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在卫青去世后还亲选墓地,为什么后面又要灭他满门?

汉武帝在卫青去世后还亲选墓地,为什么后面又要灭他满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96 更新时间:2024/2/5 21:47:2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去世后,汉武帝甚为悲痛还亲选墓地,后来为何诛杀卫家满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他是出生贫寒的将士,也是重挫匈奴的大将军,他因祸得福,也因权失掉家族,他是百姓口中的大英雄,也是汉武帝忌惮的势力所在,他的一生也和众多的古代臣子一样,终其一生报效国家,最终却也得不到一个好的结局。卫青去世后,汉武帝甚为悲痛还亲选墓地,那为何后来又灭了卫家满门呢?为国奉献的大将军

卫青的童年并不幸福,相反还十分悲惨,他是母亲卫媪与县吏郑季私通生下的孩子,从小养在郑季家却就不被待见,被兄弟和父亲当作奴隶一般来对待。他的童年受尽屈辱,骨子硬气的他回到了自己的母亲身边,因为惊于射箭骑马,所以他成为了平阳公主的奴骑。

他因为三姐卫子夫因祸得福,走上了一片青云直上的路。因为三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相中,十分受喜爱,没多久就怀了孩子,汉武帝更是欣喜。但这后宫中的陈皇后却很愤怒,想要杀掉卫青来泄恨,但是却被公孙敖救下了,从此开了不一样的人生。从侍中到大夫再到大将军,他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中心,但也卷入了险恶的朝野之中。

他是有实力之人,全凭自己走向了高位,在汉朝第一次对战匈奴的时候,他就立下了汗马功劳,从防守到反击,是他给予了汉朝人民信心。此后他不断地征战出兵,收复了大量的失地,重振了汉朝,使得疆域又再次恢复到了昔日的光景。他也因此受封受赏,被封了司马大将军,风光无限,地位甚至高于当时的宰相。功高盖主

即便是再怎么丰功伟绩的英雄,当权势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后,还是免不了被皇帝猜忌的局面。接踵而来的流言蜚语也让他时常陷入困境,那些嫉妒他的人,想要加害于他的人,总是在皇帝面前说着什么“功高盖主”的话。但是卫青在世的时候,汉武帝并没有对他采取什么有效的行动。

他从来不养什么门客,也没有像那些有权势之人胡作非为,他也不接受汉武帝对他儿子的加官授爵。他是一位正直的人,从未结党营私,他也很得民众的喜爱,所以在世时候的他并没有受到汉武帝什么打压。有的人说他一生活得肆意痛快,无人与其相争,他是汉朝的重将,是天子脚下的得力助手,他守护者汉族大地。他死的时候,汉武帝追封他谥号为烈,为其亲选墓地。

而卫青死后,汉武帝便屠了卫家满门,连根拔起,丝毫没有情谊,与之前判若两人。许是帝王家最是残酷,即便是深得他喜爱的皇后卫子夫也被赐死了。只为皇权,不顾曾经他所立下的赫赫功绩,不顾国家利益发展,西汉自是由此从繁荣昌盛节节衰败。因为卫家遍布的势力很广,涉及众多,整个国土也都因此次巨变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自古帝王多无情

没有人能够猜得准帝王家的心思,他们坐拥天下最高位,他们处心积虑提防着每一个人,除了自己他们不敢相信任何人,因为就怕江山易了主。帝王家都能相互残杀,不顾及是否同根同源,儿子为了权力也会屠杀父皇,所以在他们看来,凡是对自己权力具有威胁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刘彻不是太子,对于他皇位的得来他深知不容易,也很怕江山被人夺去,所以冷酷算什么呢,一切都比不上那个位置。卫家的权力遍布朝廷乃至朝野之外,他自然是害怕的。除了卫青是大将军,卫子夫贵为皇后,朝廷上的丞相太子等等都是卫家的人。卫家的声望已然超过了刘汉皇族了,因为卫青才是那个保家卫国之人。

卫青在世时,皇帝需要他镇守边疆,所以不会打压他,没有大的行动,只是冷淡了皇后与太子。但卫青一死,他就开始了满门屠杀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制造点冲突,他便有了理由诛杀。伴随着巫蛊事件,卫家因此已经塌了一半了,此后便是太子刘据自杀,卫子夫自杀,所有相关的人员都遭到了屠杀。结语

