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宣帝身为孤儿是怎么拥有最庞大的四大外戚 他们是怎么成为中坚力量的

汉宣帝身为孤儿是怎么拥有最庞大的四大外戚 他们是怎么成为中坚力量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2 更新时间:2023/12/16 0:26:47

对汉宣帝刘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孤儿汉宣帝,为何拥有最庞大的四大外戚?他们如何成为帝国中坚的?

汉宣帝刘询的身世很不平凡,出生几个月就遭遇一场灾祸,包括太子爷爷刘据,和皇后奶奶卫子夫在内,全族都死于巫蛊之祸,他自己也在牢房里长到五岁才出狱。十七岁那年,他意外地被霍光立为皇帝,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本该属于他的嫡长系一脉身份。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外戚实力最强盛的王朝,不过,此时的汉宣帝可谓势单力孤,除了妻儿,没有任何血亲在身边。所以,霍光在世期间,汉宣帝苦于没有援手,足足当了六年的傀儡皇帝。

汉宣帝

到了汉宣帝末年,局面完全改观,汉宣帝身边,一下子出现了四股外戚势力。正是靠着这些外戚势力,汉宣帝彻底铲除了霍氏家族的威胁。这些外戚不光成为汉宣帝执政的护航人,而且直接影响了此后的两代皇帝。

与其他外戚不同,汉宣帝的外戚们,大多经历了各种奇幻的人生历程。那么,这些外戚都是怎么诞生的,又有哪些离奇的故事呢?

汉宣帝祖母娘家——史氏外戚

汉宣帝的祖母,即汉武帝的长子,太子刘据的良娣,史称“史良娣”,鲁地人。史良娣为刘据生一子一女,一子叫刘进,史称“史皇孙”,一女嫁于鲁安王刘光。史皇孙刘进生一子,称“皇曾孙”,名刘病已,即汉宣帝(后改名刘询)。

巫蛊之祸爆发后,刘据全族,包括出嫁的女儿都受到牵连,死于非命。汉宣帝出狱后才五岁,生活无从着落。在廷尉监邴吉的帮助下,找到了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将汉宣帝交由史家抚养。

刘病已

史良娣的母亲叫贞君,当时尚在世。老人家可怜外曾孙孤苦伶仃,不顾年岁已高,亲自担任起汉宣帝的抚养工作。不到一年时间,贞君去世了,也就在此时,在邴吉的努力下,汉宣帝被恢复了皇族子弟身份,由掖庭负责供养,汉宣帝就离开了史家。

汉宣帝即位后,史恭已经去世,他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了侯。尤其是长子史高,官居大司马车骑将军。霍光去世后,为了对付霍家势力,史高等迅速进入皇宫,担任宿卫,参与朝政决策,为保护汉宣帝,剿灭霍氏立下大功。

汉宣帝母亲娘家——王氏外戚

汉宣帝的母亲叫王翁须,最初以舞女身份入太子家,因为生了皇曾孙,被升为皇孙妃。

王翁须的身世是相当的离奇。她是河北涿郡人,出生于平民家庭。王翁须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被当地的权贵广望节侯的儿子刘仲卿相中,那年王翁须才八九岁。刘仲卿就骗王翁须的母亲王妄人说:“你把这孩子教给我抚养,我教她歌舞。”

王翁须

王翁须的父亲叫王乃始,也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妻俩有二子一女。估计王家生活过得结结巴巴,所以有人愿意抚养女儿,夫妻俩也没多想,就将女儿送到了刘仲卿家里。王妄人隔三差五看望看望女儿,送几件衣物,就这样又过了四五年。

突然有一天,刘仲卿拉着王翁须就往外地跑,车路过王家门口时,王翁须的喊叫惊动了王妄人。夫妻俩追着马车一路跑,一直追到了几个县,眼看身上没钱了,王妄人让丈夫继续跟着马车,自己回家变卖家产,一心想讨回女儿。

当王妄人再次追过来的时候,王乃始告诉她,自己实在没钱了,没有马车,追不上了。就这样王翁须与家人彻底断了联系,被刘仲卿卖给了邯郸一家专门收养歌女舞女的教坊。

该着王翁须命好,不久太子刘据的舍人奉命买歌女,正好挑中了王翁须,她就这样走进了太子宫中,并且被史皇孙刘进看中。因祸得福,王翁须生了刘询后,被晋升为皇孙妃,正当她准备寻找家人团圆的时候,巫蛊之祸爆发了,王翁须不幸殒命祸端!

