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用好这两个人 明朝也许就不会亡了

崇祯皇帝用好这两个人 明朝也许就不会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4/1/7 15:15:38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崇祯如果用好这两个人,明朝也许就不会亡了。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汉族,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 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 。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 。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网络配图

别人读的书,最多是四书五经,他最喜欢的一本,多年来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却是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崇祯六年,真个练出了一支精锐来。这时明朝西北农民起义已经大起,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没完没了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折腾。卢象升临危受命,先率军开赴山西,在山西冷水村大破农民军数万人。此战异常凶险,卢象升先率军破敌,将农民军逼至山崖,对方用冷箭射伤卢象升额头,卢象升不惧,抹着满脸血提刀带头冲锋,终把这股农民军击溃。此战得胜后,卢象升有了一个绰号“卢阎王”。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被命名为“天雄军”。之后两年,卢象升在当地整顿军队,修筑边防工事,将一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天雄军”带来,在当地吸纳精壮,扩军备战,到崇祯十一年时,已有了2万人规模。他深信,这支彼时中原战场最精锐的军队,将是他匡扶天下的利器。

保定之战后,崇祯求和之心大起,杨嗣昌又添油加醋,为不让卢象升给议和大事捣乱,崇祯一面命卢象升进兵巨鹿,一面将卢象升本部兵马尽数拆分。十一月,卢象升进抵巨鹿抗敌,身为“总督天下兵马”的他,手里竟然只剩下1万兵马,他的精锐天雄军大部以及原本应由他指挥的关宁铁骑,皆被高起潜扣着。为免当地百姓生灵涂炭,决定主动进攻,向清军主力发起“自杀式攻击”。百姓无不感动,纷纷捐出家中仅有口粮。十二月十五日,卢象升率部在蒿水桥与清军接站,8万清军将卢象升部重重包围,战斗从中午打到深夜,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清军终于全歼了卢象升部5000兵马,卢象升本人在格杀了20多名清军后,率仅有20余人冲向清军军阵,乱箭之中壮烈殉国。

网络配图

卢象升的殉难,好比一根擎天大柱轰然倒塌,但除了卢象升外,当时大明,还有另一根坚实柱子: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他是大明朝最后的希望。这个希望的破灭,其实是被崇祯自己掐灭的。

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他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民军的镇压活动,深得明廷赏识。不论是在“四正六隅”的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汛守要隘”的单独行动中,他都以其独有的狡黠、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境艰险,成为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

崇祯十一年的清军入寇事件里,孙传庭也奉命入京救援,但杨嗣昌怕他立功,竟严令不许孙传庭部出战,战后又主张将孙传庭本人调离,留孙传庭的部队拱卫京城。如此“下山摘桃子”,把孙传庭气得急火攻心,竟致耳聋,但灾祸还没完,得病的孙传庭请求告假,崇祯竟认为孙传庭在推卸责任,一纸诏书把孙传庭下狱。就在孙传庭下牢狱期间,诚如孙传庭所预料的,农民起义叛而复起,当年因杨嗣昌阻挠而逃生的张献忠部再次扯旗造反,而“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恶果也凸显,被租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响应,李自成也再次出山,声势浩大。崇祯十五年五月,李自成横扫河南,二围开封,明王朝岌岌可危,无奈之下,崇祯只得再次用孙传庭。

网络配图

但此时,孙传庭苦心打造的精锐秦兵,已多被裁撤解散,重回陕西的他,手中只有1万多新招募士兵,毫无作战经验。面对如此烂摊子,孙传庭尽心竭力,死守潼关,他认为,只要潼关不丢,保住陕西,明王朝就能保住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但崇祯却瞎指挥,是年五月,崇祯连发诏书,催促孙传庭进兵。带着这支毫无作战经验的军队,孙传庭在河南遭到败仗,不得不退回陕西。他深知李自成下一步的目标必定是入陕,因此在潼关整顿城防,制造火器,意图坚守。然而崇祯十六年五月,明王朝再次严令孙传庭主动出击,和李自成决战,明知必死的孙传庭,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战,八月十二日,在襄城之战中,面对李自成的50万大军,孙传庭再度战败,全军覆没下,孙传庭单骑冲入敌阵,壮烈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窦太后为何更希望让小儿子梁王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是西汉的实权派,皇帝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刘启和刘武,一个女儿长公主。窦太后对这三个孩子都如掌上明珠,大儿子刘启做了太子,汉文帝死后继位做了皇帝,刘武先被封为代王,后来被封为淮阳王。窦太后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有些小农思想,因此格外看重小儿子,她认为自己对大儿子够可以的了,这大汉的

