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曾经无意间下的一个命令,却解决了大明难题

朱元璋曾经无意间下的一个命令,却解决了大明难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2/14 3:53:29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4月2日,在中外历史上,都有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中国战国时代两大泰斗级思想家孟子荀子,相隔六十年却都出生在这一天。1513年的这一天,历经风浪肆虐的西班牙探险家德莱昂,终于一脚踏上了佛罗里达州。欧洲人殖民北美的历史从此大幕拉开。当然,明太祖朱元璋也在这天,办了一件至今被不停嘲笑的“傻事”。

明朝洪武八年,即1375年4月2日,正热火朝天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给中书省高调下令:大明朝一个苦心设计的“神物”已经就绪,接下来就要加班加点打造,只要投入使用,必然迅速提振大明经济。什么“神物”?《明实录》原话:命造大明宝钞,为通行货币。

这款担负治国大业的“神物”,就是大明王朝开国后曾通行一时的纸币:大明宝钞。

古装剧里常见用银子的大明朝,竟然还用过纸币?不但用,而且还用成了笑话。照明朝乃至后世的观点,自从这款货币上市,哪怕明朝使足了劲力挺,却在之后一百多年里,闹得连年价值暴跌,一直跌到十六世纪,终于在市面上被白银彻底怼没,落得销声匿迹。堪称精明一辈子的朱元璋,难得做过的一件傻事!

但这件事,真有这么蠢?

起码办这件事的前提,绝对不蠢:此时开国百业凋敝的大明朝,早到了不换新钞票不行的地步。

大明开国,各方面情况都出名难,城镇常见废墟,乡间满眼荒地,粮食劳动力样样缺,但缺的最惨的却是钱。实打实的缺可以造货币的贵金属。先前的元朝别看垮得快,但跑起来也手快,败退漠北之前,值钱的东西全卷走,尤其是北方各府库的金银,几乎卷的一分不剩。他们跑的痛快,大明朝可就尴尬了

当时明朝的市面上,缺钱几乎缺到雷,别说金银少见,就连做铜钱的铜都难找。以至于好些地方老百姓家的铜器,都给强行征用了铸钱。不是还有铜矿?一场元末战乱打完,像样的矿基本都打废,明初种地都缺人手,哪有人开矿?市面上流通的钱,更是五花八门,元末时的各种纸钞,也都大摇大摆在用。甚至有些绘画水平的人,画了假钱都能用。常年乱做一团。

最重要的一条是,缺钱到这么厉害,大明朝更是急用钱的时候。明初的治国策略,最重头就是国家大投入搞建设,诸如农田水利各种事,常年都是大砸钱。关键是仗还不停,与北元的战争常年打,每年国防都是大笔花费,样样都急等着用钱。钱的事不解决,新开国的大明朝,不是活活穷死,就得活活乱死。

而最当务之急的解决办法,就是发行新钞票。这是稳定大明经济的铁柱子,到洪武八年这天,朱元璋也下了这决心:大明宝钞高调问世。

而且必须说的是,这承载了如此大意义的大明宝钞,问世也绝非某些史料说的那样简单粗暴,专门负责大明宝钞的机构“宝钞提举司”早就建起,管理宝钞的“钞法”和大明宝钞的设计,更是集中了此时明朝一群经济人才的心血,这款新问世的大明官方货币,好些方面也就先进到亮眼。

有多亮?整个宝钞以桑树皮纸为材料,外表是青色,上面有专门防伪的龙形花纹和防伪篆文,中央是钱串图案,以钱串画面的多少来代表面值。最高面值为一千文铜钱,更有五百至一百文铜钱六种面值。整个钞币高三十三厘米宽二十二厘米,只以外观设计说,就堪称高端大气上档次。

与之配套的,更有明朝空前严格的钞票管理办法,胆敢伪造钞票,哪怕一张也是斩首罪,谁能举报伪造宝钞,立刻就是重奖。民间的金银实物交易也一度被禁止。大额交易用宝钞,小额交易用铜钱,一度就是明朝市场的硬规矩。如此强力措施下,洪武八年起,仿佛出笼猛兽的大明宝钞,迅速席卷明朝民间,元末时一度钞票泛滥的乱象,顿时一扫空。

而且就算对这款钞票最诟病的学者,有个事实却也认账:大明宝钞问世的早期,确实叫整个明王朝,都尝到了好些甜头。

首先松一口气的,就是朱元璋本人,纸做的宝钞,制作成本本身就低的多,这也就意味着,仅发行货币这一件事,大明朝就节约了大量开支,常年的支出压力大大减轻。

而明王朝的底气,随之也鼓了。大明宝钞问世前,明王朝几乎天天愁钱,俸禄军费国家建设,时常闹的揭不开锅。有了宝钞后,这锅就好揭了。尤其是最大头的军费,对北元战事最激烈的几年,明朝的军费开支,物资钱粮供应,几乎全是宝钞买单,撑着明朝追亡逐北,终于打出和平环境。

同样起大用处的,更有朱元璋时代的农业工程建设,整个洪武年间,明朝多次动空前人力,大修农田水利和驿道,三十年里单是水利堤坝就修了五千多,塘堰更修了四万多,明初火速飙升的农业产值,就是这么修出来的。当然,也是宝钞撑起来的。

