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真的是亡于嘉靖吗 嘉靖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

明朝真的是亡于嘉靖吗 嘉靖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74 更新时间:2024/1/1 13:47:55

对明代嘉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到底是昏君还是明主,明始亡于嘉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朝代,嘉靖则又是明代历代帝王中饱含争议的一位。史书上的他昏庸无道,弄权误国,以至于有“明始亡于嘉靖”的说法;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又彰显谋略,多智近妖,极富个人魅力。

哪个才是真实的嘉靖?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宪宗朱见深孙子,按理来说皇帝的位置轮不到他来坐,只是他的前任皇帝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没有子嗣,内阁首辅杨廷和按照祖训找了一大圈子,最终才找到朱厚熜这来。

作为武宗的接班人,朱厚熜的性格截然不同,相比于前任的骄横,朱厚熜比较阴柔和狠辣。朱厚熜的智商和玩弄权力的能力毋庸置疑,作为新继任的皇帝,朱厚熜的根基并不稳固,但他在继任之初就敢于同朝臣展开礼仪之争并取得胜利,还将一手扶持自己的杨廷和赶了出去。尽管后期二十年没有上朝,但嘉靖始终把持着大权,将无数名臣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上朝而知天下事,不出宫而掌天下权,三言两语就将群臣们玩得团团转,看似撒手不管,内阁的运转却全都在他的手心上。

正是由于这些,很多人认为嘉靖并非昏君庸主,而是一位颇有能力、很有建树的明主,他只是看似无道,实际上对明代贡献很大。

如果站在嘉靖的立场上,而且是只站在他这一代皇帝的立场上,嘉靖并非是一位庸主,因为他将皇权应用到了极致,成为了那个站在顶端凝视着芸芸众生的人。

可是,这只是站在嘉靖个人立场上得出的结论,不说站在天下百姓的立场,即便从他后世的皇帝的角度来看,嘉靖都绝不能算是一位明主。

尽管嘉靖是一个政治天才,但他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一己私欲。严嵩严世蕃是嘉靖一朝的大奸大恶,然而二严之于嘉靖,仿佛和珅之于乾隆,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一部分到了自己腰包,一部分到了嘉靖的腰包,剩余的才入了国库。

嘉靖皇帝曾怒斥二严,说他们可以中饱私囊,但不能动摇国本,挖大明天下的根基,可是挖老朱家根的,正是他自己。

嘉靖新政搞了几年无疾而终,然后就开始修道,追求长生不老,天上的事孜孜不倦,地上的财富他也不愿意放弃,数十年间,明代的官僚体系腐烂到了几点,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了一种官场上的“艺术”。贪得多,才说明能力强。而且,每一位贪官都振振有词,说没有自己,天下就要完蛋。

没有他们,明代会不会在嘉靖一朝就灭亡我们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他们,明代彻底滑向了深渊。嘉靖执政前期,朝廷的财政就已经赤字,这件事情贻害很深,以至于万历皇帝继位时已经不得不改革。

嘉靖皇帝和群臣们剥削的钱财都去哪了?

群臣们的中饱私囊了,嘉靖的则用于他奢侈而浪费的宫殿修建上了。嘉靖皇帝喜欢修道,但他没学会道家的清心寡欲,倒学会了盖宫殿。

“世宗中年,边供费繁,加以土木、祷祀,月无虚日,帑藏匮竭。司农百计生财,甚至变卖寺田,收赎军罪,犹不能给。二十九年,俺犯京师,增兵设戍,饷额过倍。三十年,京边岁用至五百九十五万,户部尚书孙应奎蒿目无策,乃议於南畿、浙江等州县增赋百二十万,加派於是始。 嗣后,京边岁用,多者过五百万,少者亦三百馀万,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明史》)

嘉靖大兴土木,疯狂的花钱,逼得户部尚书都没辙,只能不断对百姓增加赋税。这个口子一开,明代的百姓就陷于水火中了。

嘉靖一朝名臣辈出不假,但拥有无数名臣的嘉靖一朝边防废弛,大军羸弱,财政崩溃,生灵涂炭,北部的游牧民族、东南部的倭寇,西南的少数民族一下都涌上来了。

既有能臣,为何天下局势如此糜烂?

