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才是隋唐群雄中的第一猛将?战场几无对手

谁才是隋唐群雄中的第一猛将?战场几无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25 更新时间:2024/1/15 17:09:59

在《隋唐演义》中虚构的故事中,天底下最厉害的有十八条好汉,其中李元霸就是天下第一条好汉,而罗士信是当时唯一能与李元霸匹敌的人,不知是不是为了给他们点缺陷,这二人都是力大无穷却又憨中带傻的人物。想想也是,又勇又猛还聪明无比,那还让不让人活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真实居多的人物,唯独李元霸是虚构的,所以算来算去,罗士信就应该是绝对的第一名了。

事实上他也的确当得起第一猛人的称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士信与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不恤民力,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民众不堪忍受,不能不起来反抗。只有14岁的罗士信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他上阵杀敌的欲望十分强烈。战前他要求上阵,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连穿盔甲都成问题,何况上阵呢?罗士信人小志气高,他看主帅小瞧自己,马上来证明:他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在山东省东部,入莱州湾)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鼻子藏好,回来以后按鼻子的数量报功。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

14岁的罗士信表现出了无人能及的勇猛,张须陀对他赞叹有加,让罗士信做他的侍卫。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而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闻报,派遣使者对他们进行慰劳,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阵之状来观看。

以 后张须陀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他率领万余人马在祝阿(祝阿县隶属齐郡,唐改为禹城县)截击卢明月的十几万人马。粮尽将退,张须陀打算出奇计取胜,需要人去袭取敌人的大营。没有人敢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罗士信和秦琼挺身而出。于是张须陀先率领人马假装撤退,吸引卢明月全军出动追击。而罗士信和秦琼率领伏兵突袭敌军的大营,营门紧闭,罗士信和秦琼跃上敌军的望楼,各杀敌数人,敌营大乱。两人打开营门,率领部队突入大营攻击,纵火焚毁了敌军三十多座营寨,烟火冲天。卢明月赶快率军回师,张须陀回头猛攻。卢明月大败,自己率领几百骑兵逃走,张须陀斩获乱军无数,取得大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

616年,张须陀被李密打败后自杀。在乱世中辗转:罗士信随裴仁基投靠李密,被任命为总管。618年,攻击王世充时,纵马进军,身中数矢被捕。王世充起初很看重罗士信,后来又疏远了他。更让罗士信难以忍受的是,王世充还夺了罗士信的骏马送给自己的侄子王道询。所以罗士信趁王世充派他进攻谷州的时候,率领部下千余人投奔了唐朝,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此后,罗士信在攻打王世充的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当时,罗士信归秦王李世民指挥。在攻取千金堡的战斗中,罗士信显示了他的智谋,这也是罗士信归唐之后打得最精彩的一仗。他夜遣百余人抱婴儿到城下,故意让小孩啼哭,先高声叫门:“从东都来归罗总管”,既而又故意说:“此千金堡也,吾属误矣。”赶快离开,让守军以为罗士信已经撤退,而城下人是从洛阳来的逃亡者。守军见自己的百姓竟然叛逃敌军,大怒之下开门追击,被罗士信的伏兵趁势攻入,夺取了千金堡。

罗士信不贪财,凡有所获,都赏赐部下,所以部下乐于效命,但是他持军严谨,对人对己要求都很高,因而终失军心,部下和他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不能不说是罗士信治军的一大遗憾。但是,罗士信非常重情义,裴仁基对他有恩,后来裴仁基在东都洛阳企图杀王世充,拥立隋朝皇泰主,反被王世充所杀。攻破洛阳以后,罗士信出家财,收殓裴仁基的尸首,厚葬在北邙山上,以报答当初礼遇之恩。

