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孙权为何要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孙权为何要向刘备求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13 3:27:51

建安24年,关羽北伐被吕蒙偷袭荆州,随后本人被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刘备兵败夷陵,按照演义小说的描述,是七百里连营被一把火烧掉,七十多万人马损失殆尽,老将黄忠也被马忠一箭射中而重伤不治。

看到这个描述,可能有读者要笑了:当时三国兵力都加起来,可能也没有七十万,黄忠早在夷陵之战前两年就已经辞世,连刘备称帝都没赶上,又怎么会在蜀汉章武二年被马忠射死?

虽然没有七十万大军,也没损失五虎战将,但是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损失确实不小,阵亡和被俘人员少则一万多则三万,黄权无奈降魏,至少有四员大将战死疆场,另外还损失了一位可能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高官——那个人不但是刘备的得力助手,还是诸葛亮的结拜兄弟。

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水陆并进对东吴发动了大举进攻,孙权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很快就摸清了刘备的兵力并向曹丕求救:“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当年的曹丕就像白头鹰忽悠小乌鸦一样拱火架秧子:“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曹丕引经据典撺掇孙权跟刘备这对大舅哥妹夫死磕,却一个兵一粒粮都不出,反而厉兵秣马,准备在吴蜀战争见分晓的时候灭掉那个胜利者。

曹丕包藏祸心撺掇别人打架,他在双方都气喘吁吁的时候亮出了刀子:“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要是不是迫于曹丕的军事压力,孙权也不可能再次向驻守白帝城的刘备求和,正在拉肚子的刘备借坡下驴:“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能够让胜利者孙权主动求和,说明刘备的损失虽然不小,但还没有伤筋动骨一蹶不振,如果他跟曹丕两面夹击,孙权还真受不了。

刘备之所以忍气吞声答应了孙权的求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损失还没有补齐,如果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都在,法正和庞统活着一个,刘备肯定会玩儿一把“趁你病要你命”,那时候孙权偷荆州,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备要在汉中留下足够的力量防备曹丕偷袭,还要留下足够的人手弹压蠢蠢欲动的蜀中门阀,所以孙权侦查得到的情报是准确的:刘备也就是四万人外加两三千匹马,这两三千匹马并不等于同样数量的骑兵,也许还有运输队也用了一些马匹。

刘备只有四万兵力,领兵大将也被陆逊侦查得清清楚楚:“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从冯习到傅肜,这七人都是都督、先锋官级别的将领,关兴张苞有没有参加夷陵之战,史料根本就没有提起。

夷陵之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就是在“别督”中排在第三位的廖淳,提起廖淳,可能很多人印象不深,但是提起他的另外一个名字,那就如雷贯耳了——他可能是汉末三国年间驰骋疆场时间最长的名将:“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廖化是逃回西川的路上遇到了刘备远征军,刘备见了廖化很高兴,让他以宜都太守的身份独领一军(为别督)。

战时的都督是个临时工,夷陵之战结束后,廖化转正为广武都督、丞相参军、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直到蜀汉灭亡,廖化才在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蜀汉这七位高级将领,在后面的史料中又出现的,还有原张飞副手、伐吴先锋吴班,这个人算起来也是国舅,他在夷陵战败后一路高升,在刘禅继位后不久就升任骠骑将军、假节、绵阳侯。

吴班在哪年辞世,史料没有记载,他的战友辅匡跟随刘备撤退后,一直活到蜀汉将亡。元熙元年 (公元238年)辅匡去世的时候,已经由镇南将军晋升右将军、中乡侯。

将军赵融在夷陵之战后再无史料提及,但却绝不是在此战中阵亡,因为像赵融那样都督级别的战将如果被东吴擒斩,那是一定要写在功劳簿上的,而东吴的功劳簿上,只记载了斩杀蜀汉三员大将:“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杜路和刘宁投降了,黄权也投降了,刘备驾前有名的大将,似乎就死了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四位。

这四位都督级别、胡王级别的战将,在夷陵之战前鲜为人知,他们阵亡对蜀汉影响并不算太大,刘备和诸葛亮最痛心的,不是黄权投魏四将战死,而是侍中马良遇害。

马良并没有像小说描写的那样,画了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地图回成都向诸葛亮汇报,他是直接陨落于乱军之中:“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

在后来曹魏实行的九品官制中,黄钺大将军、三公、丞相为第一品,四征、四镇、车骑、骠骑、诸大将军为第二品,侍中为第三品之首,其下是散骑常侍、中常侍、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也就是说如果换做曹魏,马良就是副丞相级别的高官。

