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当初都对老八老九下手了 雍正为何会放过老十

雍正当初都对老八老九下手了 雍正为何会放过老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47 更新时间:2023/12/28 10:03:59

还不知道:雍正和老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阿哥、九阿哥被雍正清算,十阿哥为逃过一劫?

无论是哪一朝还是哪一代,让皇帝最头痛的事情,往往就是国家的传承问题。皇帝后宫有3000佳丽、三宫六院72妃,只要生了儿子就有参与夺嫡的权利。

如何在各方角逐中,选出一个正确的领导人,就成为了皇帝费尽心机的事情。皇子们自然生来就高人一等,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者就更加的多了。

往往在这种时候,朝中大臣也会分为很多派,每一派对应一个继承人,彼此之间相互攻击。只要皇帝的太子之位一日不定,皇子之间的争夺就会一日不停,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

说起历史上比较知名的,那就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这场夺嫡最终以四阿哥胜利结束,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九子夺嫡后的下场

首先,康熙皇帝的子嗣虽多,但只有九个皇子是重点参与夺嫡之争的,而在这九个皇子里必须得提两个人,大阿哥和二阿哥。老大是庶长子,老二是嫡长子,按理来说太子必将在这二人之中诞生。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最后竟然无一人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老大比较让人叹息,属于那种吃力不讨好的类型,最后还因为谋害太子而被监禁起来。

而老二的嫡长子身份则为他提供了便利,只可惜此人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两立两废、最终也被囚禁。八皇子因种种原因被康熙讨厌,十四阿哥因身处边疆没有优势,雍正则顺利登上了皇位。

相比于大阿哥、前太子的情况,雍正皇帝登基后,其余的几位阿哥结局也大致相当,几乎全都是在囚禁之中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岁月。

活得最久的是14阿哥,硬是活到了乾隆20年,而说起这九个人里最惨的,那就得说是八阿哥和九阿哥。八阿哥曾经是竞争皇位最大的对手,只可惜,后来因为利用张明德相面。

他想让康熙立自己为储的事情暴露,导致形象大损失去了继承大统的可能,最终在囚禁中去世。九阿哥比起他来说更惨,甚至名字都被改为满语中猪的称呼,在这种杀人诛心之下,雍正登基四年之后就死于囚禁之中。

说起来,这些皇子里最幸运的应该是十阿哥,其他的大多死在了囚禁期间,唯独他在乾隆二年的时候被释放,在人生最后的四年里,享受了难得的自由。

那么,为何八、九阿哥如此惨,而十阿哥最终能逃过一劫?其实,这里面的原因说简单也很简单,说难也比较难,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十阿哥的势力

说起九子夺嫡,因为当年的电视剧《雍正朝》被大家熟知,所以很多人对此有所了解。可是,与电视剧不一样的是,十阿哥在历史上的形象却与影视剧中大相径庭。

历史上的十阿哥十分厚道以及聪明,否则也不能成为失败者中唯一善终的存在。而除了个人头脑之外,老十还有十分雄厚的背后势力,这才是他立足的根本。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各种妃嫔都是母凭子贵,这才让无数进入后宫的女子有了生皇子的动力。不过,寻常女子进入皇宫之中,即便是被皇帝临幸,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最下等层次的主子。

古代最讲究强强联合,由此能够做到贵妃和皇后的人,背后往往都代表了一支十分显赫的势力。十分幸运的,十阿哥就是贵妃所生,而他母亲背后的势力就是辅政大臣之一。

如果往上追溯的话,十阿哥的祖辈可以追溯到额宜都,此人曾经跟随努尔哈赤,在后金时期就是五大臣之一。到了他这一代,整个家族已经在清朝朝堂之中遍地开花,可以说清朝很大一部分官职都掌握在这个家族手里。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从这里就能解释为何雍正让十阿哥逃过一劫。若是雍正对十阿哥下手,肯定会引起朝堂中的人心思变,甚至于说被十阿哥身后的家族理解为一个宣战的信号,认为雍正要对付这个家族。

若是以此引来朝堂内部的权利分裂,最终雍正与大臣直接对峙,无论谁输谁赢对于大清都是损失,这是雍正不敢面对的。所以说,雍正之所以放过他,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受到了束缚不敢为之。

威胁力不足

当然,十阿哥能得善终,其实还得说回十阿哥本身。他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个人实力与个人魅力却并不出众,原因就在于富有的家族一方面是福,一方面也是祸。

十阿哥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了他从小就没有培养出什么出众的本事,要知道他从小就得到当世大儒的培养,但因为家人的骄纵让他最终没有成才。

