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89 更新时间:2024/1/19 20:14:22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诰简介

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大诰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内容概述

《大诰》所列罪案,诽谤皇帝、结党乱政、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抗粮、抗差、抗租约占百分之八十,这类罪过主要有官吏玩忽职守、滥设吏卒、贪赃受贿、科敛害民侵吞钱粮、逃避粮差等。惩处贪污的罪案占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细目中有郭桓案;酷敛百姓,贪污税粮案;放卖官差,私役丁夫案;妄取扰民,私吞商税案;谎报灾情,侵没赈济案;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贪赃受贿案。这类罪犯皆处以重刑。

起解官物,卖富差贫者,族诛;贪赃纳贿、说事过钱者,凌迟处死;盗卖仓粮者,墨面文身,挑筋去膝盖,仍留本仓守支;驿丞科敛驿夫,断趾枷令驿前。有的贪污罪株连甚广,如郭桓案系死者达数万人。

次于官吏贪污罪案的是惩治侵吞钱粮和豪右逃避粮差的罪案。如粮长交结官吏、团局造册、虚出实收、就仓盗卖、巧立名色、妄起科征,飞洒粮差、接受赃私、包揽词讼、吊打细民,豪强劣绅买嘱官吏、诡寄田粮、洒派包荒、揽纳私吞、脱逃夫役、贪污赈济、说事过钱、起灭词讼等。对这类罪案的处理也较重,如洒派粮差,诡寄田粮者全家迁发化外,洒派诡寄之田赏给被害之民;揽纳粮物,隐匿入己,虚买实收者,处死,籍没其家;说事过钱者,处死。

《大诰》所列凌迟、枭首、族诛者成百上千,弃市以下万数。所诛杀者以贪官污吏,害民豪强为主。惩形律极严酷,超出《大明律》的量刑标准,许多遭族诛、凌迟、枭首者多属寻常过犯。从《大诰》中可知,明初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古所未有之刑;又有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株连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科,则为前代所未有。

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家有《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学校课士和科举策试也以《大诰》为题。据说其时各地讲读《大诰》的师生来京朝见者达十九万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重典治吏?有何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实行什么制度,明朝重典治吏的举措,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重典治吏的故事。朱元璋是峻刑模式的最积极实践者,明纲常的同时,重法度,严吏治。他声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后人简称“乱世用重典”。明初社会问题严重,朱元璋“宽”、“猛”并用,采取软硬两手

  • 汉宣帝时期西汉最为鼎盛 汉宣帝名气为何那么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元帝是东汉还是西汉,汉宣帝是西汉还是东汉,汉宣帝上一个皇帝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

  • 石文炳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泰川结局,王宝强阿炳结局,李北方最后的结局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可能是因为清朝和现代史更加的接进,所以清朝流传的历史更加的清楚,也让后世人对于清朝的研究更加的深入。清朝入关,和当初的元朝入关是不一样的。清朝一直想实现满蒙汉一体,而元朝却更多的是开疆拓土,从不曾想融入

  •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斗为什么不杀诸葛亮,刘备抛弃过妻子儿女吗,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后来结果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后,下场如何?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一段最广为人知的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在那个时期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无数快意恩仇的英雄豪杰,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悲惨

  • 凌操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是在谁在位时被废帝,凌统武力什么水平,孙坚武力值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策在江东开辟基业的过程中,有个将领不但一直是孙策的先锋,而且每次打仗都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正是他的不怕死,让孙策的军队打了很多胜仗,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这位将军就是凌操。那么,这位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将军,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 张郃和司马懿有多次冲突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是司马光的什么人,司马光和司马懿什么关系,张郃和司马懿的关系

    还不了解:张郃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郃阵亡是司马懿的指挥失误?不,这一切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在诸葛亮时代,张郃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成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在诸葛亮发动的前四次北伐中,他多次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末期,他

  • 三国时期诸葛瑾的一生有何作为?大将军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三国时期卫将军,大将军一生转战沙场为国家立下

    三国时代有一段佳话,说南阳有三葛,蜀汉得其龙、东吴得其虎、曹魏得其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

  • 诸葛亮人生中使用过五次火攻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兵于心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烧的三把火,火烧连营与诸葛亮有关吗,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

    对诸葛亮火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五次使用火攻,为何独独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事实上,诸葛亮一生,共使用了五次火攻!他之所以只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五次使用火攻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前,基本只负责搞内政,不负责带

  • 刘备带兵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刘备伐吴真正目的,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会赢吗

    对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为汉中大捷不久之后,关羽就兵败被杀,

  • 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如何排名的?首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东吴武将排名,五虎上将武力排名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合为一传,并且在最后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来人们把他们五人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关于谁是五子良将之首,历来争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