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李世民打仗套路深不可测 李世民打仗水平如何

都说李世民打仗套路深不可测 李世民打仗水平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4/1/1 10:38:55

对李世民指挥打仗什么水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不少精通谋略、善于用兵的将领,诸如李靖、秦琼、尉迟恭等人,都是万中无一、千古称颂的良将。这样一来,李世民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光芒也被掩盖了不少,甚至有人说,李世民只懂政治、不懂军事,那些大胜仗都是秦琼、李靖这些人帮他打的,这就大错特错了!他带兵打仗的套路可谓深不可测!

殊不知,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不但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显示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打仗,非常注重战略战术,他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正确、合理的判断,然后施以不同的战术,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公元618年七月李世民在平定西秦政权薛举的战斗中颇具代表性。

起初,李世民采取深沟高垒之策,根本不跟薛举进行决战。原因在于:他认为薛举军队悬军深入,利于速战,针对这种情况,李世民采取以逸待劳、挫敌锐气的办法。

不料计划实施过程中,李世民却突然患上虐疾,就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长史刘文静等人。不过刘文静并不买李世民的账,他置李世民既定的策略于不顾,大举出兵,攻到高墌城西南,大摇大摆,毫无防备,结果遭到薛举的突袭,两军大战于浅于原,唐军大败。

高墌兵败之后,李渊为了挽救局势,于同年八月再次命李世民率领刘文静等人进击。九月初,秦王世民率领部队进驻高墌,西秦军十多万前来抵挡。薛举军屡次挑战,李世民都坚壁不出。

众将都来请战,李世民却说:“我军前不久刚打了败仗,士气并不旺盛。而敌军还在为之前的胜利沾沾自喜,必然轻敌好斗,因此我才决定高挂免战牌来消磨他们的锐气。等他们锐气磨平了,我们才奋而出击,必然可以一次战斗就完全打败他们,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计!谁再敢说要出战,我定斩不饶!”

接下来,两军前后相持了60多天。十一月初,薛仁杲军粮尽,将士们一个个垂头丧气,于是李世民抓住战机,迅速发动了攻击。最终唐军全力奋击,获得大胜。

对宋金刚的柏壁之战也充分显示了李世民关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

刘武周占领太原后,李世民再次率兵出征,并在柏壁屯兵,与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开甩对峙。这次,李世民仍然采取了坚壁挫锐、后发制人的战术,休兵秣马,养精蓄锐,只是命令手下有限的几个将领瞅空子打打突袭,扰乱敌军,而主力大军则坚壁不战。

李世民分析说:“宋金刚的部队孤军深入,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这里。而刘武周据守太原,靠的就是以宋金刚为屏障。他们的军队没有粮草储备,光靠掳掠来维持部队运转,对他们来说,最有利的是速战速决。我们坚持,慢慢挫平他们的士气,然后分兵进攻,直捣其心腹要地。敌军粮草耗尽之后,必然无计可施,就会打算溜走了。我们要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时机,绝对不要轻易出战。”

这一次,两军相持时间长达半年,后来宋金刚果然粮草运输难以为继,军士根本无粮可吃了,他不得不率部后撤北去。李世民抓住这一有利战机,乘胜追击,一举击败了刘武周。

概而言之,在李世民平定薛举的战斗中,李世民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采用了坚壁不战、挫其锐气、伺机猛攻的战术,从而大破敌军。在对宋金刚的柏壁之战中,李世民采用了大致相同的作战方针。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兵围困洛阳城,王世充窦建德请求支援,窦建德率军前来解救。李世民便让弟弟李元吉等人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却带着3500名骁勇之士迅速赶赴虎牢关。

这时,窦建德布置全军从板渚到牛口大摆战阵,北抵黄河,西近汜水,南达鹊山,绵延二十多里,大吹大擂向前进攻。

李世民登高对敌阵进行瞭望以后,对手下众将说:“敌人起兵于泰山以东,根本没有打过真正的硬战,碰过真正的对手。现在这些家伙处在险恶的形势反而极为嚣张,根本就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窦建德自诩善于用兵,却直逼城下大摆阵势,根本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军只要按兵不动,敌人的锐气自然会越来越弱,只要多相持一段时间,他们的气势没有,肯定自己会急着撤军,到时候我们再追上去狠狠地痛击他们,必然会打得他们落花流水。现在我就跟大伙儿做个约定,等到刚刚过中午十二点,我们必然可以大破敌军!”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窦建德列好战阵之后,从早上到中午都没人应战,逐渐放松了戒备,再加上士兵又饿又渴,纷纷坐下来争相喝水休息,整个部队看上去也摇摆不定,有撤退的苗头。

这时,李世民抓住战机,果断率轻骑先行出发,使大军随后跟上,东涉汜水,直冲窦建德的大阵。窦建德军大败,他本人被俘。此战结束后,王世充也因势孤援绝而降。

这次战役李世民采用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充分显示了其兵不厌诈、诱敌深入、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才能。

