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象牙席是什么东西?雍正下令不允许不再制作是为何?

象牙席是什么东西?雍正下令不允许不再制作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03 更新时间:2024/1/4 7:22:25

雍正,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避暑,古往今来都是人们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虽说现代人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避暑,不再遭受酷暑的煎熬。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相比而言,古人的避暑方式,反而显得生态而节能。那么,古人们是如何避暑的呢?

一、建造消暑“凉屋”。

和现代人一样,只要一到酷暑季节,古人们都会呼朋唤友地邀约上一大批人,来到“凉屋”消遣。除了能躲避酷热外,还能以会友,以酒会友,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这种“凉屋”,不同的时期有着形象而独特的名字。在先秦时期,这种房屋叫做“窟室”,汉朝时期又名“凉房”“清凉殿”等。

这种房屋的选址非重要,一般依山傍水而建,要求浓荫蔽日,林木森森,景色宜人,周围水流环绕。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微风习习;有树的地方,就能遮挡骄阳。例如代的凉屋“翠寒堂”,周围“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寒瀑飞空而下”。

除了环境外,屋内还有很多避暑设施:流水环绕的假山,莲花盛开的池塘,绕屋而栽的大树,终日不间断地从屋顶流下的水帘,挂在屋檐上垂下的竹帘等等。这些设施,不断地为主人带来阵阵凉风的同时,还把炙热的暑气隔绝在外。

当然,帝将相的“凉屋”,还会摆上各种鲜花,或者是放置香木材料制作而成的珠串。在阵阵凉风中花香扑鼻,沁人心脾。

二、各种神奇的消暑工具。

首选仍然是风扇。,不过古人的风扇不能用电力提供能源,但他们能充分利用水的冲力,或其它机械能带来凉风。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手摇式,平民百姓就自己动手,达官贵人则有婢女等下人侍候。

据说西汉时期,一位巧匠就曾做成了一个七轮巨扇,其风力不亚于今天的几个吊扇,“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其次是挖深井采集气。在屋里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深井,让井里的冷气源源不断地飘散在屋内,能保持屋里的宜人温度。如果需要,这样的深井可以多挖几口,冷气就更加充沛。

这样的深井,在冬天也会起到保暖的作用。明代一位官宦之家,就曾在大堂内挖了七口深井,“皆以镂刻之,盘复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再次是利用寒冰降温。不过,这也应该是富贵之家才能享用的。将冰块放在木桶里,置放于屋内各处,或者直接放在床底下,降温效果十分明显。在皇宫内,还有专门负责采购和放置冰块的部门,以保证帝王和王公大臣,以及妃子们享受一个凉爽的夏天。

还有就是颇负盛名的“竹夫人”。它之所以被冠以“夫人”的名字,是因为这种消暑神器是床上用品,又叫做“青奴”。这是一种竹篾编织成的圆柱形中空凉器,长度约为1米。周身网眼密布,利用“弄堂穿风”的原理,能收风窜散,供人取凉,十分巧妙,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古人对“竹夫人”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就曾作诗云:“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最奢华最精美的消暑神器,要数象牙席了。在我国历史上,只发现过3件这样的稀世珍品。现有一件存于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被列为一级文物。

这件象牙席长2.16米,宽1.4米,制作于雍正年间,由非常薄的象牙片编织而成,整个纹路呈现人字形。

象牙席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由于象牙薄片十分脆弱,制作地点只能选择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完成,否则就会出现断裂。而且象牙在削片之前,要用特制药物做软化处理。

象牙席的整个编织过程漫长而精细,需要耗费大量的象牙材料,因此一张象牙席不仅奢华,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正是因其造价不菲,工艺难度极大,因此一节俭的雍正帝下令,此后不再制作。

这件珍贵的象牙席本来流落在了民间,它最终能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民国年间,山东的一个典当铺老板无意间收购了这件象牙席,后送给了家乡的一位县长,县长又转手将它送给了一位大地主,被地主老婆当做竹席使用。在土改期间,一位贫农无意间分得了这件无价之宝,转手捐给了国家。

至于这件稀世珍宝是如何从宫中流失到民间的,至今无人知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象牙席象牙席图片

更多文章

  • 朱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名声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祐楎,一生中百样可能,什么样的一生

    朱粲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阀的一支,自称迦楼罗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粲初任城父县(今安徽亳州)的小佐吏,虽然官职不入品,但他在这个岗位上包揽诉讼上下其手,加之能说会道善于笼络人心,在当地也算一号人物。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粲“从军讨长白山贼”时,不愿再给大隋当

  •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真实历史,王嘉乾,王嘉徐

    西汉大臣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嘉,字公仲,出身平陵,西汉历史人物。汉成帝时期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他掌守殿门时对擅自闯入皇宫的人未予阻拦或阻拦不力被治罪。之后再于永的任命下担任属官一职,又以清正廉洁被提拔为南陵丞,几年后,又被提拔为长陵县尉

  •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有多宠爱戚夫人,刘邦的女人戚夫人,为什么刘邦不喜欢薄姬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如果吕雉一直都是皇后的话,他难倒不怕自己死后,吕雉对戚夫人下手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的确很宠爱戚夫人,甚至为了戚夫人,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如意类我”,不过这就是老来得子的爱子之情,而不是出于皇帝对继承人的理性考察。理

  • 霍去病作为汉朝一代名将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去病是千古第一名将,霍去病是哪个时期的名将,西汉名将霍去病简介

    “天生将才”霍去病,究竟是怎样的逆天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名将霍去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耀眼的天才将军,18岁一战成名,21岁直接封神,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古代战场的惨烈,无数士兵的鲜血堆积而成。而这句话落到了霍去

  • 李渊在位时期争夺皇位的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后面的皇帝顺序,皇位争夺,争皇位叫什么

    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26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其他儿子都没有参与呢?关于这个问题

  • 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感情很深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的最爱是卫青,卫青是汉武帝的男宠吗,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感情

    对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青在时,武帝安抚太子,都不会亲自去说,是通过卫青告诉太子爹很看好,卫青死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中间人了。武帝这样刚愎自用的皇帝怎么也不像是会和儿子聊家常的人。汉武帝刚开始还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当然,汉武帝这个

  • 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家吗 正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青和汉武帝最后一面,卫青和汉武帝,汉武帝的最爱是卫青

    还不知道:卫青死后汉武帝真的灭了卫氏家族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问者大概没读过《史记》和《汉书》,更没读懂汉武帝,跟着人云亦云。正史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汉武帝只杀了卫青的长子卫伉。卫家活得很滋润,后来发展成了河东豪族,三国著名的卫瓘就是他的后人。以我个人对汉

  •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广卫青霍去病比较,史记李广,李广匈奴称他为什么

    对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

  •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杀人讲技术含量,并不是龙颜一怒,随便让人头落地。也就是说,这个人怎么杀得有个说法,不是切土豆那般帝王气侧露。就如嬴政一口气杀27个劝解他的人那样的事情,刘邦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 汉景帝为什么不给周亚夫筷子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最怕的大臣,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汉景帝对周亚夫的态度

    对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筷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143年,周亚夫到宫中赴宴,侍者将一大块肉放在他面前却不给筷子。见别人刀筷并用吃得津津有味,周亚夫颇为烦火,于是大声质问侍者何意。汉景帝见状说了一句话,吓得周亚夫赶忙跪下请罪。周亚夫剧照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