一个享有千古功名的大将军,为大汉王室奉献了一生,却惨遭此结局,他什么也没做,但在君主的眼里,能力过强过盛便是错,不管你是否有夺取天下的心,“宁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或许就是这般。在封建的皇权社会中,君臣有别,没有人能够赢得皇帝的心,一步错便是步步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国的三大功臣为什么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最有能力的大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臣有哪些,汉朝开国功臣谁得善终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在这个统一的背后,自然也少不掉功臣名将的助力,然而他们却不得善终,这是为何?接下来就让我们小沏一杯清茶,听听那三大功臣之事吧。网络配图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位功臣,就是著名的商鞅。商鞅给秦朝带来变法,在秦孝公

  • 揭秘的元英宗惨死之谜:是因改革不彻底所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世界之谜十大谜,夜线上吊之谜,元朝灭亡的标志性事件

    元英宗硕德八刺是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语中称他为格坚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英宗硕德八刺出生在怀庆,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沁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汉学儒家文化,公元131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四年后继承皇位。元英宗硕德八刺即位后,他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和右丞相勾结,他们将反对自己的大臣一一铲除,一时间权倾朝野

  • 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的家世背景,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诸葛亮千古一人而已

    诸葛亮在27岁前还是一名布衣百姓,在汉末这个特别讲出身、重门阀的时代,他的家庭算不上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生前的最高职务是泰山郡丞,大约相当于一个的副市长,而且去世得很早,对诸葛亮后来的事业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大约十六、七岁时诸葛亮与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襄阳,过起了客居他乡的生活

  • 汉武帝六个儿子的不同命运 为何偏偏幼子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子长得像妈妈的命运,汉武帝儿子反叛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儿子命

    作为汉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最终却是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那么在他的五个哥哥身上又发生了那些故事,导致不得皇位继承呢?1、刘据。作为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他年幼时候聪明伶俐,被汉武帝所喜爱,被立为太子,一度很有希望继承其父皇位。但是刘据在长大成人后,却在朝野中得罪了江充等人,这

  •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为何叫孙十万,孙权之子,山东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

  •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杀死妻子莽古济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莽古尔泰为什么杀生母,皇太极为何传位顺治,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为太子

    亲友有难,中国人尊春的规则,都是伸出援手。亲友犯罪,则是能避免麻烦就必满麻烦,做不到落井下石,就做到独善其身。然而,在清朝初期的皇室内部,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的老婆的母亲,犯罪了!豪格竟然杀死了妻子!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太极竟然对豪格的做法很满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德元年豪格被降亲王爵号,主要源于他与

  • 康熙其实是孝庄侍女苏麻喇姑一手培养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知道苏麻喇姑死讯,苏麻喇姑和孝庄是一天死的吗,康熙的妃子都要讨好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康熙祖母的侍女,按年纪来说的话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祖辈,因为孝庄皇后生前就视苏麻喇姑为姐妹。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作为陪嫁侍女到了皇太极那边,1636年,皇太极称帝,孝庄在皇太极封的五宫后妃中排名第五,第一是她的姑姑,第二是她的姐姐,所以孝庄并不是非常受皇太极宠爱。图片来源于网络苏麻喇姑因为生活在草

  • 大秦帝国赵姬之乱:一个从烟花巷到黄金宫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三宫女刺嘉靖,宫女25岁出宫为什么没人愿意娶,历史上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中举行弱冠之礼,长信侯嫪毐突然持嬴政与太后赵姬的玉玺围攻宫殿,发动政变。嫪毐为何许人?他为何企图造反?他又是如何盗得帝后的玉玺?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一位将身影隐藏在历史谜云中的太后——赵姬。前尘往事吕不韦自从有了帝王史,就有了宫闱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赵姬是中国第

  • 刘恭怎么死的?刘邦孙子刘恭为何年仅7岁被废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孙子叫什么名字,刘胜是刘邦的几代孙子,刘邦死在什么地方

    权力,对于有野心的女人来说,同样有着难以割舍的吸引力。女人的权欲之心一旦被激活起来,连自己的儿子、哪怕孙子都不肯放过,都能下得去毒手,吕后便是女权主义崇尚者中极其典型的一个。吕后铲除功臣有一套,残害情敌有一套,压制儿子有一套,废杀孙子也不在话下。史料记载,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废黜皇帝的始作俑者,那位被废

  • 康熙爷到底想传位给谁?为何四阿哥最终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康熙传位给八阿哥历史会怎样,康熙45年十三爷,康熙真正想传位给谁

    首任抚远大将军胤禵返京,心中是一片茫然。可是他的洋鬼子参谋官穆经远却失声大叫起来:政变,北京城中,一定是发生了政变!他说得一点也没错。关于此时北京城中所发生的事情,《清史稿世宗本纪》中是这样说的: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在畅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崩。辛丑,上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