夺嫡的事情,关于所有参与人的权利地位,那么在这种前提之下以十阿哥的低微才能,谁敢给他支持?志大才疏者终归是会被人放弃的。

总的来说,在雍正眼中,此人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对于这种可有可无的人物,自然也就不用像其他皇子那样苛责。众多皇子中,八阿哥这一支几乎是所有党派里实力最强的。

由此,在康熙废太后后,朝中的众多人员都康熙推举八阿哥。但成也百官败也百官,由于康熙并未考虑八阿哥,众多像皇帝推荐的官员党羽都成为了皇帝的眼中钉。

就因为这个,八爷党没少受到康熙的打压,甚至八阿哥本身也不受康熙喜欢。康熙47年的时候八阿哥获罪,此事波及了老九和老十四,唯独老十独善其身。

经此一事之后老十逐渐与老八集团脱离,退出了核心人物圈子。到了后来,八阿哥甚至与皇帝的父子之情彻底决裂,但即便如此,他在朝中依旧有很高的威信。

换句话来说,若非康熙的刻意打压,坐天下的很可能就是八阿哥。面对拥有如此权利人脉的老八,雍正即位之后如何能够不下死手,而作为权力核心的老九,由此受到疯狂清算也在合理之中。

老十虽说名义上是老八集团的人,但是他一无什么亮眼的所作所为,二来又不是核心人物,由此才得宽大处理。说到这里,结局也能让人了解。

老十是所有八阿哥集团之中,第一个被革除拘禁的皇子,相比较其老八老九凄惨的下场,雍正对他还是温柔了不少,只是抓了起来,囚禁了十几年。

他没有受到过虐待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只不过比起万人瞩目的辉煌前半生,如此结局倒是显得有些凄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亡,明朝灭亡前一年诡异之事,魏忠贤死大明灭

    对明朝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会远离灭亡?自古以来,朝中的权力制衡都是一种常态,但是这种常态一旦打破意味着什么?一个天平不平衡了就是一上一下,好的会很好,但是坏的将一败涂地!而大明朝则是“一败涂地”的表现!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会远离灭亡吗

  • 三国时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前都参加过哪些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赤壁之战刘备在哪里,赤壁之战属于三国时期吗,刘备赤壁之战有多少兵

    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决定汉末三分天下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陆逊在夷陵之战前,曾这样分析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备的军旅生涯中,败多胜少。确实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打不过的败仗真的不在少数刘备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

  • 朱元璋不考虑将皇位传给朱棣谁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到底想把皇位传给谁,朱元璋为什么不让朱棣继位,朱棣当了几年皇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的儿子中,性格和做派最像朱元璋的无疑就是朱棣。一般来说,皇帝都喜欢把和自己的性格做派相似的儿子立为继承人,他会觉得立这样的儿子为继承人,能够更好地治理江山,保持江山的稳定。比如刘邦就想把刘如意立为继承人,因为刘邦觉得

  • 历史上朱高煦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煦之叛,朱高煦叛乱为什么失败,胡善祥被朱高煦

    朱高煦,明朝皇族、明成祖次子,徐皇后所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高煦是死得非常悲惨的,他是被侄儿明宣宗倒扣在一口铜缸之下。接着明宣宗在铜缸周围堆满了木炭,点上火,把他活活烤死。可以看出,明宣宗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精神是出现了崩溃的,否则他也不会做

  • 三国时期法正与郭嘉都是谋士,他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荀彧和郭嘉谁强,郭嘉是谁,张角法正郭嘉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庞统、法正的传中最后总结到“正其程、郭之俦俪邪?”这句话是说,法正与曹魏的程昱、郭嘉非常类似,其实在我看来,法正之于刘备,正如郭嘉之于曹操,他们两人有四大相似之处。一、与主公一见钟情,君臣相得先说郭嘉,郭嘉一开始投奔

  • 于頔:唐朝时期宰相,虽有政绩,然益横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政绩有什么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

    于頔(dí)(?-818年), 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七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頔出身河南于氏,始以门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建中四年以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充入蕃计会使。历长安令、驾部郎中。贞元七年出为湖州

  •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十大宰相,黑衣宰相,唐朝三大书法家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曾奉命出使南诏

  • 后世对杜黄裳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名人对苏轼的评价,世说新语中嵇康故事,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

  • 杜黄裳:唐朝时期宰相,极力主战,主张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宰相列表,宰相制度的弊端,宰相制度存废的看法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

  • 韦执谊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韦执谊之墓,宰相韦执谊为徙它曹,有关毛遂的成语故事

    韦执谊(764-812年 ),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 ,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右拾遗。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与唐顺宗宠臣王叔文交好。永贞元年(805年),拜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