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1/5 4:18:10

对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

年少便因用兵如神早早成名,后来奉命抗击匈奴,一人之威便使得匈奴数年不敢侵犯大汉边疆,他飞将军的名号也因此而来。不过在他的人生后期,却因为在抗击匈奴的漠北之战中迷路未能参战,愧而自杀,可谓是极度悲惨的一个结局。

但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对李广的结局有许多疑问,同为西汉大将的卫青、霍去病为何能屡屡找到匈奴?而经验丰富的飞将军李广却会在大漠中迷路呢?这还要从李广这个人说起。

一 、迷路的将军

正如前文所说,李广的一生十分坎坷,出生自武将世家的他,早在汉文帝十四年便开始与匈奴作战。在那个汉朝势力尚微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匈奴抗衡,粉碎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侵略。“飞将军”这个名号,便是匈奴人对李广的称谓。

但由于他的能力太过强大,功绩无人可比,这让汉朝中的其他势力集团感觉到了威胁。因此他被朝中许多奸臣视为肉中钉,眼中刺,千方百计的阻挠他。

汉武帝元光六年,李广因为一次作战的失误被匈奴所捕,虽然后来他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逃了出来,甚至对匈奴发起反攻,大破匈奴,但他被捕这件事还是被人抓住了把柄。在他班师回朝之后,汉武帝对李广被捕的事情勃然大怒,愤然将他交给了官吏处理。

而官吏则以李广手下的士兵损失过多为理由,将他判处了斩首。但好在汉朝可以花钱保命,李广也因此逃过一劫,被贬为了庶民。成为庶民后的李广也并没有因此堕落,反而开始积蓄力量,培养自己的儿子,等待有一天能够重新与匈奴作战

正如他所期待的,元朔六年,汉武帝一改前朝对匈奴的缓和策略,开始统筹全国,准备与匈奴正面对抗。就在这种情形下,李广被重新用来对抗匈奴。

但此时属于李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只能跟随如日中天的大将军卫青一起出击匈奴。李广的运气十分的差,每次与匈奴作战,他的部队的战功总是不够他封侯,这让李广十分的郁闷。后来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典故李广难封

二 、绝路的漠北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刘彻发动“漠北之战”,意图对匈奴的本部发动攻击,并且抓捕匈奴单于,以彻底解决匈奴之患。而一直因没有战功很是苦恼的李广,看到了自己最后的机会

于是他多次请求随行。但汉武帝却认为李广太过于年老,会延误战机便一直拒绝他。可李广一次又一次的请求,最后让汉武帝不得已同意他出任前将军一职。得到汉武帝准许的李广欣然出征,随卫青出征漠北。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汉朝最强的大将之一,对这场漠北之战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汉军刚刚出塞不久,他便抓到了一个匈奴兵,在他嘴中套出了匈奴单于的驻地为了对匈奴进行突袭,自己率领了一队精兵独自抓捕单于。

由于在出征前,汉武帝特意嘱咐卫青,李广已经有些老了,不能担任大用。因此,卫青便命令李广与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对匈奴进行夹击。

可李广前半生从未远到漠北与匈奴交战过,这茫茫的漠北,在没有向导的带领下,找到右将军的队伍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他又不敢违抗卫青的命令,只好听从他的话,走入了茫茫大漠。

果不其然,这位已经六十岁的老将在大漠中失去了方向。直到大战结束后才找到右将军的队伍。而他面对官吏的口诛笔伐也没说什么,只是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带着一生未能与匈奴正面作战的遗憾自杀去世。

三、迷路的原因

而关于李广经常迷路,但卫青、霍去病不会迷路,历史学家给了许多的解释。一方面,在李广晚年与匈奴作战时,汉朝和匈奴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朝由之前被动防守,逐渐变成了主动的出击。

而卫青、霍去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将领,他们十分明白在与匈奴作战时有一个好的向导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们极力的为自己的军队培养优秀的向导。

而李广则有些故步自封,还以为战场的局势与自己年轻时一样,靠自己的实力便可以大破敌军,这使得他的队伍中两个好的向导都没有,自然会迷路。另一方面,在李广晚年时,其实很少与匈奴交手了。还有着长达几年的被贬经历,这让他很难去熟悉瞬息万变的战场,遇到一些变故便无从下手。

