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开始一蹶不振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开始一蹶不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80 更新时间:2023/12/22 20:36:55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夷陵之战仅损失5万兵马,为何蜀汉从此一蹶不振?

有这个想法,估计没少看三国演义,罗老板的笔下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比如夷陵之战,刘备单方面就出动7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诸葛亮北伐,再次出动50万大军,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损失5万兵马确实是毛毛雨,但事实并非如此。

蜀汉巅峰时期的人口才百余万,总兵力不到15万。

如果每户按6口人来算,每3户人家就会有一个人战死,全国至少损失掉10%的青壮男性,放到现在,这天必须降旗鸣笛。

5万表面上只是数字,真正伤害的是蜀汉根基,因为其中很多是老兵,他们自新野开始随刘备南征北战,打过赤壁,战过汉中,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按照亮剑中的套路,如果把这些老兵合理安排,发展出一支20万的大军也不在话下。

结果刘备一个操作,大军七将阵亡,五将投降,百战老兵几乎损失殆尽。

我们常说蜀汉后期除了姜维无将可用,这个和夷陵之战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马良张南,他们都是从大头兵干到高级将领,本身的实力毋庸置疑,却都陨落在这场战争中。

除此之外,军粮、器械、马匹、甲胄等损失巨大。

古代没有机器,武器都是用锤子敲打出来的,一旦战败,敌人肯定不会给你清理战场的机会,损失的只能自己补,这个成本很高。

刘备托孤时其实很尴尬,大军建制崩坏,高级军官大量战死,紧缺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新兵至少也要训练个三五年,才能上战场。

国家经济本来就不行,还要填补兵源物资的损失,刘备天天想这些,怎么可能不生病?

白帝城托孤时只能说:“诸葛先生,要匡扶汉室啊!”

诸葛亮太难了,既要屯田又要练兵,主事的人才也没有,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

但后面的北伐战争中,蜀汉多次占据先机,取得不少卓越战绩,这里必须给诸葛亮点个赞,人家确实有水平。

当然夷陵之战的后遗症在北伐中也能看出来,五次北伐三次因缺粮失败,一次因无能将领失败。

诸葛亮想逆天改命,无可奈何国之根本已伤,想破局除非是天人,而他只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忠武之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名人与曹操有联姻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名人大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人,三国时期河南出了多少名人

    联姻在古代时是一种政治手段,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提起三国里的联姻,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孙权嫁妹妹给刘备,以此巩固孙刘联盟。其实孙刘联姻不算什么,曹操才是三国里最擅长联姻的人,孙策、张绣、张鲁、袁谭、刘协和曹操都有姻亲关系。曹操利用联姻拉拢孙策曹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公元2

  • 丁奉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的死对东吴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吴是谁,三国志丁奉,吴用结局

    丁奉字承渊,是东吴的一个优秀的将领,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提起三国时期的将领,除了《三国演义》中那些花了较多笔墨去描写的知名人物,你还能想起谁?是张辽还是吕蒙,或者是陆逊,他们各有各的知名之处,而在这些将领中,还有另一个人和他们都有关联,这个人便是丁奉。丁奉不只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对杨善洲的故事的评价,有关严复的故事,从古至今先忧后乐的人的故事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曹操为何会让许褚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对许褚怎么样,发动裸衣技能的许褚,许褚带所向披靡是打几个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除了曹氏宗族大将之外,曹操最信任的爱将是许褚,否则,曹操不会让许褚做他的贴身护卫,那么,曹操为什么很喜欢许褚?为什么很信任许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首先,许褚很勇猛,史书记载,许褚力大无比,勇猛过人。曹操当然喜欢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例子,为什么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评论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历史上朱标被确立为太子之后,并没有人跟他争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敢和朱标抢太子,如果朱标不死历史会改变吗,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子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之子朱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史,皇位之争一直是一个残酷的事。在权力的诱惑下,兄弟情谊、父子之情都变得轻如浮毛,兄弟自相残杀的场景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为著名的就是清朝的九子夺嫡事件。然而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这里我

  • 三国曹魏政权中,曹仁与夏侯惇的地位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网络上有个段子嘲笑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是夏侯惇领兵作战的战绩确实有点“惨不忍睹”。守濮阳,被吕布军队劫持;救刘备,眼睛被射瞎;博望坡被刘备伏击……反观

  • 李勉:唐朝时期宰相,性情淡泊,居官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多歧亡羊文言文翻译,季札重诺文言文翻译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学经史,沉雅清峻。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

  • 宋康王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靖康二帝结局,宋徽宗宋钦宗最后下场,水浒时的宋朝皇帝叫什么名

    西周初年,周公旦将纣王的兄长封于宋,是为宋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亡国之君宋康王,这位宋王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太好。跟他的老祖宗商纣王一样,宋康王也是一个成王败寇的典型人物。但他比商纣王更惨,商纣王是死了之后,才被胜利者周武王他们描述成昏庸无道的暴君。而后

  • 弘昼作为雍正的第五子 弘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弘昼和弘历谁聪明,雍正五子弘昼,弘时

    对弘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雍正第五子弘昼是个怎样的人?是大智若愚还是装傻保命?弘昼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关于弘昼,其实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是较为复杂矛盾的。他在自己的哥哥乾隆登基之前,其实也曾风光一时,有才干和谋略;但是当乾隆登基后,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