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兴唐名将李光弼为什么没有像郭子仪长寿?在自己五十来岁就抑郁而终

兴唐名将李光弼为什么没有像郭子仪长寿?在自己五十来岁就抑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62 更新时间:2024/1/18 18:38:03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光弼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来说,李光弼是比较顺遂的,即便打了败仗,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既没有解除兵权,也没有降职),但郭子仪则坎坷的多,他数次被解除兵权、降职,好在郭子仪始终忠于朝廷,心胸豁达,具有远见卓识,被认为“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还是源于郭子仪的推荐。在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安思顺在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在安思顺的军中担任牙门都将,但是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即便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互相瞪眼,恨不得对方立刻消失不见。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做了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怕郭子仪打击报复,想离开却又不敢,一直在犹豫。不久,唐玄宗让郭子仪率军出征,李光弼见不能再犹豫了,就面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能赦免我的妻儿老小。”而郭子仪快步走到李光弼面前,扶着李光弼的肩膀说:“现在国家正在遭受战乱,皇上也迁往别处避难,没有你的帮助,我又怎么能打胜仗呢?现在不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啊。”

这个故事的真假姑且不乱,但两个人的对对话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性格。李光弼正直、刚强,但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势;而郭子仪在国家面前,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身外之物。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功获得食实封2000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这是无上的荣耀,当然伴随着荣耀而来的还有宦官们的羡慕嫉妒恨,鱼朝恩程元振都害怕李光弼战功太卓著而威胁到自己,于是开始排挤李光弼。李光弼曾亲眼见到郭子仪是怎么被鱼朝恩害得失去了兵权,也见识到了程元振是怎么把来瑱害死的。于是李光弼格外忌惮宦官们。

当时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把大部分的兵力都调离了原来的重镇,河西、陇右军也被召回平叛,以至于和陇之地空虚,吐蕃趁虚而入。而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最终代宗不得不跑去了陕州,然后下令让李光弼到陕州护驾平叛,但是李光弼惧怕宦官们给他使绊子,竟一直拖延出兵,代宗又重新用郭子仪,赶走了吐蕃。代宗回到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而李光弼再一次寻找借口拒绝赴任,反而带兵回了徐州。即便代宗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也拒绝了。

李光弼的做法不过是在保护自己,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被宦官陷害,但这种行为落在别人眼中就是拥兵自重。昔日信服、拥护他的那些老部下渐渐也不再敬畏他、服从他,这让他更加苦闷,终于在764年病逝。距离安史之乱被平定不过一年半的光景。

反观郭子仪,无论兵权在不在,官职在不在,他都不在乎,至少表现出来的是不在乎。只要皇帝需要他,他永远都在,平定安史之乱有他的功劳,后来他又退吐蕃军,平定仆固怀恩叛乱,退回纥兵等等。代宗怀疑他,他就把肃宗给他的一千多件诏书全部呈给代宗看,以证明自己的忠心;代宗让他做尚书令(唐朝只有李世民做过),他就坚辞不受,低调低调再低调;宦官鱼朝恩把他父亲的坟墓挖了,代宗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就对代宗表示是他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他没有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以至于士兵们损害了不少百姓的坟墓,现在轮到他的父亲了,那也是上天在惩罚他,和别人没有关系。

这样的一个功勋卓著又为国着想,心胸豁达之人,又怎么能不被皇帝信任?所以即便他曾数次被解除了兵权,但关键时刻皇帝还是会起用他。而他,成了古代功勋极高的武将的一个特例。在宦官当政的年代居然活到了8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辛弃疾为何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辛弃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无可争议的“大宋第一古惑仔”,南宋大词人兼大英雄辛弃疾的“厉害事”,好些都家喻户晓:比如他在北方誓师抗金的豪迈,独闯金营处决叛徒的胆略,“沙场秋点兵”的热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执着。一幕幕飒爽英姿,叫多少后世的粉丝们,不知不

  • 唐顺之:大明王朝的全才,文武双全才能俱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顺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夏言倒台后,严嵩成为内阁首辅,一向受夏言庇护的徐阶在朝堂上处处受针对。尤其严嵩权势如日中天时,徐阶更如一株弱草般忍辱负重。在他想报仇却无门的时候,一位贵人出现并指点他:耐心等待时机。到了嘉靖后期

  • 与康熙皇帝有着相似的功绩的汉和帝,为甚没被评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和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是汉章帝刘炟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梁贵人。巧合的是,康熙也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通过简短的介绍,两人就有了交集。事实上,两人的共同点不止于此。首先,两人继位颇为特殊

  • 赵光义没有任何军功,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之所以赵匡胤可以黄袍加身,那因为他身上有无数军功,在多次战役中赵匡胤几乎战无不胜。军中以强者为尊,大家服气,于是赵匡胤足以压服全军。赵光义则不同,他在哥哥的光环下长大,论才能他或许不在赵匡胤之下,但他没有任何军功。在做开封府尹之时

  • 朱元璋曾受地主帮助,登基后地主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朱元璋的痛苦记忆身为中国古代“出身最寒苦”的帝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六岁那年,即公元1344年,却是他青春记忆里最苦的一页。就是从这一年春天起,一场空前的灾害席卷了江淮大地。先是从年初到春夏,当地久旱无雨,满眼都是枯死的庄稼,苦

  • 邓猛女为什么会被汉灵帝废掉?真的是因为一个梦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邓猛女为什么会被汉灵帝废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后汉书》记载,中平六年时,汉灵帝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前任皇帝汉桓帝向他发怒问宋皇后贤良淑德,到底犯了什么错,让你听信小人诬陷,将她废黜而死?现在宋皇后已经告上了天庭,上帝动怒,马上就要降下灾祸。据说这个梦非常清晰,汉灵帝

  • 做到秦国宰相之前,范雎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范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起范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秦国宰相,给秦昭襄王提出两条重要策略,一条是远交近攻,一条是强干弱枝。正是由于范雎的存在,秦国的实力变得空前强大,他指引秦国走向了一条正确的称霸之路。范雎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他的一生也致力于一个

  • 萧胡辇是谁?辽国皇太妃,驰聘半生爱马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胡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咱们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不少人脑子里就会蹦出冼夫人、花木兰、平阳公主、秦良玉、梁红玉等知名历史人物,通过考古呢还发现,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有据可考的第一位女性军事将领,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政治家---妇好,但是有这样一位战功显

  • 揭秘:西晋“男神”潘安最后为什么会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潘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美男子,有哪位堪称“美”到倾倒一时,且叫后人“神往”千百年。最无可争议的,就是俗语“貌若潘安”里的“潘安先生”——西晋“男神”兼“大文豪”潘岳。这位“潘男神”在古代史上,叫后人“神往”到什么地步?且不说“貌若

  • 安禄山唯独惧怕权相李林甫,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林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升任御史大夫,在玄宗的盛宠下,安禄山觐见甚至都不用行礼,王鉷也是御史大夫。一次,群臣朝见皇帝,李林甫命王鉷上前行礼,王鉷弯腰作揖十分标准,安禄山在旁看到这一幕,吓得呼呼直喘,随即也恭敬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