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不是千古一帝吗 汉武帝为什么会是汉朝覆灭的“罪人”

汉武帝不是千古一帝吗 汉武帝为什么会是汉朝覆灭的“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08 更新时间:2023/12/31 12:44:06

还不了解:汉武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为何又成了汉朝覆灭的“罪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矛盾的,这源于人们判断事物的方式。有的人就觉得,好人就是十全十美,不会有任何缺点的;他们觉得坏人就是十恶不赦,不会做任何好事的。

人们的这种判断事物的方式,我称之为“非黑即白”。白的东西他们就无理智地赞颂,黑的东西他们就无理智地诋毁,人都是这样的。

汉武帝当然是“白的”,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为中国扩展了大片的疆土,击溃了外部凶横的强敌。他无疑是个英雄,也配得上千古一帝的赞誉,也是现代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之一,在很多人心目中,汉武帝就是一位十全十美的英主。

如果我要说,汉朝衰败的根源就在于汉武帝,恐怕有很多人心里是不服气的。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就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反之亦然。一个人这方面有长处,就会在另一个方面有弱处。就像是仁慈的人性格中难免带着一点懦弱,善良的人往往会故三顾四以至于优柔寡断,太过刚强的人难免会让人难以接近……

汉武帝有很多长处,他的长处有点过头,以至于又催生出了他的很多弱处。

想大刀阔斧

汉武帝时期,匈奴是汉朝的头号强敌。汉武帝之前的历代皇帝,都主张与匈奴和亲,以换取匈奴和汉朝大体上的和平。但是匈奴即使是同意了和亲,拿了汉朝送去的大笔金钱,还是改不了侵略边境的坏习惯,汉朝边境的百姓时刻都活在匈奴的威胁之中。

汉武帝相比于汉文帝和汉景帝,少了一些仁慈宽厚,多了一些刚强不屈。他对大汉与匈奴目前的关系忿忿不平,可以看出,他一直都想着彻底消灭匈奴。前几任皇帝追求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即使是与匈奴开战,也不会像汉武帝那样一打就是几十年。而汉武帝是不能忍受匈奴的所作所为的,他始终都想彻底消灭匈奴。

想要消灭匈奴,就得集中汉朝的所有的力量才行,得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汉武帝的手上才行。道家和儒家的理念都不支持汉武帝这样做,于是汉武帝开发出了他自己的理念。

在汉武帝之前,朝廷负责决策全国的事务,而朝廷的老大就是丞相。汉武帝若是有些想做的事,得先过问丞相的意思,这当然会给很多事添麻烦,丞相并不一定会认同汉武帝的所有想法。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令尚书台负责决策全国的事务,把朝廷的权力转移到了尚书台。

朝廷名义上是国家的机构,所以汉武帝不能想让谁当大官就让谁当大官,他得考虑群臣的意见。而尚书台名义上是汉武帝私人的“秘书部”,他想让谁当尚书令都可以,毕竟自己私人的“秘书长”他还是有理由随意任命的。

所以从汉武帝开始,丞相这个官职开始演变成了虚职,真正掌握实权的往往是尚书台,这标志着君臣关系开始不正常化,而皇帝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挥霍无度

汉武帝一生之中将汉朝疆土扩展了接近两倍,并给最强的敌人匈奴以重创,他所创立的伟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手下的大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扩展土地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却是坏事了。大家都了解汉朝的赋税是三十税一,百姓生产了三十斤粮食,只需要给朝廷上交一斤就可以了,这样的税率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在汉武帝以前,汉朝推行无为而治,三是税一不仅能支持朝廷的所有支出,余出的粮钱还能积满所有的仓库,甚至是仓库都装不下,多出的谷物被堆积在空地上以至于腐烂,多出的铜钱因为储存太久导致串钱的绳都烂了。

但是汉武帝时期,连续好几年每年出动十万大军远征匈奴,这当然重创了匈奴,汉朝的连年打击让匈奴不得不北迁,他们放弃了沙漠以南肥美的草原,逃到了“漠北苦寒之地”苟且偷生。

汉朝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孙子》曰:“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将军们要供养出谋划策的宾客,朝廷要花钱筹办各种军用品,战胜之后要打赏军士,完全可以用日费千金来形容。

霍去病有一次获得了大胜利,汉武帝一次性恩赐给他手下军士共20亿钱;汉朝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击匈奴,一次性损失了10万匹战马。募兵的花费、雇佣百姓运粮的花费、大军的粮食消耗,让朝廷的仓库捉襟见肘。

汉武帝为了支持军费,发明了盐铁官营、均输官等搜刮民脂民膏的方法;还扩大了征收赋税的规模,商人的商船、百姓的马车都要交“车船税”;还开始卖官鬻爵,花钱可以赎死罪、可以买官职、可以买爵位……这样一来,行为不端者可以用钱买来无罪,富者可以为所欲为了。富有之人可以花钱买官位,让后边商边官,进一步从底下人的兜中掠夺财富。

