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演义趣事:张飞遭受新人冷遇 刘备从容化解矛盾

演义趣事:张飞遭受新人冷遇 刘备从容化解矛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6 更新时间:2024/2/8 16:40:56

一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其员工的组成肯定是多元的,有新老之分,有本地外地之分,有骨干边缘之分等,而这些区别会导致员工的矛盾。老板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关系公司良性发展的要害所在,也是考验老板管理水平、管理智慧的重要指标。

这里且举三国史上的真实案例,当蜀汉集团的老员工、骨干、高层管理人员张飞遭遇新员工的冷遇时,作为老板的刘备,作为经理人的诸葛亮该怎么处理?本文从史书《三国志》以及《诸葛亮集》中引用实例进行分析,不以小说为依据。

刘备、诸葛亮的人事考验

兄弟张飞投宿新同事家遭冷遇

张飞这位大英雄,想必不用做详细介绍了。和老板刘备是铁杆哥们,以兄弟相称,同时也是蜀汉集团的第一批员工,资历和工龄绝对没得比,而且张三哥绝对不是靠资历吃饭的人,在蜀汉公司草创时期和开拓时期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没几个人比得上的。

网络配图

然而,这位蜀汉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却曾遭冷遇。我们翻开《三国志》中所附的材料《零陵先贤传》,发现了这么一条不广为人知的记录:张飞曾经回成都汇报工作,可能一时没有住所,就住在一个叫刘巴的同事家里。按照常理,大家都是同事,都是管理层,就算平常没打过交道,但是看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老板的分上,随便闲聊几句,交换一下名片,礼貌性地打个招呼,也是正常的。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主人刘巴压根儿就不跟张将军说半句话,“巴不与语”,连起码的礼节都没有。张飞怒气冲冲地告诉了大哥兼boss刘备,也告知了诸葛亮。自家兄弟遭不礼貌待遇,怎么处理呢?

先别着急看老板刘备和经理人诸葛亮的反应,先看看刘巴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敢对张大将军如此无礼。论籍贯,刘巴不是本土派,他是零陵人,不存在以本地员工排斥外地员工的问题;再看资历,那就更没法比了,当张飞跟着刘备在涿州开始创业,东征西讨的时候,刘巴还是荆州辖下的一个闲人,一直到刘备进入四川,正式创立蜀汉公司,刘巴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来上班;若论功劳,刘巴也只能靠边站,张飞的功劳都不用表了,过了1800多年,我们还能对他的长坂坡喝退曹兵、义释严颜、大破张郃等战绩如数家珍,刘巴固然有才,对蜀汉公司也有不少贡献,但如果量化考察,和张飞兄弟比,还是有距离的;最后,说说忠诚度,张飞与刘备生里来死里去地创业,命都敢搭上,而刘巴同学,对蜀汉却是有点心不在焉的。

网络配图

当年曹操破荆州,荆州的才俊都转投刘皇叔公司,纷纷跟着皇叔往南边跑,他刘巴倒好,拔腿往北边跑,投奔曹操而去。在曹操手下上了几个月班后,刘备北上兼并零陵,刘巴不想成为刘备的员工,拔腿往西南跑,辗转到了四川。据《三国志》所附史料记载,诸葛亮看刘巴跑来跑去地实在不忍心,曾经写信给刘巴,劝他说:刘皇叔是个好老板,你将就一下,入我们公司吧。刘巴回答得很不客气: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干不成算我倒霉,你啰嗦什么?“足下何言邪”。刘巴加入蜀汉公司,实在是迫不得已的。

对于这两位资历、功劳、忠诚度都无法同日而语的员工,怎样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深深地考验着刘备和诸葛亮的管理智慧。

刘备和张飞的冷处理

克制住情绪 安抚新员工

消息传到老板刘备那里,刘备很生气,但他还是克制为上,首先让诸葛亮给刘巴去一封信,如今在诸葛亮的文集里还有这么一封信,寥寥三十多个字,把事情讲得很周全。信的开头,说了张飞的态度,咱们张将军虽然是个武夫,可他还是很敬重你的,“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然后晓以大义,说咱们老板如今要带着大家把蜀汉公司做大做强,大家就要齐心合力,“以定大事”;最后,诸葛亮提醒刘巴,阁下虽然是个人才,但为了咱们公司的大业,不妨屈尊跟小伙伴们热乎一点。

