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谋反,朱高煦与朱高燧最后的下场有何不同?

同样是谋反,朱高煦与朱高燧最后的下场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2/21 11:09:56

历朝历代,谋反都是诛九族的重罪,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朱棣有三个儿子,朱棣把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的时候,两个弟弟都不服,而且还联合起来谋反。不过后来,朱高炽去世,他的儿子朱瞻基当皇帝以后,抓捕了自己的二叔朱高煦。但是,朱瞻基并没有抓捕三叔朱高燧。那么,同样是谋反,为什么朱瞻基不杀朱高燧呢?

不得不说,朱棣在教育儿子方面真是悲剧。他封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按照

“嫡长子制”的规矩,这本来是名正言顺的。然而朱棣的次子和三子竟然心里都不服,都反对朱高炽当太子。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反对呢?

其实不得不说,这也是朱棣自己造成的。

朱棣能够当皇帝,是他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朱允炆政权的结果。古代皇位的传递,最反对的就是谋夺,就是依靠武力夺取、谋夺是历朝历代的大忌,朱棣却偏偏凭借暴力推翻了朱允炆,朱棣继位就是谋夺。

朱棣成功了,但是他给朱高煦、朱高燧带了一个坏头,让他的这两个儿子觉得,江山是可以谋夺的。虽然他们没有资格获得皇位,但是只要他们造反,只要他们把江山打下来,就可以夺位。

再一点,朱棣虽然把朱高炽立为太子,但是他又百般瞧不上朱高炽。他嫌朱高炽太过于仁义,不像自己那样英武。他嫌朱高炽长得实在太胖,胖得连走路都费劲,需要有人扶着他走。他嫌朱高炽体弱多病,觉得这样的人当皇帝,江山不能平稳地往下延续。

瞧不上朱高炽倒也罢了,他还多次扬言要把朱高炽的世子之位给废了。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就公开对朱高煦说,你努力吧,世子多病!意思就是说,朱高炽活不久了,将来我会让你继位的。

可以说,正是朱棣说这样的话,才让朱高煦心里蠢蠢欲动。

相比于朱高煦,朱高燧更想造反。因为不仅朱棣给他带了一个坏头,朱高煦也给他带了一个坏头。父亲和哥哥都给他带了坏头,都教他谋反,他自然要跟着学了。

朱瞻基上台后,自然不允许他的叔叔们谋反作乱。所以他把朱高煦抓了起来,并且关押在京城,防止他作乱。后来,他去看朱高煦,当时朱高煦伸腿勾倒了他,这使得他非常生气,结果把朱高煦盖在一个大铜缸之下,把朱高煦活活烤死。

可见,朱瞻基对朱高煦做得是非常残忍的。

然而,同样是造反的,朱高燧却得到了善终,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高燧之所以能够得到善终,得益于他及时抽手。

一开始的时候,朱高燧确实和朱高煦一起谋反。后来,朱棣准备处理他的时候,朱高炽反而为他求情,这一点打动了他。

实际上,朱高炽也为朱高煦求过情,但是在朱高煦看来,这完全是假仁假义。他的心里,反而更加憎恨朱高炽。所以此后一直在试图谋反,没有消停过。

不过,朱高燧却感动于朱高炽为他求情,懂得及时收手。

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朱高煦曾经给朱高燧去过信,希望朱高燧和他一起谋反,江山平分天下。虽然条件很诱人,但是朱高燧不为所动。

当朱瞻基拿下朱高煦后,当时有很多大臣都劝说朱瞻基,请他把朱高燧一并拿下。他们认为,朱高燧曾经跟随朱高煦一起谋反,现在把朱高煦拿下来,朱高燧一定也会跟着谋反,所以留下朱高燧是很危险的。

