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是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3/12/17 1:27:45

刘禅,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在一些小说和影视剧中,一般把刘禅刻画成一个单纯、懦弱、没有责任感这样一个人物。因为:刘禅亲政后信小人远君子。但是,皇帝身边都不会没有小人!刘禅不战而降,但不能说他就是个混蛋,中国皇帝不战而降的很多。当时,他跟不肯投降的儿子说了一段话:“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诸葛亮挟少主以令蜀中欲称帝却无胆,刘禅正是利用诸葛亮这种心理而智斗周旋最终胜利,但并未掘其祖坟,这样看来,刘禅还是一个仁君。

网络配图

刘禅没心没肺。蜀国灭掉后,刘禅被带到了洛阳。司马昭招待他,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

刘禅忘恩负义、投敌叛国 说刘禅忘恩负义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说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为他立祠;其二就是赵云死后刘禅也没有为他立祠。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据《三国志》记载,说诸葛亮对人称赞刘禅,听到称赞的人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在其遗诏中 有这么一句话:“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量甚大”,比想象中聪明,我还有啥担忧的?欣慰,欣慰。诸葛亮不是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刘备则以识人著称,《三国志》陈寿犯不着弄虚作假编这么一出,所以,在最亲近的、了解他的人眼中, 刘禅绝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无能。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各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我们提到刘禅的皇帝生涯,往往会说他不过是命好碰上诸葛亮,但其实诸葛亮只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就凭一个昏庸白痴的阿斗能执政这么久?所以,千百年来,世人都误解了刘禅,不了解刘禅的过人智商。

网络配图

其次,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乎,刘禅“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就一个原则: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作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从刘禅的角度出发,联系到前面提到的怕大权旁落寝食难安不择手段的皇帝们,我们大抵可以明白,作为一个皇帝能做到这一点有多么不容易。

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此时头脑非常清楚,他非常明白魏蜀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不好直接反对,只能委婉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 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执意北伐,没有听从刘禅的劝告。刘禅懂得“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诸葛亮主张北伐,刘禅虽然不赞成,但还是为诸葛亮鼓劲加油。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再次,诸葛亮死后,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大,刘禅废除了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绝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以至于明知北伐是错也无法阻止的尴尬局面。这一系列举措以及背后体现的治国理念,能是 一位智商低下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网络配图

刘禅被俘后“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把他说歪了。因为刘禅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巨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最后,刘禅选择了投降,这样一来,自己背了一个卖国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财产。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因为 “成王败寇”,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只有肯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大丈夫。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所以《三国演义》中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有意贬低了蜀汉后主刘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末路英雄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一段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广为流传,更通过京剧名篇的演绎,真实还原了一代枭雄项羽兵败刘邦,与爱妻生死决别的感人故事。历史上,有关项羽虞姬怎么认识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由于没有确切史料的记载,此疑问至今尚无定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史记·项羽本纪》曾经提略微到过,虞姬是项羽一生唯一挚爱的女子,却

  • 这位又懒又傻的皇帝怎样救回了濒死的大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是一个明朝人记忆中,景况极度残酷的年头。这年的困难程度,以这时的五品学士,几年后铁腕强人张居正的晚年回忆讲:曾有异于汉唐末世乎?从辽东到甘肃,鞑靼土蛮骑兵动辄十几万人,组团打砸抢烧,从江西到广东,不是民乱就是海匪。还有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组团闹,中央的钱粮储备,最窘只够用三

  • 南宋抗金将士高宠竟然只是个虚拟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高宠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是在小说《说岳全传》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小说的设定中,高宠是岳家军中最勇猛的将领,南宋著名的抗金将士。高宠还是开平王高怀德的后人,祖先是高思继。高宠因为用得一手好枪,所以被称为是南宋抗金时期的第一枪。高宠之所以枪法如此之好,是因为他的先祖高思继是五代十国时候的第一名枪,所以高

  • 乾隆后妃比康熙少为何被后人评为“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终年八十九岁,年寿之高是任何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再说他执政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年号为嘉庆,那是出于无可奈何,因为乾隆皇帝登基时就宣称: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对他万分器重,为表示他要报答祖父的恩德,自己在位年数一定不能超过祖父在

  • 雍正皇帝暴毙之谜:真的被吕四娘刺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没有记载。图片来源于网络据雍正的心腹大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雍正暴卒,官书不记载其原因,这自然就引起人们的疑惑,再加上当时

  • 怕老婆专政 汉武帝将生过孩子的女人全部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有五个妻妾,分别是栗姬、程姬、唐姬、贾姬和王夫人。此前,汉景帝曾有薄皇后,只是当了六年皇后就死了,没有子嗣。汉景帝废了栗姬所生的太子之后,立王夫人所生的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杨县人郅都以郎官的身份服事汉文帝。到了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一次,他跟随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到厕所去,野猪突

  • 提钱就翻脸 揭秘抠门儿皇帝道光的“治国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号称“富有四海”,“九五之尊”,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算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品德的标准。尽管于大局无补,但毕竟是一个皇帝的行为。网络配图道光(1782-1850),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

  • 刘备讨伐吴国失败,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东征东吴结果大败而归,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此刻为何没有对刘备进行劝阻呢?刘备以借荆州之名,一直占着不还,就趁关羽攻打襄阳的时候,由吕蒙发动突然袭击,使关羽的大本营江陵落入了东吴的手中,关羽被迫从襄樊战场紧急撤军,途中更是遭遇了东吴军队的袭击,关羽的北伐军团溃散,关羽最后败走麦城,突

  • 无能嘉庆为何能在半个月内铲除乾隆宠臣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他极力限制嘉庆培植、任

  • 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一碗面片汤啥不得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怨声载道。不过,道光的节约效果也未必显著。网络配图《清稗类钞》里说,宣宗曾经有件黑狐端罩,衬缎稍为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