诸葛亮这封信既委婉地指出了刘巴的错误,不该傲慢,同时也给足了刘巴面子。意想不到的是,刘巴却不给面子,回信诸葛亮,不客气地说,我是要结交四海英雄,根本不愿意跟张飞这样的“兵子”打交道。张飞是不是不入流的“兵子”,大老粗,这个值得商榷——据说张飞同学很有文化,军事才能也很杰出,不过刘巴的傲慢,却确实激怒了刘老板,他先训斥道:我要做大蜀汉公司,你刘巴却来添堵,“而子初专乱之”。但他毕竟也是个有长期管理经验的董事长,所以接着就压制了自己的情绪,转口说:刘巴这样的奇才,不是我这样的老板,根本管不住。

网络配图

这件事情就这么被冷处理了,刘巴和张飞继续各干各的工作。刘备和诸葛亮这样处理,主要还是因为蜀汉公司立足不算稳,新员工的人心也不稳,刘巴是新员工中的佼佼者,安抚好他,具有指标意义。新员工稳定了,才有可能争取更多的新业务和新人力资源。

同时,刘巴也确实是奇才。当初刘备初入四川,公司资金严重不足,发薪水都成问题,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刘巴显示了他的金融才能,他建议说:统一物价,铸造面值一百钱的货币,与当地进行交易。刘备依计而行,果然没多久,物价稳定,蜀汉公司的资金一下子充盈了,物资也充实了,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挽救了蜀汉公司。刘巴入了蜀汉公司,曹魏那边思念不已,还来信问诸葛亮,刘巴先生如今怎样了。鉴于此,在业务上牛,态度牛一点也是可以容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浓墨宰相刘墉:为什么刘墉外号叫做刘罗锅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著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墉的一生也并

  • 嘉靖皇帝违背朱元璋制度:选11岁少女入宫炼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皇帝有权精选全国女孩中的精华入宫为其服务。被选中的女孩入宫前都要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皇家会对其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体检时,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细。容貌娇好,身材秀长,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点瑕疵,即便皮肤上长了一颗小黑痣,都会被淘汰掉。对采选进宫

  • 历史上最穷的天子 为躲债竟还弄出了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世纪》曰:“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贳于民,无以归之,乃上台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台,故洛阳南宫簃台是也。”长平之战后,秦国凭借强大的军事优势已经开始加快吞并六国的步伐。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眼看秦军就要打到家门口了,东周的末

  • 乾隆反腐给力: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乾隆四十六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 多人,其中56 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

  • 项羽一共屠了几次城:项羽使用什么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是楚汉争霸时期的英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关于项羽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那么项羽的故事有哪些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羽的故事比较出名的一共有三个。一个是鸿门宴,一个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另外一个则是乌江自刎。下面就来逐个的说一下这三个关于项羽的故事。鸿门宴本是项羽为刘邦所设。但是鸿门宴中发生了一

  • 张良有多重要?此事没他天下就白送给项羽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必须得靠一些有才之人的帮助。古时候那些争夺、征服天下的人,除了有一些猛将、战神,还必须得有一些运筹帷幄的谋士。比如大家熟知的刘备,他可以在乱世割据一方,靠的是诸葛亮等军师,曹操手下的谋士就更多了,如大家熟知的郭嘉 、 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司马

  • 揭秘朱棣抛弃“荣华富贵”起兵谋反的背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即位后就分封藩王巩固权利,这更多是为孙子朱允炆的统治做好防范工作,藩王们不能随意进出封地,无疑限制了对王位的威胁。结果在公元1399年,建文帝一登基,他叔叔朱棣就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反抗,而“靖难之役”的爆发有什么原因呢,朱棣放着宁王不做为何要铤而走险起兵谋反呢?网络配图第一,谋事的鼓动。朱棣

  • 身为刘邦堂兄的他 曾带兵奇袭项羽粮草基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贾,刘邦的堂兄,早在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初,就追随在刘邦的身边。在刘邦还定三秦的时候,刘贾被封为将军,平定塞地,并向东出击项羽。楚汉之争进入最关键的第四个年头后,刘邦趁项羽在齐鲁大地用兵之时,突袭了项羽的老巢——成皋。然而,还没等刘邦摆好庆功宴席,项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急忙挥师袭击了毫无戒备的

  • 揭秘古代这位帝王死的最窝囊 没有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帝王就是权威的象征,生为人杰,这死后自然为鬼雄。既然是皇上,生的尊贵,不能无病无灾的老死也要轰轰烈烈地战死。不过这晋景公算是个意外,他既不是老死也不是战死,更不是别人害死,而是自己上茅厕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掉进茅厕被淹死了。不过在文学历史上曾记录晋景公病入膏肓的故事,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晋景公是

  • 从天而降的皇位: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