汉宣帝即位后,一直派人四处寻访外祖母家族。不过,王家是普通家庭,王翁须又是一名被拐卖的女人,生完刘询不久被被杀,信息完全中断了,寻找的难度可想而知。

许平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年后,终于找到了王妄人(此时王乃始已经去世),又经多方核实,最终才确认了外祖母的身份。感慨万千的汉宣帝,第二年赐王妄人为博平君,汤沐邑一万两千户,同时封两个舅舅王无故和王武为侯。

不过,王家出身低微,王无故和王武并未能帮上汉宣帝的忙,直到下一代的人才逐渐走向帝国的政治核心圈。

汉宣帝第一任皇后娘家——许氏外戚

许氏外戚是史氏外,协助汉宣帝除掉霍氏的首功家族。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叫许平君,她与汉宣帝的爱情,被后人流传为一则成语:故剑情深!

这个故事是说,汉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想将小女儿霍成君立为汉宣帝的皇后。汉宣帝有心反抗,又不敢明说,他就对大臣们说,我有一把在民间时候的剑丢失了,请你们帮忙找回来。

大臣们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是不忘患难之交,想立自己做平民时候的妻子许平君为后。于是,众大臣一致建议立许平君为皇后。

许广汉

许平君能嫁给汉宣帝,也纯属意外。本来有个叫张贺的掖庭令,准备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刘询,以报当年刘据对他的恩情。惋惜他的想法,被时为左将军的哥哥张安世大骂一通,张安世认为一个罪人家属,不配跟他们张家结亲。

张贺有一个好友叫许广汉,此人是个倒霉蛋,官做得不顺,几次犯罪,以至于受了宫刑才活下来。许广汉就是许平君的父亲,张贺劝许广汉将女儿嫁给刘询。许广汉跟刘询也很熟悉,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并且不顾妻子的反对,将女儿嫁给了刘询。

许平君被立为皇后,按理来说许广汉应该被封侯,但他毕竟受过宫刑,被朝臣们看不起,过了很久之后,汉宣帝才帮他实现了愿望。

许平君立为皇后仅仅两年,就被霍显设计毒杀,霍成君成功上位,成为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霍光去世后,以许广汉为首的许氏子弟,纷纷进入枢要,与史氏子弟一起,成为护卫汉宣帝,扳倒霍氏的中坚力量。

汉宣帝的孙子汉成帝,后来娶了许平君的侄女(侄子娶姑姑),成为许氏家族的第二位皇后,许氏外戚是西汉末年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许平君

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娘家——王氏外戚

霍氏被灭后,霍成君被废掉皇后之位。汉宣帝顾念旧情,立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为了防止霍成君差点毒死太子的事情再度发生,汉宣帝决定,立无子的王婕妤为皇后,封她的父亲王奉光为邛成侯。所以,历史上也称这位王皇后为邛成太后

王皇后身世也比较有意思,她多次出嫁,每次都是快要到出嫁的日子,未婚夫就死了,弄得没人敢娶她。幸亏他父亲有一位忘年交的好友,此人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在民间的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斗鸡,他与王奉光就是在斗鸡场上认识的。王奉光的祖上追随汉高祖,被封了侯,一直传到他这里,就是个逍遥王爷。王奉光自从认识了刘询,俩人交往还很投缘。所以,汉宣帝即位后,为了照顾王奉光,就让他把嫁不出去的女儿送入宫中,封为婕妤。

其实王皇后有富贵没宠爱,汉宣帝从来没有喜欢过她,她也没生过一儿半女。汉宣帝看中的就是她没有儿女,所以将太子刘奭交由她抚养。王皇后也由此因祸得福,刘奭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对她视若生母。

刘病已

相对于其他三支外戚,邛成王氏的影响最小,是唯一没有出现三公的外戚世家。

四大外戚家族,对西汉末年政治格局的影响

汉宣帝的四大外戚家族,在汉宣帝朝,以及此后的汉元帝汉成帝两朝,整整活跃了六十年,这在西汉整个历史上绝无仅有。

史高在汉元帝一朝担任大司马,他的儿子史丹任左将军,非常得汉元帝信任。正是在他的护佑下,汉成帝当年才抵挡住了定陶王母子的加害,顺利登基继位。

许广汉的儿子许嘉,在汉元帝后期,及汉成帝早期担任大司马领尚书事。按西汉帝国的政治生态,大司马领尚书事,就是帝国的一把手。

王无故的儿子王接,后来也官居大司马,王武的儿子王商,官居丞相。尤其是王商,他就是汉成帝的股肱之臣。

当然,后来又出现的第三支王氏外戚,才是西汉末年最有权势的外戚,这支外戚就是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家族。

邛成太后

如此多的的外戚势力,同时活跃在政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最特殊的一个时期。

虽然,在一般意识中,外戚政治似乎是一个畸形的政治生态模式。其实也不尽然,它起码对护佑皇权,起到过积极意义。另外,这些外戚的治国理念,大多更偏向于法家思想,对当时腐朽的新儒学思想,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孤儿出身的汉宣帝,为何反而是外戚势力最强大的一朝

