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行刺秦王时,秦舞阳是什么表现?

荆轲行刺秦王时,秦舞阳是什么表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2 更新时间:2024/1/19 20:23:28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据《史记》当中记载,荆轲刺杀秦始皇之前,本来就想着要等一个人,他想和那个人一起组队去刺杀秦始皇。

只不过后来燕国这边催得急了,荆轲才不得不提前上路。然后燕国给他配了个助手,也就是这位秦舞阳

在荆轲刺秦这个故事当中,秦舞阳作为一个配角,表现似乎并不算光彩。

虽然在出发之前,秦舞阳表现得非常自信,认为自己非常勇敢,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刺杀工作。但是当荆轲真正上殿,开始刺杀秦始皇的那一刻,他却掉链子了,吓得瑟瑟发抖。

所以,后世很多人就认为,秦舞阳或许只会说大话,他根本没有其他人想象的那么勇敢。如果当时荆轲换一个更加勇敢的助手,说不定就能成功了。

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太准确。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复盘有关荆轲刺秦的详细历史记载,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史书上说的是真的,那秦舞阳真的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而且也真的杀过人!但问题是,想要在当时那个场面下,做到镇定自若,单靠胆子大没有用!得找见过大场面的人才行!

战国中后期,秦国经过一场商鞅变法,开始不断崛起。在历经六代人的奋斗之后,终于传到了秦始皇的手里。等到秦始皇登基的时候,这时候的秦国,已经是天下第一的强国了。而且列国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秦国单打独斗。

所以接下来,秦国就开始准备扫平六国,彻底统一天下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首先灭了韩国,然后又灭了赵国。灭赵之后,秦始皇并没有让秦国的主力大军撤回,而是留在赵国境内,并且逐渐屯兵于燕国边境。

如此一来,燕国自然岌岌可危。一旦秦始皇下令,让秦国大军进攻,燕国十有八九是抵挡不住的。

当时的燕国,或许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和仅剩的齐楚魏三国组成同盟,一起对抗秦国。但问题是,此时秦国在外交战场上,也做了不少努力,导致燕国短时间内根本就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支援。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当时的燕国太子姬丹,就打算请一位高手,直接刺杀秦始皇。一旦秦始皇意外身死,那秦国就有可能会陷入内乱,到时候燕国自然就可以得到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了。

所以接下来,这位太子姬丹就开始和自己的老师鞠武,一起筹划刺杀秦始皇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过惊人,所以他们注定不敢声张。想要成功完成刺杀,知道这个计划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如此一来,鞠武和太子姬丹,自然就只能从自己认识的人里面,挑选合适的刺客。姬丹作为太子,自然不认识这类人。倒是鞠武,认识燕国境内一个非常有名的侠客,此人名叫田光。而田光得知此事之后,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个艰难的刺杀任务,所以就又向姬丹举荐了自己的好友荆轲。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荆轲来到了太子姬丹的面前。

不过,接下来,当太子姬丹提出,要让荆轲承担这个刺杀任务的时候,荆轲的第一反应,其实并不是欣然同意,而是果断拒绝。荆轲也不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计划只要他去做,一定是必死无疑。和自己的性命相比,所谓的权势和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姬丹提出的那些优渥待遇,对荆轲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即便这样,太子姬丹依然不肯放弃,反倒认定荆轲就是那个最合适的刺杀人选。所以在这之后,姬丹开始全力说服荆轲,甚至不惜给荆轲磕头,只求荆轲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

姬丹的这种行为,如果放到今天的话,其实就叫道德绑架。

你想刺杀秦始皇,你不敢去,然后你撺掇我去?明知道是必死无疑的事情,你还非得让我去送死,然后还给我扣上一顶帽子。只要我不去,你就说天底下的人都仇视秦始皇,我不去就是不为天下苍生挺身而出。

你这么心怀天下,你自己咋不去呢?

