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皇后与唐太宗之间有何故事?她是唐太宗永远的贤内助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之间有何故事?她是唐太宗永远的贤内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1/19 20:13:27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601年,齐国公长孙晟家里,又添了个小女婴,因这孩子慈眉善目,母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叫“观音婢”。

观音婢六岁的一天,正在院子里玩耍,门口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和尚。宅心仁厚的观音婢,去屋里端来一瓢水,又跑回去拿来几个馒头,塞到了老和尚的背包里。

老和尚吃饱喝足,对着观音婢唱了一通偈语,临走,递给观音婢一张纸条。

晚上,观音婢拿出那张纸条给父亲看,父亲见是“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八个字。长孙晟知道这八个字大有深意,孩子还太小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更加用心地培养这个女儿。

可惜,好景不长,观音婢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将她们母子三人撵出了家门。母亲无奈,只得带着她和哥哥长孙无忌,投奔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是当时的名士,家里藏书颇多,他非常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在舅舅这里,观音婢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慢慢养成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格。

舅舅见外甥女举手投足,端庄大气,不同于一般女孩儿。而且一天天大了,连个正经大名也没有,就给起了个名字叫长孙无垢。

转眼,长孙无垢十三岁了,出落得知书达理,秀美多姿。高士廉恰巧与李渊是朋友,他知道李渊家有个二公子,风度翩翩,仪表不凡,觉得他以后必成就一番事业。便托媒人去撮合,该着这两个人有缘,一撮合还真就成了。

公元613年,太原留守李渊府邸,欢声笑语,张灯结彩。李世民和新娘子长孙无垢,被众人簇拥着走进了洞房。

新婚燕尔,两个人如胶似漆,度过了一段温馨浪漫的青春好时光。

长孙无垢虽然年纪尚小,但在侍奉公婆,友爱妯娌方面,做得非常好,深得一家人的喜欢。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21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

此后,数年间,作为领军主帅,李世民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扫平了中原一带的所有割据势力,完成了唐朝统一大业。

鉴于李世民的卓著战功,李渊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

长孙无垢作为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在丈夫戎马倥偬的这段岁月里,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丈夫的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刀光剑影中,能够感受到一丝丝清泉般的柔软和温情。

随着李世民声望越来越高,太子李建成感到自己受到了巨大威胁。于是猜疑和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三番五次地设计陷害,企图杀死李世民。

李世民被逼无奈,只得提前下手。风声鹤唳的玄武门,李世民身边没有别的人,他只带了长孙无垢在身边,他紧紧握住她的手。只要长孙无垢在自己身边,他心里就踏实了。

李世民知道,此时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破釜沉舟的关键一役。成者王侯,败者贼寇。如果稍有闪失,就是万劫不复。天佑李世民,他的将士们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封为太子,长孙无垢成了太子妃。

后来,李渊禅位,李世民加冕称帝,长孙无垢被册立为皇后。

身份和地位的巨变,并没有使长孙皇后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的失误,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孝顺,每日早晚必去请安。

对于后宫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唐太宗,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后宫女人。正因为如此,唐太宗时期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之类的纠纷,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少见的。她只凭自己端庄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着整个后宫的氛围,使唐太宗不用受后宫是非的影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料理军国大事。

随着唐朝的逐渐强盛,李世民的后宫也渐渐充实了起来。都说守得住清苦,但不一定耐得住繁华。面对后宫那些三千粉黛,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真心,却一直没有变过。少年夫妻,彼此的初恋,又一起经历了从秦王,到皇帝的一步步风雨蜕变。他们彼此已经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谁也挤兑不走,谁也代替不了。由于夫妻恩爱,长孙皇后一共给李世民生了三男四女,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一年,还刚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魏征是一代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他每次劝谏都不留面子。李世民虽然是明君,虚怀若谷,但身为九五至尊,也受不了总被人拂了面子。有一次,李世民突发奇想,带领一帮护卫近臣要去郊外打猎。

魏征闻听此事,守在皇宫门口,说啥不让李世民出门,并说仲春时节,要给万物生灵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不适宜打猎。李世民气呼呼地回到后宫,吵吵嚷嚷,说有一天非杀了那个乡巴佬不可。

长孙皇后等李世民发完牢骚,回后屋换了一套平时极少穿的礼服,来到李世民跟前,飘飘下拜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常言道,明君出谏臣,今天谏臣出来了,那么说明皇上是一代明君喽!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哈哈大笑着一把揽过长孙皇后道:真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偌大个后宫,只有你最懂我,有了你,我不想做明君都不行啊!