  • 韩信为何死的毫无尊严?只因骨子里缺少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受到后人推崇的“兵仙”、“战神”。刘邦说他“战无不胜”,萧何称他“国士无双”,但是韩信最终的结局非常悲惨,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在长乐宫中。在军事指挥上叱咤风云的韩信,做人如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韩信骨子里缺少了一种东西,就是血性。在韩信年少的时候,有一个屠夫拦住他的去路。说你长得高高大大的

  • 将军朱祐和汉光武帝刘秀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但凡在朱祐简介中,都和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分不开的,这个人就是东汉的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因为朱祐和刘秀、刘演兄弟自幼相识,而且还一起在长安念过书,在新朝农民军四起的年代,刘秀、刘演兄弟在舂陵起兵,朱祐便成为了刘演的护军。后刘演被更始帝杀害,朱祐孤身一人去向刘秀报信,并一直在刘秀军中效力。图片来源于网

  • 唐朝开国猛将虽然有些傲娇 但晚年却落个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一位英勇杀敌,万军之中取敌军将帅首级的猛将。这位可是与三国演义中张飞和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一样,浓眉大眼,不怒自威,而且在后世中他的形象被人们当作门神供奉,说到这想必大家也都猜出来是谁了,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尉迟恭,字敬德。网络配图野史中记载,尉迟恭是打铁出身,所以练就了很强的臂力,这也

  • 揭秘中国史上爱逛青楼的皇帝 你知道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姜小白,辅助他建立霸业的相国管仲在都城临淄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青楼“女闾”,招养了不少美女,生意做得很大,赚得盆满钵圆,也使得齐国社会更和谐、民众更安定。网络配图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异人其次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异人,当时在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商贾吕不韦在他身上下了个赌注,或者

  • 三国当中的六对上阵父子兵 一个比一个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当中,存在五花八门的人物,不论是智谋超群的文人谋士,还是武艺高强的各路猛将。于是乎,这其中就免不了存在一些父子兵,而且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也是对应了那句话,虎父无犬子,父辈和子辈都是英雄式的人物。网络配图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这个人就不用过多的介绍了,能和诸葛亮的才智所匹敌的岂是一般的

  • 揭秘:大宋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一点也不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的皇帝好色的不少,贪淫成性的更是举不胜举,至于夺人妻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例外的,有些皇帝能够贪色不迷,端的是大丈夫所为,让人景仰。如今却说一位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名叫赵匡胤,居然坐怀不乱,堪称君子风范。那时赵匡胤尚未登基,因触怒当朝权贵,提一条短棍齐眉,外出逃避,来到山西太原清油观。恰好遇上被

  • 左宗棠和曾国藩交恶解:任何君主都不希望将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在湖南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其后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两人更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两人为了各自的名利而交恶,乃至绝交。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是确有其事,还是两人表演给清政府看的一出双簧……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人同为湖南同乡,自咸丰二年(1852),曾

  • 唐玄宗最喜爱的竟是温泉?远胜于喜爱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九黑山前摆战场,牧童识得旧刀枪。白发渔樵诸事懒,闲散,坐谈古今论兴亡。有夏商周秦连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先生在总结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得失兴废以后,曾提出了一个“瓶颈”理论。他认为,就每个封建王朝来说,其开国君主故去后的三四十年乃是维持其正常统治的

  • 揭秘明朝首辅张居正真的是死于纵欲过度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要知道,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