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前后反差那么大?

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前后反差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76 更新时间:2024/1/18 22:17:00

在古代的历史上,能够善始善终的皇帝屈指可数,李隆基就是其中一位前后反差特别大的皇帝,带你走进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的开局是一路走高,他一手结束了李唐阴盛阳衰的局面,铲除了太平公主、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为首的后武则天时代的专权者。随后他任用姚崇宋璟两位丞相,一改中宗以来的政治颓势,大有贞观时期的繁盛样子,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随着宰相张说的改革,把大多数的权力都收到了宰相手中,大唐进入了一个逐渐走下坡路的局面。

我们以李隆基泰山封禅以分界线,封禅之后的大唐出现了众多乱象,无论是后宫、权宦还是宰相都在互相争斗中。究其原因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以前的姚崇宋璟都是首席宰相,辅相都是老好人,所以一刚一柔不会产生争执,但是后来的宰相一个比一个强势,谁都想压谁一头,焉有不乱之理?而宦官高力士和王毛仲之间更是不能相容,都认为对方“全盛逾己”,互相都想铲除对方。整个宫廷之中陷入了开元前所未有的争斗之中,李隆基此时只是在和稀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朝政越来越松懈,同时也滋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宦官奸相,如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持朝政,蒙蔽圣听,到了天宝年间整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

而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不是开元初期的李隆基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倾国倾城的杨玉环身上,无心治理国家。同时他还轻信小人,安禄山一次次的露出反叛的迹象,李隆基却熟视无睹,反而更加信任安禄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整个李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唐玄宗李隆基此时还不知悔改,轻信宦官,明知是劣势,还是为了所谓的朝廷尊严逼潼关守将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就是惨败,安禄山军队直逼长安。最终李隆基也尝到了苦果,逃离了长安,向西南而去。

马嵬驿之变

而李隆基抛下长安百姓逃亡的行为,也激怒了随行的禁军,再加上连日的奔波劳累,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发动了马嵬驿兵变。禁军先斩了杨国忠,又逼李隆基杀了杨贵妃,因为在他们眼里就是因为这个女人才导致了安史之乱,最终李隆基无可奈何,痛失爱妃。

在马嵬驿事变之后,太子李亨认为一味地逃跑不行,想杀回长安,李隆基不同意。于是李亨和父皇分道扬镳,自立为唐肃宗,准备平定安史之乱。就在这里,李隆基也就完全失去了人心,跟在身边的只有少数的官员和宦官,向西南而去。最终,安史之乱在肃宗的领导下,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辅佐下,成功的平定,李隆基也回到了长安,回到了自己登基之前的兴庆宫。兴庆宫是他的根,坐落于坊市之中,来往的百姓看到李隆基还高呼万岁,这让李隆基很是高兴,感觉自己一生圆满了,可以安度晚年了。

但是人心与权力一旦碰撞,就显得那么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宰相李甫国一次又一次的向肃宗上奏,说太上皇对权力还不想放手。这么一说,肃宗就感觉到了威胁,又不好明说,显得进退两难。但是接下来李甫国对李隆基的所作所为他都默认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皇家无亲情啊!

兴庆宫

李甫国慢慢的将李隆基的快乐夺取,李隆基喜欢射猎,就把他的马全都赶走;他喜欢高力士,就把高力士流放,他喜欢在兴庆宫住,就把他挪到皇宫内居住,美其名曰肃宗早晚请安方便,其实就是一种软禁和监视。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李隆基去世了。不知道他去世的时候会不会后悔自己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吼吼认安禄山为干儿子,会不会后悔离开长安。如果他一直像刚登基的时候那样励精图治,我相信,李唐王朝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话说回来,李隆基合唱又不是一个可怜之人呢?他认安禄山为干儿子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对自己不好呢?晚年的李隆基连最简单的快乐都失去了,最终郁郁而终。

坚持

所以啊,我们做事情不可以半途而废,一定要善始善终,一善到底,不可转善为恶。一切事情只要你坚持下来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是坏的,可能暂时没有什么明显的收益,但是不可以放弃,只要坚持,终归有一天可以看到回报,见到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庄与皇太极生下的三个女儿,最后结局分别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孝庄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一、出于政治因素,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满、蒙之间的政治联姻由来已久。清朝入关前,满蒙贵族联姻的血缘纽带使蒙古王公成为清朝进驻中原的牢固同盟。作为蒙古部盟的主心骨,科尔沁部落和爱新觉罗氏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而政治联姻则成为他们之间稳固的重要

  • 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不二人选 代善是如何失去汗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代善汗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记得很多年前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孝庄秘史》,这部电视剧聚焦于清初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讲述的是皇太极时期的历史,其中的礼亲王代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讲讲大清第一王代善的故事。爱新觉罗·代善(公元1583-164

  • 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嫡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努尔哈赤杀嫡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母妃是元妃佟佳氏。生于万历八年即1580年,这年努尔哈赤21岁。在褚英四岁时,努尔哈赤就举兵,可以说,褚英是在刀光剑影中成长的。万历二十六年即1598年,努尔哈赤命令他攻打安楚拉库,以“取屯寨二十”等战功,赐

  • 雍正打击三皇子胤祉,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胤祉,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恨。雍正对兄弟是出了名的刻薄,但被清理的兄弟都是对他有威胁的对手,对于自己的铁杆同盟胤祥、胤礼,雍正还是非常顾及兄弟情义。雍正打击胤祉,既是对他实力的忌惮,也是对他所作所为的不满。1、胤祉参

  • 乌陵思谋是什么人?宋徽宗为什么要将侍女赐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乌陵思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这条长河中有英明神武的有道明君,也有落败被俘的凄惨君王。对于哪些被俘的君王来说,他们过惯了奢华无极的生活后,再入尘世间过上俘虏的日子,简直就是从天堂一下掉进了地狱。从古到今,皇帝被俘也是屡见不鲜。秦三世子婴、三国时期蜀汉孝怀皇帝

  • 曹皇后一生无子,她为什么能稳坐后位长达28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曹皇后,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她与婆婆刘娥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入宫前都有过婚史,并且都是垂帘听政的皇后。然而,曹皇后的一生却远不如刘皇后过得扬眉吐气。刘娥虽然出身不好,但是宋真宗却很宠爱她。而曹皇后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宋仁宗却

  • 因女人而大怒的名将,吴三桂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句话不仅可以形容曹操,用来评价吴三桂也比较合适。在明末清初的大变局时代,吴三桂登上历史舞台,以他独有的方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记。三百多年过去了,他虽已退出江湖,但关于他的江湖传说不绝于耳。吴

  • 明英宗亲征瓦剌时,英国公张辅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三杨”、蹇义、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离去,英国公张辅实际上早已经独木难支了,再多话就惹人嫌了。这个历经四世功勋卓著,成长于靖难之役;曾经四至交趾,“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参与过三次朱棣北伐

  • 孙策遇刺江东陷入危局后,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孙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200年正月,华北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北方的控制权,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史称官渡之战。此时,曹操的后方许昌兵力空虚,给其他割据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时刘备羽翼未丰,诸葛亮也还没有出山,因此,刘备集团还不具备进攻

  • 康熙一生共娶了四对“亲姐妹”,她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康熙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历史上许多名流,娶了姐姐还不够,连同小姨子也一并“收编”,康熙就是此“榜样”,他一生共娶了四对“亲姐妹”。康熙结婚早,在位时间又特别长,因而后宫妃嫔众多。据统计,其“后花园”有名分的女子就达到六十多人。在封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