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陵都已经发现那么久了 现在为什么迟迟不肯挖掘

秦始皇陵都已经发现那么久了 现在为什么迟迟不肯挖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4/1/2 22:31:10

还不了解:秦始皇陵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不发掘秦始皇陵?三个原因,很现实。

1974年,西安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一位农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山坡上打井的时候,无意中从地下挖出几件泥土烧制的陶俑。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些陶俑为古代的随葬俑。随后,陕西考古队进行了勘探和试挖,秦陵兵马俑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它向人们展示秦军的庞大阵容和秦朝强大的国力。从秦陵兵马俑的阵仗联想到距此不远的秦始皇陵,不难猜想秦始皇陵会有多大的规模。

秦始皇陵坐落于骊山北麓,从远处眺望,可以看到秦始皇陵的主体是一座巨大的封土堆,封土堆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小,这座宏大的地面建筑向人们彰显了秦始皇的霸气。

俗语说“要想富,去盗墓”,中国自汉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挖坟盗宝盗墓贼,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那些皇陵和达官显赫的陵墓。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皇陵都被盗墓贼盗挖过,包括秦始皇陵。

有据可查的盗挖秦始皇陵事件有许多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起,第一起是项羽攻入关中后,他的士兵将秦始皇陵地面宫殿中的珍宝洗劫一空,然后放火焚烧了秦陵的地面建筑;第二起是新莽末年,赤眉军为了筹措军饷而盗掘了秦始皇陵,据说他们挖出了这么多葬具和铜椁,并将其熔化掉,用来制作武器,专家推断,赤眉军盗挖的很有可能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第三起是唐朝末年的黄巢,他率兵攻入关中后将唐朝的皇陵全部洗劫了一遍(除乾陵没找到地宫入口,幸免于难),随后又对秦始皇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破坏,但是黄巢盗秦陵事件只出现在了野史之中,在新、旧《唐书》均不见有黄巢盗秦陵事件的记载,因此很多学者对黄巢盗秦陵事件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进入新时代以后,秦始皇陵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禁止挖掘,而且对陵墓进行了大规模地修缮和维护,使秦始皇陵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秦始皇是中国的始皇帝,他的陵墓中不仅有各种奇珍异宝,还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如果发掘秦始皇陵,那将会是一件震撼世界考古史的大事,为什么国家却要对秦始皇陵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发掘呢?

其实,以现代的工程机械的施工能力,想要挖开秦始皇陵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国家之所以不发掘秦始皇陵,有三个原因,且这三个原因都很现实。

第一个原因:可能会造成生态灾难。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这样描述秦始皇地宫的模样: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从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得知,在建造秦始皇陵地宫的时候工匠们使用了大量的水银,并用水银在地宫中构筑了江河大海。

那么,秦始皇陵里有多少水银?史料《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为了建造秦始皇陵秦国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水银,然后又找到从事丹砂经营的巴寡妇清购买了数不尽的水银。可以断定,秦始皇帝陵地宫里充斥着无数水银。

对于秦始皇陵地宫里到底有没有水银这件事,专家们测量了秦始皇陵地表土壤中水银的含量,发现土壤中汞离子的含量是普通土壤含量的7~8倍。秦始皇陵的封土上种有许多石榴树,这些石榴树长势缓慢,从这些石榴树的生长情况推断,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是真实的,秦始皇陵里的地宫里的确有大量的水银,水银的数量在100吨以上。

众所周知,水银也就是汞,它是一种剧毒的物质,如果皮肤上沾上一点,就会导致皮肤溃烂,而水银蒸发后形成的蒸汽也含有剧毒。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沉淀,大部分水银都已蒸发,蒸发后的蒸汽环绕在地宫里,如果贸然发掘秦始皇陵,地宫里的水银蒸汽势必会扩散,而扩散的规模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甚至有可能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一样,造成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

第二个原因:考古科技不成熟。《史记》中记载: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秦始皇陵里有数不尽的珍宝,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在地下无氧的环境下,大部分文物会保留其原始样貌。例如在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过程中,科考人员就发现许多兵马俑出土的时候是有颜色的,然而他们一旦接触到空气,颜料就会瞬间挥发。以现在的考古科技,想要完好地保存住这些文物的原始特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不能完好地保存住秦始皇地宫里的文物,那么发掘出来又有何意义呢?从科学考古的角度来衡量发掘秦始皇陵这件事,目前时机并不成熟,因此许多考古学家和科学家都不主张发掘秦始皇陵。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去衡量发掘秦始皇陵这件事,泥土对文物的保护要远远大于人类对文物的保护。

第三个原因:国家不允许主动发掘皇陵。1956年,我国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是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办,并主动去挖掘一座皇陵。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原本认为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的陵寝里会有许多有关于明史的文物,这些文物对专家们解读明史会有极大的帮助。然而,由于考古技术不足,造成了许多文物的损毁,同时由于特殊的历史年代原因,这些文物又遭到了二次损毁,最终定陵发掘出来的文物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鉴于定陵考古发掘的惨痛教训,国家文物部门规定:此后不再主动发掘任何一座皇陵。