因为能臣都能在争权夺利,就算有人想做点实事,也不得不被裹挟到嘉靖一手炮制的党争囚笼中。嘉靖像看着斗兽场的看客一样,津津有味地观赏着一位位富有权谋的臣子们互相倾轧。在内斗中,朝纲陷于混乱,天下愈发糜烂。

嘉靖不了解吗?

他当然了解,能够二十年不上朝却能把持大权的他怎会不了解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结果。可是嘉靖不在意,百姓的困苦和官员们的窘境嘉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权力,是金钱。客观地讲,历朝历代的皇帝终究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但他们或因为仁心,或出于国家长久发展的目的,做得不会太过分。可嘉靖不一样,他了解一切,但不在乎,为了一己私欲,他可以挖老朱家的根,刨明代的墓。

嘉靖一朝已经是明代的中后期,官僚体系陷入僵化和腐败是规律使然,但嘉靖皇帝无疑推动了这个进程,并制造了一个完全畸形的时代,一个人与人斗的时代。

嘉靖是权力的天才,但他绝不是一位明主,他的所作所为,给明代这个步入中年的帝国重重一击,让他蹒跚着走向死亡。

参考资料:

《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卓文君:以自己的才情,逃脱了才女凄凉的谶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卓文君的一生,卓文君《数字诗》,卓文君怨郎诗原文

    卓文君,西汉时期才女,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两千多年的历史画卷,缓缓地合上了帷幕。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身影,早已模糊在了岁月的长河里。但他们

  • 梁红玉:南宋抗金女将,她立下了哪些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在哪个山,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概括

    梁红玉,南宋著名的抗金女英雄,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妻子,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并被赐爵禄,由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梁红玉出身于武将世家,祖父与父亲都在朝中为官。受家庭环境熏

  • 朱高炽被后世称为明仁之君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仁宗朱高炽被踢出太庙,朱高炽之后谁继承皇位,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

    对朱高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高炽在位十个月成千古仁君,后被赶出宗庙,原因竟和他父亲有关。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仅仅十个月,如此短的时间竟被后世称之为功大于名的一位仁君,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作为享誉后世的一代仁君,获得了百姓的爱戴,那么什么是明仁

  • 平乱定边的大唐女将樊梨花,最后为何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丁山与樊梨花之子,大唐女将樊梨花在线,大唐女将樊梨花主演

    樊梨花,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以她与丈夫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

  • 为何说高杰死后,南明就再无希望统一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死后第一天会去哪,人死后一般会给谁托梦,南明本来可以复国

    高杰,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高杰和李自成的妻子邢氏私通,害怕被李自成发觉遭来大祸,于是,干脆带着邢氏投降了明军,高杰从农民军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朝大将,镇压农民军,成为“南明四藩镇之”一,也称“江北四镇”。高杰最开始是李自成的部下,

  • 钟无艳的样貌丑陋,为何能逆袭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钟无艳好恶心,形容样貌普通的成语,丑陋的外表

    钟无艳,别称:钟离春、钟无盐、丑娘娘,相传是战国时齐国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之人,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钟无艳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据说长得像个男人一样,脖子肥粗,鼻孔朝天、又没几根头发。别看她奇丑无比,却雄怀大志,满腹经纶

  • 朱允炆当初杀朱棣就像碾死一只蚂蚁 朱允炆最后为何丢失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允炆丢失江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背后实力要灭朱棣,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为何还是丢了江山?朱允炆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富有天下,却被一地藩王推翻的皇帝,其失败的原因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有人说他是因为优柔寡断,不愿意背负杀死亲叔叔的罪名,又有人说是他人菜瘾大瞎指

  • 乾隆死后和珅为何不和嘉庆搞好关系 和珅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为什么怕嘉庆,乾隆是给嘉庆毒死的,嘉庆如果重用和珅

    对和珅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贪官”和珅为什么不在乾隆帝死前就与嘉庆帝搞好关系?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下令“大贪官”和珅自杀。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嘉庆帝在乾隆帝死后控制皇权已经是满朝皆知的定居,和珅可以在乾隆帝死前就与嘉庆帝搞好关

  • 有哪些与萧至忠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像将相和这样的故事还有哪些,下列哪一典故与吕氏春秋无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

  • 萧至忠:唐朝时期宰相,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爱薛绍吗,唐太宗晚年骄奢享乐,唐太宗纵囚出处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