关他治理国家的部分并不占主导,更多的还是他个人生活的记录。顺治帝的家庭生活并不是甜蜜和谐的。当时,顺治帝虽然只有14岁,但却过早地走入了男女两性世界,那时

  • 三国中的武将都浑身是胆?他的存在诠释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如赵云,关羽,吕布等威风凛凛,勇冠三军的大将,而有些武将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这些大将们如何勇冠三军而存在的。夏侯杰,字麒麟,曹操的部将,曹操征战时常常带在身边。夏侯杰乃西汉夏侯婴后代,自幼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弓马娴熟,能斗万余人,不伤毫发。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黄正甫本《三国志传

  • 朱元璋祖训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之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

  • 史上最痴情皇帝 心甘情愿为老婆戴绿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武三思被杀后,韦皇后并不甘心寂寞,又分别以治病为名,与通医术的散骑常侍马秦客私通;以调膳为名,与善烹调的光禄少卿杨均淫乱;以骑马为名,与善骑术的国子祭酒叶静能勾勾搭搭。后宫淫秽,丑声在外。唐中宗李显,又名哲,唐朝第四代皇帝。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所生四子之第三子。他曾两度称帝,却懦弱无能;他一

  • 自古是藩王跪皇帝 可这位皇帝偏偏还得跪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绝对是老大中的老大,万人之上,苍天之下。无论是臣子还是庶民,只要见了皇帝,都得行跪拜大礼,就算是皇帝的亲叔叔,一般情况下也不例外,即使是有例外,那也得是皇帝亲自下旨意准许才行的。可是历史上却偏偏有个皇帝,平时在大殿里接受藩王们的跪拜,可是一到了后宫,自己就很勤快的反过

  • 他是清朝宰相 竟然因为考试作弊被皇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代以前,科场舞弊最多是革职、流放,所以赵翼感叹道:“纳贿舞弊,仅至窜谪,科场之例,亦太弛纵矣!”从清代开始刑罚更重了,清朝首开“科场作弊者死”的先例,自此以后作弊的人少了,因为刑罚太重了,没人敢冒这个险了。《清史稿》对清代重罚科场作弊者做出了正面评价“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整个清代将近三

  • 为什么吕布自己英勇盖世 却总是不受待见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曾是吕布的义父,经不住人唆使,吕布眼也不眨地就把义父脑袋割下来邀功了。杀了董卓,吕布才发现事情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拍马扭头跑到南阳,投靠了袁术。袁术是个小心眼,又吝啬得不成,加上了解吕布的习性,很不待见他。吕布一气之下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率人马渡黄河又跑到山西张杨这儿来了。网络配图张杨毕竟

  • 他是乾隆的小伙伴 却因一句话遭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乾隆朝的宠臣,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和珅。其实在和珅之前,有位大臣获得过不亚于和珅的器重和恩宠。他就是钮祜禄·讷亲。讷亲出生显赫,他的曾祖父是开国大臣额亦都,爷爷是康熙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姑母是康熙的皇后。可谓是成色十足的官n代。在乾隆还是皇孙弘历的时候,讷亲就是他的伴读,二人关系处的不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