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丁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与曹氏有何联系

三国时期丁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与曹氏有何联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74 更新时间:2023/12/8 8:40:54

三国时期,自黄巾起义,群雄涿鹿,战乱不断,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曹操的原配夫人是丁夫人,后来因为曹昂死在了讨伐张绣战争中,丁夫人怨恨曹操,于是后来两人离了婚,这才有了曹丕、曹植母亲卞夫人成为正室。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曹嵩)夫人丁氏曰太王后。"这说明,曹嵩、曹操父子都娶得丁氏女。

曹嵩、曹操父子都娶丁氏女为妻

我们都知道曹操和夏侯家关系非常亲近,《三国志》当中专门有一篇《诸夏侯曹传》,将各个曹氏和夏侯氏的子弟合列一传,可以说是曹操集团创业初期的中坚力量。曹操信任、重用曹氏和夏侯氏子弟的原因也很简单,以血缘、姻亲、地域为联系的更加稳固。从曹操父子都娶丁氏女为妻来看,曹家和丁家关系也是非常亲密。

曹氏在沛国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名士曹节、大宦官曹腾、位列三公之位的曹嵩、再到曹操,无论是财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很丰厚。古代通婚讲究门当户对,两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家族通婚,更有利于两个家族的发展。由此可见沛国丁氏至少在地方上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比如史书中记载丁冲的同族人丁宫,曾经做到三公的高官。丁宫,字元雄。东汉末年大臣,沛国人。历任交州刺史、光禄勋、司空、司徒、尚书。曹操的父亲曹嵩曾担任太尉,和丁宫是同时期的高官,所以两大沛国家族联姻,非常正常。

活跃在曹氏身边的丁家人

丁氏与曹氏有长期的姻亲关系,当然在曹操集团创业初期也占据不低的地位,有着活跃的表现,就像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一般。翻看史书中,有相关记载的丁氏子弟有丁斐、丁谧、丁冲、丁仪、丁廙等人,数量并不算少,对历史发展的走向也起到比较大的影响。

这其中丁斐、丁谧是父子关系。永汉元年(189)十二月,曹操到陈留招兵买马,丁斐前来投奔,曹操因为丁斐是同乡人,特别宽容爱护他。丁斐特别贪财,多次触犯法律,许多人向曹操请求治丁斐的罪,但曹操事后马上就原谅宽恕了他。

建安元年(196),曹操向西迎回天子到许都,丁斐被任命担任典军校尉(汉灵帝朝曹操的职位),统领总管皇宫内外的兵马,他每次向曹操提的建议,曹操大多都会听从。丁斐在曹操征马超的时候还救过曹操的命,所以在那之后曹操更加器重丁斐,完全不在意他贪财的毛病,认为丁斐就如同自己养的狗一样,虽然贪吃,但很忠心。

丁斐之子丁谧,是曹爽的亲信之一,与何晏、邓飏一同被称为台中三狗。架空司马懿、囚禁郭太后的计谋皆出自丁谧之手,因此司马懿对丁谧十分痛恨。高平陵政变后,丁谧、邓飏、李胜等曹爽死党先后被捕,不久,被指控与曹爽同谋而被处死,夷灭三族。

丁仪、丁廙兄弟

丁冲和两个儿子丁仪、丁廙,也是曹魏阵营中的重要人物。丁冲的相关记载不多,在曹操起兵以前,丁冲已经是东汉朝廷的官员了,曹操为是否迎献帝而征询谋士意见时,丁冲也给曹操来信说:“您平时常常表露出匡济天下、辅佐皇帝的志向,现在到了实现志向的时候了。”

丁冲的两个儿子,丁仪、丁廙(yi)更加出名,因为他俩参与到了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中。建安中期,丁仪与曹操的长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约(可见两家关系亲近),但曹丕却以丁仪有眼病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结果丁仪不能娶公主为妻。

丁仪、丁廙兄弟算是士族公子哥,兄弟二人博学多才,和同样博学的曹植自小交好。再加上曹丕让丁仪没能娶成公主,所以在夺嫡之争中丁仪、丁廙兄弟站在了曹植一边。曹丕自立为帝之后,丁仪、丁廙兄弟被满门抄斩。

作为曹操的妻族的丁家,本应该如夏侯家一样,活跃在三国舞台。但翻看史书,却发现丁家的相关记载寥寥无几,似乎丁家被刻意地淡化了。其实很简单,一是因为丁夫人和曹操离了婚;二是因为丁家后人支持曹植;最后一个丁谧,还和司马懿对着干,所以只有灭族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荀彧对东汉王朝忠心耿耿 荀彧为什么还要跟着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忠心耿耿的意思是,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荀彧为什么是汉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荀彧明明对汉朝忠心,却为何要跟着曹操混?说起谋士荀彧,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出身名门望族的他,身怀“王佐之才”,因世沐国恩,所以对东汉王朝忠心耿耿。荀彧早年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后来弃官回乡,后来投奔曹操。▲荀彧

  •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彧是真的忠于汉室吗,荀彧和诸葛亮交过手吗,荀彧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对曹操和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

  • 李绛任相期间有哪些作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琐记中不曾提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他和队友相看两厌,李绛劝谏翻译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

  •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后面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策的死和孙权有关系吗,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要问,孙策对孙权的评价

    还不知道:孙权和孙策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临死前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在整个《三国演义》的故事当中,曹魏和蜀汉存在感是非常高的。相比之下,似乎吴国的存在感就不是很高了。读者们对于这本书中三位国君的解读中,刘备和曹操的讨论度一

  • 李绛: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任职勤勉,屡有匡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被称为宰相之杰的是,李贽的离经叛道,被称为宰相之杰的政治家是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权德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非子对后世的影响,权德舆玉台体,齐桓晋文之事人物分析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德舆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驰名,曾受地方节度使杜佑、裴胄的征辟。唐德宗听闻其才学,特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

  • 权德舆:唐朝宰相、文学家,知制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显谟阁直学士,知制诰,五朝名臣言行录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德舆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驰名,曾受地方节度使杜佑、裴胄的征辟。唐德宗听闻其才学,特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子和曾国藩的关系,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后世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唐朝唐宪宗时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谥

  • 历史上吕布有何战绩能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在三国里的排名,历史上真正吕布,历史上项羽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二十四猛将排行榜,只要吕布排第一,底下随便排。纵观吕布一生,除了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外,只杀死过几位并不出名、武艺一般的武将,从未杀死过一流名将。那么,吕布为什么还能排名第一呢?重要原因是什

  • 乾隆一定要杀曾静和张照是为何?为何不遵照雍正的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为什么信任张廷玉,雍正不杀曾静,乾隆从不提雍正

    康熙、雍正、乾隆,作为清朝历史上存在感最强的三位帝王,共同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近年来很多人说“康乾盛世”其实是“康雍乾盛世”,要没有雍正皇帝励精图治逆转乾坤,清朝到了乾隆朝就会崩盘;还有人说乾隆年间只是虚假的繁荣,弘历就是清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