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被杀时已经要80岁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李善长被杀时已经要80岁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4/1/20 18:32:25

对朱元璋和李善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为何除掉年近80的李善长?

明清时期的历史备受关注,而相比于清朝来说,明朝在名声上却相对逊色一些。但是毋庸置疑,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的硬气朝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被称为史上最励志帝王,埋葬父母都捉襟见肘的他,却白手起家吸引贤臣名将,建立大明朝。饮水思源,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经封过“开国六公爵”,而李善长名列第一,赐韩国公。即使如聪慧过人的刘伯温,地位也与其相差甚远。但众所周知,朱元璋虽然英明神武,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刽子手的骂名,晚年屠戮功臣饱受诟病,甚至将屠刀伸向了已经迟暮的李善长。

西汉建立,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可以没有曹参,却不能没有萧何。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李善长,明朝是否能够存在也未可知。李善长是在朱元璋刚刚起步时“三顾茅庐”之下方才求得,而在随后的16年时间里,李善长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其物色了众多人才和将领,可以说李善长最重要的功绩便是在前期的调度上。朱元璋并不像曹操般猜忌,所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与大明建立后的封爵相匹配,可以说李善长此时的地位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还能秉承初心治理天下,但是朱标死后,朱元璋的重点便从经济与百姓的身上转移到了开国功臣身上。甚至酿造了洪武年间两宗大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而其中胡惟庸案便是开了文官清洗之路。胡惟庸早年间受到李善长重视,明朝建立之后逐步受到朱元璋重用,直至丞相职。胡惟庸的罪名大致为“祸乱专权,排除异己”,而在朱元璋的眼中便是目无天子,结党营私,企图谋反。从胡惟庸本人开始,无论亲疏全部论罪,其中绝大多数人被处死。据不完全记载,胡惟庸案牵连甚广,约三万余人。一时间,明朝宫堂人心惶惶。

《明史》中将胡惟庸列为奸臣,而对于朱元璋杀胡惟庸的记载“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可以看出,胡惟庸的命是抵了马车夫的命,即使胡惟庸想用金钱弥补,朱元璋都没能同意。胡惟庸是宰相,而马车夫只是一介平民,在当时绝非一概而论,只能说朱元璋已经对胡惟庸有了杀心,只是缺少一个理由。李善长受胡惟庸案牵连而死,这是历史给出的定论,但是有一点很让人疑惑。

胡惟庸案牵连的上万人中并没有李善长,李善长被处死是在十余年之后。李善长在胡惟庸案时独善其身,不仅地位没有受到影响,更是在其儿子被告发时受到了朱元璋专门免死诏令。在胡惟庸案的波澜看似退去的时候,李善长的亲戚却被治罪,同时供出李善长与胡惟庸密谋反叛的事情。朱元璋借由将年近八十的李善长处死,同时将其亲族七十余人连坐,时间节点公元1390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是年近80的老人。文臣的屠戮至此结束,随后便是由武将蓝玉开始的武将。可以说,我们熟知的开国功臣之中,除了汤和全部遇难,其中便包括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名臣。

正史记载中,李善长一定是谋反罪无疑,但是我们从朱元璋种种行为可以大胆猜测,李善长的死是朱元璋故意为之。朱元璋是否信任李善长,应该是肯定的,毕竟相处数十载,即使李善长是权臣,不过是钱财方面的贪图,对于权力,想必李善长是不敢涉足的。丞相一职在明朝时期被废除,使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李善长最初为左丞相,胡惟庸虽是李善长提拔,却也是朱元璋制衡李善长的利器,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只是忌惮开国功臣的名望与手中的权力而已。

朱元璋最先将权力中枢的李善长与徐达排除在外,随后又因胡惟庸案废除丞相,皇帝的权力分成至此消失。在朱标死后,朱允炆能否掌控朝臣成为朱元璋的心病,为了解决这一心病所以大肆屠戮功臣,甚至废除丞相。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的那一刻,却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朱允炆引起朱棣反叛的主要诱因是“削藩”,至此已经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料,更何况是朱棣设置的内阁。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同时,臣子的重要性也不复存在。在丞相存在的时候,丞相的权力已经是至高无上,即使改朝换代也不过如此,一旦王朝陷入危机,丞相首先想到的是解决之策。而丞相被废除,权力掌握到君王手中,当臣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执行人时,一切便换了光景。换句话说,不论谁当皇帝臣子都没有实权,那么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臣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应对之策,而是改朝换代。毕竟改朝换代之后,臣子手中的权力也存在提高的可能性。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功勋卓著不假,忠心恳恳也是真的。只要明王朝在,李善长位极人臣,子嗣享有世袭的待遇,反叛没有任何理由。不仅如此,李善长的儿子是驸马,儿子的儿子未必就不是皇亲国戚,说李善长有称帝的野心倒也勉强能够接受,但是帮助胡惟庸谋反实在是说不过去。大胆猜测下,朱元璋除掉年近八十的李善长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畏惧其地位与权力,不能受子嗣掌控。从这一点来看,贫苦出身的朱元璋的出发点是人之常情,只是朱元璋做过了头,高估了自己的精力的同时,高估了后人的能力,这一举动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贺为何会被废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霍光,我是刘贺,海昏侯刘贺简介