总的来说,李世民胜利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窦建德军的观察,发现他们一无纪律二有骄气,因此坚守不出,一直等到敌人士气消磨殆尽,气势越来越消退时,再大举追击,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公元622年,李世民率兵赴河北镇压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叛乱。他派士兵堵塞洺水上游,这样使下游变得水浅,刘黑闼的军队能够涉水过河。

在双方的交战中,李世民率领精骑击破敌人的马军部队,并乘胜践踏其步兵,斩首万余级。敌军溃败逃命,李世民下令决堰放水,水深一丈多,那些处在下游的刘黑闼军部众全部被淹死。

总之,李世民在这一仗中运用了诱敌深入、出奇制胜的战术,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单雄信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品性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单雄信和李世民关系,单雄信原型,单雄信和秦琼关系

    瓦岗英雄们中,单雄信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隋末,天下大乱,翟让在瓦岗寨高举义旗。年轻气盛的单雄信率一帮少年投入瓦岗军,翟让对这个少年英雄极为看重,“与之友善。”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与足智多谋的徐世勣意气相投,结成生死之交。两人成为翟让的左

  • 李世民早年打仗身体出问题了吗 李世民为何51岁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为什么打仗这么厉害,李世民打仗厉害吗,李世民因什么病而死

    还不知道:李世民早年带兵打仗,骁勇善战,为何活到51岁就去世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身着黄袍的人在不断变更,而不变的仅有那一把龙纹椅子,它静静地立在宫殿之中,引无数人争先恐后地扑上去。在这些坐上龙椅的人之中,要数李世民呼声最高,不可否

  • 乾隆下令禁捐后,为何没多久又准许开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后人起诉,乾隆预言清朝灭亡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乾隆皇帝在位时,虽然搞出个所谓的“十全武功”,其执政期也包括在所谓的“康乾盛世”内,但这是耗费光了雍正皇帝存下来的银子造成的,乾隆自己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晚年国库几近空虚,所以“败家”。虽然本人也不太喜欢乾隆皇帝,他执政的晚期,也确实让清朝由盛而衰,但

  • 洛阳之战李世民是怎么三千人打破十万敌军的 李世民如何一战杀两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打过哪些大仗,李世民一战灭两王,李世民洛阳之战真实兵力

    洛阳之战,李世民为何能一战灭双王?以三千精锐大破十万敌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620年七月,随着唐朝先后击溃了薛举、李轨、刘武周等诸多割据势力,整个西北,都已经被唐朝纳入了掌控当中。而在当时的北方,有能力和李唐政权抗衡的,便只剩下了王世充和

  • 秦始皇陵千年来为何没有人敢深挖 里边真的有阴兵镇守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陵沉睡千年的秘密,秦始皇陵墓是真的吗,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的秘密

    对秦始皇陵真有阴兵镇守吗?为何2000多年没人敢深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下令建造一座恢宏的陵墓,为了衬托帝皇身份,皇陵自然是富丽堂皇的,令人意外的是,秦始皇陵竟是此后历代皇陵中最高级别的,一建造即是巅峰,数千年来,许多人都对这秦始皇陵十

  • 茅焦是什么人?秦始皇为何会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高对秦始皇忠心嘛,秦始皇为什么会被农民推翻,李斯与秦始皇

    茅焦,秦始皇统治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亢直之士”、敢谏之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茅焦曾经不畏生死,在秦始皇连杀27个谏臣之后,勇敢进谏。最终茅焦成功说服秦始皇宽恕太后赵姬,更在事后得到秦始皇重用,被封为上卿。那么茅焦是如何说服秦始皇的呢一,赵姬与嫪毐秦庄襄王三年(前247

  • 三国时期刘封与关平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封为什么没有救关羽,曹真刘封,魏延和刘封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大将很厉害,比曹操和孙权的大将都厉害,比如,五虎上将,虽然五虎上将厉害,但是,除了五虎上将和魏延,能拿得出手的已经不多了,不过,有一些后起之秀还不错,比如,关平和刘封,这个两个人,论武力谁更厉害呢?要比较刘封和关平,可

  •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允炆为何败给朱棣,朱允炆为啥打不过朱棣,朱允炆为什么不让射杀朱棣

    你真的了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权拥有强大优势,为何打不过燕王朱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402年6月,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烧了皇宫,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作为掌控中央集权,拥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会被一个连北京城都没有

  •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元璋与李善长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李善长孙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

  • 和珅一共有四个子女 和珅的后代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和皇帝关系,纪晓岚有多少子女,和珅娶了谁

    对和珅有后代吗?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膝下共有四个儿女,但两个儿子当中的次子早早就夭折了,只剩下长子丰绅殷德。说起这个丰绅殷德,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是乾隆皇帝的女婿,他的妻子就是乾隆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也就是十公主。和孝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