客观上,汉宣帝的“孤独”,让他存在亲人支持的迫切需要;主观上,汉宣帝幼年不幸的遭遇,让他有“寻根”的愿望。

刚刚坐上皇位时的汉宣帝,对拥立自己的霍光怕得要死,跟霍光坐在同一辆车上,他总感觉背后发凉,紧张得浑身出汗。这架势完全是小偷见警察,不难看出汉宣帝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所以,当霍光表示归政于汉宣帝时,汉宣帝吓得连连摆手,说什么都不敢答应。

霍光

霍光在世时,汉宣帝都不敢提拔外戚,但精明的汉宣帝,已经在为自己的将来,布下了一盘大棋。所以他一亲政,立刻大肆提拔外戚,霍家子弟贬黜一个,外戚子弟就迅速补位。不到一年时间,以史氏和许氏为代表的外戚,迅速占据内朝官、尚书台、皇宫宿卫等要害部门。

可见,霍光执政期间,汉宣帝早已经计划好了,如何依靠外戚,实现控制朝政的步骤。

五年的牢狱之灾,十二年的平民生活,让汉宣帝这个出身孤儿的皇帝,非常珍惜旧日的情谊。汉宣帝的重感情处处可见,他曾经让人找到,当初在狱中照顾他的女囚家属,在掖庭照顾他生活的宫女,都一一恩赐加封。当然,基于祖母和母亲的不幸遭遇,对两个家族投入更多的情感,一点也不意外。

总之,汉宣帝一朝的外戚,是西汉最具特色的一个群体,经历传奇,数量庞大,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朝分封才有后面的七王之乱 朱元璋为何没有吸取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建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汉朝诸王之乱,汉朝7王都是哪里的

    对朱元璋分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为何没吸取汉朝七国之乱的教训,仍然封自己的儿子为王?我们了解,在每个朝代建立时都会参照前朝的制度做出相应的改善,以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汉朝时采用了分封制,后来发生了七王之乱。那为何在明代时朱元璋依旧采用这样的制度,将自己的

  • 赵瑚儿:宋徽宗赵佶第十三女,靖康之变后被分配到洗衣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靖康之变的影响,如何评价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书法称为

    赵瑚儿(1110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三女。封号成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八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向子房。靖康之变后,于天会

  • 崇德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九女,靖康之变前嫁人又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徽宗21个女儿,靖康之变的影响,靖康两位皇帝后来如何

    崇德帝姬(1104年 - 1121年)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女。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九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母亲是王贵妃。崇德帝姬是唯一一个,在靖康之变之前嫁人后,又去世的帝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崇德帝

  • 都说母凭子贵 钩弋夫人作为汉武帝的宠妃真的死得冤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最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陈阿娇和汉武帝,汉武帝时钩弋夫人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死得冤?古人讲究母凭子贵,无论是多低微的身份,只要生个儿子,那么地位和财富也会随之而来,甚至还会坐上皇后乃至于皇太后的位子。比如慈禧她老人家,就是因为为咸丰皇帝生了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才从懿嫔到懿贵妃,仅

  • 惠淑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七女,靖康之变前就已经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下场,靖康之难后宋宗室的结局,宋徽宗21个女儿

    惠淑帝姬(? - 1105年)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七女。母亲是懿肃王贵妃。于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十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惠淑帝姬,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六月十三日封为惠庆公主。《宋大诏

  • 寿淑帝姬:宋徽宗赵佶第六女,在靖康之变前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徽宗赵佶死后惨状,靖康之难后宋宗室的结局,如何评价宋徽宗赵佶

    寿淑帝姬(? - 1106年)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六女。于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正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寿淑帝姬,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五月,封为寿庆公主。《宋大诏

  • 历史上高阳公主与辩机之间有何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真的高阳公主,辩机爱过高阳公主吗,高阳公主和辩机的视频

    高阳公主,唐太宗第十七女,深得父皇李世民的宠爱。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在其众多的孩子中,最宠爱的就是高阳公主了。得益于李世民的才干,整个唐朝在他的治理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优越的环境自然也让很多国民生活的更加舒适

  • 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是个什么样的人,张三丰真实存在吗,薛仁贵传奇张士贵谋反

    在民间传说中,张士贵就是一个小人。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倘若提到张士贵这个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倘若说起此人曾陷害薛仁贵的话,人们便有了一点的印象,并表现出对于此人的厌恶之情。在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里,张士贵百般陷害薛仁贵,还抢夺薛仁贵战功,从而遭万人唾弃。然而,这并非张

  •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后三国时期名将,三国时期五虎上将排名,曹魏五子良将都有谁

    “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著的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合为一传,并且在最后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所以后来人们把他们五人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我们都知道蜀汉五虎上将中

  • 顺淑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三女,靖康之变前就已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下场,靖康之难后宋宗室的结局,如何评价宋徽宗赵佶

    顺淑帝姬(? - 1105年)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女。于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三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母亲是杨贤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顺淑帝姬,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三月,封为顺庆公主。《宋大诏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