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京剧里传唱的昏君,在历史上却是一代明君

他是京剧里传唱的昏君,在历史上却是一代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2/8 22:11:57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3月29日,中外知名的传奇人物事件都不少,但对于铁杆的京剧票友们来说,最熟悉的应当是东汉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3月29日这天的事:一位京剧舞台上常刷熟脸的昏君,在真实的历史世界上驾崩了。

这位京剧里传唱了百年的昏君,戏台上有多昏?看看代表剧目《打金砖》就知道,举手投足都把观众气哆嗦。身为开国皇帝,不但成日沉迷酒色,更是坐上龙椅就忘恩负义,听了宠妃几句挑唆,就把一群忠直老臣凶残杀掉。由于这奸诈形象太难把握,据说好些老艺人扮他时,都去跑街上观摩恶人找感觉。可见坏到深入人心。

但如果参考一下正史,却更是叫人叹息,因为这天驾崩的这位戏台昏君,却是正史上东汉王朝的缔造者,中国古代史上公认的一代明君:汉光武帝刘秀。

身为一位开国皇帝,刘秀虽然继承了汉朝法统,江山却是实打实打回来。从一个没存在感的起义军领袖,多年来华丽逆袭,一举统一天下重建汉王朝。个中的英武往事,京剧戏台上也没少唱。但其中对比历史,最天雷滚滚的却是一件事:对待功臣!所谓卸磨杀驴,翻脸就杀功臣,甚至最后被屈死功臣们冤魂索命,实在不是刘秀的画风。

非但不是,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里,刘秀却更是难得的厚道皇帝。对那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们,更是从来推心置腹。比如戏台上被他稀里糊涂剁了的邓禹,历史上不但一辈子高官厚禄,与刘秀之间更是情谊深厚。他的另一位功臣冯异,不留神被人告了黑状,刘秀二话不说,直接把黑状塞在冯异手里:咱俩多少年关系了,我还能怀疑你?

也正因这般豁达的风格,所以东汉开国后,各路立过大功的功臣们,要么是身居高位,继续喂大汉朝呕心沥血。就算不再担任官职的,也获封优厚赏赐,以尊贵身份安度晚年。当年共患难时流过多少血,太平年代就享受多高荣耀。京剧里被骂忘恩负义的刘秀,就以这豁达的心胸,奠定了东汉开国的文明政治模式。

但比这桩与功臣的相爱相杀,更叫人感慨戏曲艺术开脑洞的,却是这位“昏君”,在正史上另一个无可争议的大功绩:把一个残破不堪到极点的江山,再度打造成繁荣强大的中华!

身为两汉之交群雄逐鹿的胜利者,好些人都感叹刘秀的好运气,以至于京剧里也大书特书,多了好些他太平年代搂着美妃安心享受生活的桥段。可看看东汉开国时的惨样就知道:这事,没得享受。

历经“新朝”王莽一通有才却折腾的改革,外带两汉之交席卷全国的战乱,整个的东汉江山,到刘秀坐上龙椅时,就是一片烂摊。待到刘秀坐上龙椅后,天灾瘟疫更是不停补刀,连年不消停。除了天灾更有人祸:东汉立国时,照搬的西汉末年的律政,几乎是苛政扎堆,搬到残破的江山上,又是一顿添乱折腾。

来回折腾下,刘秀初登皇位时的中国,就是这样一片惨样:单是人口就少的可怜,最乐观估计,也只有西汉末年时的两三成,各地的农村满眼废墟,昔日号称世界第一大国都的西汉旧都长安,完全成了废墟,整个城市里弥漫着死尸的臭气。照着《后汉书》里说:匹夫童妇,心怀怨怒。也就是穷成了火药桶,治不好江山就要炸!

往小了说,这是汉王朝奄奄一息的时候,往大了说,这就是华夏文明命悬一线的时刻。坐上了龙椅的刘秀,从登基第一天起,也用行动来完成他该做的使命:我来续命!

自从当上了皇帝,这位出名的厚道皇帝,就几乎天天做劳模,除了日常处理国务,眼睛耳朵更不歇,连年派出密探,撒网似的遍布各地,专业考察民情,发现民间有什么灾荒苦难,立刻第一时间汇报,只要官员有不法行为,第一时间动追责。而且别看甩开膀子做事,却绝不乱做事,重大国事常和群臣讨论到深夜,吓得太子都劝他别熬夜。他却毫不在乎:忙活到半夜我高兴,高兴了就不累了。“乐此不疲”这个成语,就是这么忙活出来的。

就是在这25年如一日的忙活里,他的一样品质,更是从头撑到尾:宽厚。待人有多宽厚,治国就更宽厚,不但多次减免赋税,把东汉的赋税减回到西汉文景之治时代的水准,真正与民休息。甚至大量释放奴婢,不管皇宫还是贵族家庭,能放的奴婢都放走——放回民间干活去。

用人也十分宽厚,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别管是勋贵重臣还是民间隐士,认准了就用。对方多大脾气也能忍,典型大儒周党,几次被刘秀邀请做官,却根本不给面子,怎么请都不出来。如此大脾气,刘秀反而没脾气,反而厚赐了大笔财物。刘秀的童年发小严子陵,更是一溜烟躲猫猫,刘秀费了半天劲请他出山,他却只和刘秀叙了一晚上旧情后,拍屁股还是走人了。

如此种种不给面子的美谈,叫当时和后世啧啧称奇,但一个政治姿态,更是摆在了天下人面前:东汉皇帝刘秀,是一个认真尊重人才的帝王。几位人才到底走了,但更多的能忍源源不断,投到这宽厚皇帝的阵营。

甚至有时候,这位宽厚皇帝,竟宽厚到叫亲人抓狂:他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家奴犯法,被洛阳令董宣当着湖阳公主的面依法处决。气得湖阳公主闹到刘秀处,好脾气的刘秀这次也不忍,愤怒要董宣给湖阳公主磕头道歉,没想到董宣耿着脖子,就是不磕这头。闹的刘秀最后没脾气,摆手把董宣放了。气得湖阳公主连连埋怨:你做老百姓的时候就敢顶地方官,做了皇帝怎么窝囊了?刘秀一声叹息:正因为做了皇帝,所以才不能像当年那样了!

