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田豫和牵招最后为何没有跟随刘备?

历史上田豫和牵招最后为何没有跟随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3/12/8 8:40:59

刘备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匈奴被曹操分为五部,乌桓在公元207年被曹操一战扫平,这样曹魏北方最大的威胁就成了鲜卑。为曹魏镇守北疆,压制鲜卑是田豫牵招两位名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将军,早年都是刘备的“小兄弟”。

田豫“自托于备”

田豫字国让,生于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幽州渔阳郡雍奴县人。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后,年未弱冠的田豫便慨然从军,投奔公孙瓒。公元188年,刘备投奔同窗好友公孙瓒,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由于当时田豫年纪小,田豫把自己托身于刘备,刘备非常惊奇(自托于备,备甚奇之),也非常看重他。此后田豫跟随刘备南下徐州,刘备任豫州刺史后(194年),田豫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求回乡,刘备涕泣着与他告别,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

离开刘备后,田豫重新回到公孙瓒身边,被公孙瓒任命为为守东州县令,田豫帮助公孙瓒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元199年公孙瓒败亡后,鲜于辅为属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与田豫素来关系很好。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依从谁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够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应该赶紧投奔他。”鲜于辅听从了他的建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北乌桓、鲜卑反叛,曹操派“黄须儿”曹彰前去镇压,并命熟悉塞北各族习性的田豫在军中做参谋。在田豫的运筹帷幄下,曹彰在易水北岸大破乌桓、鲜卑联军,迫使鲜卑首领轲比能远遁。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后,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与护鲜卑校尉牵招、解俊一起镇守北疆,以防御乌桓、鲜卑。田豫在任9年间,在鲜卑内部大搞“分而治之”的策略,扶助幼弱部落、压制强盛部落,一旦发觉有潜在劲敌出现,必定在第一时间予以铲除。田豫也因此威震北疆,成为一代名将。

牵招和刘备“刎颈之交”

牵招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少年时便与刘备英雄同契,成为刎颈之交(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袁绍领冀州后,听说牵招的名声,征辟他为从事,兼领乌丸突骑。后袁绍近臣犯法,牵招先斩后奏,袁绍很欣赏他的果断,没有追究此事。袁绍死后,他又追随袁绍之子袁尚

河北平定后,牵招归入曹操麾下。曹丕称帝后,拜牵招持节护鲜卑校尉,驻扎昌平。当时,边地居民多流散在山间河谷,还有逃入鲜卑部落的,有几千人。牵招发布告示,劝说人们回到家园。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率部下归附,让他们回到本郡。又对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部民加以安抚,让他们在边塞安顿下来。

公元225年,曹丕拜牵招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该郡居边疆,虽有哨兵巡视,然盗贼扔不绝。牵招交给当地百姓作战阵法,又上表恢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于远处侦查。自此,胡人每每来犯,皆被击退,逐渐绝迹。牵招又离间游牧民族众部落,使得他们互相猜疑,让鲜卑始终不能完成统一。

大和二年(228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被轲比能围于马邑城,向牵招求救。牵招整兵待发,但并州官吏根据通例禁止牵招出兵。牵招认为持节的大将被包围,情况危急,不能再拘泥所谓吏议而见死不救。于是上表朝廷,随即出发,最终在轲比能撤军的路上大败鲜卑。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田豫、牵招传记评价道:“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意思是说,田豫牵招品德高尚,忠义壮烈,镇守曹魏北疆,立下赫赫功劳。可惜田豫仅仅做到了小州的刺史,牵招更是仅仅做到了雁门太守的官职,可以说是未尽其用。

田豫和牵招之所以在魏国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两位都和刘备在少年时期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譬如牵招,都到了“为时所忌”的地步,故而二人的仕途并不算非常光明。故而田豫先是被谗言调离北方,后又被谗言免去恩赏。牵招终其一世,不仅官止得雁门太守一职,连侯爵也只是没有封邑的关内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安石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一生有多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安石的为人,王安石的一生经历,如何评价王安石这个人

    王安石是北宋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是古代中国历个朝代对文武官员的要求。王安石作为一个文官,不贪官位,不慕金钱,不近女色,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最佩服的人就是王安石,称其为夏商周三朝以

  • 裴遵庆:唐朝时期宰相,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虚心纳谏,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宋仁宗时期的宰相

    裴遵庆(691年—775年),字少良,绛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赠司空裴翁喜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中眷裴氏)。初以门荫,授兴宁陵丞,调任大理寺丞,澄清边将萧克济谋反案件。迁吏部员外郎、徐州刺史。唐肃宗即位,拜给

  • 萧华:唐朝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姓韦的宰相,萧规曹随历史典故,五胡乱华

    萧华,字号不详,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华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以门荫入仕。初任给事中,后历任工、兵二部侍郎,其父萧嵩死后袭封徐国公,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叛军俘虏,受任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先后担任秘

  • 刘邦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刘太公的庶妻李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血浓于水”,血缘作为亲情的枢纽,衍生出许多的家族,这些人因为血脉相连而生活在一起。但是,有的时候,养恩大于生恩,倘若一个人受到自己继母的悉心照顾而长大,那么此人对于养母的感情,自然也是

  • 朱祁钰在位时间有多少年 朱祁钰都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钰跟朱祁镇哪个厉害,朱祁钰朱祁镇谁的能力好,朱祁钰的历史评价

    还不了解:朱祁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宗朱祁钰在位多少年?他在位期间有什么功勋吗?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间不到八年,朱祁钰的功勋主要是在为难时候力挽狂澜,保住北京城,选贤任能,可以一定程度上澄清政治。总的来说他在位短短几年,所作出的功勋还是值得肯定的!总结起来

  • 马谡的死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怎么说马谡不能重用,孔明和刘备对马谡,为什么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谡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谡之死,并非死于军事能力,而是死于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街亭一战,虽未给蜀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马谡擅自行动、违抗指挥,让本次北伐刚刚出师就无功而返。对于诸葛亮贸然提用马谡守街亭一事,以及先帝刘备白帝城的嘱托,

  • 陶谷事是什么人?陈桥驿兵变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陈陶在哪,陈志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阿炳的人生经历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五代十国那混乱不堪的局面,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上演黄袍加身闹剧、率部回京欣欣然登帝位时,才尴尬地发现,自己只顾抢夺柴氏江山,却把“禅位”仪式置之脑后。没有后周皇帝的“禅位诏书”,登基便是贻笑后世

  • 孙权称帝后孙坚被追封为皇帝 孙策为什么只是一个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陶谦,孙坚是皇帝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和孙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将孙坚追封为皇帝,而孙策只是一个王爷呢?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大多都是新任者对前任的不满和对权力的觊觎,前任者也并未审时度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发展,却在当时的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百姓疾苦,对于各人来说

  •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是哪里人,李渊晚年生活怎么样,李渊父亲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宫廷政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到了

  • 刘备离公孙瓒投靠陶谦,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投靠公孙瓒是哪年,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谁,公孙瓒为什么对刘备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手下)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到徐州后陶谦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