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吴蜀结盟 诸葛亮安插在吴国内线是谁?

三国吴蜀结盟 诸葛亮安插在吴国内线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14 更新时间:2024/2/7 3:08:54

很清楚,在孙刘联盟谈判之前诸葛亮早就知道为孙权所信任的鲁肃主张孙、刘结盟。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兄弟诸葛瑾在江东,“吴蜀联盟是诸葛亮根据“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蜀志诸葛亮传》﹞的隆中对策制定下来的策略。吴蜀联盟经历过建立、破坏、保持三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都体现了诸葛亮的治实精神。建立阶段。联盟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不情愿,就结不成联盟。诸葛亮在隆中提出“外结好孙权”的策略,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他是不是知道孙权愿意结盟?如果不知道,何以贸然提出这个策略?

网络配图

按《吴志诸葛亮传》﹞从这一情况出发,他料定孙、刘联盟必成。

另一个问题是,对孙、刘来说,联盟必须获得成果,而后始可真正结成。诸葛亮看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追赶刘备,轻骑又“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已成“强弩之末”;“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看到孙权“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刘备尚有“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如果孙、刘能“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诸葛亮传〉﹞这是从敌我双方情况出发所作的正确估量。当时孙权方面周瑜也看到曹操“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曹军十五六万,所得刘表之众七八万〉,甚未足畏。”﹝《吴志乐志四》有吴人的《伐乌木曲》。说明真正的战争是在乌林打的。《水经注》卷十四“江水左径乌林南”注:“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又“左径百人山南”注:“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此赤壁山在武当郡﹝吴置﹞武昌县。〉,是曹操的矢败,孙、刘联盟的胜利。经过此战的考验,孙、刘联盟奠定下来。

破坏阶段。乌林战后,刘备占领荆、益二州,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其后,孙权乘关羽北打襄法正传》﹞表明他是不赞成刘备出兵的。这个问题关系到对诸葛亮治实精神的认识,究竟应如何看待呢?

网络配图

我们还是诸葛亮自己来回笞。孙权称号,蜀国“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诸葛亮说了一段话:“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俚糜嫞?撬阒?险折!埂粗T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这是说:与吴不开战则已,一开战便不可终止。你想停,他不想停,必须打到最后,并其土地,才可停下来。而吴国贤才尚多将相尚和,要并土地,谈何容易。开战势必变成顿兵相持,坐而到老。而这正是曹魏求之不得的。

根据这段话来看诸葛亮所以不赞成刘备伐吴,就可以明白: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即使刘备胜利,重占荆州,吴国必不肯干休,一定要继续打下去,而灭吴是不可能的,结果必定是顿兵相持,好了曹魏。权衡利害,还是以不同孙吴开战,保持孙、刘联盟为上策。换言之,他不支持刘备伐吴,正是因为他能治实,“弘思远益”,知道刘备伐吴,害多利少,全非拘泥于吴蜀联盟,不知变通。或说,刘备重占荆州后,可以再修盟好,撤兵回蜀。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设想而已。殊不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吴志鲁肃传》﹞,是孙吴的既定方针,孙、刘打起来,必如诸葛亮所说,难解难休,最终必为曹魏所乘。

网络配图

保持阶段。明白了破坏阶段诸葛亮的看法,也就可以明白秭归蹉跌后,诸葛亮的对吴政策了。刘备一死,诸葛亮鉴于后主幼弱,恐孙权“有异计”,立即派邓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邓芝晓以利害:魏若奉辞伐吴,蜀再顺流而进,江南之地,将非吴有。孙权醒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蜀复令芝重往”,吴蜀联盟于是重建。﹝《蜀志陈震传》﹞,说明经过诸葛亮的努力,在秭归蹉跌以后的岁月裹,联盟确立不移。吴蜀联盟的确立,对蜀来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为诸葛亮“内修政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二为诸葛亮北伐,解除了“东顾之忧”,使曹魏“河南之众,不得尽西”﹝〈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中,诸葛恪说:“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他的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诸葛亮北伐,对孙吴何以毫无顾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一代名相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清官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海瑞心中只有国家,只有百姓,不会投靠谁,做谁的走狗,宵小之辈可能说,为了国家民族百姓,该投靠的还得投靠,否则就是不灵活不知变通。这也太苛责古人,如果真是为了做更多的好事而选择投靠,也确实做出一番事业,这当然是条汉子,如当年胡宗宪戚继光,如果自身刚正不阿,不会圆滑变通,而不受到重用,那是当政者品格有问

  •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情况其实只是走上归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因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我们只能从种种的零散的记载,再加上一点推理,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江起义。一、宋江起义的正史记录点滴《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

  • 名将李陵的悲剧:想诈降却成真至死未归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就让他率领八百骑兵。李陵为人勇敢,有一次还深入到匈奴境内2千余里,他想

  • 为什么曹操单单要说流离失所的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可在没遇见天子时并没有皇叔的称号,更是流离失所无处安生,像流浪狗一样。今天住你家,明天住他家。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曹操说当今天下可称得上英雄的只有自己和刘备呢?网络配图曹操可以说他是人精中的战斗精,他不但善用人,更会看人,曹操能看得出刘备暗藏的雄心,欣赏刘备的才能,更是

  • 此人是曹操的养子击败赵子龙 力挫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真,字子丹,今安徽亳州人,魏名将。曹操收养曹真,重要原因是要报答曹邵【shào】(曹真的父亲)救命之恩。曹真从少年起就是曹操的爱将,曾率领过精锐之师“虎豹骑”,参加过讨“灵丘贼”,抗击刘备等多次著名的战役,是一位立过多次战功的将军。网络配图曹丕即位后,令曹真镇守雍州、凉州军事。雍州,是防备蜀汉进犯

  • 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的华雄是被谁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华雄是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肯定都知晓,华雄是一名武将,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乱的董卓。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华雄的出生时间不详,而去世时间就是公元191年。此人在董卓帐下担任都督一职,是一名猛将,但是在各路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的时候,孙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勤政爱民,一生多有建树,奉行节俭是其各项重大方针、国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这种深谋远虑、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值得后人借鉴。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

  • 汉武大帝为何重用东方朔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谁?答曰,乃是一人,复姓东方,单名一朔,出生在大汉朝初期,曾为官辅佐过汉武帝刘彻。东方朔的一生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被重重迷雾笼罩着,无法拨开云雾,永远如云如雾。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大智慧,抹杀他为我大汉朝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他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初时的东方朔

  • 揭秘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没有妃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网络配图隋文帝没有嫔妃是

  • 三国一代名相诸葛亮:赤壁之战真能借来东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惨败而收场,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东风则起了很大作用,传说东风是三国时期蜀方的丞相孔明设坛借来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