当然,毛病也是公认,脑补下经济学就知道,金银准备金不足,强力发行纸币,别管多严刑峻法,通货膨胀总是难免。宝钞面值上的钱数,一不留神就暴跌,单是朱元璋在位年间,宝钞就贬值了好些次,到朱元璋晚年时,南方好些经济发达地区,饶是禁令森严,却还是禁不止金银交易。单明王朝每次发现问题后,都是强力弹压,也总能把宝钞价格勉强拽回来。

因为大明宝钞模式,根子就是朱元璋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在那个自耕农种什么农作物都要朝廷强制的明初,宝钞虽说有问题,却还基本可控。明朝从惨淡景象到强力崛起,它也确实是强心针一般的大功。

但到朱元璋过世后,明朝经济也欣欣向荣了,宝钞的毛病,就真摁不住了。随着商品经济发达,明初时还能救急的宝钞,自家的贬值却都救不了。永乐皇帝在位时,民间大额的经济交易,特别是买地买房这类交易,卖家买家有时宁愿用米麦丝绸来换,也绝不用这加速贬值的宝钞。哪怕明王朝多次重手整治,却是再也没用了。

宝钞的信度,也随着明朝中期后,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最终流于破产。到了明朝正德年间起,白银大量流通,嘉靖年间起更成了法定货币。宝钞呢?套明朝学者陆容的话说:民间得之,置之无用。印的再高端大气,也基本当纸了。

但是,当宝钞贬值已是现实时,明王朝的反应却是无比迟钝,整个十五世纪里,明明宝钞已经无用,却依然一度放任流通。甚至中期以后,市面上已经不再用宝钞,明朝的好些政府支出,依然还用宝钞买单。当年的强心针,最后却拖后腿。为什么明朝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却闹的朝廷穷的叮当?看看宝钞的遭遇就知道,一个不会顺应经济发展做出改革的王朝,穷死确实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京剧里传唱的昏君,在历史上却是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月29日,中外知名的传奇人物事件都不少,但对于铁杆的京剧票友们来说,最熟悉的应当是东汉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3月29日这天的事:一位京剧舞台上常刷熟脸的昏君,在真实的历史世界上驾崩了。这位京剧里传唱了百年

  • 因罪逃亡却当上西汉丞相,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不韦是什么国的丞相,冯谖的结局,李绍为千里背尸结仇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上世纪80至90年代,神秘墓葬荆州张家山汉墓,曾经牵动举国历史研究者的目光。比起盗墓小说里,各种光怪陆离的出土物,这座汉墓却相当朴实,基本都是大堆竹简。但只要一经翻开,就立刻惊掉观者眼球。全是关于西汉政治经济法律的

  • 贾充:弑君欺主的权臣,最后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贾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贾充,字公闾,父亲是三国曹魏的重臣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逵晚年得子,很是高兴。有人说这个小孩将来会有光大门楣的大作为,所谓“充闾之庆”。于是望子成龙的贾逵为儿子取名充,字公闾。贾充出生于官宦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尚未成

  • 同样都是占据蜀汉地区 刘邦能夺得天下刘备为何却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传统汗青上,楚汉争霸时代,刘邦依附着巴蜀和汉中之地,击败了浩繁诸侯,并且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壮大的项羽,从而确立了西汉王朝。到了汉末三国期间,刘备一样坐拥益州和汉中之地。不过,蜀汉却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消弱的一方。更为关键

  • 杨广继承皇位后,做了哪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人们的印象中,亡国之君除了朱由检以外,其他的都一塌糊涂。例如胡亥非常凶狠,而且非常愚蠢,最终农民发动起义,秦朝二世而亡;司马敬德不辨是非,大权被刘裕所掌控,最终被刘裕取代等。但是写史书人都是新建立王朝的史官,为了自身统治,他们当然不

  • 为什么说鞠义才是袁绍帐下的第一名将?他最后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鞠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赵云应算是《三国演义》及很多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一名完美之将,而他出场的第一功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救下了主公公孙瓒也就算了,还不数合就将袁绍帐下第一名将鞠义给宰了。可是在正史中,鞠义是非常厉害的,算是为袁绍成为天下第一大军阀的第二大功

  • 汉景帝的后妃贾夫人,她生下的两个儿子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贾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景帝的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当属两位皇后。他的首位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母家人,带着主角光环强塞给汉景帝的。可惜汉景帝不喜欢,等薄太后去世不久后就被废。第二任皇后则是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故事非常离奇,经历非常曲折。在此她们之后,就是栗

  • 朱翊镠为什么一直跟皇帝攀比?他为什么敢那么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镠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古代三纲中就有君为臣纲,君君臣臣可不能乱了,乱了就是以下犯上,这是要砍头的。明朝时期有个王爷两岁就被封王,至死敢和皇帝攀比!古代是很讲究礼制的,比如说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可不能随便用,君王才可以用,还有就是皇帝头上戴的皇冠的那几串玉珠也是有

  • 身为汉臣的范文程,为什么能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范文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入清后,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皇帝,为清朝开国文臣之首,是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范文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他:“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

  • 齐武成帝高湛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北齐灭亡的主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洋同母弟,母娄氏。皇建二年(561年),受遗诏即位。河清四年(565年),传位於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年号太宁、河清,谥号武成帝,庙