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 戚夫人为何没有中途失血过多而死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 戚夫人为何没有中途失血过多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4/1/17 7:32: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为何并未失血过多而死?

正所谓,成大事者,心一定要狠,这个“狠”不仅仅只为夺权力而不择手段,更是指做事要果断,不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其中就包括汉代的吕后。

只要一提到吕后,人们脑海中立马就会浮现出“人彘”二字。人彘是一种酷刑,会将人的手掌与脚掌剁掉 ,挖出眼睛,手段极其残忍。

但是在这种酷刑下,戚夫人竟没有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又是为何呢?

刘邦的宠妾——戚夫人

秦末,群雄逐鹿,以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势力为主,两军相争,必有一败。

最终,汉王刘邦取得了胜利,结束了天下大乱的局势。而在争权过程中,汉王刘邦就认识了戚夫人,甚是宠爱。

根据史料记载,戚夫人并不是一个普通百姓出身,她的父亲戚鳃本是秦朝将领。

面对庞大的汉军,秦将戚鳃选择投降,然后将自己的女儿戚夫人献给了刘邦。

当时的戚夫人正当豆蔻年华,长相出众,且善舞,是个名副其实的美人。

而那时的刘邦身边并未妃嫔,就连自己的元配吕雉都远在老家,所以戚夫人的出现让刘邦很是欢喜,于是,他将戚夫人带入军中,宠爱了十余年。

作为一介女流之辈,手无缚鸡之力的戚夫人跟随刘邦打仗,经历了多次的出生入死,从不抱怨。

正因为如此,当上皇帝后的刘邦对她的宠爱是有增无减的。

但是,久经沙场的刘邦忽略了一点,女人之间的战争更加残酷,他的后宫从来没有平静过。

当在老家受尽磨难的吕雉终于等到自己丈夫刘邦登上皇帝的消息时,她立马就带着一双儿女去找刘邦。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那时丈夫的旁边站着一位貌美如花的戚夫人,吕雉的心瞬间就凉了半截。

在吕雉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刘邦时,刘邦还有个非婚生下的儿子刘肥,站在吕雉的立场来看,这桩婚姻看似十分委屈。

但婚后的吕雉十分贤惠,不仅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还用心照顾家庭。

在刘邦外出打仗的日子里,吕雉独自在老家照顾着子女和公婆。甚至在刘邦战败的时候,吕雉和两个孩子都被楚军俘虏,受尽了牢狱之苦。

对于这些,吕雉都没有任何怨言。然而,在看到戚夫人的那一刻,吕雉内心的委屈全部爆发,即便那时的她已经贵为皇后。

吕雉为何要害戚夫人?

在母凭子贵的古代,为刘邦生下儿子刘如意的戚夫人更是洋洋得意起来。

她仗着刘邦宠爱自己,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甚至对太子之位有了觊觎之心。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刘邦与吕雉的儿子刘盈被册封为太子。

但不知是刘邦与儿子刘盈多年未在一起生活,还是刘盈的性格软弱,总之,刘邦不是十分喜欢刘盈这个儿子。

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方面都与刘邦十分相似,因此刘邦十分疼爱他。

看到皇帝如此疼爱自己的儿子,戚夫人也不甘心只做妃嫔,她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她想让儿子登上太子之位。

这样一来,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皇后的宝座。

为此,戚夫人屡次在刘邦面前谈论此事,吹枕边风。

而已经年迈的刘邦居然也萌生了换太子的心思,尤其是当他病重的时候,他就更加想更换太子。

甚至曾当着众大臣的面,刘邦公开说出此事,只是遭到了臣子们的反对,此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很快,改储风波就在后宫中传开,吕雉这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她必须为了儿子和自己奋力一争。

历经坎坷的吕雉早已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妇人,为了生存,她曾吞下了所有的委屈,而当她有了权力的时候,她便不会再惧怕任何人。

“人彘”不会因失血过多死亡的真正原因

为了帮刘盈坐稳太子之位,吕雉找到张良商量对策,最终请来商山四皓,这才打消了刘邦想换太子的念头。

经历这次的改储风波后,吕雉对戚夫人不再是厌恶这么简单,而是对她怀恨在心。

从这事可以看出,当时的吕雉已经在朝廷中有了自己的力量,连张良都选择为她办事。

而反观戚夫人,除了有皇帝的宠爱,再无任何势力。再加上当时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戚夫人竟想“废长立幼”,这无疑是在与整个汉朝作对。