有了这些新发明后,汉武帝富了,百姓穷了。而且又开放卖官鬻爵,大量行为不轨的人可以用钱买官职,汉朝的吏治从此彻底败坏,又出现了官商勾结剥削百姓的现象。

结语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设立了大司马这个强权的官职,而汉朝的覆灭,就是因为大司马莽谋朝篡位弑君。大司马本来就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汉武帝临终前又开创了大司马总管尚书台的传统,他设立尚书台本来是为了集权,可是到了后头权力集中在了大司马身上。

王莽时期,汉朝的贫富差距高到了极点,这都源于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吏治就已经彻底败坏了,民间的富商与官吏勾结剥削百姓,导致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富者的土地甚至能连起来横跨好几个郡。

汉武帝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因为他所建立的功业实在是太伟大了,太超乎正常的发展规律了。汉武帝是透支了汉朝的国寿,才集中起来了那么强大的力量,最终扩地十万里并击碎了匈奴。可是做什么事都不可太过急躁,不能说短时间赚不到钱就去偷去抢,钱是慢慢存起来的,薪水是慢慢涨上去了,不可以用不得人心的手段去获取它们。道理一样,国家的发展也是要一步步来的,如果是透支国寿而获得了一个短期的急速发展,那么发展到了后面和季世,之前急于求成所造成的恶果都会集中地迎面而来,这样的打击是任何人都无法回天的!

古书称:“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乾隆第八子永璇有何生理疾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延禧攻略魏璎珞去世,爱新觉罗第八子,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结局

    在古代,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是头等大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古代,皇家子弟总是高高在上,皇帝拥有全国最高的权力,所以,他的子孙们也是借着父辈的荣耀而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可是,身处权力的中心,想要置身事外,实在是难之又难,就算你心中没有对于皇位的渴望,身为皇家后代,

  • 汉武帝常年征战耗尽国库 汉武帝最后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封国问题的,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怎么样,汉武帝对商人的政策

    对汉武帝和财政危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西汉是如何摆脱财政危机的?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刘邦的领导下,经历了七年的奋战终于赢了霸王项羽而成为汉高祖,在他励精图治的打理下,逐渐恢复经济生机,到了“文景之治”更是把汉朝经济推向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最后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由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后主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一无是处”的刘禅是如何得以善终的?50年后是谁替他一雪前耻?刘禅,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反面教材的著名人物,即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此言中的“阿斗”指的便是刘禅,刘禅小名叫做阿斗,为何如此形容他?因为

  • 荆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七女,温柔贤惠,友善女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光义赵炅,宋朝魏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

    荆国大长公主(988年-1051年),宋太宗赵炅第七女,母方贵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公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太宗特所钟爱。至道三年(997年)五月,宋真宗封为万寿长公主。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二月,进封隋国长公主,下嫁右龙武军将军李

  • 夷陵之战刘备换成诸葛亮 诸葛亮会打赢陆逊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陆逊石亭之战,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夷陵之战陆逊多少岁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

  • 历史上嘉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乾隆的后妃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作为一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通常有很多嫔妃侍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话说乾隆一个风流一生的皇帝,他前后光皇后就立了三人,至于后宫的嫔妃更是不计其数。历史上对这些嫔妃有过大概的统计,光在乾隆生前册封过的嫔妃就是四十二个之多,这还是没算上其他民间

  • 卫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六女,出家入道,法号报慈正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什么关系,赵光义儿子,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后代

    卫国大长公主(?-1024年),名清裕,宋太宗赵炅第六女。母臧贵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寿昌长公主,进封陈国长公主,出家入道,法号报慈正觉大师。历改吴、楚、邠、建四国。宋仁宗即位进封申国大长公主。天圣二年(1024年)五月去世,谥慈明。宋徽宗即位改封卫国大长公

  • 雍国大长公主:宋太宗赵光义第五女,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什么关系,赵光义儿子,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后代

    雍国大长公主(?-1004年),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炅第五女,生母不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贤懿长公主,下嫁右卫将军王贻永,进封郑国长公主。景德元年(1004年)去世,谥号“懿顺”。宋仁宗追封郑国大长公主,又追封韩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改封雍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

  • 韩休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坐上宰相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休墓志,宋代宰相同时有几个人,唐代韩休墓壁画

    韩休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此人年轻之时便精通词学,后来在科举考试之中脱颖而出,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景云元年(710年),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韩休为官之时,素有贤良之名,因此被人举荐进入东宫,为李隆基回答一些有关国政

  • 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无能还是装傻,历史上真实的三国人物

    刘禅由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阿斗,本名刘禅,是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备的儿子,是卧龙凤雏中卧龙诸葛亮的学生。有着这样的父亲和老师,阿斗注定没有太多的闪光点。阿斗自幼年就命途多舛,多亏大将赵云的两次相救,否则都活不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