即使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集团,侍中也是了不起的职位,我们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会发现侍中几乎就是丞相之下的最高级文官,其级别远高于后来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费祎蒋琬:“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

马良比诸葛亮年纪小,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认为他们是拜把子哥们儿:“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马季常的人品、见识、能力都远胜五弟马谡马幼常,诸葛亮拿马谡当块宝,刘备也把马良当成得力助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权敬待之。”

治中从事是州牧佐官,其地位尚在郡守之上,读者诸君请试想一下:马良年纪轻轻就成了刘备集团核心文官,如果他不战殁于夷陵,是不是有机会在诸葛亮之后接掌相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孙策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策如果不死,孙策死在什么地方,三国时期吴国谁是君主

    孙策,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启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

  • 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子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几个皇子的结局,李世民多少岁,李世民的第一个孩子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皇嗣苦,最苦是皇子。才情出众,就是父亲兄弟眼中的肉中刺。才情不堪,被天下人耻笑。似乎除了享受天下供养,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称赞的人生。皇子的命运,和皇位息息相关。(一)李世民的污点唐宋元明清,父子相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没有杀掉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怎么跟李渊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于李世民来说,打败并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只是确保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不表明他就能够登上皇位。古代任何人想登上皇位,虽说都是依靠实力。实力越强,获得的胜利越多,离皇位就越近。但是当你想坐稳这个皇位的时候,却不能说

  • 韩信当初能够活到75岁 韩信为何活到35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做了哪五件事让他折寿四十年,韩信为什么活不过40岁,韩信怎么才能活下

    还不知道:韩信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本能活到75岁,为何只活了35岁?帮助刘邦打下汉朝的三位功臣,其中在军事方面,对刘邦帮助最大的就是韩信。韩信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也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在一次刘邦宴请

  • 刘虞是什么出身?他不想称帝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虞是谁,刘虞被谁杀,虞姬为什么自刎

    东汉末年,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当时的州郡长官拥兵自立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年代,乱世纷争军阀混战,人人都想着抢地盘、当皇帝,这样的世界是不适合好人生存的。但幽州刺史刘虞是一个另类,刘虞不想当皇帝,做官的时候爱民如子,他甚至不会打仗

  • 三国时期蜀汉为何会出现蜀中无大将的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地图,我们为什么喜欢蜀汉,蜀汉为什么会灭亡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驾崩,丞相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先后薨逝,当年“隆中对”提出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季汉灭亡,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这种捉襟见肘的无奈,在诸葛亮屡次伐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蜀中

  • 三国时期孙权向曹丕称臣时,东吴大臣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投降曹丕,吴国投降的时候还是孙权吗,孙权向曹魏称臣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权作为三国时的一方雄主,文治武功也很有建树,曹操曾称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袭杀关羽之后,刘备大怒,率兵伐吴,孙权害怕,向曹丕称臣。孙权此举,虽然很无奈,是一时策略,但是,向别人称臣,依然是一种侮辱,

  • 项羽当初过江回到江东的话 项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如果过了乌江会怎么样,假如项羽过江东论文,假如项羽过江东作文

    还不知道:项羽过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自刎乌江,项羽如果选择回到江东,结果会怎样呢?霸王别姬,项羽自刎乌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故事。项羽一生刚毅坚强,结局却悲壮豪气,最后自刎乌江。很多人觉着项羽若回到江东,可能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项羽在下属的保卫下,一路逃

  • 夏侯婴原本只是一个车夫 夏侯婴又是怎么连救刘邦父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逃亡为何两次丢下孩子,卢绾为何反叛刘邦,刘邦为何杀死开国功臣夏侯婴

    夏侯婴只是一名车夫,为何能连救刘邦父子,后裔更有枭雄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在蜀汉地位不高,性质比较像刘备的亲卫队队长。蜀汉相争,刘邦亲卫队队长的角色是夏侯婴,楚汉相争这段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不过乱世总是英雄辈出,今天就谈谈刘邦的子龙夏侯

  • 吕雉联合萧何除掉韩信和三族后 韩信的儿子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喜欢吕后,萧何与韩信的关系,韩信萧何张良的结局

    对韩信后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萧何灭韩信三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古代打仗没有现代这样的热武器,也没有大范围杀伤性武器。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盾牌;远距离的便是弓箭、弩箭;战车的话便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的马车;为了组建一支具有机动性的部队,因此便有了骑兵。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