估计荆轲当时心里也是有点后悔,觉得自己不该来趟这摊浑水。但问题是,此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姬丹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他走的。如果他强行推辞,姬丹就只能杀了他。所以最后,荆轲只能暂时答应了姬丹的请求,同意要去刺杀秦始皇。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在物质待遇方面,姬丹倒是也确实没亏待荆轲。为了让荆轲死心塌地帮他刺杀秦始皇,姬丹在物质生活方面,真的是极尽所能供养荆轲。不但尊荆轲为燕国上卿,还让他住在最好的宫殿当中,美女、美食、车马……所有的这些东西,荆轲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荆轲和太子姬丹一起骑马,荆轲无意中说了一句:您这匹千里马的肝应该很好吃。然后太子姬丹当即下令,杀马取肝。还有一次,俩人一块吃饭,旁边有个美女弹琴。荆轲无意间说了一句,这美女的手真好看,然后姬丹就把这个美女的手砍下来,送给荆轲了。

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待遇好了,而是有点诡异的风格了……

荆轲也知道,姬丹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去刺杀秦始皇的时候,能够心甘情愿。他更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自己绝对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如果这时候自己说不去了,估计这位太子姬丹,会直接让人把他乱刃分尸。所以荆轲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拖下去。拖得时间越长,自己活得时间就越长,同时也能多享受一下生活。

对于荆轲这种做法,姬丹最开始还是很理解的。但是时间长了,这位燕国太子也开始着急了,所以就开始逐渐催促荆轲赶快上路。对此,荆轲自然还是在以各种理由拖时间。所以燕国这边,就不断满足荆轲拖延时间的那些要求。先是把秦国逃亡的将军樊於期砍了,用他的头颅给荆轲做刺秦的敲门砖。然后又花费重金,购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匕首,并且在匕首表面涂抹了最顶级的毒药,只求荆轲未来能够一击毙命。

到了这个时候,荆轲又以自己没有帮手为由,继续推脱。所以,秦舞阳就登场了。

据史书记载,这位秦舞阳也是一个难得的‘牛人’。他十三岁就杀过人,身上天然自带一种杀气,一般人和他对视一下都会觉得害怕,不敢直视他。

对于史书上的这段记载,后世史学家普遍没有什么争议。大家普遍认为,当时的秦舞阳,应该就是这样的人。一方面,当时太子姬丹为了成功刺杀秦始皇,自然会找他认为最凶恶的人。偌大的燕国,找这么一个人自然还是能找出来的。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人其实也是存在的。

仔细想想,如果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个身高一米九,体重在两百斤以上的彪形大汉,身上还纹着各种纹身,目光凶狠,提着一把西瓜刀,走在某条热闹的小吃街上。他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得绕着他走?然后也不敢和他正面对视?

但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勇敢吗?

恐怕未必吧?

显然,当时的太子姬丹,把吓人和勇敢这两个概念给弄混了。这倒也不奇怪,毕竟姬丹出身高贵,天生就是要继承燕国的大人物,所以他估计也没机会见识真正的勇敢是什么样的。在他看来,秦舞阳既然能让人害怕,而且还有过杀人的经历,自然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了。

而接下来,当荆轲见到秦舞阳之后,对秦舞阳也并不算满意。所以,荆轲就说:我并不是不想赶快上路,只不过我是在等一个人,那个人住得比较远,暂时还没到而已。

荆轲这话,是被明确记载于《史记》当中的,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对于荆轲的这番话,我们显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就是荆轲真的在等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是谁,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有人说是盖聂,也有人说是一位战国末期不知名的剑术大家。

不过显然,在荆轲看来,这个人比秦舞阳更勇敢,更适合陪他一起去刺杀秦始皇。

而另一种理解,则是荆轲依然在拖时间。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他还不想马上去送死而已。