    海昏侯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贺是皇帝,他已经进驻京城,而且刘贺还争取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可是为什么,霍光轻而易举就把他拿下来了呢?说刘贺争取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是因为霍光在给刘贺定罪的时候,说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干了一千多

  • 朱棣在位时间长达22年 期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没有生育能力,朱棣皇帝长得什么样子,朱棣最小的孩子

    对皇帝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做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古时候的王侯将相大多妻妾成群,历朝历代的帝王更是后宫佳丽三千,一时间后院女子竟成了男子地位的象征。但当时即使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也得遵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所以尽管其后宫非常充盈,也

  • 汉武帝为何不让钩戈夫人掌权而是要杀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与勾戈,汉武帝为什么喜欢李夫人,汉武帝钩弋夫人故事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霍光和钩弋夫人谁适合掌权,汉武帝为什么选择前者,否定后者毫无疑问,汉武帝最后选择了霍光,而没有选择钩弋夫人。因为刘弗陵只是一个小孩子,因此,汉武帝需要寻找一个人来帮刘弗陵主持朝政。虽说是

  • 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和母亲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杀了朱允炆吗,朱棣为什么要杀朱允炆,靖难之役朱棣有多少兵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和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靖难之役,朱允炆失踪后,朱棣又是怎么对他的母亲和后宫妃嫔的?建文四年(1402年),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反叛的燕王朱棣在靖难三年后,终于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朱棣进京后,皇宫起火,事后搜索发现建文帝朱允炆下

  • 蓝玉私养兵马朱元璋都没有杀他 朱标一死为何就是他的末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怕不怕朱元璋,朱棣为什么不敢反朱元璋,朱棣敢反朱标吗

    对朱元璋和蓝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蓝玉私养兵马,朱元璋都没杀他,为何太子一死,就被满门抄斩呢?在明朝时期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将军,此人叫做蓝玉,他不仅自幼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而且还是朱元璋的义子,然而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在太子朱标死后没多久,便被满门抄斩,那

  • 为何说吴质是曹丕夺嫡成功的最大赢家?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曹氏下场,清穿之盛宠皇贵妃,曹丕甄宓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太子四友”的说法来自《晋书·宣帝纪》,指的是四个为曹丕夺嗣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司马懿、陈群、吴质和朱铄。其实除了这四位,曹丕能够顺利成为太子,贾诩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个,但这五人中受益最多的

  • 朱棣造反时朱允炆兵力是他的好几倍 朱允炆最后为何还是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杀了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朱元璋让朱允炆杀朱棣

    还不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只有10万大军,为何朱允炆不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斗争到底呢?朱允炆作为明朝皇帝,当然可以调动全国兵力跟朱棣抗衡。朱允炆的确也这么干了,比如说先后给了李景隆50万大军和60万大军,结果李景隆带着几十万人马,跑去给朱

  • 刘备为何守不住荆州?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表让荆州,刘备为什么不要,刘备为什么失去荆州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有人说傲慢的关羽并不适合镇守荆州,如果换做五虎上将的其他人与诸葛亮搭档,就有可能确保荆州不失。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就会发现荆州这个四战之地,五虎上将和诸葛亮谁也守不住,刘备也犯了跟袁

  • 建文帝削藩才导致靖难之役 如果朱允炆不削藩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允炆削藩顺序,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朱允炆为什么不先削藩朱棣

    对建文帝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建文帝不削藩,朱棣还会不会起兵造反?公元1398年6月,71岁的朱元璋驾崩,将皇位传给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温文尔雅,但却没有朱标的政治头脑和治国之能,屁股还没坐热,便听从书生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

  • 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为何会选择朱允炆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为何不杀朱棣,朱元璋为何喜欢朱允炆,朱元璋儿子谁当了皇帝

    还不知道:朱元璋不传位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是给了朱允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在前线打仗的时候,一个消息的传来让他喜出望外,他的发妻马皇后的儿子朱标诞生了,朱元璋当时还在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可以看出朱元璋对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