而卫青、霍去病则不同,在汉武帝时期,他们成为了汉朝与匈奴交战的主力。对于匈奴的生活习惯,行军习惯等十分的熟悉,并且身为年轻人他们本就有着十分强的方向感,这都是李广所不具备的。

四、总结

那么李广迷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是李广在漠北之战时已经六十岁了,即使他还有征战匈奴的心,但已经没有支持他征战的身体了,这使得他出战漠北本身就是个错误,并且还遭到了卫青等人的排斥,队伍中连个像样的向导都没有。

二是汉武帝对他的打压,他身为一代名将,却被自己的皇帝猜疑,怀疑他征战的能力,这便说明由于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出现已经不需要这位老将了,这对十分骄傲的李广是一种心理上的巨大摧残。

这使得李广在漠北之战时,军心便已经溃散。加上恶劣的环境与天气变化,可谓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绝境。

而第三点,则是李广本身的性格因素,李广作为一代大将心胸却十分的狭隘,并且刚愎自用,不相信其他人,有些迂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觉得只靠自己便能做成事。

卫青、霍去病都在培养匈奴兵做向导的时候,他本人却不思进取,只相信凭借自己曾经与匈奴作战的经验来办,最终不仅迷失在大漠中,更将自己的人生也迷失在了不属于他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杀人讲技术含量,并不是龙颜一怒,随便让人头落地。也就是说,这个人怎么杀得有个说法,不是切土豆那般帝王气侧露。就如嬴政一口气杀27个劝解他的人那样的事情,刘邦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 汉景帝为什么不给周亚夫筷子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最怕的大臣,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汉景帝对周亚夫的态度

    对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筷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143年,周亚夫到宫中赴宴,侍者将一大块肉放在他面前却不给筷子。见别人刀筷并用吃得津津有味,周亚夫颇为烦火,于是大声质问侍者何意。汉景帝见状说了一句话,吓得周亚夫赶忙跪下请罪。周亚夫剧照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

  • 古人在被灭九族的时候 受牵连的家属为何不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灭九族小孩子也会斩首吗,家属退赃的规定,罪犯的家属有什么影响吗

    还不知道:古人被灭九族时,家属为何不逃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大中国,有着非常长达五千年的华夏文化,除了在某个时代当中因为掌权者没有能够治理好,让那个时期的中国受到了小损伤。不过中国很快又再次的回到高位,可以说是一直经久不衰。其实这些也都要称

  • 朱元璋想派兵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打压刘伯温,朱元璋为什么不放刘伯温归养,朱元璋杀刘伯温

    对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为什么阻止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朝代,也是一个光复汉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时期。明朝的建立可谓是轰轰烈烈,不过建国之初的大明可谓是面

  • 三国时期夏侯渊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为何会被黄忠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是蜀国吗,三国时期东吴的实力,黄忠杀夏侯渊诸葛亮为什么不高兴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夏侯渊是汉末三国曹魏名将,是曹操手下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作战,虎步关右,打马超打的最狠。夏侯渊二十合战平黄忠,武力不低,但最终被黄忠斩杀,夏侯渊武力到底如何?比黄忠差吗?夏侯渊可以说是最不惧马超之人,在西部战线,夏侯渊一直追

  •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作为皇位后 其他藩王为何没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靖难之役其他藩王做什么,明朝的靖难之役是指什么,靖难之役各藩王

    对朱棣发动靖难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藩王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朱允炆。朱棣耗费了四年的时间打到了南京,最终朱允炆失踪,自己顺利登基。从靖难到登基期间,其他地方的藩王都没有站出来反抗朱棣,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朱棣奉天靖难

  • 康熙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谁?分别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四大辅政大臣结局,顾命大臣,周培公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苏克萨哈是顺治给康熙选定的四个辅政大臣中的一员。这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苏克萨哈排位第二。不过,后来苏克萨哈被鳌拜整理出二十四大罪状,要求康熙把苏克萨哈满门超产。鳌拜这样做,明显是想罗织罪名,扳倒苏克萨哈。

  •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除此外,赵光义对

  •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里面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实刘备是怎么样的人,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曹操认为天下只有刘备和他算英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

  • 都说吕雉给刘邦戴过绿帽子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为什么对吕雉不好,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刘邦不喜欢吕雉的真正原因

    对俗话说食色性也,吕雉真的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子说,食、性、食与性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孔子看得很清楚,说的很直白。但在不同时期,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性关系越来越趋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