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就退位了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就退位了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03 更新时间:2023/12/17 22:04:46

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晚年有多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此落下帷幕,而强盛的唐朝也由此由盛转衰。

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也在马嵬坡上香消玉殒,命丧黄泉。

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后,他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一、登上皇位

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亲孙子,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他虽然是嫡子,按唐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李隆基并没有继承权。

但当时正是唐朝政治动乱的时候,先是武则天篡权专政,废掉李显,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扶为帝位,为唐睿宗,后武则天又篡位称帝,以周代唐,国号武周,又将李显一家幽禁起来。

武则天登基后,一直担心李显会夺取自己的皇位,多次想找个理由,将他一家处死,全靠当时一个名叫安金藏的艺人,以死向武则天表明忠心,才使得李隆基一家保全性命。

武则天

武则天晚年时,因为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不得不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宗族。

当时的李隆基虽然年纪幼小,但却亲眼目睹了这些大事的过程,这让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唯有自己掌握武力,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此后他便一直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好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武则天退位后,李显即位,李显是一个懦弱的皇帝,昏庸无道,整个国家的权利逐渐落到了韦太后和安平公主之手。

韦太后一直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她先是毒杀了当时的太子太子李重俊,后又毒杀了中宗李显,企图自己一人独掌大权。

而此时的李隆基则当机立断,立刻发动了政变,诛杀了韦太后和上官婉儿一行人。

李隆基虽然发动了政变,但他自己并没有登上皇位,因为此时,他的父亲,李旦还在世,按照继承制度,应是李旦即位,李隆基为了名声着想,没有强行夺取皇位,而是逼迫当时的傀儡皇帝,李重茂,让位给他的父亲李旦。

李旦即位后,想立自己的大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深知,自己的弟弟李隆基类似太宗,如果自己当了太子,只会落的跟李建成一个下场,因此坚决不受,执意要让给李隆基。李旦便顺水推舟,将李隆基立为了太子。

李隆基本以为等自己的父亲死后,自己自然而然地能当上太子,却没想到,和他一起发动政变的太平公主,成了他的阻碍。

太平公主(剧照)

太平公主权利欲望极深,知道李隆基登基后一定容不下她,所以一直想罢免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扶持一个傀儡上台,因此,双方的矛盾渐深。

先天年间,太平公主集结一批党羽打算先下手为强,将李隆基毒杀,但李隆基早就猜到太平公主会发动政变,他将计就计,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全部诛杀。

而李旦也乘机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登基后,改年号为开元,表明自己要励精图治做一个好皇帝。开元盛世正式拉开序幕。

二、创立盛世

李隆基即位后,重用贤臣、良将,广开言路,一扫唐朝前面的萎靡之风,整个朝堂立马有了转变,世人皆称他有“太宗遗风”。

在李隆基的励精图治下,整个唐朝的实力,很快便赶上了贞观年间,甚至还有所超出。巅峰时,唐朝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各地之间来往密切,人口达到了8000多万,远超贞观年间。

而对外作战,也是胜多败少,将唐朝的威名传遍了西域,据《唐六典》记载,当时来唐朝进贡称臣的国家足有70多个,它们遍及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可以说当时的唐朝是真的做到了“万国来朝”,“名声传遍世界”的丰功伟绩。

但好景不长,李隆基并没有维持住自己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始变得贪图享乐起来,整日沉迷女色,不务正业,作风也开始日渐奢靡。

武惠妃(剧照)

当时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名叫武惠妃,整日和她在一起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甚至还听信了她的谗言,立李亨为太子,杀了自己另外几个儿子,这使得朝廷局势一下子变得动荡不安。

武惠妃病逝后,李隆基立即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女人,也就是杨玉环。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见面并不是偶然,而是李隆基听说了自己的儿媳妇美貌惊人,心中升起了一睹芳容的念头,便派人将杨玉环召进了宫。

杨玉环第一次入宫觐见时,李隆基便被她深深吸引,但因为顾及伦理道德,虽然心动,但李隆基还是没有作出出格的行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发现,杨玉环不仅美貌惊人,而且还能歌善舞,简直就是上天的杰作,更重要的是,还和他兴趣相投,这使得李隆基再也把持不住,和自己的儿媳妇发生了关系。

杨玉环和李隆基(剧照)

随后更是不顾天下人的看法,强行将杨玉环纳进后宫,封为贵妃,整日和她寻欢作乐,据说光给杨贵妃做衣服的人便有七百人之多,如此作风哪里还有半点“明君”风范?

当时杨贵妃有一个哥哥,名叫杨国忠,李隆基因为宠爱杨贵妃,便把他升为了宰相,而且还罢免了四大贤相之一的张九龄,让杨国忠一派的李林甫取代了张九龄。

杨国忠和李林甫仗着杨贵妃为后台,在任上大肆收刮钱财,迫害忠良,整个国家也因此变得动荡起来。

三、凄惨的晚年

史书上常常将汉朝和唐朝并列,称呼为“汉唐”,唐朝和汉朝虽然都很强大,但二者实行的政策却不相同。

汉朝初期虽然是诸侯林立,但随着王朝逐渐发展,这些诸侯国的权利慢慢地都被中央收回,走的是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路子。

唐朝却不一样,它初期虽然没有设立诸侯,但却设立了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自己的地盘,拥有独立的军政大权,完全是一个个隐形的诸侯,他们在暗中分割着皇帝的权利,属于“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的路子,二者完全相反。

而这种模式的危害,便在于一旦王朝出现昏君,或奸臣当道的话,各个节度使便很有可能造反。

安禄山

比如安禄山,因为和杨国忠有仇,便在公元755年,发动了安史之乱,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一路向长安杀来。