作为后宫妃嫔,戚夫人不该干涉朝政,这是犯了大忌。

因此,当时肆意妄为的戚夫人树敌众多,其中最憎恨她的就是吕后。

对吕后来说,戚夫人抢走了自己的丈夫,还差点毁掉了儿子的前途,千刀万剐都不为过。所以,戚夫人才会落得那样的悲惨结局。

因此,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吕雉将自己对戚夫人的所有不满都藏在心中。

等刘邦去世后,戚夫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吕后先是将戚夫人囚禁起来,让她整日舂米,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

而为了永绝后患,吕后设计杀害了赵隐王刘如意,之后就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剃光她的头发,把她做成人彘,放在猪圈内苟活。

曾经的美人被摧残成这样,由此可见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意有多深。

但是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为了不让戚夫人因失血过多而亡,吕后特意命人每天熬制药材为其续命,只为长久地折磨她。

也正是因为此事,吕雉才被后人认为是狠毒的女人,或许当时的她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手段太过残忍,连汉惠帝刘盈都直呼:“母亲为何如此残暴?”

从此,汉惠帝荒芜朝政,朝中大小事务都由吕太后做主,行使着皇帝的权力。

吕后得到了自己梦想中的权力,但她也失去了对儿子的信任。

如果吕后当初能放过戚夫人和刘如意,或许她和儿子的关系也不会变得如此糟糕。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在那种险象环生的境地,吕后要是走错一步,那就将满盘皆输。

而戚夫人的悲剧,并不单单是她的狂妄自大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刘邦造成的。

如果没有刘邦的纵容,戚夫人是不敢有改储之心的,但历史的真相早已随风飘逝,我们也只能感叹一下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的白话文圣旨,朱元璋推翻的是哪个皇帝,朱元璋皇明祖训

    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大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诰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

  • 历史上朱元璋为什么要重典治吏?有何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实行什么制度,明朝重典治吏的举措,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重典治吏的故事。朱元璋是峻刑模式的最积极实践者,明纲常的同时,重法度,严吏治。他声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后人简称“乱世用重典”。明初社会问题严重,朱元璋“宽”、“猛”并用,采取软硬两手

  • 汉宣帝时期西汉最为鼎盛 汉宣帝名气为何那么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元帝是东汉还是西汉,汉宣帝是西汉还是东汉,汉宣帝上一个皇帝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开创了西汉最鼎盛的时代,为何名气却很低?17岁登上帝位,铲除权臣霍氏家族,让境外强敌基本消失,开创西汉最后的盛世只用了短短二十五年,此人便是西汉功勋仅次于汉武帝的汉宣帝刘病已。汉武帝的一生开局配置极高,也就

  • 石文炳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石泰川结局,王宝强阿炳结局,李北方最后的结局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可能是因为清朝和现代史更加的接进,所以清朝流传的历史更加的清楚,也让后世人对于清朝的研究更加的深入。清朝入关,和当初的元朝入关是不一样的。清朝一直想实现满蒙汉一体,而元朝却更多的是开疆拓土,从不曾想融入

  •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斗为什么不杀诸葛亮,刘备抛弃过妻子儿女吗,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后来结果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后,下场如何?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一段最广为人知的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在那个时期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无数快意恩仇的英雄豪杰,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悲惨

  • 凌操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魏是在谁在位时被废帝,凌统武力什么水平,孙坚武力值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策在江东开辟基业的过程中,有个将领不但一直是孙策的先锋,而且每次打仗都亲冒矢石,冲在最前面。正是他的不怕死,让孙策的军队打了很多胜仗,在江东打下了一片天地。这位将军就是凌操。那么,这位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将军,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 张郃和司马懿有多次冲突 张郃的死和司马懿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是司马光的什么人,司马光和司马懿什么关系,张郃和司马懿的关系

    还不了解:张郃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郃阵亡是司马懿的指挥失误?不,这一切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在诸葛亮时代,张郃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成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在诸葛亮发动的前四次北伐中,他多次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末期,他

  • 三国时期诸葛瑾的一生有何作为?大将军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三国时期卫将军,大将军一生转战沙场为国家立下

    三国时代有一段佳话,说南阳有三葛,蜀汉得其龙、东吴得其虎、曹魏得其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荆州牧,这毫无疑问是吴国第一重臣。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因为纵观诸葛瑾领

  • 诸葛亮人生中使用过五次火攻 诸葛亮为何对火烧藤甲兵于心不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烧的三把火,火烧连营与诸葛亮有关吗,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故事

    对诸葛亮火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一生五次使用火攻,为何独独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事实上,诸葛亮一生,共使用了五次火攻!他之所以只对火烧藤甲兵一事于心不忍,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五次使用火攻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前,基本只负责搞内政,不负责带

  • 刘备带兵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刘备伐吴真正目的,刘备伐吴带上诸葛亮会赢吗

    对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为汉中大捷不久之后,关羽就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