但是这一次,这位燕太子姬丹没有再给他推辞的机会,而是直接下了最后通牒:先生随意吧!你要是还不去,我就让秦舞阳自己先去!太子这意思其实已经很简单了,如果秦舞阳真的自己去了,那荆轲自然也就没什么价值了。而接下来,太子会对荆轲做什么,恐怕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最终,当太子给荆轲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之后,荆轲终于正式上路,准备去刺杀秦始皇了。而到了秦国之后,经过一番上下打点,再加上荆轲带的东西,确实让秦始皇很感兴趣,所以荆轲终于得到了面见秦始皇的机会。

能够面见秦始皇,并且得到亲自为秦始皇献图的机会,这场刺杀其实就已经成功一多半了。因为那么近的距离下,哪怕荆轲无法命中秦始皇的要害,单纯擦伤还是很容易的。而荆轲的匕首上,又涂抹了剧毒,就算擦伤也会致命。再加上秦舞阳从旁协助,两个男人猝不及防之下,抓住秦始皇,用匕首在秦始皇身上划一道口子,这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结果,当荆轲真正刺杀秦始皇的时候,秦舞阳却出问题了。

据史书记载,荆轲和秦舞阳上殿,见到秦始皇之后,秦舞阳就一直在发抖。这种反常的举动,自然引来了秦始皇的怀疑和询问。而秦始皇询问之后,荆轲则是回答道:他年纪比较小,没见过这么大场面,还请大王见谅。

于是秦始皇就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让他退下,你一个人把地图送上来吧!

就这样,原本应该配合荆轲,一起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因为害怕发抖,所以失去了刺杀了机会。原本应该由两个人完成的刺杀任务,就只能由荆轲一个人来完成了。

那么当时的秦舞阳,为什么会发抖呢?不是说他十三岁就杀过人,胆子出奇的大吗?

这事其实还真不能怨秦舞阳。

因为他只是一个很凶恶的人,凶恶和勇敢,完全是两回事。就好比一个现代的黑社会大哥,忽然被叫去和大领导汇报工作,然后去了之后发现,屋子里坐满了一堆自己平时根本就没资格见的大佬。这时候,这个黑社会大哥,一定会有一种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不是恐惧,也不是害怕,而是单纯的紧张。

用现代话来说,这叫‘老板综合症’。

因为秦舞阳之前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所以才会如此紧张。而如果换一个经常出入这种场合的燕国使者,多次见到秦始皇和秦国的这些大官,意识到他们也是正常的人类之后,自然就不会有这种紧张的感觉了。

说到底,还是秦舞阳心理素质不过关,同时太子姬丹也挑错了人。

也正是这个小小的错误,让这场精心谋划的刺杀,最后没有成功。当荆轲独自上前,带着地图和匕首走到秦始皇身边,慢慢打开地图,然后掏出地图里的匕首杀向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那时候比较年轻,才只有32岁,反应比较快。

所以,在荆轲第一次用匕首刺向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躲开了匕首。

这个时候,如果秦舞阳在身边,稍微拉住秦始皇,荆轲一定能够刺中秦始皇。甚至哪怕不是秦舞阳这种杀过人的凶恶之徒,只是一个普通文官,单纯限制一下秦始皇的行动,荆轲都一定能够刺杀成功。

可此时的秦舞阳,偏偏因为紧张,失去了上前的资格。

就这样,反应过来之后,秦始皇迅速绕着大殿内的柱子游走,并且趁机抽出了自己的佩剑。秦始皇大概也是练过武的,所以抽出佩剑之后,直接就砍中了荆轲的大腿,让荆轲丧失了行动能力。在这之后,荆轲虽然丢出匕首,投向秦始皇,但是也没能扔到秦始皇身上。等到殿外的那些护卫来了之后,直接就把他乱刃分尸了。

至于秦舞阳,史书上倒是没有记载他最终的结局。不过,以当时荆轲的下场来看,事后秦始皇为了泄愤,他的结果,只能会比荆轲更惨。

这就是秦舞阳跟随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整个过程。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秦舞阳其实就是一个单纯的凶恶之徒。他或许敢杀人,剑术也不错,但这和真正的勇敢,那是完全不沾边的。