但是朱瞻基不为所动,

接着,有大臣又对朱瞻基说,让朱瞻基削夺朱高燧的护卫,实际上就是削夺朱高燧的兵权。认为只要朱高燧没有兵权了,他就不可能造反了。

但朱瞻基还是不为所动。

可以说,当年朱高炽以德报怨救了他,现在朱瞻基又保护了他,这些都让他心里感动,所以他才没有跟着朱高煦反叛。

后来,朱高燧主动把自己的护卫交出来,还给朝廷,这也是他做得非常聪明的地方。朱瞻基从此后,果然对他很放心了

宣德六年,朱高燧50岁去世,得到了善终。

皇家也并不是全然无情,有叛逆心,干了坏事,如果能够及时收手,当遇到仁宗、宣宗这样的皇帝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是一条绝路,还是有前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继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三十年,赵匡胤,张承志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宋朝的宦官并没有掀起什么浪子,不过有一个宦官却相当厉害,曾经试图谋立两个皇帝,其中一个皇帝谋立成功,另外一个皇帝谋立失败。那么这个宦官是谁,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这个宦官就是王继恩。王继恩是在后周

  • 刘裕掌权之后 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后人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死前为什么给司马懿兵权,刘裕被谁灭了,刘裕是刘协后代吗

    还不了解:刘裕和司马懿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这是为何?“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如果一个人成了一位英雄,就不要再问他的出身如何,如果一个人富贵了,那就要思考一下他富贵的原因是什么了?我们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

  • 关羽死后刘备为何会发动夷陵之战?他真的是没有其他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夷陵之战刘备如果赢了,三国关羽是被谁杀的,关羽死的时候刘备为什么不救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举兵伐吴,结果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遭遇惨败,蜀军精锐损失殆尽。历来人们都批评刘备以怒兴师,不应该伐吴,否则蜀国不会变得残破不堪。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刘备在夷陵之战前面

  • 许田围猎时关羽为何会放过刺杀曹操的好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攻打樊城是刘备的命令吗,关羽要是没有丢荆州会怎样,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失败

    199年,汉献帝和曹操领着文武百官围猎于许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华阳国志》第六卷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先主之败东走也,径往鄂,无土地。关羽责之曰:‘早从猎中言,无今日。’先主曰:‘安知此不为福也?’及得荆州,复有人众。”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时引用《蜀记》,刘备则是另外一种说法

  • 裴度:唐朝中期名相、文学家,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文经学家的代表人物,宪宗什么意思,高中历史李贽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

  • 项羽当初发现了什么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项羽不过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代豪杰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过乌江,他发现了什么秘密?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了一些人苟且偷生的无耻行为,也将一股凛然正气展现在我们面前。自刎乌江的结局充满了悲壮,让人对项羽的英雄气魄肃然起敬,也惋惜一代

  • 历史上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的农民起义运动,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很小就有诗才,但是,奇怪地是,黄巢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后来,关中大旱,王仙芝发动农民起义,黄巢便参加了。王仙芝死后,众人推举黄巢为王,黄巢率军攻下洛阳和长安

  • 萧俛: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时候的刺史是现在的什么职位,唐朝姓韦的宰相,李隆基的宰相

    萧俛(fǔ)(?—842年3月16日),一作萧俯,字思谦,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肃宗朝宰相萧华之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举进士,通过制科考试,授右拾遗并迁右补阙,后召为翰林学士。在同科好友皇甫镈、令狐楚的推荐下,以御史中丞

  • 司马光真的是北宋的罪人吗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毁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灭亡,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

    对司马光和王安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光是北宋的罪人吗?看他如何执拗地毁掉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说起司马光,犹记得小学时的启蒙读物中有一篇关于司马光的故事,那就是司马光砸缸:司马光为了救落入水缸中的小伙伴,机智的砸掉了那口大水缸。从而救出小伙伴。这则故事主要赞

  • 令狐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出自史记的故事有哪些标题,金祐镇留下哪些作品,从军行其四令狐楚

    令狐楚(766年-837年12月13日),字悫士,自号白云孺子。京兆府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人,郡望敦煌(今属甘肃)。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受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