直到打到了长安,李隆基才仓皇出逃,带着杨贵妃等人一起跑出了宫,但在马嵬坡,被大臣逼宫,处死了杨贵妃,并同意让位于太子李亨,自己当一个太上皇。

李亨即位后,号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二人虽然是父子,但关系并不怎么好,李隆基一直认为逼死杨玉环,让自己退位的是李亨,所以一直不待见他。

而李亨在发现李隆基在当太上皇期间,一直接见一些大臣,这些大臣有武将,有文官,而且每次接见时,这些大臣都会高呼“万岁”“皇上”,这让李亨很是不满。毕竟自古以来,权利最迷人眼,更何况皇位。

唐玄宗当时回京之时,身边带有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亲妹玉真公主三位亲信,回京后也是他们三人一直在为李隆基奔跑。

李亨知道,如果想扳倒李隆基,这三人就必须清除,在李亨的一番谋划下,他们三人被李亨以“潜通逆党”的罪名处置,高力士流放巫州,陈玄礼被处死,玉真公主被李亨送到了尼姑庵,终生与青灯古佛相伴。

架空李隆基后,李亨顾及名声,便没有再对付他,还安排了不少宫女照顾他。

但李亨没想到的是,自己虽然放过了自己的父亲,但他的媳妇,张皇后,却不愿放过他,张皇后在看见李隆基失去了近侍后,收买了他身边的宫女,让她们时刻监视李隆基,不管做什么都要向她汇报。

后来看见李隆基没有反抗之力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监视李隆基,还限制了李隆基的人身自由,不准李隆基走出自己居住的宫殿一步,一日三餐都是由宫女送去。

李隆基晚年(剧照)

在张皇后的严格控制下,李隆基整日郁郁寡欢,没过几年便与世长辞。可怜这个名满天下的贤君,晚年却过得凄惨无比。

当然,折磨他的张皇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晚年时,她因为“后宫干政”的罪名,被唐代宗李豫贬为庶人,凄凉落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频繁亲征,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时期那么乱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曹操,汉末枭雄,权相,曹魏的奠基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从起兵之始,就基本上亲自走在征战的道路上,基本上很少把重大战役的指挥权交出去。曹操为什么总是喜欢亲征?也不只是曹操,刘备、孙权同样也喜欢亲征,几位君主喜欢亲征的原因也都是差不多的。在我看来,

  • 战国时期的名将那么多 白起为什么能够一生不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足今年输给谁了,白起是战国时期哪国名将,2022世界杯亚洲队

    白起为何一生不败?同时代那么多名将,真的没人能打得过他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起之所以一生不败,主要原因其实有四个。一是因为白起个人的军事才华,确实非常强。同时代的将军当中,确实是罕有敌手。二是因为白起领兵的时候,秦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给白起

  • 孙权当初为什么要联姻关羽 孙权是为了巩固联盟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为什么不和孙权结亲,孙权为什么偷袭关羽,全面三国刘备怎么联姻

    还不知道:孙权联姻关羽,真的是为了巩固吴蜀联盟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想与关羽联姻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阴谋!话说赤壁之战期间,孙刘联盟大败曹操,此场战役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刘备。刘备在孙权和曹操之间左右腾挪,借助孙权之手抗击曹操,趁曹操之势打击孙权,他捡了个

  • 武则天好不容易坐上皇帝的位置 武则天为何还把皇位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为什么不让儿子当皇帝,世界杯太假了,武则天的姐姐为什么要跟着皇上

    对为什么武则天最终把皇位传回给李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一些了解,她凭借自己的政治天赋,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为大唐盛世基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的女人实在让人惊叹。尽管世人都知道她的上位手段极其卑劣,但不得不承认,她

  •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琼为什么不救单雄信,李世民为什么斩单雄信,魏征与徐茂公

    还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

  • 袁绍有哪些缺点导致他最后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刘备失败的原因,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失败,郭嘉评价袁绍八个字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少时读《三国演义》,经常为袁绍感到惋惜。袁绍兵精粮足,领有青幽冀并四个大州,最后败给曹操,很替袁绍可惜,叹息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长大读了《三国志》及其他书籍,再加上经历的事多了,发现如果我是袁

  • 蜀汉五虎上将中如果魏延能入选,关羽会是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延诸葛亮,魏延和五虎上将对比,赵云是五虎上将吗

    五虎上将,出自于《三国演义》,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备拿下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共同列为一传,姑且称为“五虎上将”。关羽得知黄忠与自己

  • 韩信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被冤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死得有多惨,张良和韩信,韩信一生总结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出身贫苦韩信出身贫苦,不会耕地,也不会经商,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饭。曾在南昌亭长家蹭饭数月,亭长妻子非常厌恶他,于是提早做好饭吃掉,韩信来了没有饭吃,于是大怒而去。韩信到河边钓鱼,有一个洗衣服的大婶看他可怜,于是给他送饭数十天,韩信十

  • 李密为何没有抢在李渊反隋前占领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起兵反隋时间,李渊什么时候开始反隋,李渊李密

    李密,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离开洛阳,驾临江都。这宣告着心比天高的杨广应对各地叛乱和内部贵族离心的失败,并彻底放弃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挣扎。杨广跑了,有志者就该崛起了。于是,在他跑掉的第二年,即大业

  •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些人?为何没有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下一个赢德国的是国足,四库全书指的是什么,战国四公子平原君是哪国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战国四公子的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所谓的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以及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个人,都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而且都养了很多门客,对战国历史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往往被后世并称。但有意思的是,这四位公子,分别来自于齐国、赵国、魏国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