最关键的是,他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很难不紧张。

说到底,所有的责任其实都是那位燕国太子姬丹的。因为他用人失误,不知道勇敢和凶恶的区别,所以才导致这场刺杀失败了。

如果换一个人,哪怕换一个见过大场面的使臣文官,只要不发抖,有了和荆轲一起上前面见秦始皇的机会。关键时刻,可以帮荆轲拉住秦始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战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山海关大战,山海关之战遗骸,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是什么战役

    1644年,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李自成来山海关的初衷是为了剿灭叛逆吴三桂,吴三桂是为了保命,清军是为了入主中原。从后来的历史走向来看,这一战也是决定中原归属权,以及李自成政权由盛而衰的最关键战役。李自成胜,则其取代明朝再无阻力,毕

  • 历史上许平君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平君和霍成君谁漂亮,许平君和霍水仙,许平君吧

    许平君的丈夫是汉宣帝刘病已,这是一位传奇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许平君的故事,其实得从当年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当年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在这六个儿子当中,老大刘据既是嫡长子,同时也深受汉武帝的喜爱,所以早早就被立为了太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据的太子之位,都非常

  •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了,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实力,官渡之战在现在的哪里,官渡之战袁绍赢了会怎么样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

  • 高欢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北往事赵红兵高欢结局,高欢和赵红兵结婚了吗,东北往事高欢怎么了

    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投奔尔朱荣高欢出身北魏六镇,为人深沉稳重、豁达大度,轻财重友,被豪侠们所尊崇。高欢入六镇当兵,被镇将段长赏识,说他有济世安民之才。高欢升任函使,经常到洛阳公干,见到朝廷政局混乱,就散尽家财,网罗人才,有澄

  • 张翼在蜀汉担任过哪些官职?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国官职爵位大全,杜甫担任过什么官职,蜀汉官职表

    说到蜀汉将领张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张皓是他的高祖父,在顺帝时期担任司空一职,他的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是很有声望的官员,政绩也很优秀。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受阻一年,直

  • 安史之乱到底发生了什么 贪恋皇权的唐玄宗为何让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国乌拉圭历史战绩,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帝,安史之乱后唐玄宗的结局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并不是唐玄宗自愿放弃王位的,而是自己的儿子政变篡位的结果,李隆基没有别的选择。等李隆基得知消息之后,也表示惊讶,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在宋朝之前,皇室之间的关系都十分的微妙,皇帝

  •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就退位了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隆基晚年生活,安史之乱李隆基结局,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有多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此落下帷幕,而强盛的唐朝也由此由盛转衰。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也在马嵬坡上香消玉殒,命丧黄泉。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后,他的晚年生活

  •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频繁亲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时期那么乱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曹操,汉末枭雄,权相,曹魏的奠基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从起兵之始,就基本上亲自走在征战的道路上,基本上很少把重大战役的指挥权交出去。曹操为什么总是喜欢亲征?也不只是曹操,刘备、孙权同样也喜欢亲征,几位君主喜欢亲征的原因也都是差不多的。在我看来,

  • 战国时期的名将那么多 白起为什么能够一生不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足今年输给谁了,白起是战国时期哪国名将,2022世界杯亚洲队

    白起为何一生不败?同时代那么多名将,真的没人能打得过他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起之所以一生不败,主要原因其实有四个。一是因为白起个人的军事才华,确实非常强。同时代的将军当中,确实是罕有敌手。二是因为白起领兵的时候,秦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给白起

  •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联姻关羽 孙权是为了巩固联盟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为什么不和孙权结亲,孙权为什么偷袭关羽,全面三国刘备怎么联姻

    还不知道:孙权联姻关羽,真的是为了巩固吴蜀联盟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想与关羽联姻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阴谋!话说赤壁之战期间,孙刘联盟大败曹操,此场战役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刘备。刘备在孙权和曹操之间左右腾挪,借助孙权之手抗击曹操,趁曹操之势打击孙权,他捡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