李世民不但不生魏征的气了,反而还给魏征加官进爵,赏赐了不少物品和金银。

634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时,受了风寒,病情越来越重。

636年正月,在太极宫立正殿去世,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走后,唐太宗没再立皇后。这十三年中,每年长孙皇后的忌日,唐太宗都要吃素一天,为长孙皇后祈福。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族人,也多有照顾,没有因为长孙皇后不在了,而忽视了这门姻亲。

唐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一座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逝去的长孙皇后。对这种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唐太宗首创。

唐太宗下令,为长孙皇后修建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建了一座楼台,以便长孙皇后的英魂,可以随时登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有多少风流人物,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独唐朝贞观年间的长孙皇后,以自己的贤良淑德,长成了一颗常青之树,在中华大地上,郁郁葱葱,百世流芳,成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娜木钟是个怎样的人?她与皇太极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娜木钟,娜木钟皇后,历史上的皇太极是个怎样的人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清太宗皇太极妃嫔,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美丽多情的娜木钟,是漠南蒙古察哈尔大草原最尊贵的女人,十三岁那年春天,嫁给了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成为了正室大福晋,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弟弟

  • 固伦和孝公主: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的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静公主原名,固伦和孝公主画像

    固伦和孝公主,清朝时期公主,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生母为惇妃汪氏,养母容妃和卓氏,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775年正月初三,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里,到处是一派喜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惇嫔所在的翊坤宫里,乾隆的第十个女儿出生了,这孩子是乾隆

  • 固伦和敬公主出嫁时有多风光?她与公主岭有何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成公主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亲公主,固伦荣寿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嫡次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正是京城草长莺飞,风飞蝶舞时节,富察氏与乾隆皇后的第一个女儿和敬公主,呱呱叫着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敬如清荷一样,出落得越发素雅高贵。她不

  • 莽古济贵为公主,为何被亲兄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莽古济公主真实图片,孝庄秘史小霓子怎么害多尔衮,兖国公主等级高吗

    爱新觉罗·莽古济(约1590年—1635年),又译凤阔喜,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女,母为继妃富察·衮代,是唯一一位在政治斗争中被处死的清朝公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590年,莽古济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母亲是努尔哈赤继妃富察.衮代。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是她同母

  • 北伐襄樊有何好处,关羽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北伐的兵力,关羽为什么去攻打襄樊,关羽拿下襄阳了吗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其锋芒。可惜,很快孙权背盟,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关羽人生的最后时刻,显得那么闪耀而又落寞,那么关羽为何北伐襄樊呢?关羽北伐绝对不是自作主张

  • 朱淑真:才学不输李清照,有《断肠词》、《断肠诗集》传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经典咏流传一剪梅李清照,朱淑真与李清照对比分析,生查子朱淑真

    朱淑贞,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的侄女。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135年荷花盛放时节,朱淑真在浙江钱塘一仕宦之家出生了。她不同于一般

  • 班婕妤:才貌双全,晚年却十分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比喻女子才貌双全的词,喜欢才貌双全,赞才貌双全女人词语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2年,汉成帝刘骜即位。他不想见到后宫那些残花败柳,就花些银两,全都打发到民间去了。他下了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大选美女。在最后胜出的三

  • 王政君的一生有多传奇?历经6帝,潇洒从容地活了84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傅瑶为什么恨王政君,历史上的王政君和傅瑶,汉朝王政君的一生

    王政君,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潇洒从容地活了84岁,在后位呆了61年。在那个人均寿命不满40岁的朝代来说,她一个人几乎活成了别人的两辈子

  • 三国志中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怎么样?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对三国志的评价,如何评价姜维,三国志周瑜传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最后给姜维这样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意思很明确,姜维粗通文武,立志于功名,但是穷兵黩武,对时势判

  • 孝慈高皇后马氏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能让朱元璋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孝愍让皇后,朱元璋背后的女人,朱元璋与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马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秀英,出身于安徽宿州一家有名的富户。到了父亲马公这一代,因时运不济,家道日趋中落。她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在忧心忡忡中,撇下襁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