盗墓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被人们憎恶的行为,即便是打着官方的名义考古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因此,许多专家都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应该去主动发掘任何一座陵墓。正因为有这个规定,秦始皇陵的发掘计划才会被无限期地推迟。

发掘秦始皇陵虽然能够得到许多珍贵的文物,并且会形成一些考古成果,如果这些文物不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还不如让它们继续留在泥土里,那样的话不仅对得起我们的祖先,也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发掘秦始皇陵一直是一个慎之又慎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制定发掘秦始皇陵的计划。虽然没有计划,但是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的科考却从未停止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便不去发掘秦始皇陵,我们也能够从这座皇陵上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三国蜀汉政权中,都有哪些有名的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外交官来,在一个国家能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刘备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东北走到西南,自黄巾起义爆发,刘备起兵以来,他先后曾经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备要依附于其他诸侯,是需要提前联络的,互相结盟也需要派人出使,

  • 南宋名将孟珙是如何恢复与重建荆襄地区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珙战绩,孟珙后人,荆襄之地

    孟珙,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南宋中后期军事家,曾参与蔡州之战,联合蒙古灭亡金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端平三年十月,蒙古进攻荆襄方面主帅阔出病死,在塔思率领下,中路蒙军继续南侵。为夺取江防重镇江陵,蒙军分兵两路:一路进犯峡州,欲从监利渡江,从上游对江陵形成压制

  • 愉妃70岁还被乾隆翻牌子 愉妃为什么始终还是一个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愉妃和谁关系好,历史上颖妃和令妃的关系好吗,乾隆年制款识

    还不了解:乾隆和愉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钟爱永琪,其母愉妃70岁还被翻牌子,为何她生前却只是妃位?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但要说最让乾隆喜爱,也是乾隆心目中最属意的继承人那还得是皇五子永琪了。乾隆曾多次公开表示永琪是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如果不是永琪

  • 关羽拒绝孙权的求娶,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蒙为什么执意杀关羽,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关羽投降孙权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虎女焉能嫁犬子”这是《三国演义》里关羽拒绝孙权联姻请求的台词,真实历史上也的确有关羽拒绝孙权为儿子求娶关羽女儿的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 唐玄宗当初那么宠爱杨玉环 最后为什么还要赐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谁赐死杨玉环,为什么一定要赐死杨玉环,杨贵妃唐明皇

    对唐玄宗和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这么宠爱杨玉环,为什么最后还要赐死她呢?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她有闭月羞花之貌, 唐玄宗李隆基迷恋杨玉环的容貌,对杨玉环百般宠爱,关怀备至。唐玄宗了解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就派人不远千里从宫外送过来。唐玄宗了解杨玉环喜欢喝

  • 陈玄礼对不起唐玄宗 陈玄礼回长安后为何没有被秋后算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熙凤怎么被休的,陈玄礼为什么叛变,侯君集谋反为什么还能进凌烟阁

    还不知道:陈玄礼和唐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玄礼回到长安后,为何没被秋后算账,原来他做了一个选择。在马嵬驿兵变中,陈玄礼确实是对不起唐玄宗的。说陈玄礼对不起唐玄宗,是因为他连续做了几件事情,导致了唐玄宗不但丢了江山,还丢了美人。到头来两手空空。为什么这么说呢

  • 有哪些与韦见素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床快婿典故,佚名的故事,跟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韦见素(687年-762年),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韦见素出身京兆韦氏南皮公房 ,进士及第后授相王(李旦)府参军,历任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迁

  • 韦见素:唐朝时期宰相,扈从入蜀后奉命辅佐唐肃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韦见素文言文,扈从如云,宰相是现在的什么官

    韦见素(687年-762年),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韦见素出身京兆韦氏南皮公房 ,进士及第后授相王(李旦)府参军,历任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迁

  • 三国入川之战中张任是什么下场?为何不投降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全面战争刘备后期怎么都宣战,刘备为什么兵败当阳,刘备取西川之战是哪一年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西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备取益州,欲成霸业,军师庞统在落凤坡中了张任之计,被乱箭射死,折了刘备一臂,刘备无奈,只好调诸葛亮等人率军入川相助。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让张飞率军从陆路入川,一路让赵云随同自己率

  • 陈玄礼当初作为禁军统领 他为什么敢多次折辱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为啥发动玄武门之变,陈玄礼是谁,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还不了解:陈玄礼和唐玄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玄礼作为唐玄宗的禁军统领,为何多次折辱唐玄宗?严重怀疑陈玄礼是太子李亨安排在唐玄宗身边的卧底。陈玄礼本来是唐玄宗身边的禁军统领,能做到这个职位,可见唐玄宗对陈玄礼是相当信任的,那是真当成自己人来看待。可是陈玄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