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文学家贾谊为何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呢?

西汉文学家贾谊为何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4/2/15 22:15:20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年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人,今河南省洛阳东市,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所以世人也称呼贾谊为贾太傅,贾长沙。是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过秦论》、《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贾谊简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谊从小就刻苦读书,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酷爱文学的他曾经做过《左传》的注释,虽然后世流传时早已失传。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高后八年,吴公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便向汉文帝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从此,贾谊走上仕途,被任命为博士,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出现。他在博士期间,让其他人都很敬佩他的才能,也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文帝二年,贾谊提出的《论积贮疏》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同时贾谊还协助汉文帝修改了许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这样一来,贾谊得罪了不少的功臣元老。汉文帝有个宠信的官员邓通,虽然他没有任何的才能本事,但是由于汉文帝的迷信将他视作心腹。他和贾谊两看相厌,在邓通屡进谗言的情况下,汉文帝疏远了贾谊,贾谊被贬出京师。在汉文帝十一年,贾谊作为梁怀王的太傅,眼见梁怀王摔死,而郁郁难安,在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因为过度忧郁而去世。享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进步主张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贾谊怎么死的

贾谊从小就为人聪慧,博览群书,很快就声名远播,十六岁在吴公的介绍下,被汉文帝赏识并封为博士,后来又提出了许多有力的主张,为当时西汉社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远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路成长起来顺风顺水的他,却在汉文帝要封他做公卿时,遭受了很多元老大臣的反对和阻拦,最后又被人进谗言诬陷,失宠于汉文帝,被贬到长沙做了长沙王太傅。后被汉文帝召回,又奉命做了梁怀王的太傅,但是梁怀王最后却,贾谊也在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忧郁而亡,享年三十三岁。

纵观贾谊的一生,他的顺风路一直截止到汉文帝要破格提拔他为公卿,这时候遭受群臣反对,并且贬斥贾谊出京师,从这时候起,贾谊开始有了自怨自艾的悲观思想,甚至听闻长沙气候潮湿难捱时,觉得自己肯定活不下去了,开始展现出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在湘江因为觉得自己和屈原一样悲苦便作了《吊屈原赋》一文,表面上是在怀念屈原,其实心底却是在自己发散着心中的牢骚和愤懑,也有了责怪汉文帝不识人才的意思,但是汉文帝却并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让贾谊做了几年的长沙王太傅之后,将他调回京师做了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那时候,汉朝还没有立太子,若是梁怀王长大之后成为太子,那么贾谊将来就是太子太傅,差不多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了,可是贾谊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还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政论上,这样一来,梁怀王坠马而亡,贾谊足足自责哭泣了一年多,直到最后他忧郁早逝。

对贾谊的评价

贾谊年仅三十三岁就病逝了,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并且非常难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内,为我国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巨大的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贾谊也是著名的作家,他创作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都非常的有文采,表达了浓烈的思想情感。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言辞谨慎,逻辑紧密,对后代的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西汉初年,贾谊等人在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以儒治国的设想,他以清醒敏锐的历史意识和超前的政治眼光看透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隐患,又通过对仁义、法先圣、制礼仪、别尊卑的儒家主张奠定了汉代王朝社会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设想,并且成功的引起了当时汉文帝的注意重视,为大汉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的影响。

贾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研究上,他所留下来的著作也大多是政论性很强的文章,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完好的体现在了《道德说》中,借助当时《老子》的学说影响,表现出他一直以来完好的吸收其他的各路思想来更好的完善当时以儒家思想为体系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上的新动向非常值得人们重视。

贾谊短短一生虽然没有登上高位,可是她的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别具一格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行为和贡献,并不是那些虽然身居高官却庸碌一生的人所能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田丰身为三国顶级谋士最终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田丰智慧绝伦,是三国最好的谋士之一。他是河北人,年幼的时候,他在乡间就有聪慧的名声。长大当了官的田丰很得上司的器重,可是那个时候,太监专权屡次谋害忠臣,他认为这个朝堂已经不值得他报效了。于是辞官回家了。经过熟人的推荐,他成为了韩馥的部下。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久韩馥被袁绍取代了。袁绍听说过田丰的名声,就带

  • 三国吴蜀结盟 诸葛亮安插在吴国内线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清楚,在孙刘联盟谈判之前诸葛亮早就知道为孙权所信任的鲁肃主张孙、刘结盟。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兄弟诸葛瑾在江东,“吴蜀联盟是诸葛亮根据“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蜀志诸葛亮传》﹞的隆中对策制定下来的策略。吴蜀联盟经历过建立、破坏、保持三个阶段,而在每

  • 揭秘一代名相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清官海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海瑞心中只有国家,只有百姓,不会投靠谁,做谁的走狗,宵小之辈可能说,为了国家民族百姓,该投靠的还得投靠,否则就是不灵活不知变通。这也太苛责古人,如果真是为了做更多的好事而选择投靠,也确实做出一番事业,这当然是条汉子,如当年胡宗宪戚继光,如果自身刚正不阿,不会圆滑变通,而不受到重用,那是当政者品格有问

  •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情况其实只是走上归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因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我们只能从种种的零散的记载,再加上一点推理,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江起义。一、宋江起义的正史记录点滴《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

  • 名将李陵的悲剧:想诈降却成真至死未归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就让他率领八百骑兵。李陵为人勇敢,有一次还深入到匈奴境内2千余里,他想

  • 为什么曹操单单要说流离失所的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可在没遇见天子时并没有皇叔的称号,更是流离失所无处安生,像流浪狗一样。今天住你家,明天住他家。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曹操说当今天下可称得上英雄的只有自己和刘备呢?网络配图曹操可以说他是人精中的战斗精,他不但善用人,更会看人,曹操能看得出刘备暗藏的雄心,欣赏刘备的才能,更是

  • 此人是曹操的养子击败赵子龙 力挫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真,字子丹,今安徽亳州人,魏名将。曹操收养曹真,重要原因是要报答曹邵【shào】(曹真的父亲)救命之恩。曹真从少年起就是曹操的爱将,曾率领过精锐之师“虎豹骑”,参加过讨“灵丘贼”,抗击刘备等多次著名的战役,是一位立过多次战功的将军。网络配图曹丕即位后,令曹真镇守雍州、凉州军事。雍州,是防备蜀汉进犯

  • 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的华雄是被谁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华雄是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肯定都知晓,华雄是一名武将,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乱的董卓。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华雄的出生时间不详,而去世时间就是公元191年。此人在董卓帐下担任都督一职,是一名猛将,但是在各路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的时候,孙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勤政爱民,一生多有建树,奉行节俭是其各项重大方针、国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这种深谋远虑、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值得后人借鉴。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

  • 汉武大帝为何重用东方朔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谁?答曰,乃是一人,复姓东方,单名一朔,出生在大汉朝初期,曾为官辅佐过汉武帝刘彻。东方朔的一生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被重重迷雾笼罩着,无法拨开云雾,永远如云如雾。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大智慧,抹杀他为我大汉朝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他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初时的东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