他这哪里是窝囊?分明是以这件事做模板,打造一个法律至上的东汉王朝。虽然驳了姐姐的面子,却叫天下权贵明白了法律的尊严:我宽厚,但绝不容忍你们枉法。也正是这态度下,刘秀年间的官员们,好些都因贪赃害民被严惩,东汉吏治风气,一下清明无比。

如果说刘秀登基时的东汉,是一片萧杀的严冬惨景,那么就在这宽厚的治国模式下,东汉在不知不觉间,经济文明悄然复苏了。待到刘秀临终前,东汉的经济已然蒸蒸日上,曾经破败的城市乡村,已然是一片田畴纵横的好图景。遭受战乱重创的中国,已然满血复活,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这场号称“光武中兴”的成就,以宋朝人的心悦诚服评价: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而为这场业绩耗尽心力的刘秀,也终于在57年3月29日与世长辞。而比起京剧里他的各种惊悚结局,他在正史上的临终遗言,却更缩影他一生成功的原因: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生命最后时刻,他念念挂怀的,依然是不耽误国务要事,也正是这样的大胸怀,托起这无可争议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因罪逃亡却当上西汉丞相,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是什么国的丞相,冯谖的结局,李绍为千里背尸结仇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上世纪80至90年代,神秘墓葬荆州张家山汉墓,曾经牵动举国历史研究者的目光。比起盗墓小说里,各种光怪陆离的出土物,这座汉墓却相当朴实,基本都是大堆竹简。但只要一经翻开,就立刻惊掉观者眼球。全是关于西汉政治经济法律的

  • 贾充:弑君欺主的权臣,最后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贾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贾充,字公闾,父亲是三国曹魏的重臣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逵晚年得子,很是高兴。有人说这个小孩将来会有光大门楣的大作为,所谓“充闾之庆”。于是望子成龙的贾逵为儿子取名充,字公闾。贾充出生于官宦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尚未成

  • 同样都是占据蜀汉地区 刘邦能夺得天下刘备为何却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传统汗青上,楚汉争霸时代,刘邦依附着巴蜀和汉中之地,击败了浩繁诸侯,并且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壮大的项羽,从而确立了西汉王朝。到了汉末三国期间,刘备一样坐拥益州和汉中之地。不过,蜀汉却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消弱的一方。更为关键

  • 杨广继承皇位后,做了哪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人们的印象中,亡国之君除了朱由检以外,其他的都一塌糊涂。例如胡亥非常凶狠,而且非常愚蠢,最终农民发动起义,秦朝二世而亡;司马敬德不辨是非,大权被刘裕所掌控,最终被刘裕取代等。但是写史书人都是新建立王朝的史官,为了自身统治,他们当然不

  • 为什么说鞠义才是袁绍帐下的第一名将?他最后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鞠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云应算是《三国演义》及很多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一名完美之将,而他出场的第一功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救下了主公公孙瓒也就算了,还不数合就将袁绍帐下第一名将鞠义给宰了。可是在正史中,鞠义是非常厉害的,算是为袁绍成为天下第一大军阀的第二大功

  • 汉景帝的后妃贾夫人,她生下的两个儿子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贾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景帝的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当属两位皇后。他的首位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母家人,带着主角光环强塞给汉景帝的。可惜汉景帝不喜欢,等薄太后去世不久后就被废。第二任皇后则是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故事非常离奇,经历非常曲折。在此她们之后,就是栗

  • 朱翊镠为什么一直跟皇帝攀比?他为什么敢那么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镠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古代三纲中就有君为臣纲,君君臣臣可不能乱了,乱了就是以下犯上,这是要砍头的。明朝时期有个王爷两岁就被封王,至死敢和皇帝攀比!古代是很讲究礼制的,比如说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可不能随便用,君王才可以用,还有就是皇帝头上戴的皇冠的那几串玉珠也是有

  • 身为汉臣的范文程,为什么能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范文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入清后,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皇帝,为清朝开国文臣之首,是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范文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他:“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

  • 齐武成帝高湛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北齐灭亡的主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洋同母弟,母娄氏。皇建二年(561年),受遗诏即位。河清四年(565年),传位於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年号太宁、河清,谥号武成帝,庙

  • 大义公主因为出塞而远嫁,为何最后却惨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和亲公主中,大义公主可以说是最命苦的公主了。来到陌生的国家,身后的故乡却也在一夕之间改头换面,她怎能适应这么大的变化?面对少数民族的侵略,不是所有王朝的皇帝都能像康熙一样有能力南征北战、拓土安邦的,於是赐婚和亲就成了与他国修好的办法之一。只是这和亲不是普通的嫁人,不得宠是小事,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