罗士信南征北讨,为唐朝统一天下建立功勋,受封为郯勇公。后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军征讨。李世民在过去的作战中所向无敌,所以注重对敌人进行军事打击,而忽视了同时采用政治手段进行瓦解。刘黑闼猛烈围攻河北南部一城,李世民率军三次救援,都被刘黑闼所阻击,不能前进。李世民恐怕守将王君廓不能支撑,罗士信主动请缨,请求接替王君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李世民命令王君廓率领部队突围而出,罗士信率领手下200人杀向城下,奋勇攻击,终于突破包围进入城中。而这时天降大雪,后续救兵无法进城,罗士信虽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了。罗士信竭力奋战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获。刘黑闼早知道罗士信乃当世猛将,就亲自劝降,而罗士信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终年20岁(《旧唐书》说终年20岁,《新唐书》说28岁)。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得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罗士信的阵亡,令人遗憾。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实在不负李世民所谥的“勇”字。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末年为四爷背黑锅?十三爷神秘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 这位猛将把敌军吓破胆 最后却被自己人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他脸上被刺了字,成为大头兵一个,在“好男不当兵”的宋朝,当兵是社会上最低贱的职业;他出战时,头戴面具,披头散发,被西夏兵称为“天使”,意思不是地球人;他做到了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这个位置除了开国元勋曹彬短暂出任过,一直都是文人担任,这次给了行伍出身的武将,可以说创了纪录;网络配图他,叫狄青,一个

  • 史上最坑的三个“神将” 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多少能人志士、名将名臣,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有的名将并不是广受好评,有时也会遭到贬议。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其实也是最坑的将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将领是怎么个坑法吧!网络配图说起坑,大家肯定是想到此人如何如何的坏,给人挖坑或者给自己挖坑,前者

  • 阮籍丧母期间喝酒吃肉为什么被称赞真性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颇为著名的诗人,著有众多优秀的诗作,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还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颇有成就。图片来源于网络阮籍的父亲是阮瑀,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颇为出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时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

  • 比秦皇汉武还伟大的皇帝 竟被长生药给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很多人都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开创的大唐帝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疆域辽阔、万国来朝,是中国古代的巅峰。秦始皇、汉武帝、宋高祖、明太祖等,与太宗皇帝比,也都稍逊半筹。网络配图武功方面,唐太宗灭王世充、窦建德,是大唐建国第一功臣。当上皇帝后,他又派遣李靖灭掉了强大的突厥,并且

  • 揭秘为什么汉光帝刘秀没有被后世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帝刘秀于新莽末年的乱世中崛起,消除割据,重兴汉室,提倡儒学,不杀功臣,后世之人是很推崇他的。只是近代以来受官方舆论以及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更喜欢关注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霸业雄主,对他这样平和稳重的君主不太关注。网络配图刘秀对他的两任妻子阴丽华和郭圣通也很仁义,阴丽华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的原配,他因

  • 顺治临死前其实不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661年,顺治十八年,顺治因为天花在养心殿驾崩归天,随即发布遗诏传位于玄烨,也就是康熙。在《清圣祖实录》有这样一段记载:玄烨六龄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网络配图就是要问问几个皇子以后的志向是什么,常宁当时只有三岁没有回答,福全说愿为贤王,只有玄烨说要效法皇父,表

  • 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靠着貌美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最近韩国电影界提到一部影片就要哭死,那就是《王的男人》。当年,这片子比病毒蔓延还猛,1200多万人次观看,一举成为韩国史上最卖座电影。现在,拍电影只要不赔钱就要放烟花庆祝了,多么想念当年《王的男人》的盛况啊。《王的男人》凭什么这么牛?说穿了,大家就是想看一下能迷惑一代帝王、雌雄同体的妖孽长什么

  • 清朝轶事:乾隆帝是如何借助大臣间的矛盾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网络配图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

  • 汉武帝刘彻心狠?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红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的秋天,已经69岁的汉武帝刘彻,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天,汉武帝刘彻突然找了个借口狠狠斥责了年轻貌美、且一直受宠的钩弋夫人,吓得钩弋夫人马上摘掉了首饰,跪在地上叩头谢罪。但汉武帝怒气不减,敕令将她送进掖庭监狱。可怜这位芳龄才二十来岁的妙龄女子,还是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